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鵬飛
(如皋市人民醫院超聲科,江蘇 如皋 226500)
甲狀腺結節是指存在于甲狀腺中的腫塊,在臨床中較為常見。甲狀腺結節有良性與惡性之分,其中良性結節較多,且大多較為安全;惡性結節經過檢查后盡早治療,大部分也能得到根治[1-2]。高分辨率的超聲是評價甲狀腺結節最敏感的方法,能夠對結節的位置、形態等進行觀察,但其對于復雜結節性質的鑒別診斷有一定局限性,容易漏診、誤診,進而對后續治療造成影響[3]。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下彈性成像技術逐漸成為甲狀腺結節性質診斷的主要手段,并有一套用于評價結節性質的分級標準[4]。由于各國評價標準不一,我國根據國情制定了中國超聲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C-TIRADS)用于甲狀腺結節性質的診斷,以提高診斷準確率[5]。本研究對C-TIRADS聯合超聲檢查用于甲狀腺結節性質的診斷效果進行觀察,以期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1月至12月如皋市人民醫院收治的5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回顧性分析,經病理診斷共95個結節,按病理診斷分為良性結節組(33個)和惡性結節組(62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33例;年齡20~71歲,平均年齡(45.57±9.42)歲;結節最大徑線4~3 5 m m,平均結節最大徑線(19.64±3.17)mm。本研究經如皋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參照《中國甲狀腺疾病診治指南:甲狀腺結節》[6]中甲狀腺結節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年齡18~75歲。排除標準:①1個月內接受過甲狀腺結節治療;②合并嚴重心、肝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③合并精神疾病;④病理診斷無法明確。
1.2檢查方法術前準備超聲診斷儀(美國GE,型號:LOGIQ E9型)線陣探頭(Philips,型號:EPIQ7)。檢查前患者取仰臥位,使下巴微抬,盡量使頸前部位完全顯露并保持筆直。先對甲狀腺行常規超聲檢查,觀察記錄甲狀腺大小、結構、回聲等情況。然后觀察結節所處位置、有無鈣化等情況,觀察其與氣管等周圍組織的關系,并通過彩色多普勒超聲血流圖像對結節內及周圍血流情況進行檢查,最后觀察頸部淋巴結是否異常。以上步驟完成后,切換為彈性成像取樣框,使患者平靜呼吸,探頭緊貼皮膚,于病灶部位作2次/s的小幅度振動并保持2 s;若病灶較大則選擇病灶的大部分及部分正常甲狀腺組織,對縱切面及橫切面分別進行彈性成像評估。使用超聲儀檢測時,當顯示屏上壓力指標全部呈綠色時凍結;壓力應變曲線呈正弦曲線周期性變化時凍結。選擇滿意的圖像,由兩名經驗豐富的醫師對比觀察二維圖及彈性圖,對病灶區及周圍組織硬度進行對比。
1.3觀察指標①比較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C-TIRADS分類情況。C-TIRADS分類標準如下。1類:無結節;2類:良性結節;3類:良性可能性高,惡性率<2%;4A類:低度可疑惡性,惡性率2%~9%;4B類:中度可疑惡性,惡性率10%~49%;4C類:高度可疑惡性,惡性率50%~90%;5類:高度惡性,惡性率>90%。2~4A類為良性結節,4B~5類為惡性結節[7]。②比較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超聲彈性評分。超聲彈性評分標準如下:完全綠色計1分;大范圍綠色、小范圍藍色計2分;綠藍范圍比例大致相等計3分;大范圍藍色、小范圍綠色計4分;完全藍色計5分。1~3分為良性結節,4~5分為惡性結節[8]。③以病理診斷結果為金標準,比較C-TIRADS、彈性成像及兩者聯合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效能。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一致性分析采用Kappa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C-TIRADS分類情況比較良性結節組甲狀腺結節C-TIRADS分類為3類的個數比例顯著高于惡性結節組,C-TIRADS分類為4B、4C類的個數比例顯著低于惡性結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C-TIRADS分類情況比較 [例(%)]
2.2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超聲彈性評分比較良性結節組甲狀腺結節超聲彈性評分為2分的個數比例顯著高于惡性結節組,超聲彈性評分為4分、5分的個數比例顯著低于惡性結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超聲彈性評分比較 [例(%)]
2.3 C-TIRADS分類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效能分析C-TIRADS分類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敏感度為77.42%,特異度為90.91%,準確率為82.11%,陽性預測值為94.12%,陰性預測值為68.18%,Kappa=0.634,見表3。

表3 C-TIRADS分類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效能分析
2.4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效能分析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敏感度為70.97%,特異度為87.88%,準確率為76.84%,陽性預測值為91.67%,陰性預測值為61.70%,Kappa=0.535,見表4。

表4 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效能分析
2.5 C-TIRADS分類聯合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效能分析聯合診斷中,C-TIRADS分類、彈性成像任一結果提示惡性則視為聯合診斷惡性。C-TIRADS分類聯合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敏感度為87.10%,特異度為90.91%,準確率為88.42%,陽性預測值為94.74%,陰性預測值為78.95%,Kappa=0.753,見表5。

表5 C-TIRADS分類聯合彈性成像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效能分析
甲狀腺結節可由多種病因引起,碘元素攝入過少、放射性接觸史等都可導致甲狀腺結節[9]。結節性質診斷的金標準是病理診斷,但病理診斷需深入患者甲狀腺內部,容易造成創傷[10]。因此,目前臨床多通過超聲檢查對結節性質進行間接判斷。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TI-RADS)能夠減少主觀因素的干擾,提高診斷效能,但由于國情不同,TI-RADS并不十分適用于我國患者,故我國提出了C-TIRADS用于我國人群甲狀腺結節分級,以減少誤差。
本研究結果顯示,C-TIRADS分類系統對于甲狀腺惡性結節的診斷準確率高于彈性成像,且聯合彈性成像診斷的準確率高于C-TIRADS分類。彈性成像技術是指將生物體材料的彈性信息轉變成可見光圖像,從而可以根據圖像對組織的軟硬情況進行判斷,進而診斷相應組織或器官可能存在的病理變化及其位置與形態[11]。臨床常將超聲與彈性成像技術結合用于對甲狀腺結節性質的診斷。呂媛媛等[12]對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診斷,發現超聲聯合彈性成像診斷結節性質的效果優于單一使用超聲診斷;張碩等[13]認為超聲彈性成像面積比值法對甲狀腺結節診斷具有較高效能。但當甲狀腺結節出現鈣化時,則有可能對彈性成像結果造成影響。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良性結節組C-TIRADS分類為3類的個數比例顯著高于惡性結節組,C-TIRADS分類為4B、4C類的個數比例顯著低于惡性結節組,且聯合診斷的效能較高,提示C-TIRADS分類可用于甲狀腺結節性質診斷,但有一定誤差。C-TIRADS分類系統以實性、微鈣化、極低回聲等為可疑惡性超聲特征,根據特征數量為超聲圖像進行賦值,并確定結節分級,方法簡便,更貼合臨床實際[14]。
綜上所述,超聲彈性成像聯合C-TIRADS分類系統用于甲狀腺結節性質的診斷效果較好,準確率較高,可用于臨床對甲狀腺結節性質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