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立俊
(棗莊職業學院)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聯合發布的《“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中指出國內醫藥市場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一輪技術變革和跨界融合加快,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入醫藥工業發展各環節。在嶄新的時代,科技發展迅速,醫藥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作為尖端科技的醫藥工業,亟需在質量、效率、動力方面進行革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全國醫藥產業增速一直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處于工業各大類前列。
在山東省醫藥產業總布局中,化學藥品生產企業主要以大眾仿制藥和一些長線產品為主,研發投入少,甚至有些微小醫藥企業沒有自己的研發機構。一直以來,山東省是原料藥和普藥生產大省,原料藥和低價藥比重偏高,終端制劑產品僅占全省醫藥產業主營收入的20.5%,產品存在高能耗、低價值的突出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人口老齡化顯著加重,醫療衛生事業水平同時大幅提升,醫藥產業駛入快速發展的新車道。一些國際領先企業和國內發展較快的企業一方面通過并購重組擴大制藥企業規模,豐富提升自身產品,提升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提升研發效率,從仿制藥轉型為仿創藥和創新藥,人才無疑是技術創新的關鍵。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醫藥發展史明確說明,產業政策的出臺將強有力的促使產業轉型升級,加速企業優勝劣汰,提升規模效益。棗莊市力圖通過技術創新優化產業結構,《棗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推動產業升級,棗莊將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打造包含新醫藥在內的六大先進制造業。新醫藥產業的開發應用特征是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和新劑型,發展前景廣闊,對于優化棗莊市工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棗莊職業學院作為棗莊地方高校,學院從服務區域發展戰略出發,從2016年起陸續增設藥品生產技術、藥品質量與安全、藥物制劑技術等和棗莊區域經濟配套發展的藥品相關專業。藥品相關專業主要為服務當地產業發展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學生畢業后主要去醫藥行業企事業單位就業。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無疑增大高職畢業生的就業難度,使得就業形勢更為嚴峻。高職院校藥品相關專業必須深化校企合作,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調整和變革,通過切實可行的合作方案提高人才培養質量[1]。
我院藥品相關專業教師在學院領導的帶領下組成調研團隊,深入企業調研專業人才的需求,為藥品相關專業專業優化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方案提出科學建議,對職業崗位能力的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考慮藥品相關專業學生就業實習的需要,選擇有棗莊本地或者周邊地區接收藥品相關專業學生較多且長期合作的制藥企業進行調研,如嶧城博瑞醫藥、山東益康藥業、魯抗醫藥和羅欣藥業等多家企業,主要通過實地走訪和開展座談會的形式進行深度調研。通過參觀企業產品、考察企業生產環境和參觀生產工藝流程進行實地走訪。通過確定主題,組織企業負責人、人力資源領導、采購人員、質量控制員、生產一線員工和新進員工等開展專題座談會。
通過調研可知,藥品企業對高職高專藥品生產技術人才需求量比較大,在職業技能,知識結構,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要求。對于在制藥企業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員,我們主要以座談的方式進行調研。對于新入職的員主要以座談和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研,涉及到的問題有現在所從事的崗位和從事本崗位所需技能;根據崗位需求,學院應該在哪些實訓耗材方面進行增設;畢業生畢業時所需技能有哪些;在校期間哪些活動的開展對剛畢業的學生幫助比較大;對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等相關問題。
學校先后和市域內多家醫藥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對接棗莊市新醫藥產業。棗莊作為中國老工業城市重點改造對象,企業藥品層次低,高附加值藥品比如生物醫藥目前基本空白,且缺乏完善的人才引進措施。學院領導多次帶領藥品相關專業教師到山東益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萬邦賽諾康生化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中科智造醫療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博澤格林制藥有限公司、博原制藥(山東)有限公司、薛城醫療智谷大健康產業園等就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發展,促進產教深度融合方面進行多次洽談,有效緩解了產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問題,切實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提升了服務企業能力,促進區域經濟發展。2021年,校企雙方協商,部分本校畢業生到華潤三九(棗莊)藥業有限公司、山東益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博原制藥(山東)有限公司進行頂崗實習,為棗莊市園區醫藥企業提供專業技術人才,有效緩解了企業用工短缺的問題。
在當代社會的競爭其實是人才的競爭,有效的人力資源供給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推動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產業的不斷升級,醫藥企業工藝更新換代快。隨著醫藥產業的發展,制藥企業工作崗位出現多元化變化趨勢,制藥企業的管理、研發、生產、質檢和銷售等環節對應的崗位需求出現明顯差異。2018至2021年,學院協同棗莊地區醫藥產業相關企業在新城校區本部開展了十余場專題招聘會,為醫藥企業引進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
調研發現,新入職的員工普遍對藥物的合成、分離、純化和檢驗等相關專業知識不夠扎實,基本操作不夠規范,強化程度不夠,劑型生產操作能力、在線生產質量控制能力、生產文件記錄能力比較欠缺,同時絕大部分企業會優先考慮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有深刻認識并且具有一定職業技能水平的實習生。調研企業涉及到的藥品劑型有片劑、注射劑、粉針劑、口服溶液劑、顆粒劑、丸劑等多種劑型。許多制藥企業車間可實現藥物自動包裝膜成型、罐裝、封裝,自動化程度非常高。從業多年的質量管理人員明確提出,《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制定與實施能夠最大程度的避免藥品在生產過程當中出現不必要的污染,提高產品質量。目前市面上流通多個與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相關的版本教材,有些教材內容更新較慢,不適用于現在的質量管理,同時內容和質量參差不齊。
在人工智能時代,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觀念明顯提升,醫藥消費形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由此導致醫藥企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發生很大變化。醫藥行業的發展變化對制藥工作人員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職業教育要與地方產業發展相互滲透,當地經濟產業需求發生變化,地方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也需發生相應轉變。目前我國醫藥人員職業素質急需進一步提高,人員結構不合理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很多制藥企業里面,生產一線人員以中專生、初中生和高中畢業生為主,且大部分都是中級工,而技師非常少,缺口極大。因此改善醫藥企業人員的素質結構,繼續為醫藥企業提供服務,打造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特色,是藥品相關專業應該承擔的責任,為地方經濟發展夯實人才儲備,打造優勢品牌產業。
對不同崗位而言,動手能力、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創新也在考察范圍之內。企業對藥品相關專業的學生的個人能力和職業素養的要求在提高。學生急需提升知識儲備,增強自身核心競爭力。企業看中的不光是員工的技能,還要看員工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于人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職業管理塑造員工個體,為員工提供指導與訓練,使員工的外顯能力和內在潛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實現員工人生價值的同時,為企業創造更多價值。
根據不同崗位的需求,藥品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以實用夠用為原則,通過整合縮減的形式增大專業課的學習時間。藥品相關專業的教學目標應該直接對應藥品生產一線應用方面崗位,根據崗位需求分析,側重于實踐操作[2,3]。在教學過程當中,圍繞藥品生產相關工作崗位為職責,與職業標準相吻合,培養職業能力為核心,確定教學內容,盡量選用權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或教育部規劃教材,將相關的職業資格證考核內容融入課程體系當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專業崗位需求[4],設計實訓項目。加強實訓課程所占的比例,尤其增大基礎實驗所占比重,強調儀器設備使用的規范性。學校與企業合資加強實驗實訓設施建設,如建立集教學和操作為一體的高度仿真、高度交互、學生全程參與的制藥仿真室,模擬生產現場的實際狀態,降低操作異常帶來的風險,強化操作體驗。在近乎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學習,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培養成為復合型技能人才。
傳統教學評價是以筆試成績作為評定方式。傳統的應試化考核方式嚴重打擊學生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職業素質能力提升。結合目前的教育現狀和行業發展趨勢,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考核策略,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以討論的方式得到正確的結論,教師進而進行指導和點評。在現形勢下,考核方式急需進行轉化。與傳統教學評價不同的是,要突出過程性考核。除了期末考試成績,還需要增大平時成績的比重。學生科目成績包含的項目比較多,包括出勤情況、課堂考核、實操技能、階段測試、現場答辯、期末總評和實驗報告等。比如在滴眼劑生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之前推送給學生常見滴眼劑生產工藝的相關視頻,讓學生在課前熟悉常見工序,并查閱資料理解每道工序的意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例如云班課、雨課堂或者釘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設置隨機抽查、舉手、頭腦風暴等環節,活躍課堂氣氛,在一系列的教學環節中賦予學生分值,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學到知識。然后通過液體制劑仿真軟件,帶領學生進一步掌握實際的滴眼劑生產工藝,強化學生的理性認識。
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吻合的人才培養方案對高校自身和區域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藥品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特色與優勢,最終體現在對學生的培養上。人才需求的復雜性和職業崗位的流變性無疑加強對藥品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的挑戰。聘用行業的專家和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研制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4]。校企合作開發教材,制定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使教學目標與職業崗位技能要求保持零距離,使學生的實操能力、素質能力和適應能力與現代企業發展步調協調,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組建在校教師與企業人員專兼職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通過校企訂單進行深度合作,充分利用企業資源進行專業教學[6,7],同時學校聘請制藥廠、衛生局、疾控中心或大型國有醫療企業等從業資深人員到學校進行專題講座,讓學生明確醫藥行業的法律法規和市場發展趨勢,也可帶領學生分批進入企業進行參觀,體驗崗位性質,將所學的知識與生產一線結合起來。
專業教師要從日常的教學實踐當中歸納研究教學問題,經常開展教研組活動,比如集體備課、教學研討、聽課、說課、教學論文評選、課堂效果推優等,這此過程中,教師進行自我反思,提升教學能力。醫藥產業發展迅速,新工藝層出不窮,學校要加大對專業教師新理念和新知識、新技能的培訓,讓教師緊跟時代發展,使得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道德與職業技能,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促進學生健康個性化發展。教師依托高水平學校和大中型企業,豐富實踐經驗,促進專業課教學有效開展。建立教師去企業實踐常態化機制,使教師充分了解最新前沿生產動態,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引領,使得教師隊伍素質優良、技藝精湛,切實提高藥品生產技術專業教師整體素質。
在教學過程當中融入競賽元素,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打造有效課堂,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操技能。定期開展職業技能競賽, 以賽促學,提高技能。技能大賽通常情況下包含三個模塊:理論知識、仿真操作和實操部分。理論知識可以通過計算機來進行完成,主要考察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仿真操作可以通過計算機仿真軟件實現。實操部分涉及到的操作要求和制藥企業生產要求完全相同,對技能進行考察,涉及項目有人員更衣、產前檢查、生產操作、生產記錄、物料管理和清場操作等。通過技能大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在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方面有所提升,為后續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做好鋪墊。
藥品相關專業教師針對企業調研過程當中提出若干問題,通過結合藥品生產相關崗位,明確課程構建思路;通過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突出過程性考核;通過行業的專家和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共同研制人才培養方案,實現與醫藥企業崗位最大銜接;通過開展教研活動,增加教師企業實踐,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通過教學過程當中融入競賽元素,以賽促學,提高技能等方面來解決上述問題,加快教學改革步伐,切實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打造品牌專業,助推棗莊市“工業強市,產業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