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該文在種子生物學課程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探索組建一套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線上網絡課程,達到提高學生線上課程的參與度和融入度,增強教師在線課程的課堂管理、組織能力,從而提升教學質量。該文總結該線上課程的構建過程、教學效果分析及教學體會,為今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積累資源和經驗。
關鍵詞:線上教學;超星學習通;課程建設;教學實踐;種子生物學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9902(2023)03-0117-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the \"Seed Biology\" cours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et of online courses based on the Chaoxing Xuexi Tong platform,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integration in online courses, enhancing teachers' classroom 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skills in online courses, and improving their quality of teaching.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teaching effect analysis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online course, thus accumulating resources and experi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in the future.
Keywords: online teaching; Chaoxing Xuexi Tong; course establishment; teaching practice; Seed Biology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國內各高校要求教師能夠隨時將線下教學切換成線上教學活動。在此背景下,安徽科技學院教務處組織教師學習使用多種網絡教學平臺,如超星學習通、微信+雨課堂等開展網絡課程授課活動。同時,授課教師申請組建教學班級QQ群,用來和學生進行實時溝通,確保網絡授課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筆者于疫情期間任教安徽科技學院(以下簡稱“我校”)2018級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共計68人)的種子生物學課程。開課之前,我校對學生進行了相關線上課程的輔導培訓,確保了所有學生都能較好的使用線上平臺進行學習活動,為確保網絡授課能夠按照教學日歷進行,保障網絡授課的質量打好基礎。通過比較不同的網絡課堂平臺,筆者選擇了學習通平臺進行網絡教學。授課過程表明該平臺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沒有出現過卡頓,比較順暢,教學活動豐富,便于師生互動,最重要的是所有學生的學習數據記錄都非常清楚明晰[1]。
1 "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種子生物學在線課程建設和實踐
1.1 "種子生物學課程特點
種子生物學是一門應用基礎科學,圍繞種子的生命歷程變化規律展開研究[2-6]。我校種子生物學課程設置為3學分,理論課程一般安排于本科二年級下學期開設,48個學時。教材選用的是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種子生物學》,內容包括了介紹種子及其重要性的緒論、種子的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及機能、種子化學物質組成情況、種子的生命歷程(形成、發育、成熟、萌發、壽命)和種子休眠特性等[2]。因此課程具有章節內容多、時間緊的特點。在線下授課活動過程中,教師往往著重于在課堂上進行各個知識點的講解,很難實現與所有學生進行互動討論。同時,隨著各個章節內容的推進,授課內容也逐漸難度加大,融合了諸多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和微生物學等課程的相關知識。
目前我校的種子生物學線下授課主要以PPT和書本為主,采用的多是課堂講授。教師很難做到與所有學生都進行互動交流的目標,并對所有同學的學習進行有效跟蹤。在“互聯網+”這一時代的大環境下,目前各高校大學生的大學生活變的豐富多彩;同學們有進行創新創業的、有參加校外兼職工作的、還有從事畢業論文相關科研活動的,這些活動壓縮了大家在學習上的投入時間和精力,使得學生們課前預習、課后及時復習的過程逐漸減少甚至沒有[7]。種子生物學課程具有章節知識點多、知識點細且有很強的生產實踐性的特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性不高。筆者于疫情期間,總結前人研究經驗,構建了種子生物學的線上課程,以此來探索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愛學習愛思考的教學模式[7-8]。
1.2 "種子生物學超星學習通線上平臺構建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特點,筆者著力于種子生物學線上課程的組建,具體包括課程的教學資源、互動區、習題和作業資源庫等區塊。其中,課程簡要介紹、教學大綱和各個章節視頻資源屬于課程教學資源模塊內容;同時,筆者進行了授課PPT的優化及授課視頻的制作,將所有章節中的知識點進行概括、凝練。基于線上課程的特點,制作章節測驗并上傳至平臺。同時,構建種子生物學課程題庫和作業庫,包括多種題型,如名詞解釋、填空題、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和簡答題。為了避免教師“一言堂”式的授課方式,筆者參考前人研究得出的教學經驗,在課程中會適時發布課堂討論,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踴躍發言[9]。課程討論區的設置,一方面,教師從學科的相關知識點出發,如種子的生產實踐來提出討論方向;另一方面,在討論區學生可以發布課程學習中發現的不會或者很難理解的知識點,除教師進行回復之外,其他同學也可以針對該問題進行解答,進而達到生生思考、集思廣益。如本次線上課程中發布的部分討論:①美國詩人稱種子為“人類不可創造的神秘之物”,這個觀點是否正確?請大家討論,并給出相應解釋。②本節中學習了主要作物種子的形態結構,其中水稻種子外稃尖端發育成芒,但是常見的水稻品種很少有芒或者芒很短。你認為水稻有芒這個特性是否要保留?請大家發表自己的觀點,并解釋。③日常生活中,有的面粉適合做蛋糕、餅干;有的面粉適合做面包;還有的適合做面條、餃子;請分析這種情況。④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的稻米,有秈米、粳米和糯米,你喜歡吃哪種類型的稻米?談談你對這三種類型稻米的認識。⑤本節中給大家展示了黃金大米(高維生素A含量,可以用于治療夜盲癥等疾病),紅色大米(高蝦青素含量,具有較高的抗氧化活性)。這2種大米均是通過轉基因得到,談談你對轉基因作物的理解。
線上平臺構建成功之后,在課前,教師發布線上課程學習內容,學生在學習通平臺自主觀看授課章節的視頻。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同時,可以把遇到的問題提交到討論區進行互動。在課后,學生登錄線上平臺進行復習,及時進入章節測驗環節并完成測驗,師生繼續討論交流,夯實課程基礎。
1.3 "種子生物學超星學習通線上授課
根據我校種子生物學教學日歷安排,教師于授課前20 min進入平臺,并且在師生QQ群中提醒學生及時進入學習通平臺。于開課前2 min左右,發布簽到。利用學習通平臺中的防拖拽功能,將各個章節的授課視頻進行該操作的設置。具體在授課視頻播放到5~10 min內,設置自動彈出單選擇或者多選題,類似于闖關設置,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筆者還會發布一些課堂討論或者從作業庫里調取部分題目,在線上課程視頻播放完之后臨時發放給學生進行當堂作答。同時,使用學習通平臺提供的搶答、主題討論和問卷等功能讓學生積極參與答題,以此來調節線上課程授課的靈活性,利用好其豐富性,使在線課程更具有吸引力。
2 "種子生物學線上教學效果分析
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在種子生物學線上教學中,實現參與式、案例分析式、主題討論式和主題報告式等教學方法的實施[10];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興趣,提高課堂師生互動次數,進而提升教學效果。線上課程在各個環節均有一定的記錄,數據豐富,能夠實現考核的準確性及全過程性。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提供的統計模塊,可以全面地評價學生,實現綜合評價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線上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
2.1 "種子生物學線上教學資源統計
通過表1學習通平臺數據顯示,種子生物學網絡平臺教學授課資源中視頻52個,非視頻資源45個,累計互動456次,累計頁面瀏覽量達到115 516次(表1)。種子生物學學習通課程網址:https://mooc1-1.chaoxing.com/course-ans/ps/209777225。
2.2 "種子生物學線上課程成績權重分布
學習通線上教學環節非常豐富且多元化,對每一名同學能夠進行準確地綜合性評價。以種子生物學課程為例,筆者設計線上課程成績組成如下:所有作業的平均分占5%,課堂互動占5%,全部簽到占15%,授課視頻占45%,任務點章節測驗占15%,章節學習次數占10%,討論互動占5%,以上指標作為種子生物學線上課程教學評價體系(表2)。
2.3 "種子生物學線上教學課程成績分布統計
基于種子生物學線上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得出的學生成績分布情況,其中有50名同學的成績在80~89分之間,16名同學的成績在70~79分之間,另有2名同學的成績在60~69分之間,優良率達到74%(圖1)。通過線上課程各環節數據分析可知,種子18級學生學習種子生物學線上課程比較積極,能夠按時上課并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中,及時完成課堂測驗和課后作業。最終線上課程取得較好成績,及格率達到100%,其中,最低得分是68.01,最高得分是87.77,平均得分是82.08(表3)。
我校18級種子專業的種子生物學課程的最終成績構成是:線上課程的成績占20%;學生返校后的實驗課成績和線下期末考試成績各占20%、60%。
3 "結束語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筆者構建種子生物學線上教學平臺,并于疫情期間順利進行了種子生物學線上教學活動實踐。通過學習通平臺,一方面,教師豐富課堂學習內容,課堂教學方法多元化,進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線上課程的授課內容要簡明扼要,要求授課教師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及開展教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學習通平臺對所有學生在作業、課堂互動、簽到和章節測驗等各個環節的參與情況均有詳細的記錄。針對這些學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教師可以很方便地調取所有學生的上課情況,根據數據找出沒有按時簽到甚至缺課的同學,利用QQ課程群進行提醒;同時分析找出線上課程相關授課視頻學習未及時完成和不參與課堂互動的同學進行溝通。利用在線教學平臺掌握的學情數據實現深入了解學生學習的效果,進而不斷改進線上教學方式,提升教學質量。
同時,種子生物學線上教學的成功實施為今后筆者探索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搭建的種子生物學課程,以學生和教師為主體,將線上學生自主學習和線下教師授課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3個過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施積累了資源與經驗。今后圍繞種子生物學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規律,學生作為主要參與人,在上課之前,利用線上課程教學資源進行相關知識點預習;教師在線下上課過程中作為主導者,就授課內容中的重難點進行講解。同時,鼓勵學生把上課之前在網絡平臺上學習中疑難問題公布出來,師生一起討論。此外,課中還可以設置翻轉課堂,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圍繞部分重難點知識,各小組自主查找資料,并于課中進行小組匯報。輔之以課堂活動,包括簽到、搶答、選人和話題討論等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課后,學生利用網絡平臺的教學資源進行及時復習,并完成對應的章節單元測驗。期間學生可以加入討論區,師生進行交流討論,答疑解惑,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終實現種子生物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鄭甲成,程昕昕,舒英杰,等.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以安徽科技學院計算機在農業上的應用課程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9,47(14):270-272.
[2] 舒英杰,時俠清,王麗華,等.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種子生物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新課程研究:高等教育,2011(6):124-123.
[3] 胡晉,宋文堅,胡偉民,等.《種子生物學》課程考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2(19):101-102.
[4] 張文明,常成,鄭文寅,等.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建設及綜合改革研究——以安徽農業大學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15):364-366.
[5] 董麗平,雷振山,李淑梅,等.《種子生物學》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以信陽農林學院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3):106-108.
[6] 伊六喜,李志偉,王樹彥,等.《種子生物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研究[J].現代農業,2022(3):110-112.
[7] 姜倩倩,曹慧,張保仁,等.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植物生理學》在線課程建設及混合式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5):155-158.
[8] 廖興剛,陳芳,代德才,等.基于智慧樹平臺與騰訊會議的線上教學實踐—以《分子生物學》課程為例[J].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2020,3(13):105-107.
[9] 段海明,李文陽.提升農科專業本科生聽課注意力的授課技巧研究——以A學院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21,27(19):165-168.
[10] 黃偉東,段海明,王增霞,等.《農產品安全與檢驗》課程安排與授課方式初探[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1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