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銀璇(廣東省農業對外經濟與農民合作促進中心(廣東省農業展覽館))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本身有著極為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其中茶文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鳳凰單叢茶至今已有超過700年的種植生產歷史,當地鳳凰山有著優越的地質土壤條件,能夠促進茶樹的健康茁壯成長,并有效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質,因而被人們稱譽為“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絕。近幾年,伴隨著鳳凰單叢茶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茶樹種植工藝技術開始向周邊省份推廣應用,廣東潮州市的鳳凰單叢茶葉逐漸走向專業化、標準化、品牌產業化以及規模化的發展道路,能夠為當地創造出穩定的社會經濟效益。
鳳凰單叢茶屬于我國青茶品種之一,產自于廣東省潮州市鳳凰山上。鳳凰單叢是在鳳凰山水仙種的群體種中選育出優異單株,根據各個單株形態或品味的不同特點,自成品系(株系),進行單株采收、單株制作,故稱單叢,因其是眾多優異單株,故在1950年總稱為鳳凰單叢。其作為優良單株茶樹培育出來的優良品種,有著形美、色翠、香郁、味甘的特點,受到了眾多飲茶愛好者的青睞和追捧。鳳凰單叢茶至今已有700多年的種植生產歷史,在潮州當地形成了成熟完善的茶文化體系,能夠充分展現出潮汕獨特文化內涵,同時也是我國茶樹品種中韻味極為特殊、花香類型多樣以及滋味醇厚清爽的名茶品種資源。因此,鳳凰鎮被國家認定為“中國烏龍茶之鄉”。
鳳凰單叢始于我國宋代時期,根據相關史料記載,鳳凰單叢茶最早出現于16世紀,潮州知府郭春震在編撰《潮州府志》時,有這樣的描述:“鳳山名茶待詔茶,亦名貢茶。”鳳凰單叢茶從古代南宋發展至今,在當地農民長期實踐生產工作中,發展形成了一套具有鮮明潮汕地域特色的茶葉生產與文化體系,其不僅涵蓋了鳳凰單叢茶中的先進生產理念,還融入了潮州工夫茶文化、工藝技術以及生態化茶園保護管理等內容,讓我國這一古老農業文化遺產綿亙700多年仍然充滿了生機與活力[1]。相傳宋朝皇帝趙昺南逃路經鳳凰山時,天氣炎熱讓人感覺極為口渴,當地畬族人民便奉上了紅茵茶湯,在品味該茶后皇帝大感驚喜,賜名其為“宋茶”,從而引起了后人廣泛種植。根據《鳳凰單叢茶古茶樹叢譜》統計,如今在潮州市潮安區鳳凰山上超過200年歷史以上的古茶樹有4682株,其規模數量之大、集中分布面積之廣屬國內罕見,成為我國獨有的栽培型單叢古茶樹資源寶庫。
在社會發展新時期,潮州市要想推動鳳凰單叢茶產業建設穩定持續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的社會經濟效益,可通過大力建設“茶葉+旅游”發展模式,將鳳凰單叢茶與旅游項目創新開發融合在一起,打造出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型旅游產品,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到更多旅游消費者,刺激當地茶文化產業消費經濟水平的增長,還可以打響當地茶文化的知名度,推動創新傳承發展。鳳凰單叢“茶葉+旅游”發展模式的建設可從以下方面展開;(1)科學延伸茶俗茶事開旅游節日活動。潮州鳳凰山的石鼓坪村作為畬族的聚居地,當地有著自然優美的旅游景觀、絢爛多彩的畬寨風情以及奇香卓絕的鳳凰茶。因此可將特色地域文化與旅游產業有機結合在一起,精心打造出鳳凰單叢茶文化旅游節,融入民風民俗活動內容,最大程度發揮出會、展、節、慶活動的聯動效益。此外,還需利用各種渠道展開對應營銷推廣活動,讓更多旅游消費者與茶文化愛好者認識到鳳凰單叢茶的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他們到當地進行旅游體驗,并深入品嘗認識鳳凰單叢茶;(2)產業規劃建設工作者可以通過深入挖掘利用鳳凰單叢茶葉功效開展多元旅游文化項目活動。一方面可以組織游客參觀游覽名山茶園,品嘗當地鳳凰單叢茶,切身體驗感受茶文化與茶功效作用。另一方面則可以請營養專家對鳳凰茶的功效做出更多的鑒別與推薦,在旅游途中娓娓道來,讓品茶的味覺享受融入視覺、聽覺的立體享受,成為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茶文化休閑旅游產品,引領品茶旅游新風尚;(3)科學彰顯鳳凰山茶區的文化底蘊。潮州鳳凰鎮要加強與當地文化館、博物館的合作交流,邀請專家學者撰寫地方文化史志,并綜合運用新媒體渠道推廣宣傳鳳凰單叢茶的歷史文化,講好當地故事,以此來充分彰顯出特色茶文化底蘊,吸引到更多的游客與茶文化愛好者[2]。與此同時,相關工作者還需綜合利用好當地畬族文化、紅色文化以及工夫茶文化,積極拓展文化載體,在旅游項目中融入當地特色茶藝展覽、文化匯演等表演活動。
廣東潮州市政府還可以圍繞鳳凰單叢打造出具有鮮明特色的茶區田園綜合體,茶區田園綜合體發展模式的構建應用可以從下面幾方面著手;(1)大力培育龍頭企業,科學構建現代茶園。當地政府要想有效提升鳳凰單叢茶在茶市場上的競爭力與影響力,幫助當地茶農獲取到更多的經濟收入,一方面要重視提高茶葉本身品質和規模產量,另一方面則需要加強對龍頭企業的培育工作,發揮出它們在市場上的帶動作用。要及時制定頒布相關扶持激勵政策,并采取社會融資、村集體出資的方式大力培育鳳凰單叢茶龍頭企業,將田園綜合體作為鳳凰單叢茶的核心產業基地,以龍頭企業作為產業模范標桿,鼓勵廣大農民共同參與到茶產業建設活動中,將各家各戶的茶園資源優化整合在一起,科學有效構建出具有現代化、標準化、規模化等特征的鳳凰單叢茶園,合理引進應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互聯網信息技術等,最大程度提升當地茶葉種植生產規模質量,并依托大數據平臺展開互聯網營銷工作。此外,還需加強對鳳凰單叢茶園綜合體的對外宣傳工作,明確茶文化宣傳主題,有效發揮出鳳凰單叢茶園綜合體的景區效應,吸引到更多的潛在消費者用戶;(2)深耕田園特色,加強文旅開發。當地政府在打造茶區田園綜合體時,要始終堅持保護與創新開發并舉方式,不能盲目開發利用生態自然資源,追求眼前短期經濟效益,而是需要結合當地特色田園風光資源,強化對田園自然風光的保護利用開發工作,實現田園綜合體與鄉村生態自然環境保護建設的協調發展[3]。當地鳳凰山茶園區本身有著極其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為了發揮出資源的價值作用,政府必須適當加大對文旅產業的建設投資力度,一方面要積極完善各項配套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一方面則需要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讓更多優秀企業配合當地共同開發綜合體旅游項目,科學有計劃地實施茶園觀光開發活動,確保各項資源能夠得到健康有序的開發利用。此外,當地政府還可以通過加強與各大高校的合作聯系,共同開展鳳凰單叢茶葉采制農事體驗活動,科學立足當地茶園創新開設鳳凰單叢茶培育生產基地,邀請專家能手進行現場培訓指導,分享最新的茶葉培育經驗與工藝技術,基于該種模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實用型培育茶人才;(3)以農業為本,促成三產融合。潮州市要想依托鳳凰單叢茶成功打造出先進完善的田園綜合體,就必須加強不同產業之間的有效搭配和緊密配合工作。要加強茶產業園建設的科學指導工作,明確以農業為本的核心發展目標,帶動其他產業的建設發展,做好中長期產業規劃布局工作。政府部門需要安排專業人員深入市場進行調研分析工作,結合市場發展趨勢要求優化打造產業集群,完善配置產業設施,并科學依托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鳳凰單叢茶產業朝著縱深化的方向發展,充分凸顯出當地茶文化品牌特色。除此之外,當地政府需要有效發揮出自身的市場監督管理作用,要合理設置田園綜合體的市場準入門檻標準,綜合考察想要入駐企業的綜合實力、信譽水平以及科技生產能力等內容。通過采取更多方式,從市場中引進優質的企業,從而保障當地產業融合建設發展的長期穩定效益,避免影響到鳳凰單叢茶的品牌聲譽。
在鳳凰單叢茶品牌建設實踐工作中,當地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加強地理標志保護,即鳳凰單叢茶品牌的原產地保護,其實質是指對用特定地域原料、在這一地域以傳統方法加工生產、具有豐富人文含義的產品,經國家法律審核批準后,用產地地域名稱進行合法保護。通過加強對鳳凰單叢茶的原產地保護工作,能夠避免市場上茶商隨意濫用、冒用當地茶品牌,同時切實維護好鳳凰單叢茶品牌的聲譽形象,能夠讓鳳凰單叢茶品牌為當地農民創造出更多社會經濟價值。在當地政府層面上,需要不斷加大對侵犯鳳凰單叢茶產業地理標志商標專用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從源頭上遏制地理標志侵權行為的發生。此外,國家政府要圍繞市場地理標志保護工作,制定頒布相關法律法規內容,有效打破各界之間的信息壁壘,努力為我國茶產業品牌提供快速審查確權和維權的服務,為茶產業品牌的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廣東潮州市要圍繞鳳凰單叢茶積極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科學規范鳳凰單叢茶的地理標志專用標志的使用,專門安排執法人員打擊市場上各類侵權假冒等違法行為,充分保障鳳凰單叢茶的地理標志品種質量特色[4]。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及時有效梳理公開潮州地區鳳凰單叢茶的地理標志及其專用標志的使用企業等相關信息,并對外公開鳳凰單叢茶的地理標志保護相關信息,非鳳凰單叢茶場地的市場監管部門需要為市場民眾獲取相關信息提供明顯渠道指引,方便民眾參與到品牌維權、舉報投訴工作中。與此同時,潮州市政府還可以通過積極開展鳳凰單叢茶保護宣傳工作,通過現代新媒體渠道進行典型案件的宣傳講解工作,加強與市場消費者之間的友好互動交流,讓廣大消費者深入了解鳳凰單叢茶的品牌文化與地理標志相關信息。
在鳳凰單叢茶品牌建設實踐工作中,當地政府必須加強對鳳凰單叢茶培育生產質量的監督管理工作,要求入駐田園綜合體的各家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標準制度內容,高度重視日常生產質量管理工作,配合好當地政府做好質量溯源工作。各家企業需要積極響應政府政策號召,科學有效推行鳳凰單叢茶的標準化、科學化生產,強化茶園與茶廠的一體化建設,努力大規模產出綠色無害的有機茶,從而贏得跟多市場消費者用戶的認可和支持,幫助當地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當地茶協需要協調好各家企業的有序生產工作,在各個環節中有效實施質量控制,通過結合生產規模和市場發展趨勢要求,合理引進應用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大力推動鳳凰單叢茶的機械化專業生產發展,充分保障鳳凰單叢茶葉的培育采摘質量水平,這是建設保護當地茶葉品牌的重中之重。
針對鳳凰單叢茶的生產標準化實行工作,當地需要科學系統落實茶園基地建設發展道路,合理劃分不同品種茶葉的培育種植區域,優化配置好茶葉加工生產與運輸銷售的基礎設施,促進當地政府無性系良種茶園的發展。當地政府要大力培育龍頭企業,發揮出他們的產業模范標桿作用,引導茶企業做好技術生產工作,帶領各家各戶在苗種、栽培、施肥和采摘等一系列內容中做到標準化操作管理,實現當地茶園基地建設的科學全面發展。政府要促使茶產業協會組織加強對當地茶農的專業培訓工作,嚴格按照《鳳凰單叢茶綜合標準》切實落實好有關標準生產工作,督促每個茶農都要規范使用好各項加工生產技術與設備,認真做好自然無害有機茶的培育生產工作,避免茶樹、茶葉上殘留農藥成分,影響到鳳凰單叢茶的茶葉品質。要努力打造出一支高能力、高素質的生產技術監管隊伍,結合企業實際生產情況與產業標準要求,合理制定質量監督制度規范內容,并嚴格執行。
在鳳凰單叢茶品牌建設實踐工作中,政府還需指導茶企業加強品牌營銷工作,樹立起先進的營銷管理工作理念,結合自身發展情況和市場營銷工作需求,打造出優秀的品牌營銷人才隊伍。企業要創新利用“互聯網+茶葉”的營銷工作模式,基于不同社交媒體平臺大力推廣鳳凰單叢茶品牌文化與不同品種茶葉產品,促使大量網絡消費者深入了解該茶品牌[5]。比如,如今火熱的抖音短視頻帶貨方式,當地茶協可以通過建立起官方品牌賬號,利用優質名人效應進行直播宣傳帶貨,吸引更多用戶關注并購買鳳凰單叢茶,從而實現茶葉銷售量的增加,并打響該茶品牌在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此外,政府部門要研究出臺關于促進茶葉電子商務的扶持補助政策,大力激勵茶企茶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官方網站,在網站上向廣大網民介紹品牌文化與產品信息,這樣有利于帶動更多優質茶葉的溢價出售,同時提升鳳凰單叢茶在互聯網平臺上的推廣影響力與知名度。最后,政府部門還需聯合傳統媒體部門共同做好鳳凰單叢茶品牌的營銷工作,將鮮明地域文化與茶品牌文化融合在一起進行線下推廣宣傳,著力構建走向世界的鳳凰單叢茶多元營銷模式。比如,可以通過借助線下茶業博覽會平臺,為鳳凰單叢茶品牌茶企業、茶商搭建起與外界的溝通橋梁,推動鳳凰單叢茶品牌文化,向社會展示“中國烏龍茶之鄉”的成就。
可喜可賀的是,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公示了2022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推薦名單,共有53個產業園進入公示名單,鳳凰單叢茶跨縣集群產業園入選。作為進入公示名單的4個跨縣集群產業園之一,廣東省鳳凰單叢茶跨縣集群產業園將在潮州全市范圍內建設,通過集聚潮州在茶葉產業的優勢資源,推動茶葉產業的全鏈條發展。更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國際茶日主會場暨潮州工夫茶大會獲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會議活動精彩紛呈,展銷成績優秀,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進一步提升了潮州市的整體形象。在鳳凰單叢未來的品牌建設中,要做好提前謀劃工作,進一步推動國際茶日在潮州市生根發芽,且踐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強化國際茶日傳播效果。
綜上所述,鳳凰單叢茶產業發展與品牌建設并不是一項短期工作,需要當地政府合理制定出相關扶持規劃建設工作政策措施,指導當地茶企茶商努力打造出成熟完善的產業園,優化整合好當地豐富的茶文化資源,凸顯出地域特色,充分發揮出鳳凰單叢田園綜合體的景區效應,不斷提升鳳凰單叢茶在市場上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