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珍
(招遠市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山東招遠 265400)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當前我國農業生產領域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F階段的農業生產在不斷向著現代化、機械化的方向上迅速發展。在此背景下,我國糧食產量稀缺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緩解。但在近年來的農業生產領域中,農業生產領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并得到了廣大學者與科研人員的深刻重視。在我國發展過程中,糧食在國民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土壤作為農業生產領域中的基礎,土壤肥料能力的優劣則是決定糧食的產量與質量的基本因素。因此,做好土壤肥料的研究與分析工作尤為重要。
要想促進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對農業資源及農業環境進行具體化分析。農業自然資源不僅是提升農業生產產量的主要基礎,也是保障農業健康發展的根本。土壤是農業產品種植與生產的重要載體,肥料則作為農業產品產量提升的重要材料,可以確保農產品生長過程中具備充分的影響物質,提升土壤肥力,為農業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我國雖然地質面積相對較大,但是由于人口眾多,導致人均占地面積相對較少,使得耕地資源相對較為有限,為了解決農作物產品產量少以及質量差等問題,需要提高土壤環境的營養成分,同時還需要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所以通過利用肥料來提升土壤肥力,從而為農產品種植生產提供充足的營養成分,促進保障產品健康安全。
另外,在我國土地資源相對有限的情況下,中低產農田比重占比相對較高,主要原因就是由于我國大部分地區土壤環境較差,土壤中所富含的營養成分較為貧瘠,許多農業種植人員的施肥水平相對較低,導致肥料無法有效地被土壤吸收,從而造成農作物在生長期間缺乏營養成分,使得農產品產量相對較低。所以,為了保障農產品產量得到有效提升,就需要有效做好施肥工作,保障土壤肥料充足,以此來促進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土壤作為農作物生長以及生存的根本,土壤中所富含的營養物質,可以及時為農作物提供相應的營養物質,而且能夠對自然環境中的雨水資源進行儲存,實現養分轉化。人們目前所進食的糧食等農作物,都是以土壤環境為基準,而且食物中所富含的蛋白質及各種纖維素與土壤養分有著密切的關聯,所以為了保障人們的食品健康安全,就需要對土壤資源加強重視程度。此外,土壤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加強對土壤資源的合理運用,做好農作物的合理種植,可以進一步促進生產健康發展。此外,土壤環境中的營養成分含量,對土壤資源質量有著決定性作用,只有保障土壤環境的肥沃性,才能夠真正的為農作物提供大量的營養成分,才能夠保障農產品生產質量及產量。
在當前農業生產過程中,由于一些種植人員過度追求作物的產量,因此出現化肥、農藥等化肥制劑的超量使用現象。造成區域內耕地領域中的整體質量大幅度降低。在單位土壤內的有機物質、有效氮以及速效鉀等的含量正在不斷減少。由于耕地土壤其自身的物理性狀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向著愈發薄弱的狀態下發展,因此造成耕地的耕層變淺,容重增大,最終造成耕地區域內的土壤緩沖能力過低,加大了對土壤的污染程度。
現階段在農業生產領域發展過程中,我國受到水土流失危害的耕地面積已經超過了30%,且近年來工業領域發展迅速,耕地受工業三廢與農藥等污染的面積也達到了15%,并且這一數據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不斷攀升。我市也同樣面臨此種問題,目前我市的土地承載力已經低于本地域的極限值。因此,我市的農業生產領域在現階段主要面臨著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地區內的耕地承載力較低,并且遠低于極限值。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當前我市畜牧養殖業也得到了井噴式的發展狀態。目前我市的畜牧業發展良好,畜牧養殖業的產值逐漸提升,并在近年來建設了數量較多的規模化的養殖場。這類養殖場的建立,為農業生產領域帶來了大量的有機肥料。但在畜牧業養殖過程中,對于畜牧家禽所善生的糞便并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大部分養殖場對于畜牧家禽的糞便都沒有正確處理,對于糞便的利用率非常低,因此造成了有機肥料中的養分資源被大量浪費,并且對周圍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了非常嚴重的污染。
當前我市的農業生產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個別農業種植人員在進行農業生產過程中,仍然存在運用有機肥料與化學肥料的比例不合理的現象。尤其是在運用氮、磷、鉀等化肥元素的過程中存在比例嚴重不協調的現象。從以往很長一個農業生產階段來說。本地區乃至我國都普遍存在比較明顯的農作物氮磷元素超標的現象。并且與氮磷兩種元素的施肥量相比較,鉀肥的施肥量相對較低,最終造成化肥搭配比例不協調等現象[1]。
在市場經營體制的不斷改革與發展下,農業在市場中得到了一定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土壤肥料行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市場空間。許多肥料經營售賣者為了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甚至在肥料中摻假,嚴重影響了土壤自然環境。
第一,肥料制造流程相對較為簡單,但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相對較長,為了縮短時間,一部分肥料生產企業在原材料中摻入了其余材料,以便原材料揮發,導致農民群眾在購買肥料并使用后,需要對農作物的實際生長情況,才能夠認識到肥料的質量,但此時肥料產品已經過了追溯期,使得農民群眾的利益受到了虧損。第二,目前農業市場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在春季期間內,農民群眾對肥料的需求相對較大,但對于綠色肥料的認知相對較少,而且缺乏施肥能力,導致在施肥中經常會出現過量或者肥料不足情況,不僅對土壤造成了負荷,而且也影響了農作物營養成分的吸收,甚至對土壤環境造成了極大影響。
為了切實實現農業生產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市相關管理部門應對現階段正在施行的耕地保護法進行不斷優化與完善。耕地保護法主要是對地區內的耕地資源在進行開發與利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是通過土地法律規范予以確認的具有權利和義務內容之間的社會關系。現階段我國對耕地資源保護立法工作非常重視,但仍然沒有建立非常全面的相關制度與法律法規,因此造成地區內開展耕地區域保護工作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掣肘。在此背景下,我市相關管理部門應充分認識到耕地資源保護工作與該領域的立法工作對于我市農業可持續發展來說的重要意義,并對現有的耕地保護措施與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合理調整與完善,最終建構一個科學合理的農地發展權制度。
在進行農業生產過程中,有效提升耕地的土壤肥力、耕地環境以及耕地健康等方向,是耕地保育工作的核心目標,也是能夠切實提升農作物產量與質量的有效策略。在對耕地區域做好耕地保育的過程中,相關管理人員應確保耕地的土壤物理性狀較佳,水肥熱氣協調,保肥供肥能力較好等現狀[2]。
基于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第一,相關人員在進行耕地保育的過程中,應對耕地內的土壤能力進行全面測試分析,并根據最終的測試結果,采取一系列措施,進而有效增強耕地土壤內部均衡不同類型養分的管理,進而有效提升土壤與種植的作物之間的物質能量循環的容量與強度。第二,在現階段我市的畜牧養殖業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有機肥料,廣大種植人員應提升對有機肥的應用路徑,在進行農作物生產過程中,應積極將有機肥與化肥全面融合,并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助,如此既能夠切實提升種植區域中的土壤肥力,也能夠有效提升作物的利用率。第三,應在種植區域中的土壤中科學建構一個無機施肥體系,在進行作物生產的過程中,應當定期將提升土壤肥力的物質能量全面輸入在種植區域內的土壤與農作物的生產體系中,進而切實提升土壤內的物質容量與物質強度,使農作物能夠在生長過程中源源不斷地接受土壤帶來的養分與肥力,有效提升農作物的整體產量與質量。在此過程中,廣大種植人員應當切實提升區域內的系統物質與能量循環的能力與水平,切實保障土壤養分供給能力持續在穩定水平上。
在農業生產領域發展過程中,農業科研領域一直以來研究的主要課題即對耕地區域內的土壤肥力的研究,對土壤肥力的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的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依據,也為農業產量與質量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在此背景下,我市內的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強對土壤肥力監測的工作力度,注重對土壤肥力監測工作的監測基地的建設,并對我市內不同類型的土地進行全面檢測,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對不同區域的土壤養分、歷年來該地區的作物產量及生產力進行全面分析與掌握,有效優化肥料效益。
與此同時,對于我市經常種植的幾種類型的農作物在生產過程中所需要的化學元素、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及增產效益進行全面分析與了解,并運用現代化的施肥技術,確保對耕地區域內施肥的科學性與可行性。由于我市以往所運用的施肥方式相對比較單一,且方法簡單粗放,因此在施肥過程中極有可能出現肥料與能源大面積浪費的現象,還會對耕地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如土壤酸化、土地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板結等,最終造成土壤質量全面降低,掣肘我市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進與深化。因此,廣大種植人員應在進行農業生產過程中,應運用現代化、信息化的施肥方式為農作物施肥,精確掌控對農作物的施肥數量,全面降低對農作物與耕地區域內的周圍的生態環境的污染與影響[3]。通過現代化的施肥方式,不僅能夠切實增強耕地區域內的保水保肥能力,同時也能夠切實提升肥料在耕地區域中的利用率,全面降低污染農業生態環境的程度。
近年來,在我市的農業生產領域中,化肥用量存在著用量提升、但作物產量卻降低的現象[4]。這一現象不僅大幅度提升了廣大種植人員的農業生產成本,沒有提升作物產量,還會對周圍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破壞現象。在此背景下,我市的相關研發部門應加強對“綠色”、“高效”肥料的研發,在研發過程中,明確土壤對肥料的實際需求,增強磷肥、氮肥及鉀肥等微生物肥料的研發力度,切實提升肥料的肥力與利用率,提升農作物的產量,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為了有效解決農業市場中肥料摻假問題,需要當地政府完善農業市場管理機制,同時需要加大市場執法監督管理力度,同時對農民群眾加大宣傳力度,避免在選肥過程中,為了貪圖小利,被不法商家利用,利用假冒產品騙取農民群眾。此外,當地農業部門也需要對市場中所銷售的肥料產品進行等級劃分,同時需要設定相應的肥料指標,嚴禁市場中出現含危害土壤環境的肥料,如果肥料中含有生長激素,需要在產品中進行詳細說明,保障市場肥料經營達到正規化,同時為優質肥料經營企業提供相應的發展空間。
綜上所述,在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背景下,當前我市的土壤肥料問題是決定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背景的深化水平與實施程度的決定性因素。在對我市內的耕地區域進行考察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將區域內的土壤進行全面研究與分析,并從不同角度出發,對其開展全面檢測與分析,并根據最終的分析結果,制定出科學合理且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相關解決措施。在確保土壤肥力得到全面提升的基礎上,降低廣大種植者的農業生產成本,提升作物產量,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