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會靜
(曲阜中醫藥學校,山東曲阜 273100)
生理學是醫學專業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主要目的就是研究機體功能活動規律,合理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病理生理現象與規律,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與此同時,生理學是人體解剖學等基礎課程的延續,能夠為學習兒科護理、健康評估等課程做好鋪墊。對于申請護士職業資格者而言,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是其必須經歷的考試,衛生類高校學生畢業之后,都有機會參與。而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對于健康方面自然更加地看重,進而對生理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教學模式顯然不是很適用,需要積極進行創新和改革,進而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學服務,達成理想的教學目標。
在全球化進程不斷推進下,我國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擴大教育開放,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與國際接軌。在這種背景下,護理方面的人才流動性較大,并且表現出國際化的特點,不過同時又面臨著較大的挑戰,那便是國際護理人才的標準。在這種背景下,我國護理教育教學應該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學習國際護理教育教學模式,使得培養出來的護理人才能夠與國際標準相對接。
2009年國務院推出了《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強調構建完善的醫療制度,并對該項制度的覆蓋面進行了要求。意見的推出很好地促進了我國衛生事業體制領域的變革,護士工作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求護理專業的學生具備最新的知識和技能。2010年,衛生部推出了《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標準》,這一政策的推出,標志著我國護理工作標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同年,衛生部又頒發了《護士職業資格考試辦法》,以此進行了護士職業資格考試的調整,考試內容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從以往側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轉變成為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核,便使得更具綜合性與全面性。這就代表著在護理專業的教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鍛煉的機會,使得他們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
生理學課程是護理專業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因為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課程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1]。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教師和學生這兩個方面:通過對學生調查發現,在剛入學的時候,學生對于生理學有著一定的興趣,不過隨著學習不斷地深入,課程內容難度越來越大,很多學生便表現出放棄的想法,學習動力不足。對于教師而言,在課堂上往往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手段,沒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是否理解,導致學生在面對具體問題的時候不知道怎樣解決。學生在生理學課程知識學習中,一般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部分學生雖然十分地努力和刻苦,不過最終獲得的成績卻不是很理想。很多教師本著以生為本的理念進行教學改革,不過在具體教學中舊的教學模式依舊占據著絕對的主導,沒能脫離灌輸的束縛,而且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課堂氛圍沉悶無趣。所以,積極進行生理學教學改革顯得十分有必要。
通過對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真題的分析,和基礎醫學有著很大關聯性的內容高達四成。自2011年起,護士執業資格考試便要求打破以往基礎護理學的分類方法,引入循環系統疾病病人護理等分類方式,在章節內容中,需要明確體現出對生理學知識的要求,這就代表著學生生理學課程的學習情況會在很大程度上關乎到學生能否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2]。就生理學課程內容而言,存在復雜性和綜合性的特點,而且有著很強的理論性,為了達成理想的教學目標,通過對在崗護士的調查發現,學生生理學學習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就中職護理專業生源而言,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中學畢業生,進而對生理學知識的接受有著較大的難度,很難有效地掌握。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積極進行教學創新,加強教學與護理專業教學的結合,注重考查學生的專業知識與綜合能力,這樣便能為教育教學提供明確的指引,促使學生更好地滿足護理崗位的要求。
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調研,內容描述比較簡單,所以學生學習理解起來比較輕松。結合護士實踐與護士資格的相關性進行了綜合性的評估。以某醫院護士為例,問卷回收率高達九成,統計知識點選項人數,選擇“重要”占一半為二級知識點,選“非常重要”占一半的為一級知識點。最終的結果顯示,生理學課程中有33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而對于重要知識點而言,則占據著整個知識點的三成以上[3]。這就代表著,生理學中的很多知識對于護理崗位都有著很大的作用,所以在生理學教學改革中,應該加強關注這一點,有效體現護理專業的特色,然后基于此進行改革的推進,這樣才能達成理想的效果。
就護理專業而言,生理學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根據本專業教學目標,通過各種手段培養基層醫療單位需要的綜合性應用型人才。在課程開發中,教師需要注重任務教學法的引入,這樣能夠將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效地結合,為學生創造更多鍛煉的機會,加深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實現職業能力的提高。根據護理崗位具體要求進行教學目標的確定,并且編寫合適的校本教材[4]。除此之外,還得注重學生服務意識的培養,加強教學和臨床實踐的融合。根據具體崗位對人才提出要求,結合本校實際情況設計系統化的理論。在此過程中,應該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面對理論知識的教學時,還得注重與實踐練習相結合,這樣才能有效發展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其今后的臨床工作做好鋪墊。
在生理學課程設計中,還得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然后基于此合理進行教學拓展。基于護士職業資格考試標準,組織學生開展理論知識的學習,為接下來的實踐做好鋪墊。同時,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將教學內容依照特點合理進行分類,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得嚴格遵循難度適宜的原則,使得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實現職業素養的鍛煉[5]。在教學內容選擇中,需要嚴格遵循針對性與科學性的原則,同時充分考慮到崗位所需知識技能。明確護士崗位職責,加強和專業教師的交流與溝通,并進行考試大綱的研究,然后將教材中一些純研究性的內容刪減掉。
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系將教學內容分為緒論、消化吸收、血液循環等內容。同時,基于崗位對人才的需求進行《生理學綱要》的編寫,進行教學內容的整合,保留一些經典內容,然后再合理滲透一些臨床學科的知識,刪掉落后、不適用的知識,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以崗位工作要求進行內容重構,將神經系統、感覺生理等相關的內容進行合并。在教材整合之后,便能使護理專業學生所學生理學知識與臨床更加地貼近,不僅有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促進教學質量更上一個臺階。
在教學改革不斷推進下,生理學教學十分的緊迫。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問題為中心,引入一些經典臨床病例,帶領學生系統性地調研與分析,確保教學穩定有效地開展。在具體教學中,應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注重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體現新型教學理念。對于學習項目而言,教師需要加強關注導入環節,引入真實案例,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安排。除此之外,引入一些新型訓練模式,如模擬操作法、演示法等,注重信息技術的應用,這樣有助于提升教學形象的直觀性,降低學生的學習理解難度,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
在生理學教學中,合理引入一些臨床教育案例,加強對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培養十分有必要,不僅是教學改革的要求,同時還是學生今后崗位的發展需要。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樹立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求知欲望,并且感受到自身肩負的職責。病人病危時是護士作用發揮的重要時期,為此,使得護士要加強關注,認真細心地觀察病人的具體情況。如有的病人由于血管張力比較低,經常性地臥床,所以在起身之后會出現頭昏的情況,需要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消化知識內容教學中,部分中老年人因為相關因素的影響時常發生嗆咳的情況,而對于護理人員而言,要及時告知,耐心地講解清楚。在這些典型事例中我們可以發現,在引入臨床案例開展生理學教學的時候,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同時促進學生職業素養的有效提高。
患者病情存在不確定性的特點,如有的只有一種病,有的又同時存在多種病,然而護士對病人的病情有著詳細的了解,并跟隨病人的綜合性治理的評價。生理學便是研究人體的一門學科,存在復雜性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注重邏輯性,詳盡地了解人體生命的活動規律,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在條理清晰和邏輯性強的問題講解中,需要學生整體性地把握,并應用臨床思維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實現質的飛躍。例如,在滲透性利尿成因分析的時候,便存在靜脈回流、血壓等各種問題。教師在知識教授的時候,不僅引導學生應用科學的思維邏輯判斷性地分析,同時還得指導學生從以往的低層次轉變成高層次的思維。如在介紹新藥給病體帶來的變化時,使得教師將自身引導作用充分地發揮出來,讓學生分析思考這一新藥會對人體產生怎樣的后果[6]。學生借助生理學方面的知識,考慮藥物發生效力后的臨床表現,之后借助自身所學和思維能力進行判斷,最終實現知識的內容,并且形成自身的職業判斷與綜合能力,為今后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得考慮到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入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將知識直觀地呈現出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促使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工作者。
就當前的護理學教學制度而言,基礎便是勝任能力,同時圍繞此構建了現代學徒制的教學方式。所以,對于教師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僅要進行教學思想方面的轉變,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也得跟上。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是教學主導,當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便能更好地鼓勵學生建構良好能力。所以,學校方面需要加強關注,幫助教師樹立良好的戰略意識,為他們提供更多了解當前社會對本專業人才提出的要求,然后基于實際積極進行轉變,多途徑的學習,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好地契合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與此同時,還得注重優秀人員的引入,和現有師資團隊實現優勢互補,提升本校執教水平。在此過程中,需要把握質量這一關,對引進人才進行嚴格考核,不僅有著良好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還得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了解護士崗位能力[7]。除此之外,圍繞護士崗位能力組織開展多樣化的培訓活動,進一步深化教學,大力宣傳,進行有效的交流與互動,及時給教師提供新型教學理念,將護士崗位能力這一培育目標更加地明確化,促進教師執教能力有效地提升。對于生理學課程教師而言,認識到護士崗位能力建設的必要性十分重要,應該樹立不斷學習的意識,積極了解行業變化情況,緊跟時代發展潮流,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教學服務,促進學生學習成長。
綜上所述,通過對護理專業生理學的開發,能夠很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而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又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效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為其今后步入護士崗位解決實際問題做好鋪墊。在護理專業教育教學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崗位的需要,然后基于此進行教材內容的整合,這樣才能將教學和社會要求更好地銜接起來,使得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與技能,促進護士專業學生長遠穩定發展目標的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