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麗
肛腸疾病是一類臨床多發的疾病,隨著生活環境和飲食方式的改變,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在目前的臨床治療中,手術是治療肛腸疾病的重要手段,具有技術完善、療效良好的優勢。但是,由于手術的有創性以及手術生理部位功能的特殊性,術后疼痛、創口不愈等情況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負擔,從而影響疾病的治療[1,2]。適宜的護理方式對于患者術后心理的疏導和生活質量的保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中醫護理模式,探討中醫護理模式對肛腸外科手術患者生活質量和心理狀態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開封市中醫院肛腸科進行診治并實施肛腸外科手術的110例患者納入本次研究,根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常規護理組和中醫護理組,每組55例患者。常規護理組中33例為男性,22例為女性;年齡25~46歲,平均年齡(35.9±3.1)歲;手術方式:13例為混合痔內剝外扎術,19例為外痔切除術,15例為內痔切除術,6例為肛裂手術,2例為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中醫護理組中30例為男性,25例為女性;年齡28~47歲,平均年齡(36.3±3.3)歲;手術方式:11例為混合痔內剝外扎術,20例為外痔切除術,16例為內痔切除術,5例為肛裂手術,3例為肛周膿腫切開引流術。通過比較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護理方法:(1)常規護理組:本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方式,包括監測基本生命體征血壓、血糖、心率、血氧飽和度等,并按醫囑施予補液、補充各種營養物、糾正水電解質失衡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強調戒煙戒酒和低鹽、低脂飲食,保證營養攝入,禁食刺激性食物,對于手術情況及時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作好答疑。(2)中醫護理組:本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中醫護理模式進行干預,包括:①情志護理:以中醫七情理論為基礎,注意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和情志變化,特別是術后的疼痛會使患者出現相對激越的行為,因此要在手術前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良好的關系,護理過程中對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予以疏導;并通過知識宣講、成功案例講解等方式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增強治療的信心,提高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對住院過程中出現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患者采取五音療法、情志相勝療法,輔以針刺、耳穴壓豆等中醫特色治療方法。②中藥膳食調理:指導患者清淡飲食,如有需要,向患者推薦食療方法,飲食以營養、易消化為主,但要注意營養搭配,嚴忌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并選擇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如蘿卜、冬瓜、茯苓、薏米等,視患者口味可選擇綠豆粥、白茯苓粥等。③中藥熏洗護理:中藥組方:黃柏 10 g,苦參 10 g,蒲公英 15 g,芒硝 5 g,五倍子 10 g,甘草 6 g,魚腥草 10 g,當歸 10 g,大黃 5 g。將上述組方藥物煎好備用(每袋200 ml),首先調節熏洗室溫度在24 ℃左右,做好遮擋,對用具進行消毒(每人1份),將備好的藥液倒入已乘有2000 ml開水的浴具里,指導并協助患者取舒適的體位,充分暴露熏蒸部位熏蒸10 min(注意患者其他部位的保暖),然后判斷藥液溫度涼至約40 ℃時,指導(必要時可征求患者意見進行協助)患者將患處浸泡于藥液中,坐浴大約15 min,囑患者盡量放松肛門括約肌。每天早晚各熏洗1次。連續熏洗7 d。④日常排便護理:叮囑患者盡可能定期排便,切忌無便久蹲或便后不起,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并指導患者有意識地對肛門括約肌進行收縮訓練,并輔以腹部順時針按揉以促排便,如果患者出現長時間的大便干結不下,可輔以緩瀉劑或開塞露等[3,4]。
1.3 觀察指標(1)滿意度:于患者出院時應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針對護理情況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滿意度評價=(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2)生活質量評分:于護理干預前后采用WHO生活質量測定量表簡表(WHOQOL-BREF,共26個條目,滿分100分)[5],包括生理功能、心理、社會關系、環境獨立性與精神,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3)心理狀態評價:于護理干預前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6]與焦慮自評量表(SAS)[7]對2組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進行評價,分數越低,表示心理狀態越良好。

2.1 滿意度常規護理組滿意度評價總體滿意39例,滿意度為70.91%(39/55),中醫護理組滿意度評價總體滿意48例,滿意度為87.27%(48/55),2組滿意度之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2.2 生活質量干預前,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各項目之間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中醫護理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在生理功能、心理、社會關系、環境、獨立性、精神以及總生活質量方面均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其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心理狀態干預前,2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中醫護理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常規護理組,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2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分,

表3 2組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比較 (分,
肛腸外科手術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手術類型,但是由于其病理部分的特殊性,手術不僅會帶來疼痛,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而且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影響。因此,在肛腸外科手術后的治療中,護理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飲食指導、健康教育、心理疏導、排便管理等護理方式對于提高治療的依從性,促進患者的轉歸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8,9]。
中醫護理模式是以中醫藥基本理論為指導,將中醫學的整體觀和辨證論治相結合的特色護理模式,在護理過程中,護士不僅具備一定的中醫護理理論知識,而且掌握一定的中醫護理操作技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肛腸外科護理質量[10,11]。情志護理注重對患者七情的調節,有助于疏導患者的不良情緒,促進病情的康復。中藥膳食護理不僅能夠均衡患者的營養,而且能夠調理患者的身體,利于疾病康復。而中藥熏洗護理可以借助蒸汽的升騰之性直接將藥物作用于患處,實現疏通腠理、暢通氣血的效果。現代研究表明,熏蒸法,熱汽上蒸,熱汽可深入作用于皮下血管,使血管舒張、血液循環加快,進而有利于氧、營養物質、免疫蛋白、凝血等有效物質進入創面,促進創面的新陳代謝,加快組織細胞再生,增強創面的修復。同時藥物分子隨熱汽上蒸,進入皮下,血管舒張有利于藥物的吸收。這樣藥物在創面局部的濃度達到最高,能很好發揮消炎止痛、消腫生肌等治療作用[12,13]。
本次觀察結果顯示,中醫護理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更高,而心理狀態也更加良好。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觀察中,中醫護理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各方面均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其組間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患者經過中醫護理模式的干預,患者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均有了很大的提高,經過專業醫護人員的健康教育、飲食護理等多方面的護理,患者及其家屬對病情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對病情治療后應注意的事項有了充分的準備,這也極大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緊張感,使患者很好地改善了自我焦慮程度,緩解了心理壓力。
綜上所述,在肛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實施中醫護理模式,不僅能夠更加顯著地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而且患者診療滿意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