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輝 朱雯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
新課改背景下,人們已經逐漸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并創建相應制度和方法,以期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可能因學生理解程度不同、身體素質不同以及性格特點不同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小學花樣跳繩課程教學質量。因此,相關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較強培訓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其能積極主動參與到花樣跳繩運動之中。
在中小學開展有氧運動過程中,花樣跳繩運動因比較有趣和簡單已經逐漸得到中小學學生所喜愛。另外,在進行中小學花樣跳繩課程教師時,也可以不受到器材以及空間的制約,對中小學生而言,進行跳繩自由感、趣味性十足,可以隨時進行運動,極大激發學生運動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中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采取正確方式和方法,讓花樣跳繩具有多樣性,從而推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也能在運動期間鍛煉學生組織協調能力以及起到鍛煉身體作用。除此之外,合理進行花樣跳繩運動,教師適時引導學生參加改變以及創新過程中,學生組織能力、構思能力以及創新意識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最后,在體育教學跳繩課程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體育素養,從而讓學生能具有飽滿的熱情以及激情參與到日常學習以及生活之中,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進行花樣跳繩運動時,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血液循環,改變長期久坐血液流通不順暢情況,也可以消耗身體內過多脂肪起到鍛煉身體作用。另外,花樣跳繩運動作為一項有氧運動,相比于慢跑運動,會比起氧氣利用率更高,而且健身效果也比慢跑要好[1]。合理進行花樣跳繩運動,可以讓學生在鍛煉身體同時增長肌肉,并且在運動期間也不會產生過多乳酸,從而減少學生在運動之后出現全身酸痛的概率,因此,花樣跳繩運動更適合不宜運動強度過大的中小學生群體。除此之外,因為花樣跳繩運動對于體能方面需求較低,使得在運動時出現身體損傷情況明顯減少,并且與中小學生身體素質要求非常契合,滿足中小學生對于進行體育運動的需求。最后,中小學教師在進行花樣調成課程教學時,因為其需要學生腿、手腦等器官相互協調配合,所以也能有效提升學生靈敏性[2]。合理進行跳繩運動,也可以讓學生下肢、上肢、腹部以及腰部等各個部門緊密配合,更好進行花樣跳繩運動,從根本上鍛煉學生身體協調能力。除此之外,根據花樣跳繩的特點,可以靈活選擇場地,因此實施起來較為方便和快捷。運動時間也可隨現場實際情況適時調整。跳繩也方便攜帶,讓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到跳繩運動之中,從而有效提升全體學生身體綜合素質。
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盡管花樣跳繩運動整體操作簡單,上手起來較快,但是對于中小學生而言,正處于身體和心理成長關鍵時期,在此期間中小學生身體和心理發育尚未成熟,因此對于進行跳繩運動來講,具有一定難度。與此同時,因為部分同學身體發育較晚或者身體協調能力較弱,使得這類學生在進行運動時產生一定抵觸心理,不能在運動中樹立信心,也就不能更好開展跳繩運動。另外,由于部分同學缺少跳繩運動自信心,使得體育教師在進行花樣跳繩課程教學時,缺乏自主性、積極性,不能主動參與到日常跳繩運動中也缺乏跳繩動力。首先,部分中小學生在開始學習跳繩課程時,因為對跳繩節奏感掌握不強、技巧掌握不到位,致使學生在學習跳繩時出現搖繩不穩情況,如兩邊跳繩節奏不一致、跳繩搖不起來等情況,使得跳繩運動課程進展受到制約[3]。其次,也有部分同學,即便學會如何進行跳繩運動,但是卻沒有掌握相應跳繩節奏,使得沒有掌握跳繩節奏重要要領,最終導致跳繩動作不協調、不自然,不能很好起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能力。因為中小學階段也是學生腦力發育關鍵時期,部分同學可能存在沒有掌握正確訓練方法,也就不能在思維上跟上教師教學步伐,實施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提升速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最后,因為在進行中小學花樣跳繩課程教學時,許多花樣跳繩形式和方法都離不開同學們密切配合。但是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因為學生們理解能力不同、跳繩能力不同,使得學生在跳繩時達不到協調統一,這在無形中加大了訓練難度,使得進行花樣跳繩運動達不到預期效果。
要想從根本上提升中小學花樣跳繩課程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逐漸強化花樣跳繩實效性,就需要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之前及時轉變自身教學理念以及思想觀念,改變以往可能存在的只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情況。在教育不斷改革和創新背景下,應逐漸意識到進行素質教育重要性并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并且在教學中不斷對花樣跳繩課程進行優化,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其在學習中產生對花樣跳繩的興趣[4]。另外,中小學應根據自身教育資源以及學生實際情況,對現有方式不斷創新和探索,逐漸讓花樣跳繩課程形成系統的全面培養學生身體綜合素質的體系,與此同時,也應對現有花樣跳繩教材以及課程進行優化,合理制定每節課、每周、每月、每季教學目標以及計劃,對花樣跳繩課程進行合理安排,從而讓學生可在教學中完成階段性目標,學生身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比如,在每周進行花樣跳繩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制定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教學目標,并在教學期間引導學生完成相關目標,在此過程中,帶領全員學生進行花樣跳繩運動。可合理創設教學情境,讓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協調能力不同的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之中,讓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和增強,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從而讓學生擁有飽滿精力和熱情參與到教學之中,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程度明顯提高。最后,在花樣跳繩教學過程中,因為教師精力畢竟有限,有可能不能照顧全部同學。因此,教師可讓身體素質較好以及技術水平較高同學擔任“小小教師”,不僅讓基礎較弱同學受到良好教學,也能讓基礎較強同學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學生之間溝通和交流,拉近同學之間的距離,以便更好進行接下來花樣跳繩運動。
在小學體育教師創新優化花樣跳繩課程時,其中游戲教學方法是其中最為常用、最為有效方法之一[5]。因為中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在此期間應用游戲教學方法,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激發學生興趣。中小學體育課程一般都在室外操場上進行,因為操場較為寬闊,再加上布置一定器材以及設備,非常容易開展游戲教學方法,從而有效提升花樣跳繩課程實效性以及趣味性,也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學習相關技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在操場上進行花樣跳繩課程教學時,體育教師可適時加入游戲,然后以花樣跳繩為主要基礎,并將相關技巧以及技術融入其中,從而讓學生感受到花樣跳繩的魅力,讓其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日?;犹K訓練之中,并通過游戲方式方法,掌握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專業技能,讓其在學習和游戲過程中,感受到進行相關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有效減少學生在學習期間可能出現不自信氣餒心理。比如,教師在教學“單搖前交叉”時,體育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點,并逐漸了解和掌握相關單搖前交叉相關動作要領。在學生掌握一定相關技能之后,可帶領學生們進行跳竹排游戲。跳竹排游戲方法為:教師將同學具體分為兩個小組,然后組織學生相對著來氣調整排成兩隊,然后,教師喊口令“開始”,從每大組的第一小組成員起,逐個、快速跳躍“竹排”后再蹲下繼續“竹排”。隨后第二小組同樣這樣做動作,一直到最后一個小組完成后喊出口令為止。通過這種類似游戲方式方法,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相關知識點的樂趣,并讓其擁有飽滿激情參與到接下來生活以及學習之中。
花樣跳繩運動實質就是學生利用跳繩合理進行各種跳繩動作的競技類體育項目。因此,其包含多種有趣多樣跳繩方法,多人跳、雙人跳以及單人跳,并在推廣過程中逐漸被中小學生所喜愛。因此,在中小學花樣體育教學過程中,為讓學生在此期間掌握更多跳法以及技巧,可以通過演示方式讓學生觀看到花樣跳繩分解動作,以便學生進行研究和學習[6]。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動作示范演示過程中,可有效使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信息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為開展花樣跳繩課程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合理應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播放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視頻,并將相關動作制作成分解動作視頻,在播放期間教師在旁進行實時講解和演示,在雙重作用下讓學生詳細了解到各肢體動作要領,主動進行學習以及模仿,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理解程度。與此同時,在進行相關動作訓練時,教師應時刻觀察學生們訓練情況,并及時修正動作,讓學生學習到如何正確站位以及跳繩的拿法,從而讓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提升。最后,針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重點以及難點時,可熟練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相關視頻,從而讓學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
除在體育課程中教學花樣跳繩之外,中小學生在生活中也會經常進行花樣跳繩運動。但是在花樣跳繩過程中,很可能因為掌握相關專業技能以及知識有限,再加上學生因生活環境不同、受到教育不同,使得學生在進行花樣跳繩運動中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中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花樣跳繩過程中,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不同教學方式和方法,不能只運用一種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教學。如,根據學生身體特點、行為特點、心理特點有效應用分層式教學方法,并根據現階段教學內容以及相關技術目標,讓學生基于自身情況進行有選擇學習相關知識點,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另外,因為中小學花樣跳繩課程內容較為豐富和多樣。所以,在完成相應教學目標和任務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和課后訓練中,進行自主探究和創編,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進行自主探究和創編過程中,學生根據相關訓練內容進行自主思考,并在創編過程中與同學進行深入溝通和交流,從而更加方便發現自身不足,以便進行針對性學習,從而提升相關跳繩技能,在此期間通過友好溝通和交流也能讓學生收到一定成就感,讓其逐漸意識到進行探究和創編的樂趣,并且在接下來學習中,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相關教學之中。
在中小學花樣跳繩課程中,有效應用分層教學、游戲教學、多媒體教學,提升中小學生對花樣跳繩相關知識和技能掌握程度之外,也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可展示相關技能的掌握平臺,并讓學生有鍛煉和提升機會。比如教師可合理利用早操、課間操、課外活動、興趣小組以及體育課堂等多種方式,進行拓展延伸,并根據學生年齡以及身心特點,創建出不同等級和不同形式訓練和展示機會,從而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花樣跳繩興趣。又如,可將花樣跳繩競賽以及表演相結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花樣跳繩課程創新和發展。適時舉辦相關跳繩競賽活動,不僅可選出較為優秀跳繩表演者,也能在競賽過程樹立正確拼搏的精神,讓學生養成堅韌不屈的性格,從而更好參與到學習之中,并讓學生學會自我定位以及評價,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身體素質。
綜上所述,中小學花樣體操課程與傳統課程不同,需要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內容相結合,從根本上提升學生花樣跳繩技巧掌握程度。因此,在教學期間,教師靈活應用游戲教學、分層次教學、多媒體教學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實踐訓練,從而讓學生身體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有效提升學生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