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越(駱駝集團貿易有限公司)
財務部門是企業運營的核心部門之一,財務部門信息處理效率和財務數據的時效性對企業正確決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財務共享信息系統概念開始得到全世界企業的關注,成為處理集團企業財務數據最有效的方法。我國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經濟實力逐漸壯大并且對于財務信息處理效率提升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部分企業開始搭建財務信息共享服務中心。但由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我國的應用范圍并不大,我國企業缺少相關成功的參照案例,因此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始終無法取得實際成效。如何改變企業財務信息處理弊端,構建個性化的財務共享中心成為企業提升管理效率,節約企業成本,從而增強企業競爭實力的關鍵。
共享服務是指企業將多個部門或多個業務單元的基礎業務集中在一起,由一個全新的業務部門對這部分基礎業務進行集中處理,節省處理環節和人力消耗。財務共享服務是企業集中管理模式在財務管理上的最新應用,將集團內各分支機構的某些事務性的功能通過SSC集中處理,以達到規模效應。解決大型集團公司財務職能建設中的重復投入和效率低下的弊端。財務共享系統由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技術基礎,受到企業財務發展需要的直接影響的,提供財務處理服務的信息系統平臺。
財務共享中心在企業集團中的應用,首先要在企業內部建立了統一的財務信息處理操作標準,再結合企業各部門財務信息處理需要進行個性化財務共享中心平臺的構建,在全面實現企業“業財一體化”的基礎上去實現企業財務信息處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財務共享中心的基礎業務為利用信息技術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進行集團內部大量繁復、基礎和枯燥的財務數據收集核算任務,解放了大量的財務崗位?,F代財務共享中心還要將銀企直連、資金管理、費控審核、預算管理、稅務核算等大量財務相關業務相集合,搭建覆蓋企業全部門、全業務的財務數據處理系統,大大增強了企業對財務的管控力,改變了傳統財務管理分散的現狀,為企業正確決策提供了大量的有效財務信息。
經濟全球化的浪潮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全球化,以大數據處理系統、信息智能化云處理為重要技術代表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在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得到應用,經濟領域也不例外。以信息平臺為技術基礎的財務共享中心將集團企業大量的重復財務處理工作集合在統一平臺,用統一的、標準化的流程處理。推動集團企業管理方式向著信息化、智能化發展,解放了大量的財務數據基礎核算崗位,推動企業財務人員向著財務管理的方向轉型升級。
財務共享中心將集團內部全部財務基礎收集核算處理操作相統一,減少了大量的重復基礎工作,有助于財務管理人員的進一步精簡,減少了企業的薪酬成本,降低了企業的財務管理核算成本,也有助于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向著專業化、精英化的趨勢發展。信息化信息收集、處理、審核方式,進一步簡化了企業財務信息處理流程,提升了企業財務信息的時效性、有效性。伴隨著財務處理系統建立的監督系統,進一步提升了財務信息披露的及時性,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為企業集團的價值創造提供有力的保障[1]。
傳統的分散式的信息處理方式對于企業集團這種大型的、多層次的企業聯合體來說,財務管理效率過低,財務信息的時效性無法得到保證。財務共享中心成為企業集團提高管理和決策能力的有效路徑。財務共享服務中心采用規?;?、集成化的處理方式,整合集團全部財務職能統一處理,有利于形成規模優勢,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效率。財務共享服務系統有利于企業集團業財一體化的實現,將業務流程與財務流程相結合,構建經濟活動各職能單位的溝通渠道,實現各方信息的高度集成化。將各類信息轉化成電子數據的形式進行上傳,打破企業集團信息傳遞的時間和地域限制,解決信息實時傳遞的問題。信息化的發展,改變了傳統書面數據呈現方式,將財務業務數據以視頻、音頻、圖片等多種方式呈現,為集團決策部門提供實時有效的多樣化的業務財務信息,促進企業相關決策與經營現實的契合度。建立統一標準科學的財務信息操作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集團企業各公司、各部門存在的信息差和管理水平差值問題,規范集團整體業務處理、會計處理流程,全面提升企業集團的業財信息處理效率和企業決策效率。
目前,在企業內部建設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已經成為大部分企業集團的共識,大部分企業集團也在積極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大致框架,但對于財務共享中心業務流程方面的關注度明顯不夠。并且大部分企業集團經營范圍較廣、業務部門復雜,因此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協同性較差,各部門人員對于職能的重新梳理較為抵觸,難以集合全集團共同參與到共享中心建設中來。很多企業內部財務會計人員思想陳舊,對于信息化平臺接受度較差,安于現狀主觀創新性不夠,這種意識的落后成為共享中心推進的重要阻力之一,導致企業財務共享服務遲遲無法取得成效。
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在很大程度上,節省了企業的人員成本和時間成本,明顯提高了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整體收集整理反饋效率。但是由于我國很多集團企業中的財務人員整體年齡結構偏大,對于智能化財務處理系統的接受程度并不高,目前很多企業集團面臨財務管理專業團隊缺失,部分財務管理人員缺少信息化財務管理操作能力,面對新型智能化財務管理系統無法操作使用的情況。還存在部分財務管理人員甚至缺乏最基礎的專業素養和道德素養,利用崗位便利以權謀私,造成企業資金、信用損失。因此,企業集團內部急需構建財務共享服務專業團隊,來促進財務共享服務的全面落實[2]。
財務共享中心是企業集團資產管理的核心部門,是財務數據上通下達的關鍵樞紐部門。因此財務共享中心整體結構框架和體系建設應當成為企業完善財務共享服務的重點。只有根據企業財務管理需要構建科學合理的財務共享體系,才能真正實現財務數據的實時共享。但從目前我國企業集團框架結構來看,財務管理的各項環節仍然存在缺陷,導致企業集團的數據傳遞與共享面臨風險。
首先企業集團針對財務共享的財務內控制度沒有形成完整的體系。部門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在進行財務管理操作時存在操作流程不規范、管理行為有較強隨意性的問題。并且企業集團中財務管理部門進行數據收集、整合、歸納、分析、匯總各環節都缺少相應的操作規范和制度約束,導致企業集團財務共享服務在各分公司開展時流程混亂、信息混亂的局面。完整健全的財務管理規范制度和數據授權與監督體系的缺失,還會導致財務職能的混亂,增加企業集團財務信息管理風險,存在盜取或隨意挪用企業資產的問題,對企業資產安全造成不小的威脅。其次,企業集團各職能單位溝通機制的缺失,也是財務共享框架的缺陷之一。缺少有效的溝通機制,總部財務管理員工與各分公司的業務人員之間缺少有效的財務信息互動和程序銜接,無法在全集團內部形成財務共享的大環境。另外,溝通機制的缺失,導致各種信息無法及時的流通傳遞,不僅無法在集團內部開展職能整合和劃分任務,集團管理層與各個崗位人員對自己的具體職能缺乏清晰的界定,而且還會導致企業管理層無法及時了解企業經營狀況,部分決策缺少數據支撐。
數據的信息化傳播手段,確保了企業財務數據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是財務共享服務的基礎技術支撐。只有完善財務數據的實時傳輸處理,才能確保財務信息在集團內部的有效共享。但從目前企業集團財務信息化建設上來看,很多企業集團信息化財務共享效率仍然低下。在審批處理采購材料單據、收集企業收付款數據、定期審查固定資產等確定企業資產情況的各環節上,信息化數據審核手段應用較少,傳統的填單審核方式仍然占據企業信息處理的主要地位,造成企業財務信息共享效率提升緩慢。信息化手段的缺失還會導致財務管理工作時存在關鍵財務數據信息丟失或信息不明晰的情況。由于企業集團財務資產數據規模大、涉及的各類數據類型繁雜。因此,在人力組織實施企業集團財務信息全面征集匯總時,難免會出現失誤的情況,導致集團總部的會計數據存在明顯的誤差,影響到企業下一季度的財務管理策略的制定。
從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整體發展趨勢來看,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專業素養和道德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財務管理規范化變革的成效性。專業的財務共享服務隊伍是創新財務管理流程的關鍵因素。企業管理者應該對財務管理優秀人才采取適當的獎勵措施,幫助企業招攬人才、留住人才,避免出現優秀人員流失狀況。同時,組織企業財務管理員工進行信息化操作流程學習,確保信息處理匯總操作的規范性,減少操作不規范帶來的信息遺漏、泄露,提高企業信息安全性和信息處理效率。在建立了財務管理專業團隊之后,為了充分發揮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總樞紐作用,集團企業應該圍繞財務共享中心職能,創新財務管理流程,使其做到企業財務需要和財務共享中心的完美融合。具體流程創新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總賬作業流程:在企業集團內部設定總賬管理小組,專門負責全面準確收集集團內部轉賬收據或憑證,并根據企業各類業務情況制定統一的會計科目、核算規則,同時強化對憑證和報表精確性和來源的審核。
(2)固定資產審查方面:將企業涉及內部資產信息的出入庫票據、采購單據等經審核后統一錄入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系統中,編制固定資產卡片,從而生成相關會計憑證。同時定期盤查固定資產狀況,根據盤查結果和相關日期實時更新固定資產賬目[3]。
(3)收付款賬目方面:首先確定收付款賬目涉及的相關部門,對于制造企業來說主要是采購部門和銷售部門。首先是付款流程,財務共享中心應對采購部門采購材料和采購商的信息根據集團原料采購計劃進行核對確認。財務部門利用信息系統對原料訂單進行實時跟蹤,再與倉庫確定入庫無誤后,執行收貨和支付尾款。其次是收款流程,在確定銷售訂單后,開具相關銷售票據,審核訂單量與倉庫出單量,生成收款賬目;還有一部分收支為相關費用報銷,申請部門通過線上費控系統填寫業務開展及費用報銷申請,業務領導審查業務申請合理性及預算開支情況,隨后財務共享服務部門依靠系統內預置內部管理權限及費用標準,自動審核申請單位費用報銷清單的規范性和準確性。最后,通過銀企直連系統支付報銷各部門的報銷費用。
科學合理地設定企業集團財務共享中心的組織架構。我國大部分企業的財務、業務職能部門之間缺少明確的職能權限界定,業務部門承擔了部分的財務管理職能,財務部門的管理職能被壓縮,只剩下最簡單的數據核算統計的任務,因此大部分企業集團在開展財務管理時需要重新梳理各部門與財務管理相關的流程及職能,依據信息化系統明確清晰職能界定,確保財務共享服務在企業內部的順利推進。
具體來說,重點應該突出以下幾方面:重新搭建企業的財務部門內部框架,設置綜合管理部門負責風險評估、監督跟蹤、企業需求分析;內部審查部門負責企業內部財務會計的審查工作以及各種收入賬的審理工作;管理會計部門,負責預算管理工作;融資部門,負責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協商,確保企業籌資融資工作的順利進行;資金結算部門,負責出納結算等工作;稅務部門,負責企業總體財務報表制定與稅額計算整理工作。理順企業集團整體財務工作細節,根據職能進行部門框架搭建,確保財務工作與信息系統的完美融合[4]。
第一,在企業集團內部全面部署ERP信息平臺,充分發揮ERP系統的信息連接功能,搭建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橋梁,全面實現企業集團內部業財部門內部的信息溝通互享,完善信息平臺在企業內部的基礎建設,提高企業業財融合的信息化水平。在業務部門系統中搭建ERP模塊,方便業務部門進行賬目申請、部門資產評估、部門相關費用報銷等基礎操作,推進財務部門與生產采購部門、產品銷售及售后部門、產品及原料倉儲部門之間的財務信息資源共享。
第二,搭建財務信息輔助處理系統,根據企業管理層信息需求,完善信息傳遞收集形式,減少信息收集傳遞環節。完善財務數據影像轉換系統,采取多樣化信息化財務數據收集方式,將各類書面數據轉換成信息電子文件資料,利用信息系統對相關財務信息進行儲存,方便日后查詢核對,減少因儲存不當造成的數據損毀。建立網上報銷和支付系統,制定科學合理的報銷申請流程,統一通過信息系統進行報銷支付和企業交易支付,有利于整合支付信息,為企業管理層提供及時完整的企業資金支出信息,保障企業支付交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5]。
綜上所述,企業集團規模的擴張給傳統財務管理部門提出了管理創新與服務高效的新要求,傳統財務管理方式逐漸無法適配企業發展需求。財務共享中心作為一種新型的管理模式,本質是由信息網絡技術推動的財務管理模式的變革與創新。在為企業提高效率、優化運營的同時,令企業專注于核心業務的拓展。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財務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路徑也逐漸趨于完善。企業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既是機遇也是挑戰,要求財務部門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將制度政策與業務需求配置到信息平臺中,促使業務部門按照制度和政策開展經營,并根據外部環境和內部管理的需要不斷完善與改進,力保企業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