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是中老年女性常見病,發病率約為40%。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已經成為常見慢性病之一,正如慢性病的表現一樣,其病征表現嚴重影響成年女性的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經常感到不適,癥狀不如急性病一樣疼痛劇烈,但卻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
所以,我們需要進一步提升成年女性對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認知,對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進行早期干預和治療。
什么是盆底
盆腔是指骨盆內部的空腔,膀胱和尿道等泌尿器官和子宮、卵巢等都在盆腔內,包括生殖器官、盆腔腹膜和子宮周圍的結締組織。盆底一般指盆膈,骨盆的后底,由肛提肌、尾骨肌和內、外筋膜構成,封閉骨盆后口的大部分。而盆腔炎的發生,可局限于一個部位,也可以幾個部位同時發生。
盆底疾病不像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但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病人的生活與人際交往,在折磨患者身體的同時,也會使其產生自卑與情緒沮喪、食欲下降、性欲減退等心理障礙,給患者帶來身心的雙重痛苦。但因期產癥狀比較明顯,易發現,故可以得到及時治療。
盆腔器官脫垂
有的女性在咳嗽、大笑、打噴嚏等腹部用力時不能控制小便,并且總是感覺下腹墜脹,嚴重者可以感到陰道內有東西脫出,這些表現都是盆底疾病的病癥。盆底疾病是指盆腔器官脫垂和壓力性尿失禁的總稱。表現為子宮脫垂、陰道壁膨出、壓力性尿失禁、排便障礙、性生活不愉快等。輕癥的患者一般無明顯不適,重癥患者可自覺有陰道塊狀物脫出,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墜感,站立過久或勞累后癥狀明顯,但是在臥床休息后癥狀會明顯減輕,有時候自己可以用手指將脫出體外的塊狀物體塞回體內癥狀就會緩解,這是嚴重盆腔器官脫垂的表現,手術治療是重度脫垂的主要治療手段。
常見的發病原因
(1)陰道分娩損傷:妊娠和分娩是該類疾病的危險因素,其中以經陰道分娩危險性最高。產后女性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盆底疾病,只是輕重程度、表現不同而已,分娩過程中無法避免的導致產道及其周圍的盆底組織擴張,肌纖維拉長最終受損。但是肌肉有收縮作用,是可以通過加強鍛煉和治療恢復的。
(2)絕經后的盆底組織退化性:隨著年紀增大體質下降,肌肉萎縮,體質逐漸下降。
(3)腹壓增高:肥胖、長期便秘、慢性咳嗽會使腹壓上升。
(4)產后參加過強的體力勞動:不主張孕婦產后過早從事體力勞動,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增高器官脫垂的風險。
壓力性尿失禁
主要是指腹部升壓時不自主的排尿。壓力性尿失禁有一定的特點,當咳嗽、打噴嚏、彎腰或蹲下時,腹部壓力突然增強的情況下。此時,尿液不能自己控制會自動尿出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漏尿。日常生活中產后漏尿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主要為產后不久的寶媽。
經上述,盆底損傷對女性日常生活的影響很大,要做好預防。已婚、產后、中老年婦女常規行盆底肌鍛煉,即有意識地收縮與放松陰道與肛門周圍肌肉每天堅持提肛訓練,避免或減少收縮腹部。
如果寶媽們已經出現了上述情況,應盡快就醫。
盆底超聲檢查
盆底超聲檢查是常用的婦科檢查方式,是利用B超對盆底的肌肉、結構等進行檢查的一種手段,可以檢查子宮、宮頸、輸卵管及卵巢等器官的腫瘤,范圍較廣,方便快捷。有助于進一步了解盆底的情況,如陰裂的大小、肛提肌有無損傷、肛門括約肌是否完整、盆腔器官有無脫垂及用力時有無尿道活動等。
盆底超聲檢查的優勢
盆底超聲無輻射、無創傷,實時、簡便、準確性高。能夠實時動態觀察盆底臟器和組織的變化,無須特殊準備,易于被患者接受。超聲是目前診斷盆底功能障礙首選的影像學方法,是女性盆底檢查的必備固定項目,已被各國運用推廣。
盆底超聲主要檢查方法
(1)經腹檢查:檢查前需適度充盈膀胱,以膀胱作為聲窗,檢查其后方的盆腔結構,其檢查視角相對較廣,檢查范圍較大。
(2)經陰道檢查:在探頭套上保護套后,經陰道將探頭置于陰道后穹窿處,檢查盆腔臟器和盆腔內組織結構有無異常。由于探頭頻率較高,能夠直接貼在盆腔組織表面,所以檢查更加清晰。
(3)經會陰檢查:探頭涂抹耦合劑、加保護套后,置于會陰部,主要是陰道口和肛門中間位置的體表進行探查。這個部位的探查,有助于觀察經陰道超聲探查所觀察不到的更淺表組織、結構的病變。
綜上所述,婦女產后應及時進行盆底功能檢測與常規盆底康復干預。如果發現了盆底損傷,盡快進行調理,同時也應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已經發生的問題。中老年婦女每年應行盆底功能檢測,檢測結果異常者及時進行盆底康復干預,避免或減少腹壓增加,比如慢性咳嗽,會有很大的可能導致器官脫垂,應盡快就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