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東帥 王德靜
報修系統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應用研究——以南開大學物業報修系統為例
任東帥 王德靜
[南開大學]
隨著后勤服務外包、管理人員精簡、師生需求日益提升,后勤維修工作在效率和質量方面面臨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后勤管理部門則面臨著更加繁重的協調和監督任務。在此背景下,傳統報修模式的弊端日益顯露,信息化報修系統應運而生。信息化報修系統以其高效的信息流轉速度、完善閉環的運行模式、長期準確的數據積累沉淀,在推動后勤維修管理部門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監督效能、優化經費結構和推進后勤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報修系統;維修工作;服務外包;后勤信息化
為順應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趨勢,高校實行服務外包的模式,將零修工作納入物業服務范圍。對于規模體量較大的學校,物業范圍的零修量大,加之后勤部門人員精簡,致使傳統報修運行模式下的人工登記派單任務繁重,信息流轉速度慢,易出現重復遺漏等問題[1],進而導致維修時效性差,無法滿足師生對后勤服務快捷化現代化等更高層次的需求[2]。
在外包模式下,不同物業服務企業的維修區域劃分明確,不同區域的報修方式和聯系人各有不同。除物業零修外,學校還設有其他專門的維修部門來進行大型土建、水暖電類維修。復雜的責任分工給師生報修帶來極大不便。為加強聯動機制[3],切實提升后勤服務水平,急需以學校為整體建立統一的報修途徑和調度平臺,以實現統一途徑的信息接收和不同維修部門之間的高效協調。
學校每年需要支付大量的維修費用來保障設施設備正常運轉和改善師生工作學習環境,但基于維修事務量多活雜涉及范圍廣的現實特點,在傳統報修模式下,難以對大量的文件和數據進行匯總處理,導致無法準確統計全年維修工作量和維修費用的具體支出,經費的使用結構尚有很大的優化空間。
學校后勤管理部門需要真實有效的數據對各外包服務企業的維修工作進行客觀的評價對比,以促進不同企業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從而達到提升校園整體物業服務水平的效果。當前人工接單派單的方式無法及時收集師生關于維修效果的反饋數據,后勤管理部門只能采取抽查方式進行監督考評。受限于管理人員的精力和經驗,無法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管。創建快捷高效的信息統計方式,通過可視化的指標數據來實現標準統一、客觀高效、全面多元的考評尤為重要。
在服務外包過程中,傳統報修模式缺乏配套軟硬件管理設施的支持,導致后勤管理部門對外包企業的維修工作缺乏管理工具,監管狀態呈現兩極分化。一種是學校后勤管理部門在服務外包過程中不敢下放權責事項,過度監管,過多參與外包企業具體的維修管理工作,使外包服務企業無法發揮出規模優勢和專業優勢;另一種是學校后勤管理部門對服務外包理念存在理解偏差,認為服務外包即全部責任風險的轉移,對外包企業的維修工作疏于管理、缺乏監督,加之企業的逐利天性,使得服務過程中出現偷工減料和質量下滑的情況,埋下安全隱患的種子。突破傳統報修管理模式,建立以信息化、數字化為抓手的管理工具迫在眉睫。
為及時有效地接收報修信息、暢通報修渠道、優化維修經費支出結構、監督物業服務企業的維修質量和完善服務外包管理模式,各高校開始建立信息化報修系統。
1.錄單
錄單是指系統對報修信息的收集過程。搭建報修系統的目的是為廣大師生提供便捷的報 修反饋渠道、提高學校的后勤服務質量,所以報修方式應符合師生用戶的使用習慣,報修渠道應多樣便捷,報修信息收集應簡潔完整。為此本物業報修系統提供了兩種報修方式:手機APP(如微信小程序、飛書APP等)報修和電話報修。收集的數據包括報修人聯系方式、維修地址、報修類別、問題描述及故障照片。通過以上兩種方式收集的報修數據均可集成匯總至物業報修系統后臺,作為后續維修工作的基礎信息。
2.派單
派單是指系統自動將報修單轉派至維修人員賬號的過程。系統建立初期,后勤管理部門根據合同約定將不同物業服務企業的服務區域及樓宇名稱導入報修系統,同時也將該企業的所有維修人員匹配至不同樓宇,通過管理區域來劃分賬號權限,為物業服務企業和維修人員個人開通賬號?;谏鲜鲂畔⒌匿浫?,報修系統可以通過識別維修地址來實現自動派單,將報修單立即派發至所在區域的維修負責人員。
3.接單
維修人員接到報修單后,可在手機客戶端查看報修信息,根據報修問題描述及圖片可精確判斷、準確對癥[4],并攜帶相應耗材工具到報修地址進行維修。這樣可以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二次上門情況,從而實現較高的維修時效性。
4.結單
維修完成后,維修人員將耗材錄入系統,并操作結單。系統可以計算從派單到結單的維修時長,用于監督各物業服務企業的維修效率。
5.評價回訪
評價回訪即報修人對維修效果的滿意度評分過程。報修人在完成報修操作后,可隨時在手機端查詢維修工單的進程節點。待維修人員結單后,系統會自動彈出用戶評價窗口,報修人可以根據上門及時率、維修質量、維修人員服務態度等來綜合評價對此次維修的滿意程度。系統會持續收集師生評價,作為物業服務企業維修工作的考核依據。
系統可長時間積累沉淀報修工單管理模塊中生成的各項報修數據,并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統計分析,生成各類報表,供后勤管理部門和物業服務企業參考。
1.項目工單報表
系統可以實時記錄統計全校的報修工單詳情,后勤管理部門可以任意篩選查看某段時間內的工單總量和物業服務企業的接單量、結單量、接單及時率、上門及時率、差評數量等,為后續對外包企業的監管和考評提供數據支撐。
2.員工工單報表
系統可以記錄每位維修人員每月的接單量、結單量、超時上門數、差評工單數和工作時長。物業服務企業可以通過系統記錄的大數據全面了解維修人員的工作狀態,科學開展維修人員的績效考核,用數據排名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
3.維修類型報表
系統可以將報修單按照給排水類、電類、五金類、房屋本體類等進行分類統計,同時可以記錄每類報修單維修過程中使用的耗材數量、余量,有利于合理預測各類維修耗材的采購時間和采購數量。這樣,既可以避免因采購不及時造成的維修進度延誤,也可以避免因無依據的過量采購造成的經費資源浪費。
4.樓棟地址報表
系統可以根據報修地址分樓宇統計報修工單數量,后勤管理部門可以通過此項統計了解各樓宇內設施設備的使用現狀,對于報修頻繁且報修量較大的樓宇,可加強分析故障原因,進行樓宇專項工程改造,提前消除安全隱患。
報修系統可以架起師生和維修 部門之間溝通的橋梁,使雙方之間的信息傳遞更加直接,從而極大地提高維修效率。在收集信息方面,報修系統處理信息比人工登記信息更加準確全面,不易出現重復遺漏等錯誤;在分發派單方面,系統根據前期導入的區域劃分和區域維修人員信息來進行工單派發,可以達到零誤差、無延遲的派單效果。[5]高效的維修工作有利于快速改善師生在校園中的工作學習環境,同時提高師生對后勤工作的整體滿意程度。
通過對報修數據的統計分析,可以全面掌握學校全年不同類別維修工作的工單數量、具體問題、維修時長和耗材使用等信息,從而準確統計全年的維修工作量和經費的投入使用方向,進而為本年度的維修工程審計提供真實的數據支撐,為下一年度的預算申報和經費分配比例提供科學有力的依據,有利于優化維修經費支出結構、提高維修經費使用效益。
通過對報修數據的分析,可以預測學校維修問題的發展趨勢,提示學校各部門通過加強日常維護保養,延長設施設備的使用壽命,為學校降低大修成本。另外,通過分析不同時間的報修數據,可以總結規律,了解全年范圍內的各設施設備的維修“旺季”和“淡季”,合理制定全年的維修工作計劃。對于工單量較多的時間段,可以提前增派維修人員、提前購置維修材料、提前預判、提前檢修,利用寒暑假時間做好大排查和集中維修,減小開學后的維修壓力。對于工單量較少的時間段,可以安排維修人員進行細節維修和設備養護。
通過報修系統可實現對物業服務企業維修進度的全過程監管、實時監控。報修人、物業服務企業、學校后勤管理部門三方可以同步更新維修信息。學校后勤管理部門可查詢報修人對維修效果的滿意程度,從而加大對物業維修時效性和維修質量的監督力度。通過系統,整個維修過程形成閉環,各項操作環環相扣,從而實現責任到人、監督到位。另外,利用系統數據,如師生滿意度、上門及時率等客觀評價指標可以更加準確透明地對物業服務企業進行考核評價。用師生的滿意程度來評價服務質量的優劣,可更大限度地發揮師生在校園后勤服務中的主人翁意識和參與程度。
以本報修系統為例,后勤管理部門每月通過系統來統計接單時間在15分鐘以內、結單完成時間在30分鐘以內、師生評價80分以上的報修單數量,各項數量占報修單總量95%以上視為考評合格。對考評合格的物業服務企業,學校全額支付其當月服務費用;對考評不合格的物業服務企業,按照比例扣減當月服務費。該考核模式,標準統一、數據透明,物業服務企業接受和認可程度高。在大數據的監督下,各外包物業服務企業維修效果和服務質量均有明顯提升。
通過使用報修系統逐步明確和細化外包服務模式下后勤管理部門和外包服務企業的權責事項。學校利用系統數據來全方位宏觀掌握各外包服務企業的維修工作質量,完成對外包服務企業的監督管理。外包服務企業則通過系統落實具體維修任務,監督具體人員的工作情況,利用系統中的大數據來科學考評和管理員工。后勤管理部門通過報修系統提升了管理監督效能,同時,物業服務企業也在不斷提升自身服務品質和人員管理能力,從而實現了服務外包模式下甲乙雙方的共同成長提升,有利于外包服務模式的優化和長遠發展。
以報修系統為切入點,通過信息化方式切實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力和時間成本,讓師生和后勤管理部門切實感受信息化 系統為學校后勤服務工作帶來的極大便捷,從而逐步更新后勤管理監督部門傳統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模式,緊跟后勤信息化的發展趨勢,將信息化系統作為管理抓手,實現后勤管理水平突破提升,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更有力的保障。
建立物業報修系統,實現高校物業服務信息化,對于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有著重要意義。通過信息化方式加大師生在后勤服務中的參與度,以師生的滿意度為指揮棒,有效督促后勤服務隊伍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的提升;以可視化數據為依據,預測維修問題的時間發展,重視前期的預防和維保,優化維修經費的使用結構;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提升監督管理效能,促進高校后勤服務外包模式的長遠發展;以物業報修系統為切入點,以點帶面,逐步推進高校后勤信息化監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推動高校后勤服務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1]卯鈺鴻,陳祖龍,熊靜,劉軍.信息化報修系統數據管理設計[J].設備管理與維修,2022,(07):7-9.
[2]田佳,沈茜,張振芳,許芳.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后勤服務監督體系建設探析——以四川大學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1(04):43-45.
[3]沈茜.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后勤監管體系構建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2(02):31-33.
[4]羅薇,程勇,于淵博,劉媛,王璐.高校后勤日常維修信息化管理研究[J].冶金管理,2021(17):179-180.
[5]魯肖肖.高校后勤報修系統的探究與設計[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0,32(13):71-73.
(責任編輯:胡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