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偉杰 上海市上海中學
為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培養學生課程核心素養,本文在充分了解學生已學習內容和水平的基礎上,注重學練內容的縱向關聯性,強調從以知識為本向以學生發展為本轉變,引導學生學練結構化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運用多學科的知識和方法解決體育與健康實際問題的綜合學習能力。同時,本課關注學生認知和思維的拓展,運用快捷實用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著力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運動認知,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深度學習,學以致用。
1.教材分析
立定跳遠一直是國家體質數據測試的項目之一,是評定學生身體素質的一項重要指標,它是一個主要訓練下肢爆發力、核心力量和上下肢協調能力的項目。立定跳遠動作技術包括預擺、起跳騰空和落地緩沖三個環節。1.預擺: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后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后擺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臂盡量后擺。2.起跳騰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后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并充分展體。3.落地緩沖: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后擺動,并屈膝落地緩沖。立定跳遠教學單元設計為3課時,本課為第1、2次課,主要是要讓學生初步掌握切入和傳球時機,嘗試挑戰完成限制性實戰演練。


大單元 中、小單元 內容 課時田徑跑快速跑 3課時耐力跑 2課時校園定向跑 2課時跳立定跳遠 3課時挺身式跳遠 3課時背越式跳高 3課時擲 側向滑步推實心球 3課時
2.學情分析
(1)學習基礎
學生知曉立定跳遠的動作名稱,但大部分學生無法說出立定跳遠的動作結構,還有一多半同學小學階段沒有學習過立定跳遠,甚至動作模式完全錯誤。本節課根據學生基礎水平,設置內容為所有水平同學提供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
(2)身心特點
授課對象為高一(4)班男生,該年齡段學生運動能力較強,對田徑運動項目非常感興趣,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較強。同時,他們具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和好勝心,大部分同學在初中已經接觸過田徑跳遠教材內容。
(3)能力水平
本節課為田徑大單元,跳中單元,立定跳遠小單元3-(1、2),前面課時的學練過程中,學生基本掌握了快速跑起跑和途中跑的技術,也明確了奔跑、跳躍和跑跳結合中發力模式和原理,還提升了下肢力量和爆發力,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1.理解充分展體和快速收腹提膝對提升跳遠距離的原理,90%以上的學生初步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并嘗試達成良好等級以上的距離,發展下肢和核心力量、速度、靈敏和協調等素質。
2.積極參與各類跳躍練習,在不斷變化條件和難度的學練過程中快速適應和調整懼怕、畏難情緒,勇敢挑戰自我,突破極限。
3.經歷專項技能和體能學練過程,善于同隊友合作,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同其他組比賽時合理競爭,有正確的勝負觀。
學習重點:快速收腹、提膝與伸腿
學習難點:擺臂后的空中展體
1.問題引導,實踐明理
由于高一年級學生具有善于思考、不畏挑戰的特點,針對動作結構設置學練問題,比如,擺臂蹬地后的騰空動作,哪幾個關節在一條直線上;落地前騰空的腿部動作和哪個跳躍動作相似,要點是什么。帶著問題讓學生參與分析和學練,激發學生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索的能力,讓學生在明白原理的同時,掌握學練方法和技能,為之后相關跳躍技能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整個環節中起的作用是問題的“引發者”,學習的“引導者”,評價的“引路者”。
2.一物多用,緊扣要點
立定跳遠以下肢力量鍛煉為主,增強力量、爆發力和協調性需要特定的輔助器材。本次課利用了小墊子作為主要的輔助道具,在導入部分,墊子呈“人”字形擺放,作為已經學習的收腹跳連續跳躍的欄架使用;側重、難點的部分,作為學生相互保護和安全落地的保護設施,讓學生大膽自然地完成充分展體,克服心理障礙;最后在體能部分,讓學生利用墊子組成不同的模塊,完成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的循環練習。整節課結合重難點的學練方法,改變墊子的形狀和用途,將墊子做到了“一物多用”。
3.合作學練,提質增效
由于本班學生性別、身體形態和素質差異大,在學生分組時,采用同質和異質性結合的形式,如在斜身收腹提膝跳時,采用異質分組,發揮組內體育骨干作用,在動作完成和保護方面帶動成員共同進步。在最后完整動作時,采用同質分組,針對特定問題具體分析,分層教學,盡力使每一位同學在學習中有所收獲,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1.場地器材
場地:室內籃球場一片
器材:小墊子24塊、標志桶8個、大墊子8塊、Ipad1臺、掛圖1幅
2.運動負荷
全課練習密度:55.8%內容主題密度:55%運動強度:中上
3.安全保障
①課前檢查籃球場地是否干凈整潔,沒有異物,其他輔助器材是否擺放到位。
②針對教學內容做腳步移動、動態拉伸等準備活動,防止運動損傷的發生。
③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和配合要點。
④課前詢問學生身體狀況,課中課隨時提醒學生注意練習間距,防止碰撞,課后做好學練的指導工作。
問題1:學生預擺不協調。
對策1:教師引導學生由慢到快反復做,前擺直腿后擺屈膝的動作。
問題2:學生上體前傾過多,膝關節不屈,重心降不下去,形成鞠躬動作。
對策2:做屈膝動作時眼睛同時向下觀察,垂直視線不超過腳尖,熟練后快速預擺屈膝完成準備動作。
問題3:騰空過高或過低。
對策3:利用一定高度或一定遠度的標志線來糾正。
問題4:收腿過慢或不充分。
對策4:反復做收腹跳的練習,提醒學生注意要點:大腿往胸部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