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第一中學 李海鋒
課堂教學導入是教師為建立知識之間聯系而開展的教學活動。“導”字的本意為用手牽引,《說文解字》中認為“導,引也”,即牽引的意思。在課堂教學中,導入是教師啟發誘導、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并將知識吸收為自身認知的過程。2019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使我們的數學課堂被迫轉入線上或隨時準備線上的狀態,面對這樣的“云端課堂”,我們的導入教學該怎么辦?這是一個需要我們認真研討的課題。
約翰·M·凱勒(JohnMKeller)的ARCS學習動機模型認為,導入是使學生由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換的關鍵,導入技能是一種要求教師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做法。課堂教學的主要構成元素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管理,因此,應從學生、教師、教學內容和教學管理的角度綜合判斷影響教學效果的各個要素之間的關聯。課堂教學的大環境受學校管理者管理方式的影響,學生學習態度主要來源于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因此,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應從學校管理、教師與學生的自我定位、教師和學生的能力以及主觀能動性入手,其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起到的作用無論多么重要也都只是引導者。而今,以學生為課堂核心、教師為課堂引導者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逐漸普及,但教師的角色依然重要,只是不再是教學的主角,主要價值變成了維持課堂的正常運轉和以自己的能力與知識襯托引導作為主角的學生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很難在外物的驅動下長時間集中,但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卻能夠幫助其長時間關注學習,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和興趣導向,為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生根發芽”提供最佳土壤。如果教師能夠通過課堂教學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讓學生以最高專注程度參與到學習中,而有了學習興趣之后,學生就會完全調動起自己的想象力與思考能力,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引導,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主動參與其中,這樣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教學目標不僅為課堂教學指明方向,還是教學評價的重要指標。作為教學活動整體設計的始點,教學目標指引著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使課堂活動朝向教學目標的方向開展。課堂教學導入也不例外,它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教學目標,只有與其他教學環節相輔相成,才能促進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有效的導入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但面對有一定思考能力的學生,怎樣的課堂教學導入才能吸引他們、促進他們的思維成長呢?這就需要教師從導入的針對性入手,結合學生心理特點和原有知識經驗,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最終達到導入的目的。
數學知識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或從內容上有密切的聯系,或在思想方法上相互貫通。有效的教學導入是以知識間的關系為橋梁,引導學生的認知從已知到未知逐步過渡。導入除了幫助學生溫故知新,還能借助教學情境優化具體和抽象的關系。可見,有效的教學導入能夠幫助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既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又符合新課程教學的理念。
有效的教學活動不僅設計得科學合理,還能表現出豐富的藝術性。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更應不乏藝術的氣息。有效的課堂教學導入是精練的、生動的、富有創造性的。教師要用新穎的情境、精練的語言和清晰的教學思路,幫助學生把全部的情感投入到學習過程中。
梅里爾的《首要教學原理》中提到,任何教學都要聚焦問題,面向任務。數學課堂導入也必須遵循這個原則,導入的任務就是利用各種手段把學生的注意力遷移到問題和任務中來。
數學課堂教學導入應分為數學知識間建立聯系的導入和與其他知識建立聯系的導入。
1.數學思想方法導入
數學學習的真諦是學習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思考方式。數學思想方法的導入能幫助學生體會數學概念、定理和解題方法背后的思想,還能將不同的數學知識“串聯”起來,如數形結合的思想把幾何和代數結合起來,轉化與化歸的思想從未知到已知更方便解決問題,函數與方程的思想為解決問題開辟新的道路,分類討論的思想可以“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等等。思想方法導入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創建了新的平臺,為學生打開創新思路提供了幫助。
2.揭示矛盾導入
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為了推翻以前的結論,而是在原有基礎上繼續完善。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利用原有知識在解決問題時容易出現局限性,而教師揭示矛盾的導入方法能夠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做好充分的鋪墊。在矛盾中,學生既能體會到新舊知識的聯系,也能發現舊知識的不足,充分體現新知識的作用和價值。
3.數學史導入
數學史所體現的思維過程對學生創造能力的發揮和培養有很大益處,其趣味性也能讓求知者產生強烈的好奇心。用數學史設計教學導入,可以讓學生體會數學問題產生的背景、如何解決問題、解決問題有什么用等等。
4.前置性學習導入
如果新知識的90%學生自己可以學會,就可以通過布置學案或錄制微課的形式把課堂翻轉,即把導入提到“課前”,使課堂學習成為梳理知識體系、細化內容、形成能力、提高素養的過程。
1.生活情境導入
生活是學習的另一本“教科書”,在數學課堂教學導入中創設情境能夠把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與數學學習聯系起來,一句歌詞、一張圖片、一個教具、一段經歷等都能喚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一些學生感覺數學知識難以理解,甚至對數學學習產生恐懼心理,這種恐懼不僅源于數學知識的高度抽象性,還源于他們在生活中感受不到數學的存在。要幫助學生克服這種心理,就要在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中建立橋梁。利用生活情境導入讓數學從生活中走來且為生活服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其他學科知識導入
數學作為應用性極廣泛的學科,對學生學習其他學科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學習其他學科也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了素材。要從同一問題的數學角度出發,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雖然有明確的界限但也相互關聯,如生物學中細胞分裂的數學研究角度可以是分裂次數和細胞數之間的關系等。利用其他學科知識導入能夠喚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又能夠把數學和其他學科知識聯系起來,有效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
不管是數學知識間建立聯系的導入,還是與其他學科知識建立聯系的導入,選取的具體素材可以是故事,可以是圖片,也可以是視頻,只要是適合當前的“云端課堂”就可以采用,以此提高課堂導入實效,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