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軍 陳邵濤 仲崇文 王儲平 張曉林 張 龍 剛曉超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1],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 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 形成協同效應,這為針灸推拿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指明了方向[2]。針灸推拿專業從本科生到研究生教育過程中,課程類別設置多樣,專業主干課程資源覆蓋面廣,各門課程教學內容中所包涵的思政元素非常豐富。目前關于本專業課程思政理論和體系建設方面的相關研究已經取得一系列成果,但具體教學方法實施應用方面仍值得進一步探索。故項目組以案例式教學法為依據,通過整合針灸推拿學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主干課程中的思政要點,對針灸推拿學專業“課程思政”案例庫的建設與實踐應用進行初步探索,以期為針灸推拿專業本科和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針灸推拿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目前仍存在挖掘不夠充分,課程思政要點總結局限于單一課程,沒有從專業教育全局進行總體梳理,從而使思政案例元素提取較為片面化,思政教育潛質挖掘不夠深入,各門課程間課程思政案例缺乏系統性聯系,表現出“單打獨斗”的現象。并且針灸推拿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常出現斷層,最終無法構建完善的課程思政頂層設計體系等問題[3]。
為了系統提升針灸推拿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的理論素養,全面增強專業課教師課程思政育人能力,穩固加強專業課課程思政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基礎保障,構建針灸推拿專業課程同向同行、協同作用的思政育人體系,建設針灸推拿總體課程思政案例庫存在的必要性、緊迫性[4,5]。
針灸推拿專業本科生及研究生課程思政案例庫建設依托針灸推拿學本科生及研究生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核心素養框架,緊扣針灸推拿專業各課程教學目標,在案例式教學法思想指導下,從專業育人全過程、專業課程全覆蓋的多維度、立體化視角,充分挖掘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案例元素和相關資源。借鑒案例式教學的真實性、啟發性、互動性等特點[6],將課程思政案例庫作為媒介,進一步輔助指導針灸推拿專業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有效引導學生在達成本專業教學目標的同時,進行深入系統的課程思政學習,從而強化課程思政育人功能,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育人的綜合能力與素養,加強專業課“課程思政”示范課的建設,打造生動活潑、真實有效的針灸推拿學專業課程思政課堂。
針灸推拿專業課程思政案例庫的建設,在建設思想指導下,從本科生及研究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畢業生能力素質培養目的入手,逆向整理出符合針灸推拿專業特色的課程思政要點,以此設定專業課課程思政教學案例挖據方向[7]。在真實性、實用性、可開發性等原則總體指導下進行思政案例搜集、整理,形成針灸推拿學專業主干課程獨立和交叉的課程思政案例庫,從而進一步指導針灸推拿學專業教師隊伍“課程思政”能力與素養的提升和專業課“課程思政”示范課的建設。
3.1 案例庫建設課程選擇針灸推拿學專業案例庫建設,前期涉及課程主要包括本科課程經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推拿手法學、針灸治療學、推拿治療學、實驗針灸學,以及研究生課程針灸推拿特色技術與應用[8]。六門本科生課程均為專業基礎課,一門研究生課程為專業必修課,以上課程在針灸推拿專業培養中,均占據重要地位,課程之間協同構架出本專業從本科生到研究生階段整體知識體系框架,思政案例豐富,適宜進行案例庫建設。
3.2 案例庫建設思政指標依托針灸推拿學本科生及研究生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核心素養框架,從思想政治、文化傳承、專業技術、職業素養等方面,提煉總結出“表達溝通、自主學習、專業能力、盡責抗壓、協同創新、信息應用、關愛服務、國際視野”本專業學生畢業時必備的8項能力[9]。據此整理出結合古今著名醫家及代表傳承技術等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思政指標”,著力培養“大醫精誠”中醫核心價值觀。
3.3 案例庫建設特色內容突出吉林針灸推拿地域學術流派特色,以傳承長春中醫藥大學校“長白山通經調臟手法流派”的地域特色學術思想[10-12]為切入點之一,培養特色學術流派針灸推拿傳承型人才,做到“三個統一”,即職業價值觀塑造和知識能力培養相統一、扎實的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能力相統一、繼承中醫古代經典理論與吸納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相統一。
3.4 案例庫建設方法途徑
3.4.1 調查研究針對針灸推拿學本科生及研究生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現狀,開展一系列的調查研究工作,通過組織一線教師座談會、學生座談會以及問卷調查等形式,深入調研目前課程思政過程中存在的弊端發現問題瓶頸。同時組織相關教師到課程思政教學活動開展較有成效的兄弟院校考察學習。
3.4.2 文獻梳理利用中國知網、萬方等網絡數據庫,以“課程思政”“案例教學法”“古代著名醫家”及“代表傳承技術”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查閱國內外相關文獻報道,了解國內外關于開展課程思政活動和開展案例教學法等的前沿內容[13,14]。
3.4.3 總結歸納將前期調查研究的結果與文獻檢索的結果進行總結歸納并整合,結合針灸推拿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與畢業生能力素質要求,逆向整理出具有專業特色的“課程思政指標點”,并以此設定專業課開展課程思政的教學案例素材挖掘方向,深入發掘整理相關案例。
3.4.4 前瞻性隊列研究課程思政案例庫建設完成后,應用于針灸推拿學專業各門主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注重提升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與課程思政示范課的再建設工作,并不斷總結案例庫應用過程中的經驗與不足,及時整改以便再版。
3.5 案例庫建設目標本案例庫建設目標為加強國家級一流專業——針灸推拿學課程綜合建設,依據國家區域診療中心院內推拿科的國家級高水平學科專業平臺建設資源重點,實現中醫人文素質和職業道德修養、針灸推拿臨床特色診療思維、中醫臨床行業準則、守正創新的中醫科學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等課程思政元素全覆蓋[15]。建立包括學科帶頭人、理論授課教師、臨床帶教教師、醫院管理工作人員的多元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形成一支具有馬克思主義素養、堅定守正創新專業技能的“三師型”師資隊伍(即一線教師、臨床醫師、創新創業導師)。
多元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將案例庫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提高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能力,并打造新型針灸推拿學專業課程思政示范課,做到“三個統一”,即職業價值觀塑造和知識能力培養相統一,扎實的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能力相統一,繼承中醫古代經典理論與吸納現代先進科學技術相統一,最終以案例庫的開發建設帶動教師與課程的建設。
綜上,課程思政教育貫穿針灸推拿專業教育全過程。通過針灸推拿課程思政案例庫建設為針灸推拿專業課程思政教育研究提供更多新思路、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