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琪
現如今,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們通過互聯網可以購買到幾乎所有想要的物品,這證明了電子商務是與互聯網+聯系最為密切的專業,與此同時,電子商務也是將創新創業與實踐相結合的綜合性專業。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通過電子商務的市場營銷手段,邁向創業之路。但是,由于電子商務發展迅速,市場變幻莫測,同時電子商務輻射的知識面越來越寬泛,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創業意識與能力。反觀當前,不少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對于電子商務的理解只考慮到未來的就業上,不會主動發散思維,且創業意識不夠強烈,更不要說創業的具體流程了,因此,這對電子商務的創新創業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電子商務專業中的創新創業學科的教學內容分別是必修、選修、實踐。其中必修是以創新創業學科的理論知識為基礎,為后續教學起到鋪墊的作用,必修可以讓學生掌握創新創業的過程,比如創業風險、企業的注冊流程、公司法、初創企業的生存管理、資金在創業中的作用、創業相關法律法規等內容。學生通過對創新創業學科的學習,可以增強自身的創業意識,激發創業熱情。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突出“創新”與“創業”的特質,比如,創新思維與創造力、市場調研、創業資源管理等,不斷地加強創新創業學科體系建設,落實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理念,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對創業的熱情。選修內容涵蓋案例分析、項目管理、創業策劃書撰寫等。學生可以結合自身學習需求與興趣,選擇相應的課程。
在過往的創新創業教學中,我們都會發現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而創新創業又對實踐要求甚高,所以,要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質量,就要在創新創業學科教學中加大實踐占比,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走訪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初創企業并舉行座談,在與企業交流中,讓學生了解到企業是如何建立的,或使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入真實企業案例,對企業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等,以此使學生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效學習。
李克強總理曾在2014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盡管各高校在號召之下情緒高漲,但學生們似乎對創新創業的熱情明顯不高。在對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們進行調研與分析,得出的結果并不是我們所想——即有創新創業想法的學生不多,實際創業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見,學生參與創新創業的積極性和熱情與國家倡導的仍有明顯的差距,不利于創新創業在各高校中開展。
高校的創新創業項目必須要突出本專業的特點,但是就目前各高校組織的創新創業大賽或者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大賽而言,學生創新創業的項目依舊會停留在餐飲、便利店、服裝等范疇之內,很多負責創新創業的教師反饋,在學校初篩創新創業項目時,這些項目不但與電子商務相關的很少,而且難以將電子商務專業的特點很好地顯現出來。另外,在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獎的項目通常由教師進行指導,學生的創意由此被局限,也就不能體現出創新創意的大賽宗旨。
當前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的教學通常是教師在課堂上運用教材中的理論內容進行教授,部分教師嘗試使用線上資源或制作在線課程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教學模式仍然較為單一,不適合創新創業類課程的傳授。而創新創業的根源來自親身實踐,并且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生變化,反思并優化。因此,大多數教師依舊秉承傳統的教學方式——即教師講,學生“聽從指揮”這種方式來進行課堂教學,已經無法滿足創新創業教學的需求。在教學期間,學生通常會對創新創業案例分析比較感興趣,但是教師“毫無生氣”就案例進行理論分析,使課堂上缺少了學生自我思考和共同討論的環節,長期下去,學生會將學習的重點由提升自身能力逐步轉變為“考試通關”,從而使學生喪失了很多實踐的機會。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電子商務專業與創新創業教育不再有密切的聯系,不利于專業人才體系的搭建。
為了有效提升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需要既有理論知識基礎,又有實踐基礎的教師,尤其是曾經有過創業經歷的人才。由于電子商務專業涵蓋了市場營銷、信息技術等多方面學科體系,因此,高校電子商務專業教師團隊通常由其他學科專業教師組成以滿足教學需求,這樣的師資團隊具有很強的復雜性,高校也很難將這些教師進行統一的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的培訓。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很多高校教師都會面對課題研究、論文發表等壓力,不能參與到電子商務及創新創業的實踐中來,從而也沒有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實踐經驗。
電子商務專業涉及學生學習的科目較多也較復雜,但是大部分高校對于自身課程的定位本身就不清晰,只會將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進行較為籠統的安排,這就造成了學生學習的課程較多,并且課程與課程之間相互重復又相互獨立,聯系性和系統性不強,出現各個課程之間難以融合教學的現象,也就不能形成完整的育人體系。在這樣的培養體系下,將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的理論教學貫穿至實踐教學中,會出現理論和實踐聯系不緊密的情況,學生在實踐期間,只是將教師說的進行重復性演練,這種缺乏挑戰性的實踐,會使學生日后在遇到問題時不能自主解決。
創新創業的最終目的是為國家培養高素質、高知識、高技能的專業人才,這是由傳統的教育理念所延續下來的,也符合高校的人才培育目標。從另一角度來說,創新創業可以切實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幫助學生拓寬眼界的同時,讓他們站在更高的“高度”去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這樣才能使學生不斷“修煉內功”,重新樹立學習目標。
另外,高校還應依據學生的學習需求或能力進行個性化的目標式培養,例如,對沒有創業想法的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知性開始,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讓他們了解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方向并進行職業選擇,同時,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目的性,為日后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反之,對有創業想法的學生,教師應引導學生拓展思維,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指導,為日后創業提前鋪路。
在創新創業學科中,高校在設置必修與實踐課程上必須體現出較強的專業性,并且運用學分制來“約束”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學生對創新創業學科的重視程度,還可以規范創新創業學科教學。另外,高校可以聘請校外合作企業的創業導師為學生講授創業項目的案例,讓學生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創業導師所講實際了解更多創業知識及思路。在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為教育的中心,學生在學習中要提出新的想法,教師也要做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不斷深入研究、分析,逐步完善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學科體系框架。需要注意的是,在構建學科體系時,也要參考創新創業項目的特點,在創新創業學科中融入有針對性的問題或內容,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嘗試設計一些有新意的實踐課或模擬課,讓學生可以清晰明了地掌握電子商務創新創業項目的相關知識,理解電子商務相關項目的創業思路,為學生日后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師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期間,要時刻關注“創業者”(學生)的特點,并且針對這些特點,進行有目的地培養。這里所說的特點是指是否具備領導力、團隊管理等方面。我們發現,現階段的在校學生對以上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欠缺的,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尤其對剛接觸到創新創業學科的學生,教師應不斷地向學生傳遞創業意識,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后,教師再逐步將培養重點轉移至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上。另外,由于創業需要一點“運氣”和機會,通常來說創業也有一定的規律,因此,機會和創業類型的選擇也是教師重點教學內容之一,教師要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學內容,做好課程的體系搭建。
眾所周知,電子商務專業中的實踐是檢驗學生學習最好的方法,這就需要教師將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的實踐項目融入至教學中來。教師可以通過比賽等方式將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比賽等實踐相融,在此期間,嘗試建立創新創業教學系統,以此來記錄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的表現以及比賽時的真實情況。與此同時,考核方式也尤為重要,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的源頭是實踐,單憑筆試很難發現出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所以,針對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可以運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將學生的筆試成績和實踐成績都作為考核的重要標準,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參與電子商務創新創業相關的實踐活動,逐步積累實踐經驗,進而解決更多的問題,激發創新創業靈感。
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實踐教學,需要具備創新創業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教師。因此,高校可以自行組建師資團隊,也可以選擇當地資質較高的電商創新創業平臺的職業經理人為高校教師進行培訓,通過專業的培訓,逐步加強教師隊伍所有成員的創新創業思維,提升創新創業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讓教師對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教育有進一步的認知。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職業經理人的帶領下,盡可能多地去參加創新創業實踐,進而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另外在建設師資團隊時要堅持以下的原則:第一,教師到當地企業參觀、實踐、學習,將其中的實踐經驗總結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教授;第二,教師自身不斷提升實踐能力,創建出豐富的創業案例;第三,教師需要不斷與企業專家和專業專家進行溝通交流,不斷對本專業知識進行深化學習,提升教師自身理論與實踐的水平。
在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今天,電子商務行業涌現出對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高校首先要明確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定位。重新梳理專業課程及其對應的能力,將創新創業思維和能力貫穿到課程體系中,教師要將創新創業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將創新創業思維與其他課程相融合,通過科學規劃學科體系和教學,形成一套符合學生特點和需求的個性化課程體系與教學方式。其次,開發多元化的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實踐體系,豐富電子商務創新創業課程內容,不斷符合企業人才的實際需求。例如,將創新創業融入專業綜合訓練中,學生在校內進行實踐期間,學校提供模擬企業的真實場景,讓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至實踐中,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業興趣。
綜上所述,高校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尤其是對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培養更要將創新創業思維一以貫之。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高校要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思維與能力作為教學目的,重視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縮小與企業需求的差距,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知識、高技能的專業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