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廣西民族大學MIB研究生培養為例,全面考察人才培養質量的現狀,把握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基礎;基于效用理論,構建評價模型,設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層次分析法對MIB研究生培養質量進行綜合評價。通過現狀考察和實證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議:第一,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第二,施行雙導師制,提高師生配合滿意度;第三,不斷提高辦學條件,尤其是經費投入強度。
[關鍵詞]國際商務專業碩士;培養質量;評價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01.053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01-0204-05
1" " "現狀考察
1.1" "培養方案完整
1.1.1" "培養目標特色鮮明
廣西民族大學針對我國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升級版”和建設“一帶一路”對國際商務碩士人才的巨大需求,設立了三個特色鮮明的培養方向。
(1)民族地區沿邊沿海開放開發戰略規劃。主要培養適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快速發展、“廣西要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急需的、具有全球視野和區域開放開發戰略思維,熟悉東盟國家語言文化、法律制度、經濟規律、政治倫理等,能夠透視復雜國際經濟環境并進行國際商務分析決策的戰略規劃人才。
(2)中國—東盟貿易與投融資。主要培養適應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由“黃金十年”邁向“鉆石十年”,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間相互投融資不斷攀升急需的,熟悉東盟國家投融資環境,具有全球視野和完善的國際投融資知識結構,能夠進行投融資規劃、國際風險管理與投融資分析決策的高級商務投融資實踐人才。
(3)國際物流與商務信息管理。主要培養適應“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物流配送無處不至,商業模式創新與商務決策智能優化急需的,通曉現代商務理論,熟悉電子商務管理信息、物流與供應鏈優化、運籌分析與決策等知識的,具備數據挖掘與應用、商務溝通與協調能力的高級商務實踐人才。
1.1.2" "培養方式多樣化
(1)聯合培養。學校與政府職能部門、經濟行業、企業等單位聯合培養。
(2)采用啟發式和研討式教學方法。授課內容少而精,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實際應用,把課堂講授、研討、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聘請行業、企業有豐富經驗的專家授課。
(3)加強實踐環節,建立實習基地。2018年5月,廣西民族大學首個國際商務碩士實踐教育基地在百色市沿邊開發開放試驗區管委會簽約掛牌成立。2020年12月,與廣西自治區崇左片區管委會制度創新局共同建立國際商務碩士實踐教育基地。
(4)成立導師組,建立“雙師制”。形成一支既有較高學術水平,又有顯著職業背景、豐富實踐經驗和較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導師隊伍,包括具有國外教育背景的專家、具有相當學歷的商務官員、實際商務工作專家等,強化碩士生的國際商務職業執行能力。
1.1.3" "專業實踐與學位論文結合
在校內外導師指導下,國際商務碩士專業于第四學期進行商務實踐實習,形式包括企業調研、企業實習、實訓體驗、自主創業等,實踐時間為半年,完成實踐實習后,必須提交一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商務研究型案例1篇(10 000字左右)和教學案例1篇(2 000字左右)。學生可以結合必修的國際商務實踐培養環節,開展學位論文的研究和撰寫,形式多樣。
1.2" "辦學條件優越
1.2.1" "學院概況
2014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廣西民族大學正式獲批國際商務碩士專業學位。廣西民族大學商學院成立于2005年,經過10多年的快速發展,成為廣西民族大學學科門類最多、學生人數最多、辦學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2020年經濟學院的成立,繼承了商學院的傳統。其中,本科專業4個(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稅收學、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應用經濟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國際商務、金融),博士方向點1個(中國少數民族經濟:中國—東盟經貿合作研究)。學院擁有眾多教學科研平臺。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專業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自治區級一流本科課程7門,“一帶一路”研究院、產業研究院、
扶貧發展研究中心等研究中心9個。
1.2.2" "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80%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導師團隊當中,擁有二級教授1名,八桂青年學者1名,廣西“十百千”第二層次人才2名,廣西高校卓越學者3名。近年來,教學成果獲省部級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社科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優秀咨詢報告1項。學院聘請區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及企業高管為專業碩士兼職教師,校外兼職導師中有實踐經驗并獲得職稱資格的導師占校外教師總數的36%。
1.2.3" "專家講座豐富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現偉大富強的中國夢,堅持把科研放在發展的前列。在科研的發展中,研究生的培養是關鍵,而學術講座是研究生培養項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項。[1]經濟學院的“經世”大講堂會定期舉辦學術講座,聘請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外著名學校的教授來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科研技巧等,讓學生了解領域前沿、行業動態,啟發科研思路。
1.2.4" "地理位置優越
廣西民族大學坐落于廣西南寧,毗鄰東南亞國家。經濟學院秉承廣西民族大學優秀的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積極發揮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升級的“天時”,廣西與東盟國家毗鄰的“地利”,中國—東盟經貿往來日趨密切的“人和”優勢,努力為社會創造知識財富、培養精英人才。
2" " "人才培養質量評價
2.1" "指標體系設計
為了準確科學地度量國際商務碩士培養質量,運用層次分析法進行綜合評價,結合定性與定量分析,多方面選取一些專業性和可行易操作的指標。[1]共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目標層:MIB培養質量評價;第二層是準則層,包括生源質量、教學質量、導師因素、辦學條件、培養體系、畢業質量;第三層是指標層,按照“遞階思路”分別選取相對應具有代表性的度量指標,共設計了21個評價指標(見圖1)。
2.1.1" "生源質量
選取本科院校、初試分數和專業知識基礎三個指標。良好的生源是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保證,生源質量不僅包括學生的本科院校和初試成績等,更重要的是對本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綜合能力。
2.1.2" "教學質量
選取課程安排、教學管理、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四個指標。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質量的提高主要在于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行政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2-3]對于國際商務碩士教育而言,除了課堂教學以外,實踐教學也尤為重要,要重視社會實踐,多開展實踐課程。
2.1.3" "導師因素
選取教學科研能力、師生配合滿意度、在研課題數量、實踐能力四個指標。研究生階段是導師負責制,因此師生配合滿意度尤為重要[4]。國際商務專碩采取的是雙導師制度,這就要求校外導師具有非常強的專業實踐能力。
2.1.4" "辦學條件
選取軟硬件設施、教師數量與結構、經費投入三個指標。教師數量和結構指的是教師的資歷結構、該專業師生比。前者包括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海外留學進修占比等[5],后者指的是本專業教師人數與學生人數之比。
2.1.5" "培養體系
選取專業定位,培養方案、培養模式改革三個指標。[6]專業定位要服從于辦學定位,二者個性要鮮明,都要體現特色。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歷程正處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歷史轉型時期,教育外部因素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驅動作用日益凸顯。[7]
2.1.6" "畢業質量
選取基本知識與技能、就業率、用人單位評價、平均薪水四個指標。明確專業型碩士人才培養目標,抓住職業性是專業碩士的一大特征。畢業生的就業率、平均薪水、用人單位的評價是對培養質量好壞的最直接的證明。[8]
2.2" "評價模型構建
為了確定各項指標要素對MIB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相對權重,本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采取層次分析法(AHP)進行量化處理。
2.2.1" "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一種常用的權重確定方法,是由美國匹茲堡大學的T.L.Saaty教授等人提出的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9]具體步驟見圖2。
2.2.2" "模型構建
2.2.2.1" "構造判斷矩陣
在確定各層次各因素之間的權重時,如果只是定性的結果,則通常不容易被人接受,因而Saaty等人提出:一致矩陣,即:①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較,而是兩兩相互比價;②對比時采取相對尺度,盡可能減少性質不同的諸因素相互比較的困難,以提高準確度。判斷矩陣是表示本層所有因素針對上一層某一個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的比較。判斷矩陣的元素aij用Saaty的1-9標度法給出。
2.2.2.2" "計算指標權重值
計算判斷矩陣每一行元素的乘積:,
計算Mi的n次方根:,對Wi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最終的權重向量:。
2.2.2.3" "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
計算判斷矩陣特征根:,計算最大特
征根:,檢驗公式為:CR=CI/RI。式中,CR為判斷矩陣的隨機一致性比率,為判斷矩陣一致性指標,RI為判斷矩陣的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2.3" "培養質量評價
根據以上測度方法,MIB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中各個指標權重結果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在MIB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中,畢業生平均薪水(C64)的權重是最高的,為0.265 9;其次是就業率(C62)和師生配合滿意度(C32),權重分別為0.141 8、0.131 9。而教學管理、初試分數以及課程安排的權重是最低的,分別為0.002 6、0.003 5、0.005 8。
3" " "結 語
本文的實證結果顯示,準則層中畢業質量的權重是最高的,其次是導師因素和辦學條件,而生源質量的權重反而是最低的;在指標層中,畢業生平均薪水和師生配合滿意度以及經費投入的權重是最高的,而初試分數和教學管理的權重是最低的。可以看出,在培養MIB碩士的過程中應更重視就業方面的培養。為了進一步提升國際商務專業碩士人才培養質量,本文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明確國際商務碩士應用型人才定位,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尤其是就業方面的技能培訓。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國際商務專碩的培養與學術型碩士沒有太多差別,無法滿足國際商務碩士的培養要求以及社會的需求。校外實踐基地對于實踐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是實現從象牙塔到社會工作完美銜接的最重要一環。只有通過多次的實踐實習,才能提高畢業質量,提高培養質量。由于每個學生具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和就業導向,因此需要建設更多樣化的實踐基地以滿足學生多方面的需求。
第二,實施雙導師制度,加強師資力量的建設,深化落實國際商務專業學位碩士培養模式改革。只有通過雙導師聯合指導的方式,與相關專業實踐基地聯合培養,發揮校外導師的優勢,才能促進國際商務專業的學生提高專業素養,這也是專業學位區別學術型學位的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師生配合滿意度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指標,研究生階段實行導師負責制,導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學術方面,名師出高徒,導師的學術和指導水平直接關系到研究生培養的質量;在生活方面,導師的責任還包括要培養學生學術道德、合作精神、溝通協調等綜合能力,在這方面,應加強師德建設機制,并加強監督管理。譬如可學習復旦大學舉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導師”評選等活動。另外,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教師專業結構,提高師生比。隨著全國性的研究生招生規模擴張,導師的任務和壓力愈來愈重,很難做到個性化一對一指導和因材施教,可能會導致培養質量的顯著下滑,因此需要引進大量的青年教師,對于國際商務碩士教育來說,在教師引進方面更應該優先考慮具有雙語和國際化背景的教師。
第三,不斷提升辦學條件,尤其是經費投入強度。在眾多教育資源中,經費投入是最為核心的指標。開展科學研究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國際商務專碩都是全日制教育,因此需要加大對學生課題研究的資助力度,補貼研究生在校學習和實習期間費用開支。同時進一步健全研究生經費管理制度,確保經費使用規范安全,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淼.研究型大學專業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6.
[2]張劍.全日制教育碩士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5.
[3]王立非,葉興國,嚴明,等.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要點解讀[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47(2):297-302.
[4]常正霞,狄美琳.碩士研究生導師滿意度的現狀調查及其影響因素[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4(3):29-33.
[5]秦小輝,肖鑫.基于AHP的國際商務碩士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教育現代化,2020,7(42):34-37.
[6]胡恩華,陳沛然,顧桂芳.全日制專業碩士教育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1):75-79.
[7]鄧光平.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歷史變遷與現實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5):64-69.
[8]張學敏,柴曉旭.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率與高校教育質量評價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131-141.
[9]Matthew J Liberatore. Book Review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lanning, Priority Set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by Thomas L Saaty[J]. American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Management Sciences,2013,2(2):16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