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句容生態環境局 趙莉,湯亮
句容市位于江蘇西南部,地處長江南岸、寧鎮山脈中段與茅山丘陵交匯處,是長江三角洲一座集港口、工業、商貿、旅游為一體的新興城市[1]。“十三五”期間,該市緊緊圍繞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以傳統產業為重點,通過裝備水平提升、提高密閉化水平、末端處理設施改造等措施深化工業廢氣治理,大力實施減排工程,強加工地揚塵、移動污染源控制等多種有效措施,使得空氣質量出現總體好轉,環境空氣綜合污染指數降低,首要污染物污染負荷也略有下降。本文利用2016—2020年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數據,對期間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濃度、污染負荷進行比較,分析該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的特征及變化狀況,對進一步改善城市的環境空氣質量,以及有針對性地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技術支撐和參考。
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數據來源于城區2座省控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分別為句容中等專業學校站點和句容農校站點。站點監測過程均嚴格按照《環境空氣氣態污染物(SO、NO、O3、CO)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范》(HJ 818-2018)[2]和《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運行和質控技術規范》(HJ 817-2018)[3]執行。數據獲取是通過環境自動監測數據管理軟件平臺導出站點自動上傳的相關數據,剔除異常判定為無效數據后,采用WPS表格軟件將有效數據建立成數據庫,便于對數據進行整理、比對和分析。
依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4]及修改單、《環境空氣質量評價技術規范(試行)》(HJ 663-2013)[5]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 633-2012)[6]對環境空氣質量進行分析評價,評價項目及平均時間見表1。

表1 環境空氣質量基本評價項目及平均時間
環境空氣質量指數簡稱AQI,是定量描述空氣質量狀況的無量綱指數,它是將PM10、PM2.5、SO2、NO2、CO和O3這6項空氣污染物在當日零點前24小時時間段的監測數據用統一的評價標準呈現,按照計算公式如下:

污染物項目P的空氣質量分指數計算公式如下:

空氣質量分指數級別及對應的污染物項目濃度限值見表2。

表2 空氣質量分指數及對應的污染物項目濃度指數表
空氣綜合污染指數是指環境空氣中各項污染物的單項因子的指數加和,單項污染物的分指數在綜合指數中所占的比例即污染負荷系數。綜合污染指數反映的是多種污染物同時存在的情況下空氣環境質量的狀況,影響空氣質量的主要污染物可以通過空氣污染負荷系數計算可以得出。空氣污染負荷系數計算公式如下:

分析采用Daniel檢驗數據的平穩性,使用Spearman秩相關系數法計算顯著性,公式如下:


表5 “十二五”“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比較
“十三五”期間句容市城區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統計結果詳見表3,年均濃度變化情況如圖1。

表3 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統計表

圖1 主要污染因子年均濃度變化折線圖
用Spearman秩相關系數法對“十三五”空氣主要污染物變化情況進行數據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十三五”句容市空氣環境質量變化情況
2013年9月份,根據環境監測管理需要,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污染因子在PM10、SO2和NO2三項的基礎上增測了PM2.5、CO和O3,由于“十二五”數據不夠全面,本次選PM10、PM2.5、SO2和NO2 這4項指標對“十二五”和“十三五”環境空氣單項污染指數和污染負荷進行分析評價,結果見表4,單項污染指數結果對比見圖2,污染負荷結果對比見圖3。

圖2 單項污染指數對比圖

圖3 污染負荷對比圖
“十三五”期間,全市SO2年平均濃度范圍為2~54μg/m3,均達標,經數據檢驗,秩相關系數為-0.7,說明濃度平穩。NO2年平均濃度范圍為3~122μg/m3,2019年 超 標 率為3.0%,超標率最高,經數據檢驗,秩相關系數為0.5,說明濃度平穩。PM10年平均濃度范圍為1~364μg/m3,超標率范圍為1.10-11.6%,2018年超標率最高,2019年、2020年呈明顯好轉過程,經數據檢驗,秩相關系數為-0.1,說明濃度平穩。CO年平均濃度范圍為0.179~3.120mg/m3,未超標,CO年平均濃度濃度先下降,到2018年最低,然后開始上升,經數據檢驗,秩相關系數為0.6,說明濃度平穩。PM2.5年平均濃度范圍為2~298μg/m3,超標率范圍為6.6~22.3%,2017年超標率最高,之后逐年明顯好轉。環境空氣中臭氧濃度超標天數呈上升態勢。
從環境空氣綜合污染指數來看,“十三五”與“十二五”比較,二氧化氮平均濃度均有所下降,降 低 了2μg/m3;SO2、PM10和PM2.5均有所上升,PM2.5上升量最大,為18μg/m3,綜合污染指數P上升了0.66,說明“十三五”期間環境空氣質量有所下降。
從污染負荷上看,“十三五”與“十二五”比較也略有變化,SO2、PM2.5污染負荷下降,PM2.5、NO2污染負荷上升,總體上占比最高的是PM2.5,PM10次之,表明城市環境空氣污染以塵污染為主。
“十三五”時期,句容市實行大氣污染防治攻堅工作責任制,實施大氣污染聯防聯治,靶向治理工地揚塵、汽車尾氣、工業廢氣、監測點周邊環境等關鍵問題,面對嚴守“生態環境質量只能變化、不能變差”的艱巨任務,“十四五”時期,該市應以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為核心,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把減污降碳作為關鍵手段,全面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打造“低碳城市”。嚴格控制高排放工業、燃煤、柴油車、揚塵“四大污染源”,對PM2.5和O3濃度采用雙控雙減措施,協同治理處置溫室氣體與大氣污染物。嚴格實行空氣質量三級“點位長”制度,加強工業源、移動源、面源污染防治,深化大氣污染聯防聯控。
積極探索碳中和與碳達峰,開辟減碳降碳新路徑,合理研究CO2排放峰值目標,科學制定達峰路線圖,拿出可行的行動方案,采取適合的配套措施,進一步加強對煤炭使用行業的管控,在推動非化石能源的使用和更替上想辦法、下功夫。持續加大對使用可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的行業企業的補貼和資金支持力度,推動實施碳交易市場平穩健康運行,著力構建支持新的可再生能源政策體系。重點推動企業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的管理體系建設,加強政府部門服務引導,讓企業提高對碳資產的充分認識,增強碳排放管理水平,推動企業在碳資產的開發利用上下功夫。通過政策引導,在推動和使用低碳新工藝、新技術上下功夫,切實減少單位產品的碳排放量。在電力、水泥等重點碳排放行業推進碳捕集、碳利用和碳封存試點工程建設。
推進“1+1>2”的管理模式,通過加強監測分析,找出溫室氣體與其他環境空氣污染物排放存在的關聯性,同時采取同效性控制措施實現協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