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猛
摘要:隨著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中職學校是培養實用型人才的重要場所,肩負著培養管理型會計人才的重任。然而,在當前階段,中職會計專業教學還存在較多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中職學校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將很難適應以后的工作崗位。文章從管理型會計人才概述入手,分析中職會計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并對管理型人才培養視角下的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策略進行探究,以期達成中職學校會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管理型人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策略;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34-0073-04
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的會計工作人員已不再是傳統的能記賬的人,而是要能在做好傳統會計工作的同時,懂一些金融知識、法律知識,并具備一定的表達能力的新型會計人才。在此背景下,中職學校必須積極更新教育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模式,以保證自己培養出來的會計人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辦經濟離不開會計。馬克思曾說過:“經濟愈發展,會計愈重要。”資本市場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資本市場最關鍵的運作者之一就是管理型會計。在此背景下,會計的角色已逐漸由傳統的企業記賬人向企業領導者身份轉變。當前,在大多數企業中,會計的任職者都是最主要的管理者之一,其除了要負責會計的基本工作外,還承擔著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的重任。在實際工作中,管理型會計不但要根據真實的會計信息進行科學合理的財務分析、預測和決策等活動,還要努力將自身的各方面才能轉化為實際價值,以此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從這一點來看,管理型會計人才不但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還對整個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具有促進作用。
1.教學理念相對落后
中職會計專業一般主要開設成本管理、管理會計及財務管理三門課程,這三門課程之間存在一定的知識重疊,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必須處理好這三門課程的關系,避免出現重復講解的情況。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部分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提煉教材知識點時,未能吃透教材,沒有及時發現教學內容的重復部分,進而導致重復教學,讓學生產生疲憊感,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另外,還有部分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注重資源整合,也不注重規范教學內容,在實際教學中盲目引入大量的國外案例,而這些案例涉及的內容通常與我國的國情并不相符,甚至存在較大差異,這導致教學內容與學生未來可能從事的實際會計工作脫節,致使中職會計教學整體效果不佳。
2.實踐教學內容不足
在當前社會背景下,企業對會計人才的要求已發生改變,已從傳統的核算型人才轉變為管理型人才,但是部分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并未做出相應調整。一方面,部分中職學校不注重完善課程體系,所開設課程的實踐內容較少,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難以得到充分鍛煉,無法有效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出現不能正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情況。另一方面,部分中職學校雖然認識到實踐訓練的重要性,但由于資金不足,沒有購置先進的軟硬件教學設施,雖然也會開設一些課外實踐課,但訓練內容卻難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這導致學生的綜合能力得不到有效發展,因此在畢業后很難適應實際會計工作崗位。
3.專業設置欠缺規范性
中職學校雖然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人才培養目標,但是,部分中職學校在課程設置上仍然存在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培養的情況。這樣的課程設置欠缺合理性,與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相悖,不利于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遷移能力的發展。
4.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性
當前,部分中職會計專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缺乏新意,輸出的教學內容較為保守,仍以理論灌輸為主要的授課模式,既不重視實際案例的融入,也沒有將理論與實際會計工作聯系起來,導致中職會計教學的整體效果不理想。一方面,部分中職會計專業教師的思維方式十分落后,他們沒能注意到當前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的實際需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習慣于采用灌輸的方式向學生輸送會計學理論知識,而對學生日益變化的實際學習需求較少關注,導致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限制,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分析能力等難以得到有效鍛煉,進而難以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另一方面,部分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設計的教學方案十分陳舊老套,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也沒有及時與學生互動,導致學生課堂參與熱情不高,很多課堂疑惑難以得到及時解決,進而積壓大量的課堂疑問,這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知識吸收效果。長此以往,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管理能力很難得到切實提高,因此其也就很難發展成管理型人才。
5.教學評價不夠合理
中職會計專業教學要想取得較好的教育成效,不僅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還要采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教學評價。然而,在當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部分教師仍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依據。這樣的教學評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學生難以從教學評價中獲得有益啟發,也難以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相應提高。
6.師資隊伍有待優化
中職會計專業教師作為中職會計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其綜合素養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中職學生對會計專業知識的理解、吸收和運用情況。中職會計專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中職會計專業教師以正確的教學理念向學生傳授最新的、最前沿的會計專業知識。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必須積極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會計師資隊伍。然而,從當前中職會計專業師資隊伍的構成來看,部分中職學校的會計學專業教師年齡偏大,他們的教學理念相對固化,所采用的教學模式相對陳舊,所講授的教學內容與當前社會的實際需求有所脫節,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1.轉變教學理念,精簡教學計劃
當前,會計專業市場需求已經發生改變,企業對管理型會計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中職學校會計專業要使自己培養的會計人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需要,就必須調整人才培養方向,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思路。首先,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必須時刻關注社會的發展變化,明確教學目標,以及時了解社會對會計人才的最新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制訂合理的人才培養計劃,將管理型會計課程納入課程教學體系,以幫助學生充分了解企業對會計人才的實際要求,進而促使學生明確努力的方向。其次,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積極更新教學理念,科學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案,合理制訂教學計劃,打破傳統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限制,向著管理型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方向努力,以保證自己培養的會計人才能夠滿足企業的需要。再次,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科學調整教學重點,將新舊課程內容有機融合到一起,以保證自己講授的教學內容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能夠通過會計專業課堂的學習提高綜合能力,最終成為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的管理型會計人才。最后,中職學校還應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促使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會計專業知識,從而為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2.完善教學體系,更新教材內容
教學體系是商業教學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環,也是教學改革的關鍵載體。會計屬于一種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其不僅具有一定的實用性,還具有一定的流通性。因此,中職學校必須從國家長遠發展,以及深化經貿合作的角度完善教學體系,更新教學內容,制定科學合理,且與學生發展需求相符的教學目標,以幫助學生充分了解企業的會計工作流程,并大概了解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從而為學生未來適應會計實際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首先,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的管理越來越依賴管理型會計,而管理型會計的工作內容與傳統的財務型會計工作的內容存在顯著差別,管理型會計工作往往與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有著更為密切的關聯,其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營活動、生產活動等的統籌規劃效果。因此,在中職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教師必須明確管理型會計與財務型會計的區別,并在此基礎上完善教學體系,合理制定教學目標,不斷優化課程設置,以保證教學方案既精準又合理。其次,中職會計專業課程的全體教師要共同篩選中職會計學科的教材,必要時也可以共同開發適合本校學生的校本教材,并根據與本校有合作關系企業的會計崗位的用人需求,增加管理型會計工作方面的學習內容,制定教學方案。最后,為了使中職會計專業的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更好地適應會計工作崗位,中職財務會計方面的課程教學內容也要做出相應調整。在實際教學中,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從資金運用以及資金籌集的角度進行講解,并且要采用層遞式授課模式讓幾門課程內容之間保持獨立,避免出現內容重復的情況。另外,中職會計專業教師還要根據相關崗位需求,適當地納入會計報表報送、出納業務等內容,以使中職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更加完善。
3.創新教學模式,引入教學案例
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以使課程更具吸引力,教學效果更好。具體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模式。(1)啟發式教學模式,即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通過各種手段,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維活動,讓學生的思考更加有深度、更加有層次性,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2)自主探究模式,即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設法讓學生之間產生良性互動。這既有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又有助于讓學生之間產生思維碰撞,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3)案例分析教學模式,即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可通過引入各種充滿趣味性的教學案例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索欲,促使學生自主思考。另外,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多多鼓勵學生,引導學生大膽提出疑問,以保證學生的大腦一直處在活躍狀態,從而高效掌握會計學相關知識,并學會解決各種疑難問題。
4.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踐教學
中職學校要想真正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管理型會計人才,就要設法突破理論教學的限制,重視實踐教學,以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了解會計概念,并明確概念之間的內部聯系,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在實際教學中,首先,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現狀,靈活設定會計課程教學方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其次,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設法將會計學科的教學內容與其他學科進行相互滲透和融合,使中職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最后,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設計完整的教學環節,以避免實踐教學流于形式,從而切實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5.注重教學評價,完善考核體系
中職學校要想提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就必須要有所改變,除了上面提到的改變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外,教學評價也必須做出一定的改變。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必須將以往的只注重學生專業考試分數的評價模式,轉變為注重教學過程的評價模式。在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考查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通過考查過程,教師不但能進一步明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情況,還能從另一個角度了解自身的教學情況,并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要積極改變會計教學評價模式,遵守公正的考核原則,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多元化考核。一方面,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并記錄他們的課堂思考情況、與教師的互動情況,以及提出具有較高價值問題的次數等,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基本依據。例如,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可以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提出一些能引發學生思考的問題,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深入分析,并根據相關知識點進行解答。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學生會自主回顧已經學過的知識,并利用其解決當前問題,因此這個過程能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另一方面,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可以與學生一起設計考核方式,一起研究考核項目、設定考核日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從而切實提高學生對考核活動的重視程度,有效增強學生對考核結果的信任程度。具體來說,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分組,將日常考核項目劃分好,使之跟小組成績、個人成績相掛鉤。小組成績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這個小組組員的努力成果,個人成績以其隨堂測試成績為主,而教師的綜合評價則以學生的綜合表現為依據。這樣一來,中職會計專業教師在開展具體的教學評價時,必須綜合分析小組成績、個人成績,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評價結果無限接近學生的真實學習效果。另外,這種綜合性的評價還能讓學生客觀地了解自己的進步情況,以及學習中的不足,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改變,以提高學習效果。為此,中職會計專業教師要改變以考試分數作為判斷學生學習效果的唯一標準的傳統評價模式,構建以能力考核為主的新型評價體系。在改革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將各項教學任務提前設計好,并采用教學評價表的方式,專門記錄學生的協作性、表達能力以及學習的獨立性等,并據此綜合判斷學生,最后再作出客觀、合理的評價。
6.搭建實踐平臺,增強教學成效
中職學校還要結合本校目前的整體發展情況,創建能發揮巨大效用的實踐平臺。一方面,中職學校在創建實訓基地時,可以適當地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些新項目,并充分利用這些實踐內容模擬相對真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自主學習、自主分析,以及更深層次的思考,從而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經過這樣的模擬工作,學生能進一步明確會計崗位在實際工作中要擔負哪些職責,也會對自己要遵守的相關工作準則有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中職學校要加強校企合作,孵化出更多的具有創新性的實踐類教學項目。首先,學校要不斷加大教育力度,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創建財務共享中心,并根據當前會計專業的教學特點,將學生的創業能力視為教學的根本目標,為合作企業提供業務外包服務等。其次,學校要不斷創新校企合作模式,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創業能力得到不斷提高。再次,學校要創建人才孵化基地,可以在校內創建學生創業產業園,讓中職學生有更便捷的自主發展平臺,通過靈活創業實現自主擇業。最后,學校還可以創辦會計服務企業,讓相關專業學生在這里就業,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鍛煉會計技能。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會計人才的要求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逐漸由傳統的財務型會計人才轉變為管理型會計人才。在此背景下,我國中職學校的會計教學還存在較多問題,亟待解決。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中職學校必須積極調整會計專業的教學思路,創新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改變教學評價,以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使中職會計教學產生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錦嫦.人工智能時代下中職會計教學改革探究[J].財會學習, 2021(16).
[2]張婷婷,蔡宗模.“1+X”智能財稅證書融入中職會計課程教學的意義與策略[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5).
[3]陳嘉元.中職會計專業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探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1(11).
[4]林麗青.“互聯網+”中職企業財務會計課程內容優化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06).
[5]孫雅君.體驗性教學在中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02).
[6]葉進益.中職學生數學建模核心素養與會計專業能力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2020(09).
[7]盧燕.中職會計教學中信息化技術應用現狀與對策[J].知識經濟, 2020(10).
[8]吳亞惠,曾曉莉,鄧貴霞.供給側視角下會計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9(13).
Research on Accounting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Talents Cultivate
Li Shaomeng
(ShishiPengshan Industry and Trad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Shishi 3627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society has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accounting talents.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is an important place to cultivate practical talents, which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managerial accounting talents. However, at the current stag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accounting teaching. If these problems are not effectively solved, the accounting talents trained b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will b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future jobs.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overview of management oriented accounting talents,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accounting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explores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accounting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of accounting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managementtalents;accountingmajor of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 teachingstrategies;talentcultiv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