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彤彤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在朗讀中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之美。
3.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式,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季節。
【重點難點】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式,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季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四季》這篇課文,認識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還認識了不少詞語寶寶呢。你還會讀嗎?
2.指名讀,開火車讀。
評價:聲音真響亮,我們一起來和詞語寶寶們打打招呼吧。(齊讀。)
3.字字準確,聲音響亮。這四個季節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喜歡?
二、入情入境,讀出童趣
(一)學習第一小節
過渡:看來每個季節都有吸引我們的地方。一年之計在于春,我們先來看看一年之中的第一個季節是什么樣子的。
1.指名讀第一小節。
2.理解“草芽”,識記“尖”。
(1)春天真是個好季節,天氣變暖,萬物蘇醒。看,柳樹上冒出了嫩芽,我們叫“柳芽”。看!地面上冒出了小草的嫩芽,叫什么?(草芽。)
(2)(出示圖片)這就是草芽,再看看“尖”這個字,同學們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嗎?(我們來觀察它們有什么共同之處,都是上面小,下面大,合起來就是“尖”。)
(3)是啊,比如寶塔上面小,下面大,我們可以說“塔尖”。我們生活里還有什么東西上面尖尖小小的,下面寬寬大大的?預設:鉛筆、牙簽、葉片等。
(4)老師還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一個“尖”已經能寫出草芽的樣子了,為什么作者要用“尖尖”呢?比較朗讀“草芽尖”和“草芽尖尖”,請你讀讀看,看看你更喜歡哪一個。哪種更能讓你感受到草芽的可愛?(草芽尖尖。)誰來輕輕地叫一叫可愛的草芽?讓我們一起試試。
3.那尖尖的草芽會對小鳥說什么呢?草芽為什么說自己是春天?
預設:是啊,春天到了,小草也發芽了。
4.整整一個冬天,小草都蜷縮在泥土里,它早就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了,好不容易春天來了,它們就鉆出地面。你們說,當它們抬頭看到這個美麗的世界,驚不驚喜?(驚喜。)小草芽正迎面遇上了來找春天的小鳥。誰能做小草芽,和小鳥說說這個消息?(指名讀,女生讀。)
5.聽了小朋友的朗讀,我真想變成一株可愛的草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一小節,老師看一看誰讀得最高興、最得意。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隨文學習生字“尖”,將文本學習與語言訓練緊密結合,在學習中學生既理解了“尖”,又感知到了小草的特點,并在多種形式地朗讀中讀出韻味,讀出情趣。】
(二)學習第二小節
1.春天給我們帶來了草芽尖尖,那么夏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
2.這是詩人眼中的荷葉,那么荷葉在你眼中又是什么樣的呢?
預設:荷葉大大,荷葉綠綠。
3.你們喜歡的夏天還會有什么呢?你能仿照荷葉圓圓來說一說嗎?預設:西瓜,冰淇淋,游泳。看來同學們都很喜歡夏天啊!
4.夏天也是小青蛙最喜歡的季節,荷葉正要熱情地呼喚他呢,荷葉對青蛙說——我是夏天。慢慢地小魚游過來了,荷葉會對小魚說什么呢?——我是夏天。小烏龜也來湊熱鬧了,荷葉會對小烏龜說——我是夏天。
5.誰還喜歡夏天?能把你的喜愛之情讀出來嗎?(指名讀。)
6.男生試著來讀一讀這一小節。
【設計意圖:設計情境,角色扮演,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創設情境讓學生反復朗讀,學生不僅能讀正確,也能讀出情趣,真正做到以讀為本,讀中感悟。】
(三)學習第三小節
1.夏天如此美麗,那么秋天是怎么樣的呢?請喜歡秋天的學生一起讀讀第三小節。
2.誰在向我們報告秋天的到來?(谷穗。)
3.它是什么樣子?(谷穗彎彎的。)
4.彎彎是什么樣子?小谷穗在哪里?誰來做做動作。我們班有沒有小谷穗?能不能邊做動作邊讀?評價:成熟的谷穗會彎腰,你不僅會表演還很會讀書呢!
5.在這一小節中,你們還覺得哪個詞語用得很有趣?預設:鞠著躬。
6.谷穗為什么像人一樣會鞠躬?
預設:它成熟了,壓彎了;風一吹,它就彎腰……(谷穗彎彎是因為秋天了谷子都成熟了,結滿了果實,很重,所以把腰都壓彎了;被壓彎了腰的谷穗就像是在向我們鞠躬一樣。)
7.是呀,豐收了,大家多高興,讓我們帶著喜悅的心情來讀一讀,好嗎?
8.表演讀,體會情趣。
師:我知道我們班可有不少小小表演家,讓我們一起一邊學著谷穗鞠躬的樣子一邊讀一讀第三小節。
【設計意圖:讀好課文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在對話中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感受,聯系生活談體會。學生在對話交流中引發思考,感受豐收的喜悅,豐富內心體驗。學生越讀越好,越讀越美。】
(四)學習第四小節
1.冬天里都有哪些有趣的事情?下雪和小雪人真的是冬天最明顯的標志啊,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可愛的雪人朋友,看看它都說了些什么?指名讀第四小節。
2.小雪人說了些什么?
預設:我就是冬天。
3.比較第1、2、3和第4小節。
師:你們有沒有發現,雪人說的話和前面草芽、荷葉、谷穗相比有什么不同?(多了一個“就”。)顯示出這位雪人寶寶的自豪,它可是由小朋友們創造出來的,誰來讀出它的自豪?
4.那它是怎么說這句話的呢?
預設:雪人挺著大肚子,頑皮地說。
5.誰來當頑皮的小雪人,帶上動作讀讀這一節?(出示第四小節。)
6.你真是一個頑皮的小雪人,誰來向它挑戰?指名再讀。
7.老師覺得你讀得聲音響亮,但還不夠頑皮,誰能加上動作再來讀一讀呢?(生表演讀。)
8.大家都來做頑皮的雪人吧!(全體起立加上動作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表演讀,學生邊做動作邊讀,把課文中的內容轉化為學生的動作,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這樣以表演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在表演中讀出趣味。】
三、設計作業,練在課堂
1.小朋友們都有表演天賦,演得好,學得也快。現在,讓老師為你們配上音樂,我們分小組美美地讀一讀這篇課文,讀的時候也可以加上動作,準備好了嗎?
2.聽了你們的朗讀,我覺得四季更美了。相信這么美的文字已經印刻在了同學們的心中,誰能根據黑板上的板書,選擇你喜歡的季節背一背呢?(指名背、齊背。)
3.我們班小朋友的記憶能力可真強,還有幾個生字寶寶想再考驗考驗大家的書寫能力,你們敢接受挑戰嗎?請同學們翻開《補充習題》31頁,根據我們剛才背的內容寫一寫。
評價:“人”“天”“是”撇捺要寫得舒展,“四”要向內收。
4.四季的美在于春夏秋冬的流轉,而漢字的美就在這一筆一畫之間。我們一定要認真觀察,認真對待。
【設計意圖:“雙減”政策下,要將作業設計與教學設計融為一體,這樣從背到寫,及時鞏固,讓背和寫融為一體,既落實了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又讓學生再一次品讀語言文字,體悟文本的特點。在課堂上真正讓學生在“聽中學、練中學”,讓學生學在課堂,用在課堂,既完成了本課教學目標,又減輕了學生學業負擔。】
四、拓展延伸,模仿創編
1.在薛爺爺的筆下,春夏秋冬都有屬于它們的獨特景物,我們再來看看這四個小節,它們說話的方式有什么不一樣嗎?
2.師生交流,引導學生發現是誰對誰說的,是怎么樣表達的。
3.你們想不想自己寫寫詩啊?其實寫詩并不難,只要用心觀察,再用優美的語言表達出來,那就是我們自己的詩。每個季節都有代表性的景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幾幅圖,請你們看看它們屬于哪個季節?(出示圖片。)
4.教師指導學生逐一觀察。
5.仿造課文中的句式,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來創造屬于你的詩歌吧。
6.學生自主創作,展示交流。
7.同學們可真棒,都是不錯的小詩人,把我們編的小詩連在一起,那就是我們的四季啦!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文本的特點,根據課后習題的要求,從學生實際出發引導學生“遷移與運用”。這樣教在關鍵處,將品味語言文字與語言文字運用有機結合在一起,促進了學生語言文字的構建。這樣學生不僅學到了知識,也挖掘了自己學習知識的潛能,也能體會到表達的喜悅。】
注: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學力課堂:立德樹人理念下縣域小學教學改革實踐研究”(編號:D/2020/02/368)和揚州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鄉村教師專項課題“立足課堂,提升學生學力的策略研究”(批準號:2020/N/060)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儀征市陳集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