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匯總整理了36家涉農類企業2018—2020年的數據資料,探究營業收入、凈資產收益率與研發費用支出之間的關系。通過相關性檢驗與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營業收入與研發支出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而與凈資產收益率之間不存在明顯的相關性。希望研究結果能幫助企業明白研發對于企業盈利的重要性,鼓勵企業重視自主研發。
關鍵詞:研發費用;涉農類企業;涉農企業財務績效
0 引言
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業,農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狀況。
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對于農業領域的財政支出投入力度明顯加大,對于涉農類企業的新技術研發越來越重視,制定了許多優惠政策來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的力度。但資料顯示,我國許多農業上市公司所采用的專利技術大多引自國外,自主研發水平較低。為了較好地揭示自主研發對于企業的重要性,鼓勵涉農類企業自主研究創新,提升自身價值,本文對涉農類企業研發支出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進行具體量化探究,以幫助企業認識到二者之間的密切關系并為企業的自主研發提供參考。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對于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關系的探究,早期雖有相關文獻涉及,但并不足以使人們認識到二者之間的更深層次關系。隨著經濟的不斷繁榮與發展,國際貿易不斷擴大,許多企業在市場中的經濟地位受到嚴重沖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上自主研發道路,以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許多學者也注意到了這一現象,相關文獻開始涌現。
1.1 國外研究現狀
從國外來看,創新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熊彼特引入企業管理。人們通過結合新的生產條件或引入新的生產要素來實現企業創新。Branstetter和Sakakibara[1]利用日本企業的數據研究政府投入與企業專利產出的關系,得出符合常識的結論:政府補助能顯著增加企業研發投入。除政府補助外,很多學者也研究了研發投入的其他影響因素。Panayiotis等[2]對希臘銀行的客戶數據整理后發現,企業對于研發投入的重視正在逐步加強,并持續增長。國外在對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績效的研究主要側重于制造業與高科技產業,針對農業企業的研究較為少量,并且年代較為久遠,而且各國的產業比重不同,研究的側重點也不一。
1.2 國內研究現狀
相較于我國農業大國的現狀來說,國內學者在這方面提出了許多有建設性的觀點。王薪紅和甄程[3]從環境角度分析了我國A股農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并得出結論稅收政策、技術研發補貼、專利政策及地區發展情況是影響企業研發投入的最重要的4個因素。黃潔莉等[4]研究了2007—2012年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情況,認為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情況相較于國外研發投入不足,且與企業績效之間無顯著的負相關關系。李曉峰等[5]以鄱陽湖周圍的105家農業企業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得出結論:當地政府的農業扶持政策應當加強對企業農業生產的重視,當地農業企業對于提升當地農業發展水平和周圍農戶的生活水平有著重要的作用。陳一博[6]以中國上千家制造產業數據為研究樣本,最終發現研發對生產率有顯著的正影響。徐敏麗和付方媛[7]以414家中小型上市公司為樣本,發現研發投入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呈正相關關系,而技術創新又與科技型中小型企業的成長呈顯著正相關關系。孫自愿等[8]以中國43家高新技術企業為樣本,發現研發投入與企業盈利能力呈正相關關系。臧志彭[9]以中國工業企業為樣本,結果發現研發投入能顯著提高企業績效。
雖然我國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一些研究成果與文獻,但是針對性與時效性仍有待加強。考慮到數據取得的來源與可靠性,本文采用農業上市公司的數據作為建模的數據支撐,探究研發支出的增減比例、營業利潤與資產報酬率的變動之間是否具有線性關系,進一步具有針對性地揭示涉農企業研發支出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
2 相關理論概述
2.1 相關概念
2.1.1 涉農類企業
涉農類企業,是指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等活動,和從事農事生產資料生產、銷售、研發、服務活動的企業。涉農企業通常包括4種類型:第一種是為農業生產提供資料和農事服務的企業;第二種是農業生產企業;第三種是農業加工企業;第四種是農業流通企業。
2.1.2 企業績效的內涵
企業績效是指團隊、組織或個人在一定的條件和有限資源的狀況下完成任務的情況,它是對目標實現的程度和目標完成效率的反饋[10]。企業績效相對于財務績效來說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由于大多數企業的主要目的都是盈利,所以財務績效是企業績效的一個重要表現,對企業績效的認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企業財務績效的內涵。影響企業績效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外部環境、內部制度、員工技能及激勵機制等。
2.1.3 財務績效的內涵
財務績效是企業在成本控制、資產管理、資本配置等方面的綜合表現。財務業績可以體現在: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3個方面。
3 理論假設與研究設計
3.1 理論假設
通過上文的描述可以發現,國內外學者在研究農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與公司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時并沒有很精確的數字體現。因此,以典型的涉農類上市公司作為分析目標來進行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績效的具體量化分析會為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研發活動是一項需要長期才可以看到收益的活動,效益的體現具有一定滯后性,在短期內效果并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所以,從短期來看,農業企業通過重組、收購等方式確實能夠獲得直接收益,但從長遠角度來看,通過研發投入,形成自身的技術優勢才是企業獲得核心競爭力的主要途徑。綜上所述,本文提出兩個假設:
假設1:農業企業研發費用與企業營業收入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2:農業企業研發費用與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呈正相關關系。
3.2 研究設計
3.2.1 指標選取原則
為了全面、客觀、科學地衡量研發支出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在數據的選取方面需要考慮各行業之間的區別、數據的年限、樣本的代表性等。另外,由于本文需要建立模型進行量化分析,指標的選取應盡可能排除不確定性因素及其他干擾因素,因此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真實性原則。指標的選取應盡可能確保真實性,數據應該客觀、公正。特別是評價企業的財務業績時,要真實反映企業的整體情況,剔除虛假性信息。
(2)可獲取原則。在對數據指標進行選取時要考慮數據來源是否可獲得,對于每一個課題研究,即便設計得再完美,如果相對應的指標數據難以獲得,最終也毫無意義。因此,在選取指標時,需要考慮該指標體系是否可以獲得或者間接計算獲得。
(3)可比性原則。指標數據的選取應當是可比的。也就是說,數據的日期、核算內容等需要保持一致。
3.2.2 數據來源與變量選取
通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與深圳證券交易所平臺進行篩選后,在中商產業研究院數據庫通過查找每個企業的財務報表,最終選取2018—2020年的4項數據,并通過所選的數據間接得出1項指標。
1.解釋變量
研發費用。研發費用是指研究與開發費用。我國一般采用的是研究階段一律費用化,開發階段符合資本化的計入成本,不符合資本化的計入費用[10]。
2.被解釋變量
(1)營業收入。營業收入是企業補償生產經營耗費的資金來源,是企業的主要經營成果和取得利潤的重要保障,也是企業現金流入量的重要組成部分[10]。營業收入由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累計得來。主營業務收入是指企業經常性的、正常的主營業務所產生的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是指除上述主營業務收入之外的其他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2)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又稱權益報酬率或股東權益報酬率,是評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11]。
3.3 模型構建
本文通過選取2018年—2020年之間的截面數據進行回歸結果分析,并縱向分析農業企業研發投入與企業財務績效之間的關系。具體模型為
?=c+βx+ut
式中:?為被解釋變量,即凈資產收益率、營業收入兩個指標被解釋變量解釋的程度;c為截距項,表示x的變動對?的影響程度;ut為隨機擾動項。
4 涉農企業研發支出與財務績效實證分析
4.1 研發支出與企業績效的回歸分析
通過回歸分析的實證方法可以具體揭示二者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如果存在相關性,通過此方法可以得出具體的函數關系。本文截取了36家上市公司的截面數據進行回歸分析,通過對2018—2020年的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檢驗,可以縱向比較涉農類上市公司研發費用支出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得出結果后可以與前文所做的假設進行比較,以驗證假設是否成立。
4.1.1 研發費用與營業收入的回歸分析
(1)2018年的回歸分析見圖1。
從圖1可以看出,各目標點之間大致是有規律地沿著一條線向右上角延伸,通過二者之間簡單的散點圖可以大致看出2018年研發費用與營業收入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假設(1)、假設(2)基本成立。下面進行具體量化的分析,見圖2、圖3。
回歸方程估計式為? =337 735.4+83.96x。所估計的參數c為337 735.4,β為83.96,說明研發費用每增加1萬元,營業收入將增加83.96萬元。另外,上述模型中的P值小于0.01,因此,在給定的顯著性水平下此年的數據分析基本符合上述經濟模型的假設。
(2)2019年的回歸分析見圖4。
從圖4可以看出,各目標點之間大致是有規律地沿著一條線向右上角延伸,通過二者之間簡單的散點圖可以大致看出2019年研發費用與營業收入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假設(1)、假設(2)基本成立。下面進行具體的量化分析,見圖5、圖6。
回歸方程估計式為?=253 062.6+86.014 52x。所估計的參數c為253 062.6,β為86.014 52,說明研發費用每增加1萬元,營業收入將增加86.014 52萬元。另外,上述模型中的P值小于0.01,因此,在給定的顯著性水平下此年的數據分析基本符合上述經濟模型的假設。
(3)2020年的回歸分析見圖7。
從圖7可以看出,各目標點之間大致是有規律地沿著一條線向右上角延伸,通過二者之間簡單的散點圖可以大致看出2019年研發費用與營業收入之間呈正相關關系,假設(1)、假設(2)基本成立。下面進行具體的量化分析,見圖8、圖9。
回歸方程估計式為?=78 168.43+125.827 1x。所估計的參數c為78 168.43,β為125.827 1,說明研發費用每增加1萬元,營業收入將增加125.827 1萬元。另外,上述模型中的P值小于0.01,因此,在給定的顯著性水平下此年的數據分析基本符合上述經濟模型的假設。
4.1.2 研發費用與凈資產收益率回歸分析
(1)2018年的回歸分析見圖10。
從圖10可以看出,各目標點之間大致是有規律地沿著一條線向上延伸,通過二者之間簡單的散點圖可以大致看出2018年研發費用與凈資產收益率之間相關性不是很明顯。下面進行具體的量化分析,見圖11、圖12。
回歸方程估計式為?=-1.47+0.000 070 1x。所估計的參數c為-1.47,β為0.000 070 1,說明研發費用每增加1萬元,凈資產收益率將增加0.007個百分點。但是模型中所計算出來的P值遠遠大于給定的顯著性水平0.01,因此,研發費用并沒有對凈資產收益率做出較好的解釋,即該模型是不顯著的,與假設(2)不相符。
(2)2019年的回歸分析見圖13。
從圖13可以看出,各目標點之間大致是有規律地沿著一條線向上延伸,通過二者之間簡單的散點圖可以大致看出2019年研發費用與凈資產收益率之間并沒有很顯著的相關性。下面進行具體的量化分析,見圖14、圖15。
回歸方程估計式為?=-0.274 8+0.000 015 4x。所估計的參數c為-0.274 8,β為0.000 015 4,說明研發費用每增加1萬元,凈資產收益率將增加0.001 54個百分點。同樣,在給定的0.01顯著性水平下,改模型的P值為0.384 3大于0.01,所以,凈資產收益率并沒有很好地對研發費用做出解釋,即該模型是不顯著的,與假設(1)、假設(2)不符。
(3)2020年的回歸分析見圖16。
從圖16可以看出,各目標點之間并無特別明顯的線性關系,較為分散,說明研發費用與凈資產收益率之間并沒有顯著的相關性。下面進行具體的量化分析,見圖17、圖18。
回歸方程估計式為?=0.051 484+0.000 006 96x。所估計的參數c為0.051 484,β為0.000 006 96,說明研發費用每增加1萬元,凈資產收益率將增加0.000 696個百分點。另外,在給定的0.01顯著性水平下上述模型中的P值大于0.01,即研發費用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并不顯著。
4.2 模型探究結果
(1)農業企業研發費用與企業營業收入呈現正相關。
(2)農業企業研發費用與企業凈資產收益率無顯著相關性。
針對前文所提出的兩個假設,假設(1)通過了回歸分析的檢驗,而假設(2)沒有通過回歸分析檢驗,因此,接受假設(1),拒絕假設(2)。
5 研究結論及建議
5.1 政策建議
5.1.1 政府層面
農業的健康發展支撐著國民經濟的建設和繁榮。因此,針對目前我國農業企業的發展現狀,從政府層面提出以下建議:
(1)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財政在農業建設方面的支出力度。另外需要結合我國的國民經濟增長狀況,使財政支農資金制度與國民經濟發展狀況相協調。
(2)調整農業支持和保護結構,重點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提高農業企業綜合生產效率[12]。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實施:一是加大對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力度,提高農業新技術轉化效率;二是加大公益性、基礎性研究投入,提高農業創新能力[13-14]。
(3)支持農業企業自主開展或與科研院所聯合開發新品種、新技術、新工藝。鼓勵農業企業與科研教學機構密切合作,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實際應用。
5.1.2 企業層面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研發能力,而研發新產品的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的源泉。因為產品是有生命周期的,消費者的喜好也在不斷變化,所以如果僅僅靠單個產品的成功,企業難以站穩腳跟。對此,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從企業層面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企業要轉變思維方式,把增強核心創新能力作為目標,提高產業技術創新水平。同時要調整內部結構,創新經營方式,建設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
(2)培育科技研發人才,提高研發效率。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使企業保持較高的吸引力,吸收人才的同時,保持人才不外流[15]。
(3)加大科研團隊的數量,提升科研團隊的素質,增加科研團隊的設備,為科研團隊配備優秀人才。
6 結語
本文以我國36家涉農類上市公司2018—2020年的截面數據為研究對象,利用EViews數據分析軟件,探究了3年來我國涉農類企業研發費用、營業收入、凈資產收益率3項績效指標之間的關系,驗證相關假設是否合理。
本文共提出了兩個假設,分別是研發費用與營業收入、凈資產收益率之間是否存在相關性。從檢驗數據來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總體來說,營業收入、凈資產收益率兩項指標之間,凈資產收益率的數值由于在賬務處理的過程中受到較多因素的影響,與研發費用之間并沒有顯著的相關性,而研發費用的投入對營業收入的影響較為顯著。考慮到營業收入是企業最廣泛意義上財務績效的表現,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涉農類企業研發費用的支出對企業財務績效是具有正相關性的影響,即研發費用投入越多,企業的績效表現越好。
參考文獻
[1]BRANSTETTER L.Looking for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ith suggestions for new approaches[J].Annals od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8(49-50):517-540.
[2]PANAYIOTIS T, DIMITRIOS G,NIKOLAOS P.Segmental identifica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stsin investment decisions by the Greek banking sector[J].Financial Services Management,2006(Mar):308-321.
[3]王新紅,甄程.Ramp;D投入影響因素的研究綜述[J].生產力研究,2011(4):205-208.
[4]黃潔莉,湯佩,蔣占華.稅收優惠政策下農業企業研發投入、風險與收益:基于我國農業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J].農業技術經濟,2014(2):120-128.
[5]李曉峰,翁貞林,徐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105家農業龍頭企業融資及其扶持政策評價[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8):112-115.
[6]陳一博.研發投入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192家上市公司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科技與經濟,2013,26(2):61-65.
[7]徐敏麗,付方媛.政府補貼、研發投入對企業績效的影響:基于農業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8(3):62-65.
[8]孫自愿,王玲,李秀枝,等.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的動態關系研究:基于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調節效應[J].軟科學,2019,33(7):51-57.
[9]臧志彭.政府補助、研發投入與文化產業上市公司績效:基于161家文化上市公司面板數據中介效應實證[J].華東經濟管理,2015,29(6):80-88.
[10]李莉.我國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與績效的相關性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17.
[11]吳邵杰. 農業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8.
[12]馬宇翔.利益相關者視角下生物資產會計核算問題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19.
[13]孫兆穎.創業板高新技術企業股權結構與財務績效相關性實證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5.
[14]蘇玉珠,張朋麗.創新投入與企業價值的關系研究:基于中國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的實證檢驗[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9,32(4):60-67.
[15]張天亮,姬亞嵐.政府補助、研發投入與農業上市公司經營績效:基于農業上市公司面板數據中介效應的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6,36(5):47-50.
收稿日期:2023-02-21
作者簡介:
周艷,女,1998年生,碩士研究生在讀,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