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河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工業技術中心,河北 承德 067000)
釩鈦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釩被稱為“現代工業的味精”[1],在鋼中加入釩可以顯著改變鋼的強度、硬度、彈性等,而鈦和鈦合金有“空間金屬”“海洋金屬”等美稱,具有高強度、耐腐蝕、輕量化、人體適應性好等優點。釩鈦產品廣泛應用于鋼鐵、軍工、化工、航空航天、醫療等領域,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和裝備制造業的崛起,釩、鈦的重要性日益彰顯。
承德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釩鈦資源產地,已探明的釩鈦磁鐵礦高達83.72億噸,新探和再探的資源儲量超過20億噸[2]。研究表明,承德釩鈦磁鐵礦中TiO2平均品味為1%~6%,V2O5平均品味為0.02%~0.3%,而承德釩鈦磁鐵礦中選出的含釩鐵精礦的品味可高達60%~65%。與其他地區的釩鈦磁鐵礦相比,承德地區的釩鈦磁鐵礦容易甄別,也更容易獲得高品位的鐵精礦,這些資源優勢為承德釩鈦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3-5]。
目前,承德釩鈦產業仍以釩鈦渣、釩鈦球等初級產品加工為主,以釩、鈦合金的板材、棒材、線材等產品為輔,釩鈦產品類型較為單一且市場占有量不高。除此之外,承德釩鈦產業還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承德對于釩鈦資源的開發技術還有待加強,如對釩鎳、釩錳合金新材料的研發,對鈦合金粉末產品制備關鍵技術的研發,對釩在線脫磷工藝的研發,對低成本、低污染、高品質、高效率釩鈦產品的研發。其次,承德釩鈦產業集群不夠明顯,配套企業數量不足,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力度不夠,產業鏈水平不高。另外,對釩鈦產品的宣傳力度不夠、宣傳手段不多,尤其是新媒體、互聯網等工具的使用。以上問題的存在制約了承德釩鈦產業高端化發展,阻礙了承德釩鈦產品“走出中國、走向世界”的進程。在國家去產能、“雙碳”等大背景下,鋼鐵產能逐年下降,加之疫情影響,國內外鋼鐵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承德釩鈦產業面臨巨大挑戰。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承德應根據釩鈦產業自身特點,抓住機遇,迎難而上,實現承德釩鈦產業的高端化發展。
在明確承德釩鈦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后,結合國家現行發布的鋼鐵行業相關政策,積極反思、深入研究,抓住承德釩鈦產業發展的關鍵點和突破點,探索承德釩鈦產業高端化發展的路徑和策略。
為了化解產能過剩,促進鋼鐵市場健康、高質量發展,自2015年以來,國家一直倡導和實行鋼鐵行業去產能。2021年9月,我國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深度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制定鋼鐵、能源等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近年來,承德市按照國家去產能要求進行了鋼鐵產能壓減工作,承德鋼鐵產能逐年降低,預計未來釩鈦產能將會繼續下降。
2021年4月,工信部印發《鋼鐵行業產能置換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指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嚴禁增加鋼鐵產能總量[6],且置換比例不低于1.5∶1,而承德市正好屬于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按照政策導向和《辦法》要求,承德市的鋼鐵產能只能降低,這給承德釩鈦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壓力和挑戰。為給承德釩鈦產業爭取發展空間,相關部門和企業要仔細研究《辦法》中產能置換規則,全面評估現有主要鋼鐵企業的設備類型、數量、產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鋼鐵產能置換規劃,比如一些較落后的、不利于釩鈦產業發展的產能在置換時,雖然為減量置換也要果斷置換;有些產能可以不用減量置換而是通過技術改造實現等量置換。總之,要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盡量保證產能,在產能穩定的情況下盡可能提高釩鈦產能比例和發展潛力。
改善地區產業發展需要經過長期的學習、研究和探索,承德釩鈦產業的高端化發展之路也需要通過不斷地嘗試、摸索甚至試錯。借鑒以往行業發展經驗,觀察近期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從“產、研、建、銷、引”五個方面出發,以求改善承德釩鈦發展現狀,助力釩鈦產業高端化發展。
(1)“產”:充分調研市場需求,擴大釩鈦產品品類生產。目前承德釩鈦企業生產的產品層次不高、品類單一、可替代性強,在市場中競爭優勢不大,且相當一部分釩鈦產品被當作普通低價鋼材進行加工和銷售,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寶貴的釩鈦資源。為了改善這種狀況,相關部門和企業應加大市場調研力度,了解鋼鐵、汽車、設備、醫療等行業對釩鈦產品的需求,不僅要了解各行業需求量,還要了解各行業對釩鈦產品需求的迫切程度。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對釩鈦產品的新品類進行市場分析和論證,并結合企業自身技術、人力、設備、資源等條件,選擇相關品類進行研發和生產。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新能源的發展已經成為國家重大戰略,釩電池由于具有功率大、容量大、響應速度快、安全高效等優點,已經成為當前電池儲能的研究熱點。另外,對高強度釩合金的研發、釩在線脫磷工藝研發、含釩(鈦)新型合金研發、醫療鈦合金研發以及鈦合金增材制造等熱點問題,都反映了當前社會需求及釩鈦產業發展方向。承德相關部門和釩鈦企業可以此為參考,結合自身條件和優勢進行技術攻關和產品生產。
(2)“研”:產研并重,加大釩鈦產品研發投入力度。研發和創新是一個企業的靈魂,也是企業形成競爭優勢的源泉。釩鈦作為重要資源和稀缺資源,很多特性尚未被開發,研發潛力不可估量。承德釩鈦產業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在新形勢下應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和研發投入。政府部門要加強政策支持,從資源開發、資金投入、方向指引、人才引進等各方面為承德釩鈦產品的研發打基礎、做鋪墊。釩鈦企業要集中技術優勢、人才優勢對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開展研發和技術攻關,對高端材料、綠色能源、醫療鈦合金等重點產業鏈進行布局,制定各項政策鼓勵和支持員工進行研發和成果轉化,積極與國內相關高校和研究院所開展合作,破除技術壁壘,解決行業難題。
(3)“建”:建立釩鈦產業園區,推動實現產業集群。產業園區的建立改變了傳統工業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能夠有效地創造聚集力,通過共享資源、相互借力、克服外部負效應,帶動關聯產業發展,進而推動產業集群的形成。承鋼為我國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和釩提取加工技術的發祥地,具備很強的釩鈦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化技術,以承鋼為地理核心建立釩鈦產業園區符合工業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政府部門一方面應和承鋼以及行業專家共同商議產業園區規劃,創新思路,發揮優勢,做好政策支持和引導,尤其要加強園區水、路、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釩鈦產業園區的順利建成;另一方面,應出臺財政、土地優惠、金融服務、公共服務等鼓勵政策,積極到全國各地的裝備制造、醫療、汽車等與釩鈦產業相關聯的企業做宣傳,將相關企業吸引到釩鈦產業園區來建廠和投資。通過建設和發展釩鈦產業園區,加強釩鈦企業與關聯企業相互配合、密切協作,將承德釩鈦產業打造成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在鋼鐵、裝備制造、醫療、新能源等領域形成若干有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的產業集群。
(4)“銷”:做好釩鈦產品宣傳,拓寬產品銷售渠道。隨著國家去產能、“雙碳”等政策的推出,鋼鐵行業發生了巨大變化,市場環境越來越復雜,產品的結構、種類、層次越來越多樣化,客戶對產品的質量和工藝要求越來越高,產品的銷售方式和銷售渠道也在不斷更新和變化。面對如此復雜的市場環境,需要有效的營銷策略來應對。
目前承德釩鈦企業存在市場意識不強、產品宣傳力度不足、營銷方式單一、營銷方法落后等問題,要想拓寬承德釩鈦產品銷路,擴大產品市場占有率,首先應該構建一個專業的釩鈦產品營銷團隊,團隊分工合理、任務明確,既有“懂技術、懂營銷、懂管理”的企業人員,又有“懂政策、能引路、能傳話”的政府人員,各成員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其次,應積極調整營銷策略,深度挖掘釩鈦產品行業需求、用戶需求和區域需求,借助大數據、“互聯網+”、新媒體等新興手段展開宣傳,積極改善電子商務環境,建立承德釩鈦產業電商平臺。另外,要借助省、市政府部門影響力,努力抓住國家級、世界級重大工程的“露臉”機會,如奧運會、冬奧會場館結構用鋼、港珠澳大橋結構用鋼、中國高鐵鋼軌用鋼、“援非”重大工程用鋼等,相關企業要努力競標類似工程,向國家和世界展示承德釩鈦產品,并以此為契機,加大對承德釩鈦產品的宣傳。
(5)“引”: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助力釩鈦產業發展。人才是產業發展的根本,行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承德釩鈦產業要實現高端發展離不開大量的專業人才。目前,高端專業技術人才資源十分稀缺,自2018年以來,多個城市上演了“搶人大戰”,很多大中型城市開出了很有競爭力的條件。因此,要想吸引專業人才來承發展,政府和企業應從高額獎勵、住房補貼、子女入學、醫療資源等多方面入手,以豐厚的待遇和福利來吸引人才。人才引進之后并非一勞永逸,接下來更重要的是考慮如何培養人才、如何使用人才和如何留住人才,讓引進的人才能夠全身心投入到促進釩鈦產業發展的工作中。近年來隨著鋼鐵行業競爭加劇,承德釩鈦產業在材料類、機械類、市場類、管理類等專業型人才缺口較大,且部分企業有人才流失的風險,人才“引、用、留”問題需迫切解決。
承德釩鈦產業要實現高端化發展,應順應國家要求,做好產能置換規劃,并從擴大釩鈦產品品類、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建立釩鈦產業園區、加強釩鈦產品營銷策略、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等方面出發,改善釩鈦產業發展現狀。相關企業要時刻觀注政策走向,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充分調研客戶需求,不斷強化產品質量,逐步擴大承德釩鈦產業在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