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祖雙
(鄂州職業大學體育課部,湖北鄂州 436099)
隨著祖國的日益繁榮富強,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逐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再也不僅僅滿足于基本的溫飽,而是對生活質量的追求越來越高,意識到了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現在很多人都遠離了酒桌、牌桌等場所,加入到各種體育運動鍛煉中,隨著全民健身運動口號的提出,健身群體越來越龐大,很多家長、學校都從娃娃抓起,針對小孩的各種體育運動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因而從事體育運動行業的空間越來越大,相關專業的體育人才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作為高職院校體育各專業的學生正好可以充實和彌補這方面的欠缺,成為其生力軍,成為從事小學、幼兒園、各種體育運動項目培訓的堅實力量。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高職體育院系的輔導員,有責任和義務去正確引導學生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規劃學生的大學生活,提升其適應社會各方面要求的能力,并引導和監督其堅決執行。
高職院校作為社會和經濟建設各行業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其培養對象不僅需要扎實的專業技能,更需要具備相應行業的良好職業道德素養。[1]高職院校體育院系的輔導員應該以全身心、全方位為學生服務為根本宗旨,無私奉獻,讓自己的言行舉止成為學生的榜樣。輔導員的角色應從“教師、家長、社會”三個維度來為學生服務。作為學生的朋友: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理解,尊重他們,從而獲得學生更大的信任與尊重,便于更好地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站在社會層面,輔導員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和家長們在學生畢業后能夠從內心深處體會到來這學校,來這個班級,來對了,值了;家長滿意,覺得孩子不虛此行,社會滿意度高,反饋良好。
大學生有自己的個人追求和規劃,也承載著家人的期望,更等待著社會需求的檢驗。如何針對著這三維一體的要求,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輔導員代表著學校對學生的管理,應當根據社會對從事體育項目專業人才的需求與素質要求以及學生個體的特點,規劃三年的大學生涯以及進入社會的發展方向,規劃專升本、征兵入伍、考教師編制或與專業相關的健身指導工作,拿到相關的從業執業資格證書。輔導員應引導學生遵守校紀校規,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專業知識與技能,培養良好的道德素養、吃苦耐勞、拼搏進取的良好意志品質以及人際交往交流和溝通能力,對社會現狀、就業需求和自身優缺點有清楚的認知。一個班集體就如同一支軍隊、一個集團公司一樣。要想有強大的戰斗力、凝聚力、執行力與嚴明紀律性,要最大效能地運轉起來,必須得要相應支撐的規章和管理制度,并能夠堅決執行。輔導員應從軍訓時開始,用心去觀察學生的言行舉止、揣摩學生的思想動態,根據學生的綜合表現、體育生的性格特點,結合校紀校規,制定適合班級的班訓:厚積薄發、德行天下。制定嚴格的班規:包含各種考勤、參與不同級別的活動、比賽、各種志愿者活動,各種言行舉止、集體觀念、協作意識、服從大局等方面,制定相應的班級考核評分標準,好的加分鼓勵,表現不足、需要改進和提高的,實行減分約束,月月結算。根據學生的前期表現、性格特點,選出優秀學生作為班干部,共同管理班集體,每名班干部都有明確分工,做到各盡其能,各行其事,則又相互配合、協同合作。輔導員應告訴班干部們放開手腳、大膽去做,解決不了的問題由輔導員來承擔、解決。為了調動大家的創新意識,發揚主人翁精神,輔導員應讓學生大膽去想、敞開說、放手做。成功和榮譽是學生的功勞,錯誤和責任由輔導員來承擔(前提是不違紀違法、不違反校紀班規)。這樣的結果,學生們做事情大膽積極、主動性很強,效果也很明顯。作為輔導員,每星期到寢室查寢、交流應至少保持兩到三次,課余時間經常去觀摩學生的上課情況,與帶課老師及時交流溝通,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
對于各種榮譽與獎、助學金的評定,應保持公正、公平、公開的基本原則,嚴格按照程序來。明確告知學生和家長,所有的東西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該是誰的就是誰的,應絕對杜絕“卡、拿、難、要”的問題,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
有了嚴明、科學的管理制度,有了優秀的管理執行者,學生的工作就能夠順順利利、水到渠成嗎?這顯然是不夠的。因為學生剛來到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學習,少了父母的嘮叨、高考的壓力和約束。孩子們追求自由、個性,享受片刻的安逸,或貪玩、或松懈、或自私等方面的表現難免發生,這是人的劣性、惰性或者惡性的具體表現,實屬正常。畢竟學生們還處在青春期的延續期,帶有一絲叛逆與不成熟。作為輔導員,這時除了依靠班級規章制度的制約,還得轉換角色——變成家長:天下父母一般心,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孩子都能有一個好的歸宿,良好的身體,良好的道德素養和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輔導員應用愛去引導、感化學生,代替父母無私奉獻,延續父母之愛,傳遞家長的期望與管理:讓學生體會到親情和無私的愛。讓學生們感受到這里是家的延續,生活在一個溫馨的大家庭中。結合社會需求及現實情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利用班會或特定日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如感恩父母專題班會,讓學生懂得感恩,能夠督促自己好好學習,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舉止來回饋父母。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耐心等待這些大孩子們一個小小的進步。作為輔導員,應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每一名學生都充滿信心,相信他們都能夠變好、變得優秀起來。對每名學生保持一樣的態度,不拋棄、不放棄。當然處理方法也應該因人而異,或肯定、或表揚、或批評、或“冷凍”,根據實際情況,不盡相同。在出現問題和矛盾的時候,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結合實際去協商解決問題。
輔導員應迅速建立學生微信群、QQ 群、家長微信群、QQ 聯系群,及時交流,不斷地關注學生、家長們的情況,向家長轉述學生在校的各種真實情況,并從家長處獲取學生有價值的信息。了解并掌握每名學生所住寢室與生活、學習狀況,基本掌握每名學生的性格特點,成長環境、優缺點,這會對學生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大學生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2]基于此,學校、社會、家庭就有必要有機結合。作為輔導員應自覺承擔起這個橋梁和紐帶的作用,根據社會對從事體育相關事業的要求,模擬各種招聘、應聘、筆試、面試的相關活動。輔導員與學生零距離接觸,與家長們誠信交流溝通,為更好地教育學生搜集素材,應該成為新常態。帶領和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自然而然就成為輔導員義務和職責所在。利用各項裁判工作、志愿者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既讓學生得到很好的社會歷練,又能找出自身不足,進而自我改進。鼓勵學生在不影響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下做各種兼職,促使學生體會生活的艱辛,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懂得感恩父母,尊重勞動,能夠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和發展方向定下明確的目標,并付諸于行動,長期堅持下來。為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打下堅實基礎,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動力。對于學生自己組織的活動和策劃方案,大力支持,并積極主動參與,給予相應鼓勵,同時提出參考指導意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注重綜合能力的提升,增強班級的向心力與凝聚力。
要切實提高體育院系學生管理的質量和效率,除了輔導員的努力之外,學校和院系應該根據市場經濟對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開設更具時代性、多樣性、綜合性的體育專業課程,體育課程結構和內容應充分反映和體現當代科技和生產發展的綜合性要求,并進行有機的聯結、協調和整合,加強體育綜合實踐課程的開設。同時應優化體育教育師資隊伍,培養一支學歷結構、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職稱結構合理的體育師資隊伍。[3]
在輔導員的管理方面,學校應嚴格要求,制定相應的科學、合理的管理和考核、評比制度,而不是走過程,搞形式主義,對輔導員多鼓勵、多支持,對輔導員進行動態管理,搭建和創造提升專兼職輔導員能力的平臺和機會。
無論每個人工作如何,總會有提高和改進的空間,諸如怎樣提高管理的效能,做到事半功倍,怎樣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如何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這就需要高校輔導員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付出更多的愛心,進一步去完善班級管理與考核制度,正確引導學生。高職院校體育院系輔導員三維一體管理模式是成功和高效的,值得大力推廣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