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口老齡化速度的加快,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漸成為我國學界關注的焦點,大量學者投身于相關研究,產生了海量文獻。為厘清國內人口老齡化研究問題及其探究趨勢,文章基于CNKI數據庫收集2016—2021年發表的相關論文,采用CiteSpace和Excel等軟件工具進行文獻計量分析,并將其可視化,以期掌握國內人口老齡化研究的發展脈絡、研究熱點和研究趨勢,為我國未來人口老齡化的有關研究與實踐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CiteSpace;可視化分析;文獻計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02.066
[中圖分類號]D669.6;C92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02-0-06
0" " "引 言
人口老齡化一方面是指社會老年人口的相對增加,另一方面則是指社會總人口結構中出現的老齡狀態,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時,總人口年齡結構出現的一種趨勢[1]。1999年,全國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10%,根據國際通行準則,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進入老齡化階段。伴隨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持續推進,我國已經成為一個老年人口數量巨大的國家,而我國在社會保障、家庭養老模式和基本養老措施等方面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經濟發展、人口結構和產業結構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我國在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全面兩孩政策,以應對我國老齡化、人口比例嚴重失調等實際情況與問題。根據我國當前人口老齡化的研究發展特點,本文選取2016—2021年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數據庫的人口老齡化相關文獻作為研究對象,并運用文獻計量的方法,探討該領域的研究現狀,然后歸納出我國人口老齡化主題下的研究現狀、熱點問題與趨勢,總結主要的科研機構、高產論文作者及學術期刊分布情況等,并通過CiteSpace軟件進行可視化分析,以期為我國今后人口老齡化領域的研究與發展提供相應的參考。
1" "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CSSCI檢索平臺是由我國高校打造的引文索引資源庫,其中收錄的文獻基本涵蓋了國內社科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科研成果,是國內進行社會科學評價和研究工作的主要檢索工具。本研究所得數據以CSSCI數據庫的文獻信息為數據樣本,具有一定權威性,可以為該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借鑒。由于CSSCI數據庫所收錄文獻資料的日期較近,更新及時,且相關參考文獻作者也多是我國該領域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的重要力量,研究成果可以大致體現出我國人口老齡化研究的全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該領域的研究發展趨勢和前沿熱點問題,并與國家和社會需求相吻合。本研究選取中國知網(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數據庫所收錄的關于我國人口老齡化相關問題領域研究的CSSCI期刊為主要數據樣本,并選擇關鍵詞“人口老齡化”進行高級檢索,檢索式樣為“主題=人口老齡化or題名=人口老齡化”,時間跨度為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因CNKI中文數據庫收錄期刊眾多,期刊質量差別較大,本文選擇文獻來源類別為CSSCI,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國人口老齡化研究的最新進展。本文具體的檢索方案如表1所示。本研究檢索顯示結果為1 714條,在篩除重復文獻、新聞資訊、會議論文及題錄等干擾文獻后,得出研究文獻數為1 685條;通過統計工具Excel和Citespace 6.1R.1軟件處理文獻數據并繪制相關圖表,同時結合圖表分析,以此探究和闡述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研究進展和動向。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運用文獻計量方法,利用計量指標對本文研究內容進行分析,主要計量指標包括文獻發表年度、高被引文獻、核心文獻作者、研究機構、關鍵詞共現、關鍵詞主題聚類、關鍵詞突現和研究主題趨勢演進等。CiteSpace是美國德雷塞爾大學陳超美教授基于JAVA平臺開發的一款運用十分廣泛的,且多元、分時、動態的第三代網絡信息可視化分析工具[2]。該軟件基于庫恩的科學發展模式理論、普賴斯的科學前沿理論、結構洞理論、最佳信息覓食理論、知識單元離散與重組理論等進行設計并添加了時間元素,從而可以在海量的文獻數據中發現重要信息,并按照時間軌跡以圖像的形態呈現[3]。因此,本文將用到數據工具Excel和CiteSpace 6.1.R1軟件對研究成果進行可視化分析,以便更有效地展示研究成果。
2" " "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研究問題分析
2.1" "文獻發表年度分析
目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明顯的社會問題,其涵蓋的范疇也非常廣闊,各個科研領域的機構和作者正在從不同的角度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圖1表明,2016—2021年,CSSCI期刊人口老齡化主題的發文量總體呈遞增趨勢,由變量折線可以發現,盡管在2019年的CSSCI刊物中人口老齡化主題發文數量有略微下滑,但在2020年便實現回升,2021年發文數量同比提升速度尤為明顯,這也充分體現我國在社會科學領域中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關注程度在逐漸增加,對這一領域的問題研究和調研工作也在持續開展。
2.2" "高被引文獻分析
筆者通過剖析我國人口老齡化研究領域高被引文獻,可以更清晰地發現對此領域研究產生重大影響的學術論文,從而深入分析在該領域起重要作用的文獻和研究問題。檢索顯示結果為1 714條文獻,其中得到國內檢索文獻共1 685篇,按照被引量排名,最后得出被引用頻率大于或等于120次的15篇參考文獻,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我國在該領域檢索文獻被引頻次大于或等于120次的參考文獻共有15篇,可分成以下4類。其中,8篇屬于養老問題方面,如辜勝阻等人提出了建立科學合理養老服務體系的策略思考與建議[4];3篇屬于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方面,如翟振武等人對我國2015—2100年總人口規模和老齡化變動態勢進行了探討,并對我國未來的總人口規模與結構的變化態勢做出了預測分析[5];2篇屬于經濟發展方面,如徐忠提出人口老齡化、養老金可持續與資本市場的關系[6];2篇屬于公共管理問題方面,如胡湛等人從整體性治理的角度,指出我國老齡社會的治理選擇應基于“中國特征”并將其轉化為“中國優勢”,實現從碎片化管理向整體性治理、從聚焦于老年人口向強調全人口全生命周期的轉變,并將政策調節邏輯從“以人口變動適應制度”轉型為“以制度變革適應人口”[7]。
2.3" "研究機構分析
對某領域發文量較高的研究機構進行數據分析,可以了解該領域的高校類別,社會研究機構或者其他交叉學科,這有助于了解該研究領域的外延與發展趨勢。筆者利用統計工具Excel整理得到發文量≥5篇的核心機構發文情況(見表3)。筆者在CiteSpace軟件上將時間間隔限制為2016年至2021年,時間切片設置為1年,節點類型選擇Institution,Top N值設定為50,其余選項都是默認值,得到核心機構分布圖(見圖2)。
由表3可以看出,核心研究機構基本為高等院校,多數為高校學院,同時也有研究中心參與相關研究。此外,我國老齡化研究領域不僅有本專業學者研究,還伴有跨學科的合作研究。結合圖2可以發現,我國大多數人口老齡化領域的研究機構與其他機構之間產生了合作聯系,形成了核心的合作網絡,部分高校機構間的相關合作較為緊密。但也有少數高校研究機構未與其他機構建立聯系,相關研究合作有待加強。
3" " "我國人口老齡化研究圖譜可視化分析
3.1" "關鍵詞共現分析
關鍵詞通過對文獻研究內涵的高度精練能直接表達科研主旨[8],可高效辨識并描述專業領域的科研熱點。基于計量分析的共詞分析法則可通過詞匯共現模式,發現各研究主題之間的聯系和關系[9]。筆者運用CiteSpace軟件對樣本文獻中的關鍵詞進行共詞分析,在分析結果中提出頻數排在前10位的關鍵詞作為代表我國人口老齡化研究熱點的高頻關鍵詞(見表4),并通過CiteSpace得到關鍵詞共現圖(見圖3)。
從表4可知,老齡化作為核心內容居于詞頻第一位,經濟增長作為人口老齡化的重要內容居于次位,人口結構作為我國人口老齡化研究領域的重要關鍵詞居于第三,而養老服務、延遲退休、養老保險、人力資本、社會保障、人口紅利以及老年人等關鍵詞均位居列表前十,由此可以初步看出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領域研究的熱門方向。
圖3為關鍵詞的共現圖譜,能直觀地顯示關鍵詞的分布情況以及相互之間的關聯。圖譜中節點的大小代表關鍵詞的詞頻高低,節點間連線越粗則代表兩詞共現頻率越高。具體而言,節點的年輪代表了該關鍵詞出現的年份。圖3中,老齡化這一節點的年輪最多,因此老齡化在該領域研究中占主要地位。而經濟增長、人口結構、養老服務、延遲退休、養老保險、人力資本及社會保障等節點圓圈代表其主題是目前的研究熱點。而家庭養老、人工智能、科技創新等詞均為特定政策與社會背景下產生的代表性詞匯。
3.2" "關鍵詞主題聚類分析
關鍵詞聚類分析是對某一研究領域出現關鍵詞的可視化分析,筆者通過對數似然比(Log-Likelihood Ratio,LLR)對高頻關鍵詞進行聚類,得到關鍵詞聚類知識圖譜(見圖4)。如圖4所示,本研究得到老齡化、結構、科技創新、養老服務、經濟增長、失能老人、醫療保險、影響因素、社會保障以及養老模式等13個聚類,集中反映了2016—2021年相關文獻研究主要圍繞這13個關鍵詞群組展開。
圖中聚類模塊值Q=0.832 8(大于0.3),聚類平均輪廓值S=0.946 6(大于0.5),說明關鍵詞聚類結構顯著,聚類合理。對聚類信息繼續梳理(排除#12人工智能),提出LLR值最大的4個聚類標簽詞(見表5)。
根據圖4聚類的結果,結合表5每個標簽所含的關鍵詞得出我國人口老齡化研究熱點主題主要聚焦于以下3個方面。
#3聚類的主題是經濟增長,包含少子化、人口流動、可持續性、就業、人力資本投資、技術創新以及中介效應等關鍵詞。這一熱點研究主要基于全球視野,從我國的老齡化現狀、老齡健康、人口政策、生育政策、養老保險支出等方面入手,研究人口老齡化問題和我國經濟發展的關系,主要包括老齡化對人力資本投入、經濟增長的作用和效果,人口老齡化中社會資本與老齡健康之間的聯系,以及在人口老齡化視野下養老保險支出方式和經濟增長等內容。
#6聚類的主題為家庭養老,主要包含養老服務、長期照護、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社會養老服務、經濟發展、城鎮化以及社區服務等關鍵詞。該主題在社區養老服務與社會保障系統構建背景下,根據我國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社區文化背景與社會制度模式,探討怎樣做好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與實踐,重點體現在社會居家養老模式的建設和選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社會工作介入、醫療衛生服務、社區防災減災、居家養老的城鄉差異與應對策略等方面的基礎理論與實證研究。
#11聚類的主題為養老模式,主要包括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機構養老、農村養老、社區居家養老等關鍵詞。這些關鍵詞反映了我國養老模式的發展過程。傳統的以居家養老模式為主導的養老服務結構,在政府政策的指導下逐漸融入社會資本,并逐步發展成為居家—社區—機構三者并立的社會化養老服務結構。同時,社會資本的出現還衍生出以房養老等新興養老模式。對我國當前養老模式的探討重點聚焦于養老地產的金融支持、經營管理模式及其服務屬性。
4" " "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對中國知網2016—2021年的1 685篇我國人口老齡化研究的CSSCI相關文獻及知識圖譜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到以下結論。其一,有關領域研究的文章發表數量正在逐漸遞增,從2016年以后便已經突破200篇。這和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實施有著緊密的聯系。其二,經過關鍵詞主題聚類,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背后的主要問題體現在經濟增長、家庭養老、養老模式3個方面。其三,通過關鍵詞突變,筆者將最具熱門的4個方面加以羅列,依次是老年人口、養老機構、區域差異、人口遷移。對于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探討遠不止于此,尚有較大的研究空間,在此,筆者提出兩點展望。首先,希望能夠進一步站在其他理論的基礎上研究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更加全面地看待我國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其次,希望通過建立新型養老管理模式,把互助養老、家庭養老、社區養老等多方面融入其中,制訂出符合老年人生活習慣的個性化養老方案,使老年人能夠安享晚年,以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所產生的經濟、社會等一系列問題。
主要參考文獻
[1]王輝,李志紅.我國延遲退休研究熱點問題與趨勢分析:基于CiteSpace計量分析(2010~2020)[J].科技促進發展,2021(9):1776-1782.
[2]林玲,陳福集.基于CiteSpace的國內網絡輿情研究知識圖譜分析[J].情報科學,2017(2):119-125.
[3]李杰,陳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視化[M].2版.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7:45-46.
[4]辜勝阻,吳華君,曹冬梅.構建科學合理養老服務體系的戰略思考與建議[J].人口研究,2017(1):3-14.
[5]翟振武,陳佳鞠,李龍.2015~2100年中國人口與老齡化變動趨勢[J].人口研究,2017(4):60-71.
[6]徐忠.新時代背景下我國金融體系與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J].經濟研究,2018(7):4-20.
[7]胡湛,彭希哲.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治理選擇[J].我國社會科學,2018(12):134-155,202.
[8]ZHANG Wei,ZHANG Qingpu,YU Bo, et al.Knowledge map of creativity research based on keywords network and co-word analysis,1992-2011[J].quality&quant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thodology,2015(3):1023-1038.
[9]HU Jiming, ZHANG Yin.Research patterns and trends of recommendation system in China using co-word analysis[J].Information processing& management,2015(4):329-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