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宜秋,付斌
(河北工程大學,河北邯鄲 056004)
績效評價,指組織用一定的評價程序、方法、指標對評價對象的工作能力和業(yè)績進行考核與評價。教育的工作結果最終應在學生身上體現(xiàn),而學生的成長進步通常難以直接觀測,所以教師的績效評價更多使用主觀指標。通常可以用課堂觀察等方式對教師的思想水平、教學水平等指標由教師本人、領導、同事、學生等做出主觀的評定[1]。
適當?shù)目冃гu價有利于教師提升組織人力資源管理決策的水平。對于青年教師的科學的績效評價有利于調動青年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其自我發(fā)展,進而實現(xiàn)學校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人力資源目標與教師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目標的統(tǒng)一[2]。
然而,各地學校在實踐過程出現(xiàn)諸多問題,例如如何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如何科學確定各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如何客觀公正地對主觀性指標進行量化評價等。本文運用模糊層次分析法,對A民辦普通高中(以下稱為“A高中”)某學科組青年教師的本學期績效進行評價,為普通高中青年教師績效評價問題提供解決思路。
1.構建評價指標
常見的教師評價指標有師德修養(yǎng)、教學水平、教研水平等。本文在A高中領導的溝通后確定了如下指標。
2.建立層次模型
本文對A高中某學科組3名青年教師進行評價,建立的層次結構模型如下。
目標層:青年教師綜合評價;準測層:表1所示評價指標;方案層:某學科組青年教師D1、D2、D3。

表1 評價指標
根據(jù)層次分析法原理,查找相對重要等級表,將給定準則層指標進行兩兩比較,并構造判斷矩陣。本文確定的判斷矩陣如下。可以看出一級指標中師德修養(yǎng)和教學水平相對重要,二級指標中遵守法律法規(guī)、教學成績等相對重要。

1.算術平均法計算判斷矩陣權重向量
本文通過算術平均法求權重向量,公式如下:
對稱型10G EPON ONU和EPON ONU共存時,EPON的上行帶寬是1.25G,由于其所占用的時隙和10G EPON是相同的,所以這種情況下PON口的上行總帶寬實際上是達不到10G的。總的上行帶寬為:10G/64*M(10G EPON用戶)+1.25G/64*(64-M)(EPON用戶);

A1每列歸一化,計算得出ω11=0.411,ω12=0.355,ω13=0.169,ω14=0.065。同理,計算得出ω21=0.568,ω22=0.334,ω23=0.098;ω31=0.568,ω32=0.334,ω23=0.098;ω41=0.544,ω42=0.346,ω43=0.110;ω31=0.750,ω32=0.250。
2.通過計算可以得出準則層B及準測層C對目標層的重要性權重,并對其進行排序如表2。

表2 評價指標權重

1.主觀指標評價
本文所選擇的二級指標中,C4:教學成績、C5:學生優(yōu)秀率、C9:獲獎情況、C10:出勤率為客觀指標,其余指標為主觀指標。本文采用里克特量表問卷對某學科組3名青年教師D1、D2、D3、進行績效調查,將主觀性指標由A校4名校領導、6名學科專家教師進行匿名評價,評價及對應分數(shù)如表3。將調查結果整理出青年教師各指標得分及評價人數(shù)如表4。其中行表示青年教師及分數(shù),列表示評價項目指標,表中內容為該教師該指標對應評語的評價人數(shù)。

表3 主觀指標評價及對應分數(shù)

表4 青年教師各指標得分及評價人數(shù)
2.問卷信度評價

1.確定因素集、評語集及各因素權重。通過上述層次分析法分析過程,本文確定的確定因素集、確定評語集、確定各因素權重如下。
因素集F={C1,C2,C3,C4,C5,C6,C7,C8,C9,C10,C11}。
評語集E={優(yōu)秀,良好,一般,較差,差},對應分數(shù)評語集為E1={9,8,7,6,5}。
各因素權重A=[0.233,0.137,0.040,0.202,0.119,0.035,0.092,0.058,0.019,0.049,0.016]。
2.確定模糊綜合判斷矩陣,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計算得出青年教師各指標的隸屬度,并能求出綜合隸屬度,計算出綜合得分。
綜合隸屬度B等于對應評語的所有指標權重與隸屬度的乘積之和;綜合得分等于所有評語分數(shù)與綜合隸屬度的乘積之和。
計算結果如表5。其中行表示青年教師及評語,列表示評價項目及指標,表中內容為該教師該指標對應評語的隸屬度、綜合隸屬度及綜合得分。

表5 青年教師各指標隸屬度、綜合隸屬度及綜合得分
經(jīng)模型計算,評價青年教師D2本學期績效為良好,D1、D3本學期績效為一般。同時得出本學期3名教師D1、D2、D3最終得分分別為7.756、8.142、7.906,可對該學科組青年教師績效進行量化排序。
校領導可對計算結果做進一步分析。由上表信息可以看出,該學科組青年教師績效得分均在7分以上。D2教師相對出色,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同時該組青年教師在師德修養(yǎng)和工作紀律方面表現(xiàn)較為優(yōu)秀,說明教師們綜合素質較高、責任心強、工作積極性較高。教學水平和教研水平分數(shù)相對偏低,可能原因是教師們教學經(jīng)驗不足等,校領導可進一步制訂相關措施以提升青年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本模型中主觀指標與客觀指標相結合,采用層次分析法對青年教師績效評價設定指標并附權重;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青年教師進行績效評價;通過層次分析使得權重的賦值更加精確;通過模糊綜合評價使得主觀指標更好地得以量化。由此能夠避免當下很多普通高中教師績效評價指標單一、權重不明確等不足,做到相對客觀、公平、科學地從多個角度進行評價,較好地符合實際情況[3]。同時本文提到的分析模型操作簡單,容易理解,對其他工作單位的績效評價提供了參考,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同時,本文借助調查問卷完成績效評價,由于問卷中問題數(shù)目偏少,可能導致計算得出的信度誤差較大。實踐中可以設置更多問題以確定考核得分。此外,層次分析法在指標、評價對象偏多時,數(shù)據(jù)處理的過程相對復雜,建立判斷矩陣時若能充分參考資深教師、教育行業(yè)專家的意見,會更具有說服力。而模糊綜合評價法在評價主體偏少時,會導致誤差較大。
本文選擇的評價主體為四位校領導和六位學科帶頭人,實踐中也可選擇學生、同事等更多主體進行更具體的評價。最后,在學期末績效評價工作結束后,學校可對評價結果進行調查反饋,在指標與權重等方面做進一步調整。
青年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是所有學校都十分重視的工作,其評價結果是校領導對青年教師工作評估的重要依據(jù)。評價教師是一項繁瑣且復雜但又十分必要的工作[4],本文通過數(shù)學模型分析,為普通高中青年教師績效評價問題提供解決思路。通過保證評價的客觀公正性以達到學校提升教師人力資源質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