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從德
(三峽大學,湖北宜昌 443002)
高校的國有資產雖然歸學校所管理和使用,但是按照法律認定其為國家所有。近年來,隨著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國家對高等院校建設扶持力度不斷的加大,在高校投入的財務資金和專項資金越來越多,高校的國有資產規模越來越大,類型也越來越多,因此對高校提出了較高的國有資產管理要求。而且高校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不只是學校內部的事務,還需要保證其管理效率和質量。基于此,高校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體系還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高校開展國有資產管理,涉及到學校名聲以及在高校中的排名等,因此常常會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為了塑造良好的形象,在遇到國有資產管理和核算出現問題時,會有不少高校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錯誤做法,為高校的國有資產管理埋下隱患。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意識薄弱的情況一直制約著高校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的升級[1],而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意識的薄弱通常又表現為高校管理者不夠重視國有資產管理,高校的內部監督和審計力度不夠,從而導致國有資產在無形中一點點流失。
在高校的發展過程中,除了有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還有社會企業的投資。因此,在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高校經常將國有資產同其他資產混合起來進行管理和核算,導致國有資產的核算和管理反而受到影響。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不規范,主要表現在高校的管理人員并沒有嚴格按照國有資產管理的程序開展工作。比如說,高校在開展科研項目時除了國家專項資金的支持,還會有對學校科研項目很看好的企業來以贈股的形式進行投資[2]。而這就涉及到了使用接受國家資金研發的科研項目和技術而又同時消耗高校無形資產與企業進行相互投資,并且沒有提前上報有關管理部門經過無形資產投資評估,也沒有進行備案。高校并沒有嚴格按照國有資產管理的程序展開工作,導致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不規范,效率難以提升。
高校國有資產規模大、種類多,在進行核算和管理時常常也會因為價值高低不等的各種各樣性質和類別的國有資產總量過大而難以進行更深層次的管理。但是在此基礎上對國有資產的界定又有特殊情況,比如桌椅等大量購買的耐用品也要將其作為國有資產進行細致核算。因此,高校的國有資產管理會面臨比較復雜的情況,包括國有資產的分類以及較大規模和數額的國有資產。而在這種情侶下,高校的國有資產管理難度也居高難下,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探究,并且提出有建設性的辦法。
當前高校的國有資產管理力度較弱,國有資產管理的效率和質量較低,導致高校的國有資產流失嚴重,特別是隱性資產和無形資產的流失。當前國有資產類型越來越多樣化,高校會面對各種各樣的管理困難。高校的管理人員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國有資產的核算和管理辦法老舊、國有資產的監控體系不完善成為了高校管理國有資產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當前,不僅是國家對高校建設寄予厚望,社會的發展也推動著高校的發展。種種情況都對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需要高校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制度模式的調整[3]。而由于國有資產的數額過大,種類繁多,高校的國有資產管理活動又面臨著更加復雜的情況,不管是國有資產的界定還是核算方式,監管體系都有了一定的變化和調整。因此,高校迫切地需要改變國有資產管理方式,創新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以面對當前高校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
為了提高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質量和效率,應當首先增強高校國有資產的管理意識,從思想意識層面改變對國有資產的管理看法,建立一支管理意識更加先進的國有資產管理隊伍,保證國有資產管理工作能夠穩定地、順利地推進。高校的管理者應當重點關注國有資產流失的問題,并且要針對相關的問題做出高效的管理方案設計。高校要定期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隊伍進行專業思想意識和專業技能的培養,以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此外,高校還可以定期組織管理隊伍到企業和其他高校進行交流,吸取企業和其他高校的先進管理經驗,以豐富自身的管理經驗。
3.2推動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信息化進程
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各類管理工作必不可缺的輔助工具。高校開展國有資產管理,也應當大力引進信息技術,推動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信息化進程,保證國有資產管理的效率。高校管理者應當充分信任信息技術,引入大數據技術、云儲存、云計算技術,推動高校財務系統的信息化和會計電算化。高校要加大在網絡基礎設施領域的資金投入,健全高校的信息化體系,為高校的管理人員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高校要將國有資產數據化,將其抽象化為更加便于核算和管理的信息數據儲存在計算機設備中,進行線上線下雙通道的核算和管理。其次,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還要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系統,及時地錄入國有資產信息,并且設定自動核驗的時間,引入科學的算法,保證高校的國有資產的損耗情況能夠得到及時地反映。
高校要在各個部門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系統,并且打通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管理通道,增強部門之間的信息交互[4]。
在高校的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除了需要進行初步的國有資產核算,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審核。各大高等院校要完善內部的監督和管理機制,形成環環相扣的監督體系,對國有資產的管理過程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和管控。高校要加強對資產購入的監督,修改資產購入的制度,不斷推動資產購入制度的完善。
高校的財務監督部門要對各個業務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推動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高校的資產管理部門要和其他部門展開廣泛而密切的聯系,做好資產折舊及其審核工作,避免有倒賣學校不使用的固定資產情況的發生。此外,對于采購部門更是要設立直接能夠和采購部門以及負責制定采購計劃的部門對接的獨立監督部門,確保在采購活動中采購的設備達到要求,采購的費用沒有超過合理的預算。
在完善高校內部的監督機制的基礎上還要自覺主動地接受來自外部的監督,接受包括來自政府部門對高校國有資產使用和處理情況的審核以及社會對高校的監督等等。高校要推動資產購買、使用和處理的公開透明化,將國有資產的處理動向公開展示出來,以保證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透明化和公平化。
高校要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就應當要健全高校國有資產的各類管理制度,為高效的國有資產管理提供機制保障,用健全的制度機制規范國有資產管理的行為。首先,高校要制定明確合理的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度,按照學校的實際需要制定出符合學校管理習慣和制度模式的規章制度,用以規范和制約高校資產管理人員的管理行為,保證高校的資產管理人員能夠按照規范的流程和程序,有序地推進國有資產管理工作。
高校需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的,深入挖掘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中已經不符合時宜的部分及時地進行整改。對于已經完全落后的制度體系,需要全面進行創新和改革,從根本上改變國有資產的管理方式,推動管理制度體系的高度一體化,以保證國有資產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
高校的國有資產是支持高校進行校園建設、學術研究、科研調查等活動的保障。國有資產可以是一棟實驗樓,也可以是一臺實驗設備,甚至可能是一套多媒體教學設備。隨著國家對高校建設投入力度的擴大,高校的國有資產總量逐步增加。為了保證高校能夠充分使用國有資產,充分發揮其價值,高校管理者應當要在國有資產管理方面下重拳,及時調整管理方式,彌補管理過程中的缺漏,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只有這樣,高校才能建設成為更好的教育園地,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