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臣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新媒體時代;突破
新媒體主要依托于互聯網技術而存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和發展,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大的便捷,同時在提升人們生活品質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意義。目前,新媒體已經全面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獲取新聞信息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局限,并且人們還可以結合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去查找自己感興趣的信息,而作為傳統媒體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在這樣的形勢下逐漸處于劣勢,很難繼續發展下去。為此,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就要積極轉變傳統的觀念,對于自身的工作方式進行創新,這樣才能夠實現在新媒體時代的突破。
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局限性
在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傳播方式較為單一。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屬于傳統媒體,采用的傳播方式主要是借助電視或者廣播設備作為媒介來進行傳播,而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這種傳播方式已經相對比較落后,并且越來越難以滿足人們的多元化需求。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傾向碎片化、娛樂性的新聞信息獲取,而廣播電視新聞往往會在固定的時間播放,這就給人們獲取信息的便捷性造成了一定的局限,對于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也會造成阻礙。其次,傳播內容較為固定。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占據著我國主流媒體的位置,在人們心目中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形象,新聞內容也一般比較嚴肅。而在快節奏、生活壓力大的情況下,人們更樂于關注有趣味性和娛樂性的內容,而新媒體不僅能夠為人們提供更大的選擇余地,同時,傳播的內容也更加豐富,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在這一方面并不占據優勢,這也是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在新媒體時代的局限性之一。
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新使命
服務新時代發展需求
進入新媒體時代后,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都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使命自然也不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對于自身進行創新和優化,實現突破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新時代的發展需求。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權威性是經過長期的發展而積累的優勢,與發展時間尚且比較短的新媒體相比,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具有更強的影響力和導向性,為此,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需要適應新時代需求的同時,更好地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在新媒體時代發揮好自身的導向作用,引導受眾形成正向的思想價值觀念,并且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發展。在傳播新聞事件時,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除了要堅持新聞真實性的基本原則,也應當融入正向的價值觀,傳遞正能量,從而更好地為新時代服務,達到弘揚時代主流價值觀的目的。
推進文化傳承和發展
我國發展歷史悠久,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富有價值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在新時期仍然具有極強的文化價值,是我國社會主義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都有著積極的幫助。進入新媒體時代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不僅能夠在國內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同時,在塑造國際形象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作為我國具有權威性的媒體,必須承擔起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任,讓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傳承下去,被更多的國家了解和認可。我國的傳統文化經過長期的沉淀,帶有獨具特色的價值取向,而近年來,隨著各類傳統文化類節目的播出,我國的傳統文化逐漸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也可以從中找到靈感,將自身的工作與我國的傳統文化良好地融合在—起。而在這個過程中,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應當把握好尺度,做好甄別工作,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質量,同時,還能夠有效地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服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我國在發展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的理念,而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中能夠發揮出極大的影響作用,通過潛移默化地對人們產生影響,達到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的。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使命仍然是要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而服務,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應當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有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層次的宣傳,創新傳播內容,豐富傳播形式,避免停留在淺顯的層次上,導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難以取得應有的效果。
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在新媒體時代下突破的途徑
創新傳播思想,媒體資源本土化
為了能夠在新媒體時代充分發揮出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優勢,實現突破,首先要對于傳播思想進行創新。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人們的思想觀念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轉變,新聞傳播也在這樣的形勢影響下不斷發生改變,這不僅使得新聞傳播的思想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同時,傳播的渠道也變得更加豐富,而由于缺乏創新,傳播內容也逐漸變得趨同化,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受眾出現審美疲勞,對于新聞傳播的未來發展是非常不利的。通過對于受眾的觀看習慣進行調查可以發現,很多受眾更加關注本土化的內容,因為這些內容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在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要積極對于傳播思想進行創新,挖掘本土化的媒體資源,在進行海內外文化的傳播時,也應當采取更加親民的方式。其次,在創新的過程中,還應當充分考慮到受眾的喜好和接受規律,從而以受眾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傳播信息和弘揚正能量,這樣能夠改變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在人們心目中的刻板形象,使得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更加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拉近與人們之間的距離。最后,在創新的過程中,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想要實現突破,還應當堅持弘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激發受眾的文化認同感,讓受眾在了解新聞事實的同時,也能夠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結合我國現階段發展的實際情況,對于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挖掘,就能夠在新媒體時代中更好地融入傳統文化中的智慧,立足本土化的媒體資源也更容易引發受眾的共鳴,這樣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才能夠在新媒體時代獲得更好的發展,實現突破。
創新傳播方式,增強受眾認可度
進入新媒體時代后,最為明顯的特點在于傳播方式的多元化,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想要實現在新媒體時代的突破,還應當注重對于新聞傳播方式的創新。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不能再局限于傳統的傳播設備上,而應當結合自身的發展形勢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實現多平臺的傳播。在工作實踐當中,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除了要向著全媒體的方向發展,還應當充分運用新媒體的優勢,對于傳統的傳播方式進行優化,并且在構建傳播渠道的過程中,改變傳統媒體的單向傳播方式,給受眾更多的話語權,提升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互動性,這樣能夠推動多平臺傳播模式的順利推進。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還可以通過各種節日和紀念日,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播,這樣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會更具有民族精神,同時,還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輿論導向作用。在對于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方式進行創新時,應當注重提升傳播的互動性,這樣能夠更好地滿足新媒體時代受眾的需求,并且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在以往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中,一般都是定時進行傳播,并且在單向傳播的模式下,受眾只是被動的信息接收者,無法參與進來。而新媒體時代最大的特點就在于互動性比較強,相對而言,這正是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所不具有的優勢。為此,廣播電視新聞在創新傳播方式時,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提升新聞傳播的互動性,讓受眾參與進來,進一步提升受眾的認可程度。
豐富傳播內容,突出新聞價值性
進入新媒體時代后,各個行業都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響,并且隨著傳播門檻的降低,也出現了大量的虛假信息,對于受眾而言,這些信息是很難辨別的。為此,廣播電視新聞在創新的過程中,還應當保證信息的真實性,這樣才能夠實現新媒體時代的突破,保持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的公信力,并且受到受眾的認可和信任。如果沒有確認新聞的真實性,導致虛假的信息傳播出去,對于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形象影響是非常大的,這顯然不利于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在以往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中,信息—般都來源于記者的實地采訪,這種方式雖然能夠有效保障新聞的真實性,但是也導致時效性大大下降,因此已經逐漸難以滿足新媒體時代的需求,傳播效果也會隨之下降。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在創新的過程中,還應當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對于新聞傳播內容進行豐富,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拓寬新聞的傳播渠道,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提升新聞傳播時效性。對于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而言,內容是基礎,也是贏得受眾關注的核心內容,新聞信息的獲取會直接影響到新聞的傳播效果和傳播質量,對于廣播電視媒體的未來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必須對于傳播內容進行豐富,拓寬信息來源。
創新傳播形式,增強受眾體驗感
隨著新媒體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媒體平臺,而新媒體平臺之所以能夠獲得迅速的發展,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受眾的認可和關注。在這樣的形勢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也不能再局限于以往的傳播形式上,而是借鑒各個新媒體平臺成功的經驗,對于自身的傳播形式進行創新,并考慮到受眾的喜好和關注熱點,傳播受眾真正關心的新聞,獲取受眾的認可。比如在觀看新聞的過程中,有很多受眾會對于新聞的制作過程感興趣,那么廣播電視新聞傳播為了能夠讓受眾加深了解,贏得受眾的關注,就可以采用直播的方式,用受眾更容易接受的語言對于新聞制作的流程進行講解,讓受眾能夠了解廣播電視新聞幕后的故事,感受一條新聞出現在我們眼前要經歷的環節,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受眾的興趣,同時,還能夠讓受眾更有體驗感。另外,通過這樣的方式,還能夠使得新聞制作的幕后環節被受眾認可和接受,進而激發受眾的興趣。
創新傳播途徑,增強用戶參與度
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想要實現在新媒體時代的突破,還應當對于傳播途徑進行創新,構建多元化的傳播方式。進入到新媒體時代后,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不斷豐富,信息接收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而以往單向傳播的廣播電視新聞顯然已經難以滿足受眾的需求,尤其是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受眾能夠利用移動終端系統隨時在新媒體平臺上獲取各類信息,而傳統的傳播設備由于不能隨時移動,必然會給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造成一定的局限性?,F在的人們基本都不再依靠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獲取信息,而是會利用移動終端設備進行隨時隨地閱讀,這也進一步提升了新聞信息的接收速度,人們也更加重視新聞的時效性。雖然現階段仍然有部分受眾習慣于通過廣播電視新聞獲取信息,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部分人群的數量是在不斷下降的,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面對的受眾范圍也應當進一步擴大,在對于年輕人的信息獲取需求提升關注度的同時,將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與新媒體傳播結合起來,提升新聞信息覆蓋范圍,使得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更加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通過對傳播途徑的創新,轉變單一的信息傳播途徑,加強新聞互動,能夠有效提升新聞的影響力,同時,還能夠增強受眾的參與度,這也是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想要實現突破的必經之路。
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與新媒體相比,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時效性不強,且在空間層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想要在這樣的情況下獲得更好的發展,實現新媒體時代的突破,就必須認清當前的形勢,結合新媒體的優勢,更好地發揮出廣播電視新聞傳播自身獨有的價值。在工作實踐當中,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除了要保證新聞的真實性,也應當進一步提升互動性與時效性,為受眾提供更多有價值且受眾真正關心的新聞,獲得受眾的認可,從而促使廣播電視新聞傳播在新媒體時代獲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