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芳
(樂平天湖醫院婦產科,江西 樂平 333300)
卵巢囊腫(ovarian cyst)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通常無明顯癥狀,且病情發展緩慢[1,2]。目前,卵巢囊腫剝除術是該病最常見的治療方法[3]。近年來,隨著我國內鏡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應用越來越廣泛,該術在可視環境下進行,能清晰地觀察卵巢囊腫以及周圍組織的情況,充分暴露囊腫部位,因此手術安全性較高[4]。另外,腹腔鏡還可以看清卵巢囊腫附近,甚至盆腔內各器官的情況,可減少手術產生的組織粘連,因而被認為可減少卵巢囊腫剝除術的并發癥[5-8]。研究認為,經腹腔鏡下的卵巢囊腫剝除術是相對安全的選擇。雖然經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并發癥低于經腹卵巢囊腫剝除術,且對卵巢儲備功能無影響[9,10],但兩種手術方案的具體差異還需進一步闡明。本研究主要比較經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與經腹卵巢囊腫剝除術對卵巢囊腫患者術后卵巢儲備功能的影響,以期為卵巢囊腫手術的預后提供證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1 月-2021 年1 月樂平天湖醫院收治的60 例卵巢囊腫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年齡21~55 歲,平均年齡(37.51±17.11)歲;對照組年齡22~56 歲,平均年齡(38.48±16.58)歲.兩組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且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在我院確診為卵巢囊腫患者,且選擇在我院行卵巢囊腫剝除術;②無先天性卵巢功能紊亂或不全;③術后6 個月后遵醫囑復查;④臨床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存在卵巢手術史還未完全復原者;②合并心、肝、腎等重大臟器疾病;③存在精神疾病、認知障礙;④依從性差,無法配合治療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行經腹卵巢囊腫剝除術:患者取仰臥位,氣管插管麻醉,待麻醉起效后消毒鋪巾,在下腹段作切口,將腹壁、腹膜等組織層層切開,暴露卵巢囊腫位置,將卵巢囊腫剝除,再逐層縫合。手術過程注意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出現狀況立即停止手術,實施搶救。
1.3.2 觀察組 行經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患者取仰臥位,氣管插管麻醉,待麻醉起效后消毒鋪巾,在臍周1~2 cm 處作切口,隨后將12 mmHg 二氧化碳注入,建立氣腹。然后置入腹腔鏡,在光源引導下將卵巢腫瘤剝除,之后縫合止血,沖洗腹腔,縫合切口。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和術后出血量和住院時間)、術后卵巢儲備功能[黃體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抗繆勒氏管激素(AMH)]、血清炎癥因子[C 反應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降鈣素原(PCT)]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卵巢囊腫破裂、切口愈合不良、術后出血、月經不調、術后發熱等)。術后6 個月隨訪,檢測患者血清LH、FSH、E2、AMH、CRP、IL-6 及PCT 水平。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 統計學軟件分析本次統計數據,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出血量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2.2 兩組卵巢儲備功能比較 觀察組LH、FSH 水平低于對照組,E2和AMH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卵巢儲備功能比較()

表2 兩組卵巢儲備功能比較()
2.3 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觀察組CRP、IL-6、PCT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表3 兩組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卵巢囊腫以囊性囊腫最為常見,部分囊腫可能轉化為惡性,好發于20~50 歲女性[11]。卵巢囊腫的致病因素復雜,涉及環境、內分泌和自身因素[12]。研究顯示[13],卵巢囊腫若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女性不孕或流產,甚至引起惡性腫瘤。抗繆勒氏管激素AMH 水平檢測能夠快速且可靠的評價卵巢儲備功能[14]。卵巢囊腫手術通常對卵巢的影響有卵巢組織損傷和功能喪失[15]。另外還有并發癥如卵巢囊腫感染、傷口愈合不良、發熱等,其主要與手術時卵巢囊腫破裂,或被外源病原體感染所致[16]。研究顯示[17],經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切口小、出血量少、視野清晰,并發癥發生率低于經腹卵巢囊腫剝除術,其在臨床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也有部分研究認為該手術方案與經腹卵巢囊腫剝除術的具體差異還需進一步闡明。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出血量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經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的優勢,因此患者術后恢復時間短;另外,兩組術后出血量基本一致,說明該方案可獲得與經腹卵巢囊腫剝除術相同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發現,觀察組LH、FSH 水平低于對照組,E2和AMH 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相比經腹卵巢囊腫剝除術,經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對患者的卵巢功能影響更小,有利于患者術后卵巢功能的恢復。另外,從血清炎癥因子的水平來看,對照組CRP、IL-6、PCT 水平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經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引發的應激性炎癥反應比經腹卵巢囊腫剝除術輕,這可能與經腹腔鏡手術切口小,對患者機體的刺激小有關。本研究還發現,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觀察組為13.33%。這一結果提示,經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并發癥發生率可能低于經腹卵巢囊腫剝除術,說明其安全性可能更高。
綜上所述,經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對卵巢囊腫患者術后卵巢儲備功能影響更小,術后預后更好,臨床應用價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