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冉 陸維研 溫雪
本文在對數字貿易背景下廣西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了當前廣西國際貿易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重“貿易”輕“數據”的培養方案有待改善及課程體系與行業崗位新需求脫節和多“貿易”少“數字”的師資隊伍有待提升等,并從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將數字化變革體現到課程體系中、充實數字化的優質師資隊伍和改善實訓軟硬件設備等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
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數字貿易發展現狀,從數字經濟發展的趨勢出發,通過“產教研學創”的深入融合來培養新型的數字貿易人才;通過校企深度合作等多種方式來培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調整其原有的育人模式;通過產教融合、學創融合和研學融合等多種方式,實現產學研等各方的合作共贏。
一、數字貿易發展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新需求
(一)跨境電商發展對國際貿易人才的新需求
跨境電子商務在數字經濟背景下得以迅猛發展,目前在整個貿易行業中占有重要份額。傳統國際貿易在新冠疫情爆發以后陷入萎靡,而跨境電子商務卻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跨境電商作為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相比于傳統電商和貿易而言,具有全球性、低成本、即時性和高效率等優點,在打破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以后,降低了傳統國際貿易中的貿易壁壘,為國際貿易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與路徑。如今,數字貿易人才除了要具備專業的貿易知識和操作技能外,還需要充分掌握跨境電商平臺的運作流程,并且需要掌握國際貿易中與跨境電商相關的各項規則和政策。
(二)貿易標的變化對國際貿易人才的新需求
近年來,國際貿易的交易標的也因數字貿易的出現而發生了變化,數字產品和數字服務等也逐步成為國際貿易中的重要交易標的。事實上,交易標的的變化不僅改變了交易對象,同時也改變了交易規則和相關法律,外貿行業就業人員需要根據貿易標的變化,不斷學習新的與數字貿易相關的法律和基礎知識,掌握相應的交易規則變化,尤其是熟悉數字產品和服務相關的法律、規則和知識等的變化趨勢。
(三)電子貿易“單一窗口”的搭建對國際貿易人才的新需求
電子貿易“單一窗口”能夠實現不同部門的信息互聯互通,從而大幅提高跨境電商的交易效率。各國為了進一步提高貿易的便利性,紛紛開始加強電子口岸國際合作,采用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方式建立通商口岸,高效便捷的國際環境更有利于國際貿易的發展。打造“單一窗口”能夠進一步簡化傳統的國際貿易流程,海關、外匯、稅務和商務等部門能夠通過數字技術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提高了國際貿易的報關和通商效率。高等院校在國際貿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要考慮數字貿易對人才的新需要,尤其注重數字貿易下國際貿易業務流程等相關知識的培養,使得培養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能夠充分適應數字貿易背景下的崗位需要。
(四)數字化營銷對國際貿易人才的新需求
在當今國際貿易中,智能終端、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應用逐漸普及,這使得國際貿易行業迫切需要大量的具有扎實專業基礎知識、管理能力和數字技術特長的復合型人才。在自媒體時代中,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開始運用線上直播和自媒體運營等多種方式展開營銷和推廣活動,因此,未來國際貿易行業從業人員還必須掌握數字營銷的相關方法與技術,才能利用大數據技術來精準投放廣告并完成客戶的精準定位。
二、廣西國際貿易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重“貿易”輕“數據”的培養方案有待改善
當前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過程中,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往往是偏重傳統貿易為主的,而對新時期數字貿易背景下對數字技術和數據處理等方面的課程涉及較少。傳統的國際貿易專業更注重于向學生傳授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傾向于理論教學,未能設置數字技術相關的課程。只有明確數字貿易背景下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課程結構以及學時分配等內容,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才能培養出更多高質量的數字貿易人才。廣西國際貿易類專業未來在培養方案安排上,應在國際貿易專業培養方案中嵌入更多數字技術相關課程,以便于培養出更多適應數字貿易發展需求、滿足企業崗位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數字貿易人才。
(二)課程體系與行業崗位新需求脫節
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過程中國際貿易課程設置、教學內容與當下數字貿易實際的崗位需求不符,仍然停留于傳統的國際貿易模式,教學內容缺乏數字貿易、跨境電商、數字技術等領域的最新知識。在師資隊伍中,專任教師普遍缺乏相應的工作經驗,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更注重于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外聘的行業專家則大多未曾進行過專業的教學工作,也未能參與到校園的實訓活動中。由于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大多按照行業的傳統崗位要求開展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工作,較少為學生提供數字貿易相關實踐機會,這就導致學生畢業后所掌握的專業知識難以滿足數字貿易背景下行業的崗位需要,在缺乏數字技術綜合應用能力的情況下,其職業素養稍顯不足。
(三)多“貿易”少“數字”的師資隊伍有待提升
數字貿易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得以迅猛發展,這對數字貿易行業從業人員的數據處理和數字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過程中,偏重傳統的國際貿易專業師資力量,往往缺乏數字技術相關專業教師,現有專業更偏向于傳統的管理學、國際商務和外貿外語。廣西未來在培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時,需要打造一支既掌握傳統貿易專業知識又熟悉數字技術的師資團隊,從而推動貿易和數字技術的融合發展。
(四)高校實訓軟硬件設備有待提高
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過程中,大多院校為學生提供了實驗實訓教室,可以展開專業課程的實訓,但是這些實訓室在實踐教學中也存在不少的問題。例如缺乏良好的網絡環境,在使用實訓室的過程中常出現網絡斷開或網速卡頓的問題,許多軟件硬件設施遲遲未能更新,對實驗室教學效果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在數字貿易和互聯網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國際貿易行業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情景不斷更新,企業都在不斷更新軟件硬件設備,以適應新時期行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訓室也需要及時更新和完善其軟硬件設備,以便學生能夠學習和掌握數字貿易時代的前沿技術。
(五)學生創新創業的能力培養有待提升
目前在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過程中,國際貿易專業較多課程仍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教師更注重于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點,同時以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學期考核,缺乏對學生創業知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數字貿易需要大量的專業復合型人才,除了要掌握專業的國際貿易知識以外,還需要學習最新的數字技術,實現貿易知識和數字技術的融會貫通。因此,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應致力于提升學生數字技術相關的創新創業能力,確保學生可以將其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于創新創業過程之中。
三、數字貿易背景下廣西培養國際貿易人才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優化“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方案。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應從數字貿易的崗位需求出發進一步明確培養目標,有效對接數字貿易人才的供給與需求。數字貿易在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大量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需要從數字經濟的發展現狀以及人才新需求出發來優化人才培養方案,以確保其培養出來的畢業生能夠迅速就業并滿足崗位需要。高校應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尤其是要增加實踐性課程、交叉學科課程的課時,學生可以在學校學習到更多數字貿易相關的專業知識,掌握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統計技術。
(二)完善體現數字貿易特色的課程體系
增加數字化課程,實現課程體系的數字化變革,是確保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能夠滿足數字貿易人才需要的關鍵,這就需要在數字化課程中廣泛傳遞數字化內容。在大數據時代中,任課教師與國際貿易專業學生都必須學會在快速更新的海量數據中挖掘出有用信息,這就要求其必須掌握專業的數字技術。數字貿易對國際貿易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過程中,也需要增加更多數字化課程。重新梳理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內容,要在傳統課程體系中加入數字技術課程,調整專業核心課,實現課程體系的數字化變革。例如在職業能力平臺中,為學生提供數字化營銷、跨境電商實訓操作等相關課程,在拓展能力平臺中增加大數據、信息系統管理、數據分析等相關課程,以切實提高國際貿易人才的數字素養,使其個人能力能夠充分滿足數字貿易時代的崗位需要。
(三)充實數字化的優質師資隊伍
“產教融合”培養“雙師型”教師,相比于傳統貿易人才的培養,教師在培養數字貿易人才時,要同時掌握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和數字技術。校企合作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的重要渠道,教師利用企業作為實操平臺,可以掌握并吸收更多最新的數字貿易知識,以確保其教學方案能夠符合當前時代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還可以為學校的師資團隊補充更多的企業外聘教師,這些教師主要參與數字貿易實踐課程,其專業化和動態化的數字貿易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最新的數字貿易發展背景和現狀,而兼職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深入交流與資源共享,也有利于教師及時優化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提升其雙師素質。
(四)改善實訓軟硬件設備
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要盡可能為國際貿易專業學生提供自主創新創業的孵化項目,改善實訓環境,制定科學完善的校內外實驗實訓建設方案,在課堂內外為學生提供接近真實的工作崗位任務,通過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切實提高學生的雙創能力。因此,高校應及時更新或購買仿真模擬實訓軟件,提高其網速和網絡環境,為學生提供更接近實際操作的實訓環境,改善實訓室軟硬件設備,提高實訓室的使用效率,以便于達到更好的實訓效果。
(五)推進學生雙創能力提升
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數字貿易的高速發展,在此背景下廣西國際貿易類人才培養也需要調整其人才培養方式。學校在培養數字貿易人才時,要注重“產教研學創”的全方位深度融合,構建“產教研學創”協同的育人模式,確保其培養出來的國際貿易人才能夠真正符合數字貿易時代的崗位需要。“學創融合”提升學生的雙創能力,要在數字貿易專業課程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雙創能力,使其既能夠學習專業的國際貿易知識,又能夠掌握運用數字技術的創新創業技巧。學校可以專門為學生提供雙創孵化基地,并定期或不定期開展雙創比賽,以學科競賽、實踐實訓和孵化創業等多種方式來培養專業的數字貿易人才。在學生考核期間,教師可以納入學生參加數字貿易創新創業實踐項目的成績,以確保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參與雙創實踐項目,以求顯著提高其雙創能力。
(作者單位:1.廣西財經學院金融與保險學院 2.廣西財經學院發展規劃處 3.廣西財經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