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詩



【摘要】? 目的? 觀察高壓氧(hyperbaric oxygen,HBO)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引起的新生兒腦損傷的治療效果。方法? 以醫院兒科2020年1月- 2021年12月收治的66例HIE新生兒為研究對象,采用性別、胎齡等組間基本資料均衡可比的原則對其進行分組,每組33例。對照組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進行HBO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療效、神經行為功能以及預后情況。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量表(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NBAS)各項評分均顯著提高,而觀察組治療后的評分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雙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患兒治療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智力發育及運動發育評分均逐漸升高,但各時間點兩項指標均以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組間<0.05),并且隨觀察時間延長組間差異逐漸增大(P交互<0.05)。對照組及觀察組的遠期后遺癥發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HBO治療HIE患兒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恢復HIE患兒的神經行為功能,促進智力發育及運動發育情況,且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腦損傷;高壓氧
中圖分類號? R722.1?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1-0223(2023)03--03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因大腦缺氧引起的腦損傷疾病,早期的癥狀表現為昏迷,即由于網狀激活系統或兩個大腦半球功能障礙導致的病理性意識喪失[1];同時該病還是致癲癇、發育遲緩、運動障礙、神經發育遲緩或認知障礙等神經功能障礙的主要因素之一[2]。HIE直接危害新生兒生命安全或嚴重腦損傷,臨床對其治療方案十分重視。研究表明,高壓氧(hyperbaric oxygen,HBO)可有效降低HIE引起的死亡率和致殘率[3]。為此,本研究對HIE患兒給予HBO治療,觀察HBO在HIE治療中的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醫院兒科2020年1月- 2021年12月收治的66例HIE新生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確診至入院治療時間<24h;符合2004年兒科學(第6版)中的HIE診斷標準及臨床分度標準[4]。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疾病;染色體異常者;對治療藥物過敏或感染者。根據性別、胎齡等基線特征組間均衡可比的原則對其進行分組,每組33例。對照組男18例,女15例;胎齡32~40周,平均37.51±1.35周;日齡30min~3d,平均1.05±0.84d;出生后5min的Apgar評分0~7分,平均4.39±1.15分;體重3.0~4.2kg,平均3.59±0.71kg;HIE輕度8例,中度16例,重度9例。觀察組男20例,女13例;胎齡35~41周,平均37.59±1.42周;日齡30min~3d,平均1.12±0.81d;出生后5min的Apgar評分0~7分,平均4.56±1.23分;體重2.9~4.3kg,平均3.63±0.82kg;HIE輕度10例,中度18例,重度5例。兩組患兒上述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兒家屬均已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進行常規治療,給予對癥治療,即吸氧,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止血、給予抗氧化劑、控制驚厥及降顱壓治療。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進行HBO治療,即入院后立刻給予HBO治療。采用嬰兒氧艙作為治療儀器,壓力數據設置為0.05~0.07MPa,治療時首先穩壓吸氧30min,升壓和減壓時間則分別為15min,艙內溫度設置為2~28℃,氧濃度為100.00%,1次/d,10次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治療效果:通過對患兒的意識、吃奶情況、肌張力、神經反射及驚厥等臨床癥狀和體征進行監測,記錄2組患兒相關癥狀體征的消失時間,并以其作為評價標準。患兒經治療后3~5d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為顯效;經治療后10d左右,患兒臨床癥狀體征有一定的改善,例如意識障礙開始消失,神經反射情況及肌張力有顯著改善,抽搐停止,視為有效;經治療超過10d或1個療程以上者仍未見有任何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改變表現,視為無效。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00%。
(2)神經行為功能情況:采用新生兒行為神經測定量表(neonatal behavioral assessment scale,NBAS)作為評價工具,量表共計20項條目,包括6項行為能力檢查,4項被動肌張力檢查,4項主動肌張力檢查,3項原始反射檢查及3項一般反射檢查。每個條目評分為0~2分,整個量表的總分為40分,如患兒的量表總分<35分則提示其神經行為功能存在一定的異常[5]。
(3)預后情況:對兩組患兒進行為期24個月的隨訪,記錄患兒預后情況。①智力發育情況采用中國科學院中國兒童發展中心兒童心理分中心(children's developmental centr of China,CDCC)共同編制的小兒智能發育量表作為檢測評價工具[6];②運動發育情況采用蓋塞爾發展量表作為嬰幼兒發育評定量表,檢查內容包括適應性行為、大運動行為、精細動作行為、語言行為及個人-社交行為,通過測查及詢問家長后計算出發育商數(development quotient,DQ)。以上2個量表滿分均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發育情況越好,均需進行3個月、6個月及12個月的定時評價。
(4)后遺癥:患兒隨訪24個月內發生后遺癥情況,包括有腦癱、癲癇及智力低下。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組間護理有效率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采用χ2檢驗;量表評分數據為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神經行為功能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兒行為能力檢查、被動肌張力檢查、主動肌張力檢查、原始反射檢查、一般反射檢查的NB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NBAS各項評分均顯著提高,而觀察組治療后的評分較對照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治療后智力發育及運動發育情況對比
雙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兩組患兒治療后3個月、6個月、12個月智力發育及運動發育評分均逐漸升高,時間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時間< 0.05);各時間點兩項指標均以觀察組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組間<0.05),且隨觀察時間延長組間差異逐漸增大(P交互<0.05)。見表3。
2.4? 兩組患兒遠期后遺癥發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及觀察組的遠期后遺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新生兒HIE是指繼發于圍產期窒息等因素所致的缺氧/缺血性腦損傷,其特點是中樞神經系統出現一系列異常。HIE可導致嚴重的后遺癥,包括腦癱、癲癇和智力低下等。目前,臨床制定的新生兒HIE的主要治療方針為針對受損神經元的代謝功能、腦血流量和腦細胞代謝等進行改善以及驚厥控制。目前各大醫療機構已經實施了多種治療方法,例如亞低溫、HBO治療、藥物治療等,然而迄今為止,臨床尚未明確治療HIE的有效策略。其中,HBO是療效反饋較佳的一種療法,是指通過在一個高大氣壓的環境下吸入純氧,提高氧分壓,使得機體內的血氧及組織含氧量得到上升,增加氧的有效擴散距離,從而改善患兒腦組織缺血缺氧的狀態,尤其是可有效改善腦組織水腫等并發癥狀;此外,HBO又可抗菌,對組織的代謝障礙進行糾正,是目前治療腦損傷相關疾病的常用療法。研究報道稱,通過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新生兒出現HIE的6h內進行HBO可取得良好的結果并促進長期的神經功能恢復[7],在身體條件允許下,越早給予HBO治療時越好,在疾病發生的24h內立即給予HBO,可及時解決水腫、缺氧的惡性循環,重新糾正并組織缺氧狀態,起到治療病因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療效高于對照組,證實了HBO對于新生兒HIE的治療有效性。與相關報道結果一致,李皓瑾等[8]研究顯示,HBO治療新生兒HIE有效率達85.9%,除此之外,HBO治療新生兒HIE可有效縮短兒童原始反射和肌張力的時間,同時有效降低兒童后遺癥的發生率。分析原因,應與HBO可改善兒童腦組織的缺血缺氧狀態,進而促進神經修復和發育有關。本研究采用NBNA對患兒的神經行為功能進行評估,該量表可及時發現腦損傷情況,進而確保患兒得到及時治療,可有效促進神經功能的開發與恢復,結果顯示HIE患兒經過治療后的NBNA恢復至接近35分,提示HBO可有效提高患兒的神經行為功能,減少發生新生兒腦損傷情況。上述結果顯示,HBO的療效佳,其還可促進患兒神經系統發育、腦生理情況以及運動發育情況等,預后情況顯著。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智力發育情況以及運動發育情況在隨訪12個月的過程中均呈現改善趨勢,尤其是治療3個月時其療效顯著,表明HBO對HIE患兒的遠期治療效果明顯[9-10]。另外,本研究對照組與觀察組的后遺癥發生率對比未見顯著區別,且發生率較低,提示HBO治療HIE患兒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HBO治療HIE患兒具有顯著的臨床療效,可有效恢復HIE患兒的神經行為功能,促進智力發育及運動發育情況,且安全性較高。
4? 參考文獻
[1] 王秋麗,呂紅艷,吳素靜,等.亞低溫對中、重度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血清髓鞘堿性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及預后的影響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0,28(8):47-52.
[2] 張銘珠,臧月珍,朱玲玲.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治療的相關進展[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1,25(2):106-111.
[3] 張麗榮,趙英.循證護理配合早期高壓氧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3):2282-2284.
[4] 孫祎璠,蔡成.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治療研究進展[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21,36(8):631-634.
[5] 郭江波,袁天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發病機制及診治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21,27(13):2624-2629.
[6] 徐娜,王曉艷,易先麗.風險預警管理在高壓氧治療嬰幼兒缺血缺氧性腦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20,27(2):252-254.
[7] 張杰,師亞玲,黃衛東,等.高壓氧治療改善大鼠顱腦損傷后神經功能障礙的效果及機制研究[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21,28(2):224-228.
[8] 李皓瑾,彭明琦.高壓氧聯合袋鼠式護理干預治療中重度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療效觀察[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20,27(1):116-119.
[9] 許婧,丁周志,劉娜娜,等.亞低溫聯合促紅細胞生成素對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J].安徽醫藥,2020,24(5):849-854.
[10] 楊苗娟,高帆,曹小麗,等.嬰幼兒缺血缺氧性腦病高壓氧治療依從性現狀及影響因素[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20,27(1):114-116.
[2022-05-27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