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張地營鄉學校 張全業
陶行知說過:“學習要喚起興味。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學習,所以,‘學’和‘樂’是不可分離的?!痹谡Z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呢?
語文教學強調樸實無華,語文的樸實無華來源于閱讀積累。教師要經常向學生提供語文素材,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給學生提供“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高爾基)“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等熱愛讀書的名人名言,然后組織學生交流心得,并選擇有代表性的名言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要引導學生自己選擇書籍,如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作家的書,讓學生能夠閱讀甚至滾瓜爛熟地背誦書中的精美片段。其實,教師是最好的榜樣。陶行知先生曾說,“我們最注重師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币虼?,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和引領者,一句幽默的語言、一種風趣的體態、一個有趣的故事,往往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葉圣陶老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課本內數量有限的文章只能舉其一,只有課外閱讀拓寬知識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應用中化方法為能力。還要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敝挥薪o學生閱讀的空間、自由發揮的空間,學生才能多一些實踐和思考,才能真正提高能力。在班級中,要積極營造讀書的氛圍,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看到、聽到、感受到語文的色彩、聲音和靈魂,在知識的大海中領略萬千風景,從中獲得快樂。
愛讀書的孩子,每個人手中都有不少優秀圖書。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個人圖書早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不少孩子自發組織起來,幾人一伙把書湊在一起,成立形形色色的圖書社。這些圖書在班內很快傳閱起來,孩子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其樂無窮。
教師可以建立課外閱讀獎勵機制,每天做好讀書記錄,給讀書的孩子分級,三個月一級、六個月二級、九個月三級,以此類推,堅持讀書的孩子就會得到更高的等級,以此培養他們良好的讀書習慣。
在閱讀活動中,為了讓學生努力探索書中內容,可以定期開展讀書交流課。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一環扣一環、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交流,說出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獲,交流自己認識的字、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尤其在交流自己最喜歡的人物時,能夠表達自己對書中人物的看法。還可以利用早會、班隊會時間,與學生一起討論書中人物的性格,教師可以做個旁聽者,對書中人物的好壞不做評價,不挫傷學生的閱讀自信,只是耐心地傾聽學生的閱讀感受,使學生更愿意讀書、更快樂地讀書。
在閱讀教學中,要積極營造良好的氛圍,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讓學生自由表達所思所感,把自己讀過的故事和在讀書過程中享受的樂趣分享給大家。例如,在《西游記》讀書交流課上,教師通過課前調查了解到,班里有些學生讀完了《西游記》,于是說:“真不簡單!請讀完這部書的同學起立,揚起手中的書為自己歡呼!也請同學們用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表示祝賀!還沒讀完的同學可要加油哦!無論是讀完的還是沒讀完的,通過一個月讀書時間,相信大家對《西游記》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請同學們講一講《西游記》中的小故事吧!”通過講故事,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有效激發,進而更加熱愛閱讀。
書讀多了,視野開闊了,思維也拓展了,學生們說書中的故事,講自己的發現,寫自己的所思所想。正如杜甫所說:“讀說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迸囵B學生良好的閱讀興趣,不但能開拓眼界,增長智慧,還能提高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領會詞句的內涵,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例如,學習《三峽之秋》這篇課文,不僅要讓學生感知秋天的美,更要讓學生了解文章中是用什么詞句刻畫秋天的,用什么修辭方法表達更貼切;如果介紹秋天的景色,你將會用什么詞語、用什么方式去說通順、寫清楚。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寫作,寫作教學要依托閱讀教學,所有的閱讀情境都要指向寫作,為寫作服務。
在孩子讀書的過程中,家長要做好引路人,體現自己的價值,并且跟上孩子閱讀的腳步??梢酝ㄟ^了解孩子讀書的情況,及時調整孩子的讀書方向。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對不同的書感興趣,這時就需要家長發揮好監督作用,引導孩子不能隨意地想讀什么就讀什么。家長也不能揠苗助長,要因勢利導,引導孩子選擇適合自己的書。低年級的孩子剛學拼音時,讀起書來有些困難,這時候就需要家長輔助他們完成讀書任務。對于這些孩子來說,讀書可能只是任務,因為很多孩子還沒養成讀書的習慣,也沒有從書中收獲到所需要的知識。家長可以利用親子閱讀活動,引領孩子讀書,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讀書的快樂,也可以增進彼此的情感交流,拉近與孩子的心理距離。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讓孩子感受到無論是誰都要讀書,都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
教師要了解學生的世界,并基于了解向學生推薦閱讀篇目,讓學生自主選擇讀書的方向,走好自己的閱讀之路。通常來說,年齡小的學生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可以向他們推薦有圖文的課外讀物。中高段的學生逐漸由具體的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可以適當向他們推薦一些邏輯性、說理性較強的讀物。為確保學生高質量地閱讀,對于學生所讀的內容,教師應有一定的規范,可以讓學生有個性地選擇自己喜愛的書,也可以幫助學生選擇一些適合他們的書,使學生通過閱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梢越o學生圈定讀書的范圍,然后讓他們在此范圍內尋找自己想讀、愛讀的書。這個讀書的范圍一定要隨學生年齡的增長而慢慢擴大,先接觸地理、天文類的科普文章,然后接觸散文、小說、名著。當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后,教師和家長要逐步指導他們形成自己的閱讀理念,讀過一篇文章后能有自己的理解并學會品評人物。
總而言之,作為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讀書放在重要位置,一點一滴地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與愿望。要引導學生結合個人喜好,讀最有營養的、最有益的書,吸取書中的知識,使學生嘗到“開卷有益”的甜頭,進而產生濃厚的讀書興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