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婷
糖尿病是我國常見疾病之一,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變化,糖尿病患者也逐漸呈年輕化趨勢,其具有較高的致死率[1]。臨床研究發現,糖尿病腎病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過高,機體發生氧化應激反應,從而導致腎臟組織損傷、微血管病變,可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2-3]。目前,臨床針對糖尿病腎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其中纈沙坦是常用的治療藥物之一,該種藥物能夠有效抑制腎小球肥大,及時清理患者體內的超氧化物,進而使受損的腎功能有所逆轉,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藥物起效較慢,長時間用藥患者易出現耐藥性[4-6]。因此尋求一種聯合用藥方式對于提高糖尿病腎病患者生命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诖?,本研究就硫辛酸聯合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的療效及對氧化應激、炎癥反應的影響進行分析?,F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江南大學附屬醫院收治的132 例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6 例。觀察組患者男31 例,女35 例,年齡42~76 歲,平均(50.79±5.84)歲,病程1~15 年,平均(7.12±0.33)年,其中1 型糖尿病21 例,2 型糖尿病45 例;糖尿病腎病分期:Ⅰ期6 例,Ⅱ期41 例,Ⅲ期18 例,Ⅳ期1 例。對照組男32 例,女34 例,年齡41~76 歲,平均(51.01±5.32)歲,病程1~15 年,平均(7.88±0.51)年,其中1 型糖尿病20 例,2 型糖尿病46 例;糖尿病腎病分期:Ⅰ期5 例,Ⅱ期43 例,Ⅲ期18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糖尿病類型、糖尿病腎病分期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成人糖尿病腎臟病臨床診斷的專家共識》[7]中糖尿病腎病診斷標準;2)治療前未經過其他藥物治療;3)心臟、肝臟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4)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智力異常,無法進行正常溝通;2)對治療藥物過敏;3)惡性腫瘤;4)合并腦血管疾病。
所有研究對象在入院后均給予常規治療,包括降壓、調脂、降糖等治療。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用纈沙坦膠囊治療,口服,1 次/d,80 mg/次,用藥一周為1 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利用硫辛酸注射液進行治療,將12 ml 硫辛酸注射液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中靜脈滴注,滴注時間控制在30 min 左右,1 次/d,用藥一周為1 個療程,治療兩個療程。
在接受治療前和治療兩個療程后兩個時間段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后利用分光光度計法檢測血清總抗氧化能力(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血清中炎癥因子主要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檢測,其中需要檢測的指標有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1β(IL-1β)、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統計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根據《糖尿病腎病防治專家共識》[8]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定:顯效,臨床癥狀消失,腎功能恢復正常,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下降超過50%;有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腎功能明顯改善,UAER 下降在30%~50%;無效,臨床癥狀、腎功能無改善或惡化。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TAC、SOD、MDA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TAC、SOD 水平明顯升高,MDA 水平顯著下降,且觀察組患者TAC、SOD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MDA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水平比較(IU/m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水平比較(IU/ml,)
兩組患者治療前hs-CRP、IL-1β、TNF-α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s-CRP、IL-1β、TNF-α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糖尿病患者隨著病情發展易出現糖尿病腎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相關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所出現的氧化應激反應和炎癥病癥是引發腎臟病變的重要機制[9-11]。目前,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式多種多樣,其中藥物治療是最常見的方式。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腎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體內自由基增加而引發氧化應激反應所致[11]。臨床上通常將TAC、SOD 作為檢驗氧化應激的關鍵指標。機體內氧自由基會導致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氧化,進而產生MDA 等氧化物,因此MDA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反映出機體氧化應激程度。而hs-CRP、IL-1β、TNF-α 均為反映炎癥反應程度的敏感標記物。從生理學角度來看,抗氧化防御機制和修復酶能夠將氧化劑的濃度維持在穩態水平,這也導致了臨床上將抗氧化應激藥物聯合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類藥物用于糖尿病腎病的治療中[12-14]。纈沙坦是ARB 類藥物中常見的一種,能夠有效抑制還原型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氧化酶的活性,提升SOD 活性,從而抑制氧化應激反應發生,提高患者抗氧化能力。硫辛酸通過降低患者機體內氧化應激水平從而有效抑制炎癥因子釋放,以此來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15-16]。糖尿病腎病患者采用纈沙坦聯合硫辛酸治療,能夠有效抑制氧化應激反應,減少炎癥因子釋放。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AC、SOD 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MDA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炎癥因子hs-CRP、IL-1β、TNF-α 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兩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良反應出現,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硫辛酸聯合纈沙坦治療糖尿病腎病,具有良好的療效,能夠有效緩解氧化應激反應,并有利于抑制炎癥因子的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