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毅飛 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東莞供電局
從目前供電企業財務管理實際情況來看,其很容易受到各種外在因素影響,給財務經營人員轉型帶來各種影響,甚至影響到企業未來發展方向。針對該種情況,企業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構建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財務內容,提高日常管理效率,加強增值服務,來實現財務業務的平衡性,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文章通過分析供電企業財務經營人員實施轉型的必要性,讓相關工作人員對轉型要素有基本認知,再從不同方面分析轉型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實際問題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來推動供電企業發展達到預期水平。
近年來,我國政府部門頒布“兩辦法一意見”規范,標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進行升級,給企業現存售電業務帶來嚴重影響,電網盈利模式出現質的變化,從傳統進銷差價模式向輸配電價模式進行轉變。同時,新政策給電網企業財務經營人員專業知識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其在新模式下達到降本增效的作用,利用多樣化方法來控制各項目的日常支出,花最少的錢辦大事,將成本開支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財務人員應站在業務角度上看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法。輸配電價改革是國家電網價格信息改革的必然需求,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作為輸配電價改革的重要環節,企業應進一步完善輸配電價體系,提高其治理高效性、合理性、透明性,給國家后期電力體制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很多信息技術出現在人們視線范圍內,如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技術、區塊鏈技術、云計算技術等,給電網企業日常運營帶來各種挑戰。而企業財務管理系統對輸配電價改革提出更高要求,工作人員要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來完善財務管理,加強提質增效作用,進一步拓展綜合能源服務范圍,來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創新企業實際價值;在完善財務管理體系方面,企業要建立管理控制系統,給消費者角色轉型提供依據,避免出現嚴重的資金風險,能有效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新技術能有效提高如此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加強電網企業工作人員的財務管理能力,實現業財信息一體化,通過各種數據來完善大數據系統支持體系,提高財務共享服務效果,給企業各方面決策提供信息技術支持,集中企業各種信息資源,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供電企業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健全的財務管理方案,加強財務管理自身作用,以此實現資金集中控制和預算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證內控機制作用能達到預期效果,給財務管理人員營造正確的財務管理理念,進一步完善財務信息系統平臺,來增強財務運營人員的業務處理效率,從而實現數據共享作用[1]。另外,電網企業要深入挖掘財務人員自身潛力,建立高質量財務隊伍,準確定位財務隊伍位置,完善人才配置體系,設計科學的培養體系,注重日常運營效率,拓展增值服務,來促進不同業務部門的平衡性,實現供電企業財務運營人員職能轉型(如圖1所示)。

圖1 財務管理轉型的方向
在新政策正式頒布后,政府部門對電網企業財務經營人員職能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在新模式下達到降本增效作用,合理控制不同項目的日常支出,花最少的錢辦大事,將成本開支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財務人員應站在業務角度上看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法。但根據專業人員調查發現,要實現供電企業原有財務人員進行轉型,很多供電企業所需管理型財務人員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被妥善解決。同時,在新形勢下,各種商業信息給社會經濟未來發展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影響到國家綜合實力,這就需要供電企業財務經營人員不斷分析供電企業未來發展,給企業管理者決策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因此,無論是我國經濟發展方面來看,還是從供電企業自身發展來看,供電企業財務經營人員都必須實現轉型工作[2]。
從目前供電企業運行情況來看,大部分供電企業經濟來源被國家資金控股,導致供電企業財務管理帶來各種問題,如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規范化性不足等問題。同時,很多供電企業具有較強的集團性質經營,在日常資金不足時,通常要通過政府信用來進行貸款活動,有些大型供電企業需要貸款巨大的資金,導致供電企業出現嚴重的負債問題,給整個資金運轉帶來嚴重影響。另外,部分供電企業對財務風險重視程度不足,未及時優化自身變現能力和效益較差項目,給企業經濟效益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造成其無法及時還清債務,只能借貸新債務來還舊債,從而產生嚴重資金縮水風險,上述因素是直接影響到供電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主要因素[3]。
供電企業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人才隊伍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從而給供電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帶來不同程度的困難。個別供電企業并未根據財務管理轉型的需求,制定財務管理考核模式和培訓模式,導致供電企業財務管理考核模式和培訓模式過于單一,無法滿足現代供電企業未來發展需求,對財務管理隊伍轉型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很多供電企業財務管理處于一成不變的狀態,導致很多年輕人在供電企業中不受重視,再加上供電企業晉升機制過于死板,讓很多年輕人無法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另外,由于供電企業具有較強特殊性,工作性質處于穩定,讓工作人員日常工作中養成懶散、毫無奮斗精神等不良習慣,不僅會限制其自身發展,還會降低整個供電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水平,不利于供電企業財務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4]。
在供電企業改革過程中,財務經營人員不僅要從產業結構方面進行改革,還要從資本結構方面進行優化,才能確保各項改革工作正常運行。但從目前供電企業內部管理優化情況來看,內部管理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無法實現有效溝通,很容易影響到供電企業改革效果。同時,在日常供電企業改革過程中,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在思想觀念上存在各種矛盾,業務部門側重于開元增量,財務部門則是追求控制成本,很多業務部門為了能夠提高銷售量,制定的銷售策略和管理要求相差甚遠,有效提高財務風險。另外,部門企業財務管理將注重點全部放在工作效率上面,為實現上述目標,會將企業成本控制在最低限度,不利于供電企業業務部門開展相關工作[5]。
在財務經營人員轉型前,很多供電企業財務經營人員是從事其他工作,大部分屬于業務管理行業,企業管理者不會給其提出較高要求。但在新形勢背景下,供電企業不斷發展,其業務方向呈現多樣化形式,給財務經營人員提出更高要求,不僅要求其擁有各種財務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豐富的財務實踐操作經驗,要做好傳統報賬工作,且時刻關注供電企業各項經濟業務,給供電企業未來發展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針對該種情況,企業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構建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嚴格遵循財務規范,來提高財務運營管理效率,充分發揮財務管理自身作用,提高業務發展效率,保證企業經濟效益能達到預期標準。另外,供電企業財務經營人員不僅要加強自身專業知識學習,還能實現日常工作轉型,才能給供電企業發展提供準確的財務預算和優質的服務,從而促進供電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新形勢背景下,供電企業財務經營人員要懂得改變自身觀念,主動轉型自身管理方法,提高供電企業日常財務數據管理能力,通過深入分析財務數據來實現提高供電企業經濟效益。針對供電企業日常投入產出,作為企業財務經營人員要進行深入分析,并做出科學的判斷,還要根據供電企業業務部門日常營銷情況,基于財務角度來構建財務管理模型,通過模型來進行財務數據預測工作,從而發現供電企業業務部門營銷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措施,來推動企業健康發展(如表1所示)。

表1 財務人員工作重心的轉變
通過分析供電企業實際情況,發現調整機制中很容易給工作人員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針對該種情況,要求供電企業財務經營人員要站在企業整體角度來看,真正做好企業預算管理工作和資源優化配置,制定出科學的供電企業考核標準。因此,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供電企業財務經營人員要主動進行轉型,從而充分發揮財務知識的作用,來引導供電企業實現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供電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想要優化供電企業內部控制效果,就必須提前建立內部監管機制,這對于促進供電企業信息交互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信息交流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相關監管機制建設工作,優化供電企業內部運行結構,確保信息交流的時效性和安全性。并且,供電企業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來運行,確保生產經營的規范性和合理性,有效降低運營風險,加強從管理層到員工的自上而下風險管理意識,提高全體員工的風險防范意識。這就要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定期開展內部控制培訓,強化風險意識,讓供電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占據有利地位。同時,審計工作對供電企業日常運行同樣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審計工作能提高審計工作效率,確保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和獨立性,加強審計工作內部監督功能,特別是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很多關鍵信息是以數據的形式出現,通過審計工作能準確審核數據和書面資料,避免關鍵數據出現問題。
綜上所述,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要高度重視財務經營人員的轉型,根據供電企業實際情況來構建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不斷提高財務經營人員的業務水平和道德素質,來實現新時期進行轉型,大幅度提高供電企業財務水平,對整個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