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不斷發展,社會各界對主持人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部分傳統媒體主持人難以適應新媒體環境下的主持工作,出現了危機感加劇、創新不足、話語權削弱等問題,嚴重限制了主持人的發展。文章研究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的創新發展,目的是分析新媒體發展帶給播音主持人的新挑戰,并針對這些挑戰提出合理的對策,以幫助播音主持人適應新媒體時代發展的要求。具體而言,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法、歸納總結法,對新媒體的內涵、播音主持與新媒體的聯系進行闡述,并對新媒體播音主持的主要特點、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面臨的挑戰進行分析,最后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未來發展進行展望,提出制定考核培訓制度、提升思想文化水平、創新媒體傳播渠道、合理把控播音主持節奏、提高新聞敏感度和增強新聞意識等創新發展策略,旨在幫助播音主持工作者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關鍵詞:新媒體;播音主持;挑戰;創新發展;策略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24-0204-03
隨著新媒體不斷發展,其概念和范圍也不斷發生變化,早期階段人們將數字電視、IPTV納入新媒體范疇內,而在現代社會,新媒體是指互聯網技術背景下出現的自由化、多樣化的媒體形態。由此可見,“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與傳統媒體對比后形成的一種觀念上的認識[1]。新媒體經歷了代際的發展變化,從早期的模擬信號媒體、數字信號媒體,到如今的移動互聯網媒體,其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
當下,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改變了媒體的形態,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審美。大眾對于新媒體行業相關從業者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播音主持作為新媒體行業的重要參與者,為新媒體發展提供人才的同時,新媒體也在改變著播音主持從業者的工作形態,促使播音主持工作朝著專業化、時代化的方向發展。
在新媒體背景下,信息傳播要素的特征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就要求播音主持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因此了解新媒體播音主持工作的主要特點是至關重要的[3]。
(一)時代特點鮮明
時代性是新媒體播音主持最明顯的特征之一。其主要表現為新媒體環境中觀眾可選擇的內容較多,對信息的及時性要求較高,如果播音主持人傳達的內容不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就很難得到觀眾的認可。例如現在很受大家喜愛的民生類節目,如果不能做到緊扣時事,就很難受到觀眾的青睞,會逐漸流失觀眾[4]。
(二)審美視角獨特
在新媒體環境下,觀眾的審美需求變得愈加多樣化,這對播音主持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主持人在節目中的談吐是否能體現出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是否有個性和特點,個性和特點是否對觀眾產生吸引力等,都將直接影響節目的傳播效果[5]。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提升個人的審美水平,并在提升的過程中掌握洞悉事物本質與內涵的能力,精準篩查出大眾喜愛的播音內容,并將其整合到自己的播音內容中,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刻、獨特的分析與解讀,以此提升節目的吸引力。
(三)保持開放特色
新媒體的開放性是其主要特點,因此要求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適應新媒體開放性的要求,例如在主持節目過程中能夠與受眾進行實時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以開放的態度與受眾進行交流,如對一些彈幕、留言進行回復,或者在線語音、視頻交流,都是保持主持開放性的重要形式。保持開放特色,要求主持人站在大眾的視角,讓單一的播音向著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向發展,從而縮短主持人和觀眾之間的距離[6]。
(一)媒體多樣化加劇播音主持危機感
當下,新媒體發展迅速,大眾享受到了新媒體發展所帶來的便利,更多的人可以通過移動設備實時獲取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公眾有了更多的信息選擇權。新媒體具有時效性強的特點,對傳統媒體的發展造成壓力。市場中很多傳統媒體為了保持自身的競爭力,主動改革擁抱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但傳統媒體改革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主要存在競爭力弱、觀念落后等問題,傳統的播音主持人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新舊媒體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也在無形之中加劇了電視播音主持人的競爭壓力[4]。
(二)播音主持內容新穎性不足
新媒體的發展與內容推送形式直接相關,不論是短視頻平臺的內容推送還是公眾號的推送,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利用大數據算法向用戶推送其更感興趣的內容,增強了新媒體對用戶的吸引力。相對于新媒體而言,傳統媒體中的主持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新媒體發展的需求。例如在主持節目過程中仍然堅持傳統的、固有的灌輸式主持風格,缺乏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在受眾心目中形成一種缺乏新穎感的印象,促使其將注意力從傳統媒體轉移到新媒體上,最終導致了受眾群體的流失,這也意味著傳統的播音主持人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下降 [5]。
(三)播音主持傳播模式缺乏多樣性
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為大眾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信息獲取渠道,但同時,傳統媒體的信息分發渠道也日益狹窄,傳播的信息缺乏靈活性、針對性。如受眾可以通過不同類型的手機APP輕松獲取各種類型的視頻、文字、圖片信息。而傳統媒體不具備以上的信息分發能力,其只能被動播出制作的節目,自身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處于被選擇的地位。通過對比發現,傳統的、單一的播音主持形式越來越難受到用戶的青睞,很難吸引大眾的注意力。顯然,傳統媒體中的播音主持工作者也受到了傳統媒體陳舊的信息傳播模式的影響,在行業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四)電視新聞媒體話語權大幅消減
在我國,傳統電視新聞媒體具有較強的權威性,觀眾對于電視新聞頻道所報道的訊息,大多數持有相信的態度。但是進入新媒體時代后,大眾獲取新聞資訊的方式變得多樣化,隨時可以通過感興趣渠道獲取自己想了解的新聞內容,擺脫了對傳統新聞媒體的依賴,導致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逐漸降低,這也直接削弱了傳統電視新聞媒體的話語權。
(五)廣播交流輸出形式發生變化
傳統媒體也在積極適應新媒體的發展模式,很多傳統媒體將傳統節目放置于新媒體平臺播出。新媒體的發展解決了以往節目中播音主持人與觀眾溝通困難的問題,信息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交流方式,由傳統的主持人單向輸出及受眾的單向信息獲取,轉變為廣播電視臺與大眾進行實時互動。播音主持者與觀眾通過當下最流行的APP或者自有平臺進行實時文字、語音、視頻溝通,溝通交流方式的多樣化,對于廣播電視主持人的要求提高,主持人除了要具備專業的主持功底之外,還需要具有較強的溝通交流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靈活地面對各種突發情況,讓信息輸出傳播的過程更加自然流暢。
(一)制定嚴格的專業考核培訓制度
新媒體背景下,要想提升播音主持從業者的整體素質,必須有嚴格的考核制度,更好地幫助主持人形成自我提升的習慣。在制定考核制度時,一方面要重視播音主持人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通過制度幫助播音主持從業者更快地適應市場環境,為我國播音主持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另一方面,堅持開放包容的制度設計理念,積極更新播音主持專業性知識,以此為基礎合理制訂培訓方案,為人才的持續成長提供保障。例如,新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專業從業者的表達及溝通技巧是業務培養中的重點,在制定專業考核培訓制度時,有針對性地對節目主持過程中溝通的要點、應注意事項進行明確,才能從制度層面提高播音主持人才的整體素質。
(二)提升思想文化水平
播音主持從業者要有自覺提高文化專業素養的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閱讀習慣,提升自我文化素養,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增進與專業人員的溝通,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與業務能力。除此之外,播音主持從業者還要隨時掌握新媒體環境的變化,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增加知識儲備。播音主持從業者也應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增強社會價值觀和文化價值觀的正面宣傳能力,嚴格約束自身行為舉止。在加強和政府機關的聯系的同時,達到理性、公正、客觀的要求,才能保證播音主持從業者的相關工作得以順利開展。
(三)創新媒體傳播渠道
新媒體背景下,媒介的傳播形式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廣播節目播出單位應根據當下新媒體環境,準確評估大眾的需求,合理應用新媒體資源,以此為基礎,借助新媒體手段,形成節目的個性化與多元化發展模式。作為一名主持人,應該具有適應新型媒介的能力,根據媒體傳播渠道來確定主持的方式、風格,盡量滿足廣大受眾的實際需求,才能拓寬新媒體傳播渠道。播音主持人在適應新媒體發展的同時,須進一步策劃多渠道的活動,確保播音主持內容能夠在不同類型的新媒體平臺中具有較強的影響力。此外,播音主持人還應該認清新媒體傳播渠道未來的發展方向,推進播音主持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四)對播音主持節奏進行合理把控
受眾對節目的喜愛程度取決于節目質量的高低,而主持人對于節目節奏的把控與臨場反應能力是其中重要因素。所以,主持人應該提升專業技能,明確自己的風格,準確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在今后的節目中更好地把握播音主持節奏。例如,在主持過程中,利用專業的主持知識,根據節目內容的要求合理控制聲音和語氣的變化,從而形成個人的主持節奏。同時做到滿足大眾對節目多樣性的需求,以提升大眾對節目的關注度。播音主持人還應該具備較強的控場能力,不僅表現在臨時應變能力方面,還要注重情感的合理表達形式,抓住情感共鳴點,喚起觀眾的深入思考,從而優化節目效果。
(五)提高新聞敏感度和增強新聞意識
目前來看,在我國廣播電視主持人的職業培訓中,對從業者新聞素養培養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所以,應從教育目標和課程體系兩方面入手,提高播音主持人對新聞的靈敏度,增強播音主持人的新聞意識。要想培養播音主持人的新聞靈敏性和新聞意識,播音主持人首先應當具備豐富的新聞理論知識。在改進現有課程的基礎上,高?;蛘邔I培訓機構應夯實與新聞傳播有關的課程教學,在相關課程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讓學生發散思維,增強專業意識,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挖掘新聞價值,同時幫助播音主持人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高校應鼓勵對播音主持感興趣的學生積極踴躍參與學校各項媒體活動,提高專業技能,培養學生對社會問題的獨立思考、判斷能力。
(一)播音主持人堅持個性發展
在信息時代,個性發展是提升播音主持人知名度的重要途徑。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公眾的思想和精神得到了釋放,人們厭倦了千篇一律的審美內容,個性化的事物總能博得大眾的眼球。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亦是如此,個性化且完美的個人形象是播音主持人成功的奧秘之處。同時,個性化形象有助于主持人在受眾心目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例如,著名綜藝節目《金星秀》的主持人金星,在節目中創造了一個大膽、簡單、不虛偽的個人形象,這使得她因主持風格獨特而受到歡迎。又如papi醬(姜逸磊),一名性格新穎的小視頻主持人,她以有趣而多變的個性受到觀眾的喜愛,這為播音主持人在新媒體時代的個性化發展提供了示范。播音主持人堅持個性發展的同時,在節目主持過程中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最終提升了個人形象的辨識度。
(二)播音主持人向全能型人才的轉變
新媒體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媒體與媒體之間的整合也形成了融媒體的新形態。越來越多的傳統電視節目同時出現在新媒體平臺上。媒體蓬勃發展的時代,不同媒體的互動將越來越頻繁,同時也將對未來播音主持人的主持形式產生重要影響。新媒體時代,各行各業的人們可以很便捷地通過互聯網發布、傳播、接收信息,這在傳統媒體環境中是難以做到的。在媒體發展和融合的趨勢下,播音主持人必須改進工作方法,不斷進行自我提升,改進信息收集和處理方法,適應媒體發展趨勢,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適應不同節目、不同媒介平臺的全能型人才[7]。
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人要想成為全能型人才,不僅要把握時代發展、行業發展所帶來的機遇,還要不斷提高專業素質,拓寬知識面。同時,播音主持人要客觀看待傳統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風格不夠豐富和不新穎這一缺點,增強個人適應新媒體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廣大受眾的青睞,為新媒體時代個人的發展奠定基礎??梢哉f,新媒體的發展推動了播音主持行業的發展,為廣播電視行業播下了新種子,更為播音主持人從傳統走向現代提供了重要機遇。
新媒體時代對專業的播音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人如果不適應時代發展的節奏,就很容易被社會淘汰。作為播音主持從業人員,面對新媒體帶來的沖擊和機遇,在學習過程中要秉持創新精神,明確個人專業定位,依據時代的發展要求以及社會的進步等特點,進一步提升自我,努力讓自己做到與媒體行業發展同軌、同速,創新拓展播音主持工作,盡自己的努力為媒體行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杜俊雄.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的特征及發展途徑[J].科技傳播,2017(20):9-10.
[2] 張媛媛.新媒體語境下的播音主持專業人才培養探析[J].傳媒評論,2017(6):89-90.
[3] 梁超.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專業的應對思考:關于播音主持人的風格創新[J].新媒體研究,2017(3):118-119.
[4] 辛振宇.新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的創新路徑[J].傳播力研究,2020(19):117-118.
[5] 王偉丞.基于新媒體環境播音主持的創新發展研究[J].傳媒論壇,2019,2(10):34-35.
[6] 連少鵬.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4):136.
[7] 李萍.新媒體語境下播音主持語言的藝術性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6(22):112-113.
作者簡介 陳若怡,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