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香花,熊 芳
(上高縣中醫(yī)院婦產科,江西 上高 336400)
念珠菌陰道炎(candidal vaginitis)是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主要由假絲酵母菌引起[1]。該病復發(fā)率較高,資料顯示國內外約45%的女性一生中可能患2 次及2 次以上的念珠菌陰道炎[2]。念珠菌陰道炎若長期不治療,炎性反應上行,可引起宮頸炎、盆腔炎等疾病,嚴重者可能引起不育[3]。克霉唑陰道栓是常用的念珠性陰道炎治療藥物,通過局部用藥可抑制念珠菌生長,進而控制癥狀,穩(wěn)定病情[4]。但臨床用藥發(fā)現(xiàn),針對復發(fā)性念珠菌陰道炎,單獨使用克霉唑效果有限,故臨床考慮在克霉唑治療基礎上,強化抗真菌治療方案,鞏固治療效果[5]。氟康唑是一種廣譜抗真菌藥物,常用于預防與治療各類真菌引起的疾病,效果理想[6]。本研究結合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上高縣中醫(yī)院婦產科收治的60 例復發(fā)性念珠菌陰道炎患者臨床資料,探討復發(fā)性念珠菌陰道炎患者聯(lián)合應用氟康唑與克霉唑陰道栓治療的效果及對短期復發(fā)率及氧化應激產物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上高縣中醫(yī)院婦產科收治的60 例復發(fā)性念珠菌陰道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30 例。對照組年齡37~68 歲,平均年齡(49.78±5.22)歲;病程2~14 周,平均病程(6.84±1.03)周;復發(fā)次數(shù)2~8 次/年,平均復發(fā)次數(shù)(4.11±0.42)次/年;陰道清潔度:Ⅱ度5 例、Ⅲ度14 例,Ⅳ度11 例。試驗組年齡35~70 歲,平均年齡(50.08±5.11)歲;病程1~16 周,平均病程(7.06±1.18)周;復發(fā)次數(shù)2~7 次/年,平均復發(fā)次數(shù)(4.15±0.48)次/年;陰道清潔度:Ⅱ度6 例,Ⅲ度17 例,Ⅳ度7 例。兩組年齡、病程、復發(fā)次數(shù)、陰道清潔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婦科及真菌學檢查,確診為念珠菌陰道炎[7];②均為復發(fā)病例;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其它類型的陰道炎;②合并陰道、子宮惡性病變者;③合并藥物過敏者;④合并免疫功能障礙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給予克霉唑陰道栓(哈爾濱歐替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2432,規(guī)格:0.15 g×2 粒/盒),經陰道給藥,清潔陰道后,配套一次性手套將栓劑置于陰道深處,1 次/晚,1 粒/次,7 d 為1 個療程,共治療2 個療程。
1.3.2 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氟康唑膠囊(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64,規(guī)格:0.15 g×1 粒),口服,0.15 g/次,1 次/d,7 d 為1 個療程,共治療2 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氧化應激產物水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癥因子水平[白介素-6(IL-6)、C 反應蛋白(CRP)、白介素-10(IL-10)]、性激素水平[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臨床療效及短期復發(fā)率。
1.4.1 實驗室指標 于治療前、治療14 d 后,分別于月經前14 d 空腹采集兩組上臂靜脈血4 ml,3000 r/min離心5 min,留取上清液;使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MDA、SOD;使用比色法測定LH、E2。同時,采集兩組陰道分泌物,使用化學發(fā)光法測定IL-6、IL-10,使用膠體金法測定CRP。檢測儀器均為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生產的CX4-12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4.2 臨床療效[8]治愈:癥狀消失,隨訪6 個月后念珠菌檢查均為陰性,無復發(fā);好轉:癥狀改善,隨訪6個月后念珠菌檢查均為陰性,無復發(fā);無效:癥狀無改善,或癥狀加重,念珠菌檢查均為陽性或陽性率≥70%。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氧化應激產物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14 d 后MDA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14 d 后SOD 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氧化應激產物水平比較()

表1 兩組氧化應激產物水平比較()
2.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14 d 后CRP、IL-10、IL-6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2 兩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3 兩組性激素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14 d 后LH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14 d 后E2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性激素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性激素水平比較()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5 兩組短期復發(fā)率比較 兩組隨訪1、3 個月復發(fā)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6 個月,試驗組疾病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短期復發(fā)率比較[n(%)]
MDA 是氧化應激的標志物,機體在健康狀態(tài)下,MDA 含量較低,而當系統(tǒng)受到細菌侵襲或炎癥感染時,組織細胞可大量分解MDA[9]。SOD 是機體重要的活性物質,是體內對抗自由基的第一道防線。當機體受到損傷時,SOD 含量降低,氧化應激反應增強[10]。本研究中試驗組治療14 d 后MDA 水平低于對照組,SOD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氟康唑聯(lián)合克霉唑陰道栓可減輕機體氧化應激反應,分析原因可能為克霉唑作為一種吡咯類抗真菌藥,通過抑制念珠菌芽孢轉變?yōu)榍忠u性菌絲,從而抑制真菌細胞膜合成,影響真菌細胞代謝,促進細胞凋亡[11]。氟康唑同屬于吡咯類抗真菌藥,可高度選擇性干擾念珠菌細胞色素P-450 活性,抑制念珠菌細胞膜上麥角固醇生物合成,發(fā)揮抗菌作用[12]。二者聯(lián)合使用,可形成強化鞏固治療方案,在減少藥物用量的基礎上,通過抑制陰道內念珠菌活性,誘導其凋亡,避免其增殖、再生,從而保護陰道黏膜,為受損的陰道黏膜修復創(chuàng)造條件,進而抑制巨噬細胞活性,抑制氧自由基作用,減輕機體氧化應激反應[13~15]。
IL-6、IL-10 是臨床上檢測感染性疾病常用指標,均屬于趨化因子家族,參與調節(jié)和促進免疫反應,刺激急性反應物產生[16-18]。因此,IL-6、IL-10 水平升高則提示機體可能存在感染。CRP 是機體受到感染或損傷時血漿中呈急劇上升狀態(tài)的蛋白質,可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19-21]。正常情況下,CRP 在機體極微量,在感染時CRP 濃度急劇升高。本研究中試驗組治療14 d 后陰道分泌物中CRP、IL-10、IL-6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氟康唑與克霉唑陰道栓聯(lián)合用藥可降低復發(fā)性念珠菌陰道炎患者的炎癥反應,考慮與氟康唑與克霉唑陰道栓聯(lián)合用藥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激活巨噬細胞吞噬作用,拮抗炎癥因子活性有關[22-24]。
LH 由垂體產生,在女性體內參與促排卵、促雌激素及孕激素的形成和分泌[17]。健康生理狀態(tài)下,LH 含量較低,而在病理狀態(tài)下,LH 分泌量可增多。E2由女性卵巢分泌,參與維持女性正常的生理周期,保護女性身體健康。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治療14 d 后LH 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14 d 后E2水平高于治療前,且試驗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用氟康唑與克霉唑陰道栓聯(lián)合用藥對調節(jié)復發(fā)性念珠菌陰道炎患者性激素水平有積極作用,考慮原因為聯(lián)合用藥通過抑制炎癥因子水平,誘導受損黏膜再生,進而恢復陰道黏膜正常的生理功能,改善陰道微環(huán)境,促進機體性激素水平恢復正常[25]。此外,本研究中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隨訪1、3 個月復發(fā)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訪6 個月,試驗組疾病復發(fā)率低于對照組(P<0.05),與既往研究類似[26],提示聯(lián)合用藥可提升療效,降低短期復發(fā)率。
綜上所述,復發(fā)性念珠菌陰道炎患者聯(lián)合應用氟康唑與克霉唑陰道栓治療的效果確切,可降低機體氧化應激及陰道炎癥反應,調節(jié)性激素水平,還可降低短期復發(f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