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油茶是我國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樹種,油茶產業是維護我國糧油安全,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特色產業。然而現有對油茶產業的研究并沒有深入挖掘油茶文旅協同發展這一具有研究價值與發展潛力的領域。因此,該文將主要結合SWOT等研究方法,在鄉村振興持續發力、油茶產業及文旅產業持續繁榮的時代背景下,深入系統地對油茶文旅發展現狀進行剖析與探討,切實提出油茶文旅協同發展的整體規劃與路線設計,旨在推動油茶產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高質量融合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油茶文旅;協同發展;現狀;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3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01-0071-04
Abstract: Camellia oleifera is an important woody edible oil tree species unique to China.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is a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to maintain the safety of grain and oil in our country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Howev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has not deeply explore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culture and tourism, which has research value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Therefore, this paper mainly combines SWOT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nd in the contex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sustained prosperity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culture and tourism industry,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literature and 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route design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literature and tourism,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ame-frequency resonance and high-qualit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amellia oleifera industry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amellia oleifera culture and tourism;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path
2022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指出要進一步加強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1]。2005年以來梅州市委、市政府把油茶作為發展山區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生態富民”重點產業來抓,有力地推動了梅州綠色經濟崛起。與此同時,我國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國家相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產業規劃和政策,引導和鼓勵文化旅游產業不斷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梅州鄭江村如能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條油茶文旅協同發展的特色路徑,將會極大推進當地鄉村振興的進程。
1 油茶文旅協同發展背景探尋
1.1 潛力巨大,特色產業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是我國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樹種,主要栽培地區位于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具有較高的區域集中度[2],而且擁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食用價值和環境價值。油茶產業現已成為我國一項重點生態工程和民生工程,也是實現林業扶貧、促進林業產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1.2 文旅繁榮,高速發展
疫情防控政策放開后,旅游業逐步回溫,旅游市場持續發熱。在新時代全球化和城鎮化背景下,文化旅游產業正呈現全球化、區域化和產業化的新趨勢。新場景、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模式帶來“文旅+產業”的異彩紛呈,為文旅產業策劃、文旅地產開發提供了豐富的創新素材和資源。
1.3 挖掘優勢,發展特色
油茶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和旅游價值等多項優勢逐漸被人們挖掘,油茶文旅也作為一種新型的旅游資源進入人們視野。油茶產業是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富民產業[3]。油茶產業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能給油茶種植地區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為鄉村旅游開發提供助力,使我國油茶產業在旅游業的帶動下實現更好發展[4]。
2 油茶文旅協同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2.1 過往現狀
眾多對油茶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的研究,已經體現出傳統油茶產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比如,康日暉[5]的研究具體分析了柳州旅游產品開發的現狀及油茶文化在旅游產業中的作用;俞春蓮等[6]的研究明確指出拓寬油茶市場,完善油茶市場機制秩序,建立油茶加工龍頭企業;此外,鐘奕靈[7]的研究提出通過提高油茶產業的科技水平和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但是,唐登云[8]的研究結果顯示,種植油茶的農戶注重短期效益,忽視油茶林的經濟效益;另外,李楠[9]的研究表明,長期以來地方農業發展以糧食種植為主,一定程度制約了油茶產業的發展速度。現有的對油茶產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油茶產業發展現狀的分析、發展前景的預測及對策的可行性,油茶產業與文化旅游相結合的發展路徑還沒有大量相關研究,但其具備足夠的研究與發展潛力。
2.2 油茶文旅協同發展的現狀
本文將主要通過調查法、文獻法、訪談法和實證研究法,基于油茶文旅協同發展的具體條件,系統地對油茶文旅發展現狀進行剖析與探討,得出油茶文旅協同發展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推動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意義。
2.2.1 油茶文旅協同發展的意義
(1)對需求者的意義。對城市居民這類需求者來說,鄉村旅游能夠滿足都市休閑群體回歸自然、返璞歸真和體驗田園生活方式等物質精神需求,同時鄉村文旅還可以使其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和陶冶情操。
(2)對供給者的意義。對農民來說,旅游業的開發可以為當地產品建立新市場,如銷售油茶產品及油茶加工品,提供古屋作為民宿住宿,游客茶果采摘體驗節省茶果采摘成本等,以此來實現經濟增長和收入多樣化,增加農民的直接收益;對農村來說,旅游業能為鄉村增加就業崗位,有利于吸引村民回村就業,促進鄉村經濟的轉型,推動形成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和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對農業來說,有利于推動農業在不斷創新與升級中,形成特色的農業發展模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油茶產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高質量融合發展。
總的來說,特色產業與文化旅游結合對有效解決“三農”問題存在著深遠的意義,對鄉村振興的全面實施也有著深遠影響。
2.2.2 油茶文旅協同發展的問題
通過調研走訪,本文分析了鄭江村在發展油茶文旅產業時的優勢與劣勢,如圖1所示,其所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為以下4個方面。
(1)油茶產業發展缺乏動力。油茶產業深加工產業鏈不夠完善,不能賦予油茶更高的附加值。相比在山上采摘報酬低的茶果,村民更愿意外出就業。另外,茶果采摘工人一般為臨時招聘,茶山也多為尚未標準化建設的種植基地。
(2)油茶營銷手段有待提升。一方面,村民對油茶銷售缺乏專業的營銷知識;另一方面,實體店與超市投放所需成本較高,所以油茶產品多依靠熟人經濟與線上經濟進行銷售,銷售效率較為低下。
(3)相關政策利用空間大。村民和企業缺乏科學利用資金與政策的相關知識,加之相關油茶產業資金及政策的申請手續較為繁冗,導致國家的補助資金所達到的成效較低。因此,鄉村對于相關油茶扶持政策的利用仍有較大的實施空間。
(4)基礎設施有待完善。鄉村基礎建設相對薄弱,基礎設備不齊全,難以規劃完整的旅游路線及提供優質的旅游服務。健全通信設施建設,改善旅游接待設施是加大油茶文旅發展可能性的有效途徑之一。
3 油茶文旅協同發展的可行路徑。
3.1 解決措施
3.1.1 科學經營茶林,改善運營模式
建立專業管理團隊,科學經營管理當地茶林,提高油茶果的產量和質量;提高當地油茶公司運營者的危機意識,借助新科技進行數據記錄與分析;通過互聯網改善員工結構,擴充勞動力來源;利用媒體宣傳油茶,擴大油茶知識普及度。
3.1.2 動員農戶力量,形成發展合力
創辦農戶合作社,集聚農戶力量增加發展資金與發展動力,共同維護油茶林資源;當地油茶產業協同形成發展合力,共創共建共享當地特色油茶品牌;開展與油茶相關主題活動,在游客旅游的同時推廣傳播鄉村的油茶文化。
3.1.3 迎合相關政策,高質發展產業
尋求政府資助途徑,擴充資金來源渠道;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增加道路硬化范圍;延長油茶加工產業鏈,為該產業鏈增添附加值,推動油茶產業升級;形成當地特色的綠色經濟模式,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3.1.4 推行特色文旅,推動產業升級
通過打造油茶文旅基地,可以有力促進“產文景游”,做到“賣油”向“賣游”轉變,實現“環境優勢”向“生態紅利”的轉變。通過因地制宜發展“油茶+旅游”,利用得天獨厚的油茶林資源,推行“綠水青山+特色資源+文旅基地”的發展與運作模式,建成部分景點、實體店與旅游線路,從而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旅游。
3.2 具體路徑
在探究油茶文旅協同發展路徑的過程中,將自然生態和文化遺產的保護置于重要位置,堅持以油茶文旅協同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目標,充分利用地方特有資源,實現特色化油茶旅游產業布局。
3.2.1 觀賞油茶自然景觀
油茶適生范圍廣,可以與較多植物共棲,以構成豐富的天然植被景觀布局,形成景觀布局多樣化的優勢,進行景區建設打造油茶景觀,提升千年古油茶林觀賞效果,建設油茶林游步道、賞花亭和山塘等旅游景觀。同時,建設油茶示范林和實施一系列現代林業項目,實現冬季到常山來看花,山下油茶花爭艷、山上紅茶花飄揚的自然景觀[10]。
3.2.2 科普油茶產業生產
(1)舉辦油茶文化節。以油茶文化傳承為載體,以旅游觀光基地為平臺,在鄉村舉辦油茶文化節。開展觀看現場古法榨油、親身體驗剝茶殼和制作品嘗油茶美食等一系列文化活動,綜合油茶相關文化創意的不同模式,讓古老的油茶文化“活”起來。同時,借助這一節日,也可提高游客保護古法油茶榨油等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危機意識,讓更多的人留住鄉愁[11]。
(2)建設油茶博物館。油茶博物館內主要展示油茶從育苗到生長再到加工的一系列過程,為游客詳細介紹悠遠的油茶種植歷史、油茶加工工藝的發展及現代油茶生產技術。還可借鑒安化黑茶博物館的專題陳列廳,建設油茶資源及產品展示區、油茶文化歷史長廊等功能區,逐漸將其發展成當地旅游的特色景點。
(3)開發工藝展覽區。實現油茶產品加工工藝透明化,打造一條加工工藝觀光路線,并在其中添加語音講解,讓游客能近距離觀察油茶產品生產提取流程,全方位了解油茶產品的價值所在。并在展覽區附近安排油茶產品體驗區,游客在親身品嘗或使用產品后會留下更深的印象,有助于當地油茶文化和產品的宣傳及推廣。
3.2.3 體驗農業休閑旅游
(1)原始茶林探索。開發建設森林古道,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旅游體驗,同時為當地旅游發展拓寬深度游的發展空間。油茶果成熟之后,游客可跟隨專業工人進入原始茶林,并在其指導下親手采摘茶果。除此之外,游客也可進一步參與到油茶產品加工過程中。
(2)改造古老民宿,打造具有當地風俗特色的建筑。當游客住進民宿后,可在民宿內體驗包含油茶元素的洗護及護膚系列產品,使游客能更好地感受當地風土人情,體會本土特色文化。
(3)借鑒影視旅游,“打油茶”可以結合影視劇拍攝為一體,設計出茶農悠閑生活的劇本,讓游客不僅可以領略當地茶山自然風光,也可以把扮演“茶農”角色的拍攝與旅游結合起來,親身體驗種植和制作油茶[12]。
4 效益
4.1 經濟效益
4.1.1 轉移食用油消費重心,優化油料消費結構
近年,我國的食用植物油消費呈剛性增長,進口依存度為68%。發展油茶產業既可以增加我國食用油供給,緩解進口壓力,又能夠滿足國人對高檔食用油的需求,促進食用油消費結構優化[13]。
4.1.2 油茶文旅協同創新,促進相關產業發展
具有悠久的油茶歷史文化和良好的油茶產業基礎的鄉村,同時具有巨大的旅游開發潛力。油茶資源與旅游創新結合,不僅可以擴大油茶產品的知名度及拓寬產品銷路,同時也能通過油茶文旅帶動相關產業,如當地餐飲業、物流業等行業的融合發展。
4.1.3 擴大油茶種植規模,提高土地資源利用
油茶具有不與農爭地、不與人爭糧的獨特優勢和發展潛力。推動油茶文旅協同發展,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豐富的山地資源,用于油料作物以及旅游業的發展,提高鄉村的土地利用率。
4.2 社會效益
4.2.1 加強閑置資產利用,繼承發展本土特色
發展旅游業,需要為游客提供住宿空間。鄉村可以利用當地標志性且具有特殊歷史與人文價值的古屋改造成民宿,既有利于對閑置資產進行合理規劃利用,又有利于推動鄉村對當地閑置舊屋廢地進行保護與維修、繼承和發展特色的本土文化。
4.2.2 推動油茶品牌創建,打造油茶展示平臺
油茶文旅的協同發展可以推動當地油茶產業轉型升級,有助于創建當地自主的油茶品牌;同時還可以發揚產業特色、人文背景和生態稟賦,打造融游樂體驗與研學教育于一體的旅游基地,為游客提供一個展示與體驗油茶文化的平臺。
4.2.3 增加相關工作崗位,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油茶文旅的發展,能為地方民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這有利于安置農村閑散勞動力,轉移部分富裕勞動力,對緩解農村剩余勞動力壓力有重要意義,可促進社會穩定,建設繁榮協調的新農村。
4.3 生態效益
4.3.1 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油茶園林
茶樹作為一種抗污染樹種,在改善大氣環境方面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茶樹可以釋放較多氧氣,具有凈化空氣的獨特功效,對于調節氣候及改善生態環境也有著重要意義。
4.3.2 促進水土涵養保護,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油茶林間的枯枝落葉不但可以有效避免水土流失,還可以改良土壤養分狀況和土壤結構,促進土地間的可持續良好循環,有利于山地水土保持、荒山荒地綠化,具有顯著而長遠的生態效益。
4.3.3 發揮油茶資源優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油茶于秋冬開花,花期長達數月,在此綠色植物與花卉少有的季節也可實現錯季觀光旅游效應。開發油茶園林旅游資源的同時結合環境美化和生態建設,促進當地山地景觀改造。
5 結束語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樹種,油茶文旅新業態不但關系到我國油料消費結構的優化、油茶文化的傳播,而且也維護著我國糧油安全,推動著鄉村經濟的發展。在鄉村振興持續發力、文旅產業持續繁榮的時代背景下,油茶文旅協同發展有利于油茶產業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高質量融合發展,有助于解決“三農”問題,促成鄉村特色經濟轉型,響應農村現代化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鐘友海,單偉平,郝澤金,等.我國油茶產業發展的機遇、困難與對策分析[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0,45(2):146-148.
[3] 楊國球.天臺打通油茶產業全鏈條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J].浙江林業,2020(10):24-25.
[4] 薛曉焱,劉震,王艷梅,等.基于油茶產業發展的旅游模式研究[J].林業資源管理,2020(5):75-81.
[5] 康日暉.柳州打油茶文化在旅游產業中的運用研究[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24(5):16-19.
[6] 俞春蓮,周佳平,鄭霞霞.淺析常山縣油茶產業發展困境及對策[J].中國科技成果,2015(11):9,11.
[7] 鐘奕靈.梅州市油茶產業可持續發展問題與對策[J].綠色科技,2019(9):236-237.
[8] 唐登云.淺談廣南縣油茶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林業產業,2016(2):176.
[9] 李楠.油茶種植推廣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J].現代園藝,2017(22):224-225.
[10] 胡乾平,王金芳,張俊繪.常山油茶“游”出黃塘模式[J].綠色中國,2017(22):32-35.
[11] 葉哲.湫水宜人在山一方 千年油茶煥發新顏[J].浙江林業,2019(1):20-21.
[12] 莫莉芬芳.從“打油茶”文化探尋桂林影視旅游的品牌建設[J].視聽,2020(2):215-216.
[13] 陳永忠,鄧紹宏,陳隆升,等.油茶產業發展新論[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