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于1925年的輔仁大學,前身是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1927年更名為北京輔仁大學,1931年在南京中央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該校雖屬私立大學性質,可因其名師云集、英才輩出,曾與北大、清華、燕京并稱“北平四大名校”。
1928年北伐勝利后,原在北洋政府已有立案的輔仁大學,需重新向南京政府申報立案。為確保順利通過申報,輔仁大學校方即刻重組校董會,吸納了一批有著廣泛影響力的社會名流出任校董,包括曾經的兩任教育總長傅增湘、蔡元培等。
新一屆校董會中也不乏新進才俊,其中就有新文化與新文學運動代表人物、當時尚在上海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著名學者胡適,以及新文化運動先鋒與健將、曾任《新青年》雜志編輯的劉半農等。
筆者發現一張明確標有“1929年北平輔仁大學董事會合影”的舊照(上圖),在胡適憶述中只開過一次會的這個校董會終于露出“真容”。
照片下方附有一紙人員介紹,經核對,介紹文字可能有誤。照片中可辨識的中方人員列置如下:
前排左起依次為劉半農、胡適、傅增湘、張繼
后排左五為沈尹默,左六為陳垣
按照照片下方原附人員介紹,馬相伯與蔡元培并未出現在這張合影中。眾所周知,馬相伯是輔仁大學創始人,理應出現在照片中。但時年已八十九歲的馬氏,此刻早已退隱上海,著力于譯著天主教書籍。而蔡元培此刻也正在南京任職,身兼中央研究院院長、預算委員會委員、首都建設委員會委員、外交委員會委員、財政委員會委員等公職,公務煩冗,忙碌不堪,確無可能赴會合影。
在輔仁大學董事會合影中出現的,劉半農曾任教務長,沈尹默曾任教授,張繼是董事會主席,而傅增湘曾是董事長。這些合影中的人物都是有據可查且確鑿無疑的。
只是照片中時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胡適,當時常住上海,居所并不在北平。1929年,只因要赴北平協和醫學院董事會,他于1月19日北上逗留過一段時間。據《胡適日記》載,此行他大約在北平逗留了五周,即從1月19日至2月底這段時間,胡適均在北平。也就是說,這張輔仁大學董事會合影的拍攝時間,正是這期間——1929年一二月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