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相關調查研究發現,我國的胃癌發病率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屬于“胃癌大國”。胃癌術后的存活率,目前總體來說在40%左右。根據胃癌分期不同,存活率差別非常大。如果是Ⅰ期胃癌,術后的存活率可以達到90%以上,大部分治療效果較好;如果是Ⅱ期胃癌,術后通過規律的輔助治療,一般存活率可達60%左右;如果是Ⅲ期的胃癌,術后的存活率大概是30%~40%。
隨著我國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胃癌患者的存活率也得到了比較大的提升。對于胃癌患者來說,為了快速恢復身體健康,減輕病痛折磨,預防術后并發癥,患者、家屬以及護理人員均需要注重術后的飲食護理。
胃癌患者術后飲食護理的重要性
胃癌發病率高,主要原因與患者之前不良的飲食習慣有關。因此,需要對胃癌術后患者采取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其重要性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有助于患者康復
對于大多數需要進行手術切除治療的胃癌患者,需要經歷腹腔探查、腫瘤切除、網膜囊切除、淋巴結清掃、消化道重建等步驟。從中不難看出,胃癌手術對于患者所造成的影響是較大的。而良好的術后飲食護理,一方面可以避免對手術部位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能給予患者術后的營養所需,加快康復速度快。
避免出現心理問題
胃癌患者從發現身體異常,到確診、治療,往往與社會脫離很長一段時間,會產生焦慮、抑郁情緒;在術后恢復過程中,由于行動受到影響,也容易出現焦慮、迷茫等心理問題。而在胃癌術后飲食護理工作過程中,可以依據患者的狀態、需求、身體恢復等方面對飲食進行調整和優化,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胃癌患者的術后恢復,避免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
避免術后并發癥
胃癌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是比較高的,如術后出血等。而良好的術后飲食護理可以在滿足患者營養需求的基礎上,調整飲食結構,避免對手術部位造成負擔,從而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情況。
提升生活、生存質量
對于廣大胃癌患者來說,受到困擾最為嚴重的就是術后的生活與生存質量。當胃癌來襲,是一味追求延長生命,還是選擇“緩和”與“舒適”。由于患者胃部受到了癌細胞的侵蝕,因此日常生活會受到較大的負面影響。如果不重視術后護理,患者往往會承受更多的病痛折磨,降低生活和生存質量。而在依據患者實際情況加強術后護理,就可以避免這一問題。例如,對那些因胃癌遭受重大痛苦的患者,尤其是接近生命末期的患者,術后護理不僅可以提高其生存質量,還能改善家屬和照護者的生活質量。
胃癌患者術后飲食護理的注意事項
胃癌患者術后消化、吸收能力等方面明顯弱于一般患者。在這種情況下,術后飲食護理就顯得更加重要,具體注意事項如以下所示。
少食多餐
胃癌患者在手術后,胃部能力大大削弱,此時,如果依舊延續以往的飲食結構,胃部會難以承受,嚴重情況的還會出現一系列的術后并發癥,如出血、惡心、嘔吐和抗拒飲食等。因此,胃癌患者術后飲食整體上需要遵守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則,以每天5~6餐為宜;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時間規律,定時定量;主食與配菜應選軟爛且易于消化的;千萬不可暴飲暴食。
適當增加魚肉攝入
胃癌患者術后體質比較虛弱,需要大量補充營養物質,而且要均衡,這樣才能迅速康復。在眾多營養食物中,魚肉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能補充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A和維生素D等營養成分。并且,其氨基酸的組成與比值都與人體相近,魚蛋白的利用率可達96%;所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易為人體消化吸收。魚肉這些特性都能很好地滿足胃癌患者術后的營養需求。此外,當患者轉為普通飲食后,應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高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促進毒素排泄。
控制脂肪的攝入
保證適當的脂肪攝入量是胃癌患者術后飲食的重要部分,但同時需控制其供能不超過總能量的35%。同時,盡量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如畜肉、動物油、奶油等;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如魚肉、植物油等。少數患者術后若發生脂肪痢(指腹瀉時拉出大量脂肪顆粒),應減少脂肪的攝入量。
預防“傾倒”綜合征
胃癌術后出現傾倒綜合征的患者數量還是比較多的,尤其是行全胃切除手術的患者,出現的概率更高。主要原因是患者整個胃都被切掉了,所以吃進的食物沒有經過胃的儲存,一股腦兒全都“傾倒”進了小腸。這些含糖和含鹽量很高的食物,會從人體內拽出多達1/4血容量的水,從腸道內排出,表現為餐后1 h出現心悸、大量出汗,嚴重者會有血壓下降、暈厥、惡心嘔吐等。因此,患者在每餐前最好定量,不能胡吃海喝,從而避免出現“傾倒:綜合征的情況。
飲食護理需循序漸進
在胃癌術后的飲食護理工作中,部分患者和家屬容易出現“過于”小心的情況,導致患者明明恢復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在食物的選擇上依舊以稀粥為主。單調的飲食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導致其營養需求得不到支持,出現營養不良,不利于術后恢復。因此,在胃癌患者的飲食護理過程中,需要注重循序漸進。
第一個階段(手術后1~4 d),是胃癌患者手術后最虛弱的時候,只能通過外力進行營養輸入,以滿足患者身體基本所需。這部分主要是由醫生來完成的。
第二個階段(手術后4~7 d),是胃癌患者術后逐漸恢復的時候,即消化系統逐漸恢復,但是還沒有達到正常的水平。在飲食護理時需要謹遵醫囑,避免對病情產生負面影響。
第三個階段(7 d之后),如果手術恢復比較順利,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可以考慮進食一些流食。
其中,第二個階段和第三個階段是家屬需要掌握的環節,如照顧不得當,很容易出問題。例如,當醫生告知已經可以少量喝水時,這說明患者的消化道已經基本恢復,但是不一定完全康復,需要用水來進行一些檢驗。如患者沒有嚴重的排異反應,可以繼續飲水;如果消化道恢復得不好,那么患者飲水后,會出現一定的體溫上升,引流管也可能變得渾濁,此時在飲水方面就需要多加注意。
結束語
綜上所述,飲食是影響胃癌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因素,需要始終保持高度重視。但在具體的飲食護理過程中,需要關注患者自身的需求,做好飲食、護理、康復、口腹之欲等多方面的平衡。此外,由于胃癌患者對于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與日俱增,在這種情況下,還需要注重護理工作人員、家庭護理工作者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