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剛,男,漢族,1985年2月出生,甘肅省莊浪縣人,大學本科學歷,現供職于莊浪縣南湖鎮人民政府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群文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為群眾文化。
賒欠的意思是買賣貨物時買方延期交款,或賣方延期收款。由此看來,賒欠的行為是發生在商品交易場景中的。賒欠協議有口頭的,也有文字的,但在農村大多是口頭的。口頭協議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的,考驗的是買方的人品與信譽。
賒欠雖然是發生在貨物買賣背景中,但在過去的婚事中也有賒欠彩禮的事例。按道理,婚姻關系不是貨物買賣,不應該有彩禮賒欠的事情發生。可是,在經濟欠發達的20世紀,男方家沒有辦法在婚前付清女方家彩禮,并且結婚的良辰吉日又逼得那么緊。于是,無奈之下,男方家就有了賒欠的請求。女方家一心軟,不管什么在理不在理的,居然就答應了男方家的請求。但基于對男方家的信任和礙于面子,寫欠條的事情女方家根本說不出口,賒欠協議也就只能是口頭上的了。
“那年娶大兒媳,家里窮得揭不開鍋,彩禮付了一半,就再沒有辦法給付剩下的錢了。我提出了賒欠,親家也很爽快地答應了。”
金滿哥笑瞇瞇地說:“現在都兒孫滿堂了,也有能力償還賒欠的彩禮。可是,過去的事情親家難以啟齒,我們也就裝作忘記了那事。”
金滿哥胖墩身材,個子不高,方臉,戴著有檐的布帽子,說話和藹,富有親和力。看他這副模樣,絕對是一個為人老實堅守信譽的人。那時,我初中讀書,看書有點困了,就跑到門外面來,最愛和金滿哥聊天了。
同樣是賒欠的彩禮,家旺大叔家就沒有那么幸運,他家出大事了。
那天中午,我放學回家吃飯,大老遠就能聽見震天動地的哭聲。經過家旺大叔家大門時,只見他家門外的墻上已經靠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圈。這是怎么了呢?
聽村里人說,家旺大叔家大兒媳死了,是吃了一大瓶安眠藥死的。
聽到這個消息,我吃了一驚,一個年輕力壯的家庭主婦怎么會突然拋下自己的子女離世而去呢?而且,她的兒子元寶和我是初三的同學,學習成績非常好,都是來年考師范的不二人選。那時的師范生比現在的研究生還吃香呢!
“都是賒欠的彩禮惹的禍。”村里人都這樣揣測著家旺大叔兒媳的死因。
家旺大叔娶兒媳的時候,當時的彩禮雖然不算多,可是他家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所以,付了一部分彩禮之后,剩下的部分確實無力給付,況且選定結婚的好日子一天比一天近。翻白眼不能當錢用啊!于是,在媒人的擔保下,家旺大叔就賒欠了親家的一部分彩禮,這才得以順利地將兒媳娶
進門。
“賒欠彩禮的時候是確實沒有錢給付。現在都兒孫滿堂了,而且生活越來越富裕,怎么還不還當時賒欠下的彩禮呢?給你公公帶個話,這個錢非還不可,把一個拳頭大的娃娃抓養成一個大姑娘容
易嗎?”
家旺大叔家兒媳每每轉娘家,她的父母親就把這個不愉快的話題吊在嘴上,讓她十分不快。她想:“這賒欠的彩禮難道要她斷了娘家的路嗎?”可是,從娘家回來,她每每提起賒欠的彩禮,就要遭到丈夫的一頓暴打。想到自己像老鼠一樣夾在風箱里兩頭受氣的處境,家旺大叔家兒媳就感覺再也活不下去了。于是,她就走上了那條不歸路。
自從家旺大叔家兒媳走了以后,他家的事情風云突變,讓人唏噓不已。他的兒子開始與村里的寡婦鬼混,再也不理家中的事了。他的孫子元寶中途輟學去社會上流浪,至今未歸。他的孫女五年級輟學,去銀川一家酒店打工。一個好端端的家庭就這樣說散就散了,賒欠的彩禮竟然惹出這么一樁令人不堪回首的悲劇!
村里讀書不多被人稱作“半瓶水”的王老五說:“錢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就是一個成功的階梯,用錯了就是一把殺人的刀。”
三盒煙
一個壞毛病一旦形成,要改掉是不容易的,或許要經歷幾代人的努力。要么古人為什么說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呢?記得新莊上裹著小腳的那個瞎眼奶奶,什么也看不見,但罵人的惡習不改,能從天一亮罵到黑,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人稱“罵匠”。受到家庭環境的熏染,她罵人的惡習傳給了三個女兒。大女兒外號“罵散家”,罵得自己的兩個兒媳沒有辦法生活,都和兒子離了婚,出去另找安靜生活了。二女兒外號“罵死牛”,丈夫正忙著給家里生犢仔的老黃牛接生,她卻站在一旁喋喋不休地罵個不停,一氣之下,丈夫放棄給老黃牛接生的活,負氣出門一天未歸,導致老黃牛因難產母子雙亡。三女兒外號“扯爛嘴”,罵得老公公忍無可忍,一氣之下就把兒媳的嘴扯爛了。
今天我去梨樹學區遇見方大福。他依舊不改趨炎附勢的惡習,衣袋里預備著三種香煙,一種是30元左右一盒的,裝在左胸膛處的衣袋里,準備發給較大身份的人抽;一種是20元左右一盒的,裝在右腹部處的衣袋里,準備發給有一點身份的人抽;一種是5元一盒的,裝在右邊的褲兜里,有一點準備發給最普通的人抽。
學區辦公室里區長、副區長、業務員都在,也擠滿了專程來辦事的教師。方大福沒有顧忌什么,依然按照他的法則履行他的所謂見面禮:先從左胸膛處的衣袋里掏出一根好煙,遞給區長;再從右腹部處的衣袋里拿出一根較好的煙,遞給副區長;最后,從右邊的褲兜里拿出一根下等的煙,遞給業務員。見狀,業務員故意開了一個玩笑說:“方老師,你這褲兜里掏出來的煙,好像有一點騷味,能不能把你裝在左胸膛衣袋里的好煙,拿出來讓大家分享分享。”瞬間,方老師臉色變得跟雞血石一般紅,他結結巴巴地說,好煙不多了,不夠大家享用。接著,其他老師都七嘴八舌地酸起方老師來。辦公室里一下子變得嘈雜不堪起來。
我和方老師認識,那是三十年前在老貓溝小學教書時,他比我年長幾歲。那時,他還不是正式教師,一個月只有幾十塊錢的工資,卻還要把心思放在隨身帶的“三盒煙”上,總是期盼著通過走上級路線改變他的人生命運,他的行為為人所不齒,人送外號“三盒煙”。真是沒有想到,三十年后的方老師已經轉正,工資都拿到6000多元了,“三盒煙”的惡習卻還沒有改變。
記得三十年前,方老師被人另眼相看,作為同事的我,當時心里并不好受。于是,我下了決心,一定要幫助他改掉“三盒煙”的惡習,讓他活得更有尊嚴。
一個人要活得有尊嚴,首先要自強。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兩句話的大意是:天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方老師聽到這里異常興奮。看樣子,他完全愿意接受我的人生“真言”。
古今中外,沒有哪個朝代不重用人才的。國家將來對代課教師的轉正錄用,肯定要以文憑為第一依據。方老師同意了我對代課教師未來命運的判斷,就開始報考了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當時的他確有脫胎換骨的勇氣,早起晚睡,苦學強記,真有了不成才不罷休的雄心壯志。再說自學考試考紀嚴明,確實能積累下真才實學,加之考試費用不高,很適合方老師這種低收入人群的再學習再深造。在我的一再鼓勵下,第一年,方老師就考過了三門課程。第二年,我被調回本鄉鎮小學任教,就再也鼓勵不上他的學習了。
直到十年前,聽說有大學文憑的代課教師可以轉正錄用。我就通過好多渠道才聯系到方老師,問他的大學文憑拿上了沒有。他說,自從我調離以后,再沒有學習的伙伴,他就終止了自學考試。電話里,他怨天怨地說了一大堆。我耐心地鼓勵他,繼續學習,盡快拿下大學文憑,轉正的機會可能還有。吃一塹,長一智。這次,他才覺得學習的重要性了。去年,他如愿以償地轉正了,成為一名月工資6000多元的正式教師。可是,他“三盒煙”的惡習依舊未改。
在梨樹咀學區的辦公室里,方大福老師裝作沒有看見我的樣子。那一刻,我心里確實閃現“忘恩負義、小人得志”等詞語。但我還是默默為他的轉正錄用慶賀。至于趨炎附勢之風,或許與他的成長經歷有關吧。記得有同事在背地里就議論過他,說他父親雖然是農民,但溜須拍馬、趨炎附勢并不比他差。
我啞然一笑,又想,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還真有它的來龍去脈。那么,方老師還會把他“三盒煙”的處世之道傳給他的子孫嗎?
看世間百態,品人生萬象。辦完事情在返回的路上,我的心海里還是浪花一朵朵。
(甘肅省莊浪縣南湖鎮文化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