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嬪 彭黎明 黃 莉
(1 江西省藥品檢查員中心 江西 吉安 343000 2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3 南昌市洪都中醫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中藥飲片是我國獨具特色的醫療資源,是祖國醫學發展、進步的成果,在我國衛生事業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藥飲片是中醫藥治療疾病的物質基礎,具有利用率高、價格低廉、吸收速度快等優點,質量控制會直接影響患者治療效果。據調查顯示,在我國中藥飲片管理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例如進貨渠道不規范、貯存環節管理不當等,均會影響中藥飲片的用藥效果[1]。基于此,本文著重分析中藥飲片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系列整改對策,目的是促進中藥飲片標準化、系統化,為患者提供可靠、安全的藥物。
中藥飲片的質量是影響患者用藥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我國醫院在采購中藥飲片時,基本上都是以自行招標采購的方式購買中藥飲片,導致中藥飲片良莠不齊,部分地區的中藥飲片合格率不足40%[2]。中藥飲片進貨渠道不規范主要體現為以下三點:(1)從合法、正規的企業中購買少量的中藥飲片,而后從不法商販中購買一定量的中藥飲片,通過改換包裝、分包裝等方式對中藥飲片改頭換面,目的是通過藥監部門的檢查。(2)直接從零售藥店中購買中藥飲片。(3)直接從中藥材市場或者農民手中購買中藥材,自行加工制成中藥飲片。以上行為均會導致中藥飲片的質量無法保證,甚至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我國部分醫院對中藥飲片的管理,缺乏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標準、參考依據,不同區域也缺乏統一的衡量判定標準,這就無法保證中藥飲片的質量[3]。我國部分地區的經濟技術落后,仍舊采用落后、陳舊的質量檢驗技術,即便是質量較差的中藥飲片,也能通過檢驗,這就導致一部分劣質中藥飲片流入臨床。由此可知,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中藥飲片的管理制度,保證所購入的中藥飲片合格。
中藥飲片常見的質量問題包括走油、生蟲、水分超標、雜質超標、二氧化硫超標、農殘超標、非藥用部位替代藥用部位采摘、非藥典收載品種代替正品入藥、直接口服中藥飲片微生物限度超標等[4]。中藥飲片貯藏方法不當主要體現為以下三點:(1)我國目前缺乏全面的中藥飲片管理制度,部分工作人員并未嚴格遵循“三三四”的原則全面的養護中藥飲片,導致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發現,中藥飲片工作形式化、表面化,不能從根本上保證中藥飲片的質量。工作人員并未嚴格遵循相關規章制度檢驗中藥飲片的質量,定期檢查其外觀性狀,仍舊是管理的漏洞。(2)中藥房的衛生條件較差、設備陳舊,在保存環境、保管設施方面缺乏科學性、規范性[5]。藥品擺放雜亂無章、環境陰暗潮濕、通風不足、設備粗糙等均會導致中藥飲片出現蟲蛀、霉變、自燃、走油、分化、粘連、潮解、氣味走散等問題。
中草藥具有成分復雜、形態各異、品種多樣、分布廣泛等特點,分為海洋生物、礦物質、動物、植物等[6]。部分銷售商會在質量相對較輕的中藥材中摻雜瓦礫、泥沙,或者以假冒偽劣的產品冒充真藥,以次充好、以陳充新、以假亂真,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一定威脅。大部分醫院招收的中藥飲片驗收人員并非是專業的藥劑科工作者,甚至對藥劑科的知識一無所知,驗收中藥飲片時只看藥材的干濕度、干凈程度,完全不懂產品的質量和真假。另外,大部分醫院由于經濟費用的限制,缺乏與之相匹配的檢測設備,僅僅依靠眼觀、口嘗、手摸等方式檢驗中藥飲片,不具有合格、規范的檢驗流程,只知道照單全收,這就導致中藥飲片的驗收形同虛設[7]。
中藥飲片炮制、調劑方法不當具體體現為以下三點:(1)部分中藥飲片切制粗糙,導致形狀過厚、過大,含有大量的藥屑,不符合規格的中藥飲片較多。(2)對于功效不同而形狀相似的中藥飲片,藥劑師在調劑過程中極易混淆,并且多種中藥飲片的名稱復雜,藥劑師如果不認真區分,很容易出現中藥飲片調劑錯誤。(3)炮制時并未準確的進行等量遞減,導致中藥飲片的劑量不均勻,容易出現形態不均、厚薄不一、未透、糊片、生片等問題。中藥飲片調劑錯誤是藥劑科極為常見的一個錯誤[8]。中藥處方涉及到的重要類型、品種多樣,斗譜位置往往與功效、作用有關,藥劑科工作人員每日要調劑大量的中藥處方,不能貫徹落實“雙人復核”的要求,導致中藥飲片調劑出錯率居高不下。
中藥飲片的煎煮質量與煎煮設備、流程、水量、時間、方法等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目前,我國中藥飲片煎煮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煎煮人員素質低下、煎煮時間把握不準確、煎煮流程掌握不規范為主。中藥飲片煎煮的時間與治療的疾病以及中藥飲片的種類有關,例如礦物質、毒性藥物,應先煎、久煎,補益類藥物應久煎,而解表藥物不能久煎。另外,部分中藥飲片由于煎煮的時間不同,所發揮的藥效也不同。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中藥飲片的煎煮設備設施不完善,醫院規模與實際工作量不符合,煎藥的設備不能做到及時清潔、消毒,存在監督管理不到位的現象。
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完善中藥飲片管理的制度、標準,制定全國統一的質量衡量標準,不斷的監督、管理中藥飲片質量,及時曝光、處罰不合格的中藥飲片[9]。對中藥飲片采收、加工、運輸以及存儲等流程,應加強督查,如果發現任何一個環節錯誤,均應及時指出,并予以一定的處罰。并要求相關工作人員對所犯的錯誤進行分析、總結,形成持續性質量改進。
對于驗收中藥飲片的工作人員,醫院應加強對中藥飲片基源、性狀、顯微特征、易混肴品等多方面的培訓管理,采用以老帶新的教學方法,提高新藥劑師對中藥飲片的鑒別能力。驗收人員應嚴格按照中藥飲片的質檢、規格、生產日期、批次、產地等進行檢查、確認,從源頭上杜絕不合格的中藥飲片,禁止不合格的中藥飲片入庫。在購買中藥飲片時,應詳細的了解中藥飲片的炮制調劑、保存情況、生產日期、質量、屬性、品種、產地等,堅決不能購買不合格的中藥飲片。制定中藥飲片的購買計劃,列出詳細的購買清單,中藥飲片一般半個月購買一次為佳,不可一次性的囤積過多,對于冷門藥物,應分多次購買,做到不積壓、不脫銷。
醫院在購買中藥飲片時,應仔細了解中藥飲片的培育、品種以及產地,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將已經通過資格審核的供應企業,作為備選供應商,優先選擇業內或者同行醫院認可的優質企業,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產品進入醫院,保證中藥飲片交易、采購環節的合理性、規范性,確保中藥飲片質量可靠。
嚴格按照《中國藥典》現行版本及本省的中藥炮制規范炮制中藥飲片[10]。如果醫院缺乏臨方炮制中藥飲片的能力,應購買對應的炮制器材,要求工作人員嚴格遵循炮制器材的說明書炮制藥材,在藥材切割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相關標準切片,不可過薄、過厚、過細、過款,做到外觀合理、劑量適當,確保中藥飲片達到相關標準。完成炮制之后,根據中藥飲片的藥品信息發放藥物,告知患者用藥注意事項、藥品劑量等。
工作人員應根據藥品的性質,例如用量、成分、氣味、質量等,選擇不同的儲存場所,采取不同的儲藏方法。一般中藥飲片的儲藏條件是常溫保存,溫度控制在10℃-30℃之間、干燥通風、避免陽光直射,濕度控制在35%-75%。部分特殊的中藥飲片,應陰涼保存。統計中藥飲片的生產日期,遵循“先進先出”、“推陳出新”的原則,定期對中藥飲片進行檢查、保養。在霉變、蟲害、高溫季節,應增加中藥飲片的檢查頻次。每月統計中藥飲片的質變情況,一旦發現任何異常,應及時上報上級部門,并總結中藥飲片質變的問題,必要時暫停使用該藥物。
醫院在招聘藥劑科工作人員時,應招聘從正規院校畢業的專業人才,利用臨床實際、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方法,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技能,提高工作人員對中藥飲片的鑒別能力,防止假冒偽劣產品流入到醫院。醫院還應定期對藥劑科工作人員進行中藥飲片鑒別能力、儲存方法培訓,開展相關講座,培訓結束之后,還應進行統一考核,對于考核合格者,才能步入臨床工作,否則要繼續參加培訓,直至考核合格。
調劑中藥飲片包括審核處方、調配藥物、復核藥物、發放藥物等,任何一個環節管理不當均有可能出錯,甚至會影響治療效果。審核處方時工作人員應熟練掌握“十八反、十九畏”等搭配禁忌,分析藥物是否對癥、藥物劑量是否合適等,藥物的用量、數量、種類等使用是否符合標準。復核在調配藥物過程中起到了保險作用,雙人復核可有效降低藥品調配差錯率,保證藥品調配質量。
臨床有研究證實,中藥湯劑的質量與煎藥次數、煎藥時間、煎藥火候、煎藥預處理工作、煎藥器具、煎藥方法等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11]。煎藥器具一般要選擇全自動的煎藥機,以溫水浸泡,煎藥時間在30min以上,具體時間應根據中藥飲片的性質、處方適應癥決定,煎藥次數一般是2次,第一次時間稍長,第二次時間應短一點。一般選擇自來水煎藥,具體所需水的體積,要根據藥物的吸水量、藥物體積決定,遵循“先武火煮沸、文火慢煮”的原則。
中藥飲片的質量管理工作,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用藥效果、安全,還會影響醫院的聲譽,與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中藥飲片質量管理過程中一旦發現任何質量問題,均有可能引發嚴重的不良反應、毒副作用,甚至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中藥飲片的質量控制工作,應從源頭上加強管理,將中藥飲片加工、儲存、驗收、輸送等環節結合,不放松任何一個環節,保證中藥飲片的質量,提高患者用藥的有效性、安全性。
綜上所述,中藥飲片質量控制在藥劑科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強中藥飲片各個環節的管理,有助于實現中藥飲片的規范化、科學化發展,提高中藥飲片質量,確保患者用藥更加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