國能準能集團哈爾烏素露天煤礦 張洪利,王健
企業文化指企業廣大職工所認可和奉行的一種精神、理念和價值觀,一般要在這種價值觀的基礎上,形成統一的行為規范,在企業運行與發展的進程中逐漸形成了企業文化??偟膩碚f,企業文化不但是企業的靈魂,而且是持續創新發展的動力,在推動企業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企業文化一般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三個方面組成。企業的生產經營期間,企業文化與各個階段、環節都有著密切的關系,它是一種宣揚正能量、凝聚人心的有效途徑。在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轉型的背景下,一個企業要想持續良性健康發展,擁有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種優秀的企業文化必會在員工內部發揮良好的輻射作用、激勵作用、導向作用等,在企業文化積極建設的過程中,其核心是營造更有興趣、有意義的組織氛圍??偟膩碚f,企業文化是精神契約、精神鎖定,某種程度上它要塑造的氛圍其實是一種承諾,是員工與組織間的承諾。企業文化就像一個磁場,如果企業的磁場充滿正能量,員工也會被潛移默化地感染,創造出更大的驚喜,迸發出更強的能量。
企業文化與黨建政工兩者之間是一種相輔相成、休戚與共的關系,在諸多方面它們有著共同點,比如企業文化強調的企業精神、價值觀、宗旨等均屬于黨建政工的工作范疇;二者都在發揮聚焦人心、形成共識、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作用;全體職工是黨建政工、企業文化的對象,企業文化重視以人為本,黨建政工強調以理服人、說服教育,兩者都是將愛護人、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作為核心。
黨建政工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企業文化的支撐,良好的企業文化是黨建政工工作推進的強大支撐力量,對于工作的長足發展意義重大。首先,企業文化能夠為黨建政工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企業文化是管理的重要組成,具有管理職能的特性,對于職工道德規范的形成有很大的幫助,引導職工朝著自身的工作目標前進,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系,從而促進職工能夠更好地專注于自身的日常工作。由此可見,要想讓員工更加熱情主動地工作,離不開優秀企業文化的感召,與此同時,對于黨建政工工作的推進也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其次,企業文化對于黨建政工工作的有序開展發揮了一定的支撐作用。將企業文化帶動作用全面地施展出來,使其可以激發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個體的有限力量匯聚為團體的無限力量,將員工價值實現與企業長足發展更好地聯系起來,形成對企業良性發展有推動作用的有力力量,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
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點就是為企業的文化建設掃清障礙,而黨建政工工作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其在構建企業文化的進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充分發揮黨建政工政治方面的優勢,堅定員工的政治立場。幫助員工樹立努力做好本職思想工作的認知,強化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和歸屬感很大程度取決于企業是否建立了一個有利于員工長遠發展的文化環境。通過黨建政工工作引導員工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學習企業文化,增強職業教育,這是黨建政工工作推進的最根本要求。其次,充分發揮黨建政工所具有的凝聚力作用,為建設企業文化創造更大的動力支持。若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撐,那么黨建政工就是必不可少的強大動力,涉及諸多的內容。黨建政工工作可以使得員工可以欣然接受思想理念,同時通過企業實踐發展,傳遞這種堅定的意志,從而起到一種合力效果,形成一種非常堅定的群眾意識,給國家及企業的發展貢獻出更大的力量。基于黨建政工凝聚力的增強,使得群眾意識逐漸形成,員工可以從中感受企業文化的特殊性,從而借助于培訓提高個人的認知度,對于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意義重大,此外也可以激發員工的自身潛能,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在企業文化建設期間,需要盡可能地將黨政工作的引導作用與價值發揮出來。任何文化都有體現其自我價值的一面,準確來說是利己價值占主要方面,企業文化的利己價值主要表現在推動企業發展,提升企業效益。企業文化在推動企業發展,實現企業價值等方面的作用與價值都是不可忽視的,因此能夠凸顯出黨建政工工作的重要性,有必要培養員工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營造民主、公平的氛圍,激發企業的活力。
黨建政工工作作為企業工作的關鍵組成,與企業文化的建設工作具有非常緊密的關聯性。在建設企業文化的進程中,政工人員不僅是參與者,同時也是重要的帶動者、執行者和示范者,在企業文化建設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政工人員作為員工思想的導師,承擔著教育員工遵守制度,提升素養與覺悟的功能。首先,企業的價值取向是通過職工所體現的企業基本信念、觀念,是職工在實踐中對企業經營目的的理解。企業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對有效、科學的思想教育方式進行運用,對員工起到激勵、引導的作用,進而推動企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其次,企業文化建設并不是簡單的問題,因此需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在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持續提升職工隊伍的政治理論水平,幫助職工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最終達到職工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全面提升的目標,進而實現職工目標與企業目標相匹配;最后,企業文化并不是獨立的,而是存在于企業整個發展過程,良好的企業文化對于推動思政工作的開展發揮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實踐了解到,只有將企業文化與思政工作更好地融合,企業文化的建設才會更加有序,對于推動企業思政工作的開展也會發揮出較大的促進作用,從而使得企業文化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企業文化屬于“軟件”,在未來有必要良好的融于安全生產這種“硬件”之中,意味著在企業建設發展期間,需要將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重點。黨建政工人員要適應時代發展,強化自身業務水平,激發工作創新活力,結合企業發展期間所面臨的新形勢、新局面,探索黨建政工工作的新出路、新途徑。將企業文化建設與廣大普通職工日常點滴相聯系,促進企業文化建設更加接地氣、入人心,為群眾辦實事,為企業謀發展,引導職工積極參與企業文化建設,達到文化理念與生產經營相融合的目的,推動企業文化外化于行、內化于心。另外,在企業文化建設期間,還需要充分地認識到建設企業愿景或前景的重要性,不但企業要有職業發展規劃,也要為每個職工制定職業發展規劃,從而使得企業文化能夠體現企業和職工共同目標,為企業發展做貢獻的同時實現自身價值,實現雙贏的局面。這樣能夠強化職工的歸屬感,塑造企業的凝聚力,從根本上讓職工認識到不是在為企業工作,而更多的是在為自己工作,形成上下齊心。共謀前進的良好環境。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共產黨的根本宗旨,而企業也不例外,也就是說企業在運行與發展期間,需要將為職工服務作為核心,進而保障基層黨組織的純潔性、先進性??偠灾?,基層黨組織應該將職工的安危冷暖作為核心,將職工最現實、最直接、最關心的利益放在首位,結合職工的實際情況與需求,積極地解決他們的問題與困境。同時,在新形勢下需要進一步將服務群眾工作的作用、價值呈現出來,強化服務功能、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對服務群眾工作體系進行構建與優化。另外,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期間,需要發揮出黨員的作用與功能,并對黨員服務群眾的經驗、成果進行總結與推廣。
基層黨組織的重要責任和義務就是組織群眾、動員群眾和團結群眾,將群眾力量充分地激發出來,使得群眾優勢更好地凸顯,將黨政工作人員的積極影響施展出來,以此通過調動群眾積極性,推動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在新形勢的發展背景下,將人心更好地凝聚,可以促進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順利推進,通過擴大黨組織的整體覆蓋面,制定最為有效的推進方式,使得基層黨組織作為職工信任、認可、擁護、認真貫徹方針政策的強大支撐力量。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思政工作尤為關鍵,不但是啟發人、教育人的重要方法,而且是解放思想和立場的關鍵舉措,可以讓人們更好地從偏見中脫離,對于提高世界認知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首先,對新時期思政工作的開展給予更高的重視度,創建業務能力較強、思想作風過硬、政治素質較高的國企員工隊伍,對于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意義重大;其次,做好新時期國企職工群體思想政治工作,凸顯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性影響和本質上的特征,成為推進社會主義長足有序發展的強大動力。
思想政治工作作為一項傳統工作,是國企的政治優勢所在,更是企業長足發展、改革創新的動力支持。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表示:“在企業黨組織開展工作期間,需要將思想政治工作視為基礎性、經常性工作?!痹跁r代快速發展、科技力量不斷雄厚的背景下,一些新事物、新思想得以出現,使得黨政工作的開展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和影響。黨政工作的有序落實,對于國企長足發展意義重大,所以思政工作的順利開展,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最大限度服務于企業和社會發展,有效發揮國有企業“大國頂梁柱”作用,事關新時代偉大征程的有力推進,事關“中國夢”宏偉藍圖的順利實現。因此,政工工作者應轉變觀念開拓創新,尋求新的工作立足點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黨建政工不是一項單純的教育工作,更多的是一種服務性質工作。針對員工的道德、思想、法制教育若采取生硬的強制方法,往往會適得其反,不利于黨建政工的順利開展,黨建政工工作者有必要充分認識到將企業文化與政工工作全面融合的重要意義,在思想高度上保持一致。對此,我們應該改進創新工作理念,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比如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使得員工在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更好地服務于企業。通過強化員工的思想認識,塑造良好的企業氛圍來提升企業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同時黨政工作者要做好“四個堅持”,發揮企業文化在黨政工作中的橋梁作用。除此之外,黨建政工工作的出發點要立足于為職工辦實事、為企業謀發展,本著“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積極樹立奉獻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避免好高騖遠,假大虛空,只有這樣才與黨建政工的初衷相符合,更地被為員工所接受。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當前,很多企業面臨黨建政工工作缺少新的突破口、工作較難開展的局面。如果以企業文化為載體,將企業文化作為工作切入點,在有效發揮文化精神動力的同時,將黨建政工與企業文化相融合,就可以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進步。
以企業文化為載體,在工作內容上謀創新。體制的創新要著重提高政工工作覆蓋面的范圍,達到黨建政工與企業文化齊頭并進的局面。同時,要提高工作視野的寬度,將國家愿景、企業目標、員工期盼三者有機結合,制寬工作平臺,豐富工作內容,提升工作內涵,增強黨建活力。
在開展黨建政工工作的過程中,需要本著“突出重點、全面安排”的原則,這對黨建政工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大量工作中,對能夠帶動整體、影響全局的相關工作進行尋找,將這些工作作為突破口、出發點,進而達到推動工作全面進行的目標;需要在復雜的事務中對關鍵環節、主要矛盾進行尋找,并作為重點解決的對象;需要將本單位實際情況與上級精神充分地整合,進而使得支部在工作期間,不但能夠全面考慮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狀況,而且有助于更好地完成上級黨組織部署的任務,進而高效、高質地完成相應任務。
企業精神與企業主人翁責任感、干部職工的進取意識和價值追求有著密切的關系。宣傳教育作為思政工作推進的重要力量,在思政工作開展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宣傳教育對塑造良好的企業精神具體可發揮出:其一,激勵作用。企業在進行宣傳企業精神的進程中,一定要將社會意識、個體意識進行充分的融合,使得思政工作整體意識更強,借助于滿足員工根本需求,起到真正意義上的激勵效果;其二,熏陶作用。員工間的溝通與交流,情感上的傳遞等方面對于企業精神的塑造都具有重要作用,通過開展科學有效的思政工作,使得企業員工意識與企業精神可以更好地契合;其三,自律作用。企業精神是企業經營理念的關鍵組成部分,如果員工意識與企業精神相適應,那么就會將自身利益與國家、企業利益更好地聯系起來,使得形成自我意識的充分轉換。所以,思政工作要與企業管理緊密融合,借助不同的宣傳方法,將企業精神的方法、內容、意義及優秀人物、先進事跡等進行更好地傳遞給員工,使得企業精神可以被所有員工所掌握,以促進員工責任感、使命感的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