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濤
(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海南 五指山 572299)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為腰椎退行性病變,患者椎管額內神經受到壓迫或刺激從而出現腰痛、下肢麻木甚至是活動受限的疾病[1]。LDH發病與年齡、職業、負重情況密切相關,因此LDH多發群體為勞動強度較大的青壯年。LDH發病后機體局部組織水腫,炎癥因子增多,疼痛介質釋放,因此非甾體抗炎藥為治療LDH的常用藥物。局部封閉治療及手術治療均有一定應用,但遠期療效仍需改進。中醫認為,LDH為“痹癥”,腎虛血瘀證LDH為常見分型,其治療以補腎活血為主。恒古骨傷愈合劑為中醫內服藥,含三七、人參等成分,其內含豐富的微量元素、鈣鹽、氨基酸、膠質等成分,除可促進骨痂形成外,還可改善微循環,促進局部血凝塊和代謝產物清除,從而加快損傷修復和水腫吸收,抑制炎性滲出物對神經末梢的刺激,從而緩解疼痛,較適用于LDH[2]。同時,中醫主張內外兼治。恒古骨傷愈合劑作為一種有效的中藥制劑,如配合外治法,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針灸為中醫特色外治療法,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可通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可增強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功能,從而抗炎、鎮痛[3]。基于此,本研究選取96例腎虛血瘀證LDH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針灸聯合恒古骨傷愈合劑治療LDH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96例LDH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8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齡24~66歲,平均年齡(43.88±5.74)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病程(3.78±0.81)年;病變部位L3~L411例,L4~L525例,L5~S112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齡23~65歲,平均年齡(44.15±5.83)歲;病程6個月~8年,平均病程(3.79±0.82)年;病變部位L3~L413例,L4~L524例,L5~S1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海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診斷標準:西醫參照《腰椎間盤突出癥》[4]中LDH的診斷標準;中醫參照《中醫常見癥狀鑒別診斷:腰痛》[5]中腎虛血瘀證LDH診斷標準,主癥:腰部疼痛且活動受限,腰脊刺痛;次癥:大便稀薄,小便清長或頻急;舌脈:舌質淡紫,舌苔薄,脈細澀。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者;②年齡≥18歲;③CT檢查顯示腰間盤突出≤3 mm;④對本研究治療方案耐受者且入院前1周內未接受其他治療。排除標準:①有腰椎手術史或合并椎間盤感染;②嚴重心肺功能不全;③有明確手術指征;④神經功能異常;⑤凝血功能障礙;⑥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口服塞來昔布膠囊(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072,規格:0.2 g/粒)0.1 g/次,2次/d;恒古骨傷愈合劑(云南克雷斯天然藥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103,規格:25 mL/瓶)25 mL/次,1次/2 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針灸治療:選取L3~L5腰夾脊穴、腰陽關、腎俞、委中、環跳、秩邊穴雙側穴位,常規消毒后采用一次性毫針(蘇州針灸用品公司,規格:0.35 mm×40 mm)直刺法針刺夾脊穴、腰陽關、腎俞、委中穴;采用一次性毫針(蘇州針灸用品公司,規格:0.35 mm×75 mm)直刺法針刺秩邊、環跳穴,得氣后留針30 min,1次/2 d。兩組患者均治療4周。
1.3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治愈:腰腿痛癥狀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好轉:腰腿痛癥狀減輕,腰椎功能改善;無效:腰腿痛癥狀無改變,腰椎功能無改善[6]。總有效率=(治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7]、日本骨科協會(JOA)[8]及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ODI)評分[9]。其中,VAS評分評價患者疼痛程度,共計0~10分,分數越高則腰腿痛越嚴重;JOA評分評價患者腰椎功能,共計3個條目,總分0~29分,分數越高則腰椎功能改善越明顯;ODI評分評價患者腰椎功能,共10個方面,總分0~50分,分數越高則功能障礙程度越高。③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1β(IL-1β)、基質金屬蛋白酶3(MMP-3)及β-內啡肽(β-EP)水平。于治療前后抽取患者靜脈血5 mL,以2 900 r/min離心8 min,離心半徑14 cm,取上清液;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TNF-α、IL-1β、MMP-3及β-EP,均根據試劑盒說明進行,試劑盒均購自上海莼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或連續校正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JOA及ODI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VAS、JOA和OD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VAS和ODI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JOA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VAS和OD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JO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JOA及ODI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JOA及ODI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VAS: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JOA:日本骨科協會;ODI:Oswestry 功能障礙指數。
組別 例數 VAS評分 JOA評分 ODI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8 6.98±1.13 2.19±0.61* 13.15±2.52 24.48±3.74* 34.15±5.17 15.43±2.42*對照組 48 7.02±1.25 3.85±0.74* 12.97±2.14 20.51±3.08* 35.43±5.66 18.16±2.85*t值 0.164 11.992 0.377 5.677 1.157 5.05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IL-1β、MMP-3及β-EP水平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TNF-α、IL-1β、MMP-3及β-E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TNF-α、IL-1β、MMP-3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β-EP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TNF-α、IL-1β、MMP-3顯著低于對照組,β-E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IL-1β、MMP-3及β-EP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NF-α、IL-1β、MMP-3及β-EP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TNF-α:腫瘤壞死因子-α;IL-1β:白細胞介素-1β;MMP-3:基質金屬蛋白酶3;β-EP:β-內啡肽。
組別 例數 TNF-α(pg/mL) IL-1β(μg/L) MMP-3(μg/L) β-EP(p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48 54.46±7.52 28.15±4.62* 0.59±0.06 0.15±0.05* 37.81±6.82 19.21±2.34* 140.33±20.15 204.58±24.38*對照組 48 55.13±7.88 34.74±5.02* 0.61±0.09 0.25±0.08* 38.13±6.94 23.68±4.18* 142.78±21.59 187.95±21.33*t值 0.426 6.692 1.281 7.344 0.228 6.465 0.575 3.55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LDH是指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后,在外力作用下,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刺激或壓迫竇椎神經和神經根引起的以腰腿痛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疾病,是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引起腰腿痛的最常見原因。LDH在中醫中屬“痹癥”,其本質為本虛、標實,多由腎氣虧損、氣血不暢導致,患者氣機阻滯、血行不暢,從而出現腰腿疼痛麻木、行動艱難,因此治以補腎氣、去血瘀為主。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VAS和ODI評分低于治療前,JOA評分顯著高于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VAS和OD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JO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這提示針灸聯合恒古骨傷愈合劑用于腎虛血瘀證LDH患者可顯著提高療效,改善患者腰腿痛癥狀及腰椎功能,分析如下:恒古骨傷愈合劑中所含杜仲可益腎止痛,人參、黃芪可益氣補腎,紅花、三七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諸藥合用則可改善微循環,減緩神經根損傷,緩解肌肉痙攣并減輕疼痛。而針灸則可溫陽驅寒、活血祛瘀,修復腎氣,并通過改善血液循環,誘發腦啡肽神經元的興奮性,減少致痛物質的表達,從而止痛[10]。對照組患者常規應用恒古骨傷愈合劑,觀察組將針灸聯合恒古骨傷愈合劑,即可發揮恒古骨傷愈合劑減輕疼痛的作用,又可綜合針灸溫陽驅寒、活血祛瘀優點,共奏活血化瘀、益氣補腎、通絡止痛之功效,因此,改善效果較為明顯。
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TNF-α、IL-1β、MMP-3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β-EP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患者治療后TNF-α、IL-1β、MMP-3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β-EP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這提示針灸聯合恒古骨傷愈合劑用于腎虛血瘀證LDH患者可顯著減輕患者炎癥反應,分析如下:TNF-α為常見促炎細胞因子,還可活化血小板;IL-1β可增加患者疼痛敏感度,而MMP-3則發揮降解蛋白多糖聚合體作用,從而破壞基底膜完整性,加重腰椎間盤損傷;β-EP則為內源性阿片肽,β-EP與疼痛的關系已經研究證實[11],β-EP水平越低提示患者疼痛發作頻率較高,且疼痛閾值降低。恒古骨傷愈合劑中所含三七可活血抗炎,紅花可抗炎鎮痛,服用后可起到改善血液循環,增加血流速度的作用,從而抑制炎癥因子[12]。針灸進一步改善炎癥因子水平,針灸可通過調節節段性交感神經反射,交感神經節后纖維末梢釋放的神經遞質包括去甲腎上腺素等,通過免疫細胞表達的β2腎上腺素受體發揮抗炎作用,并在迷走神經介導的系統性膽堿能抗炎通路參與下實現抗炎作用[10]。曹閑雅等[13]研究也發現恒古骨傷愈合劑可有效降低LDH患者炎癥反應。同時,針灸作為LDH的主要外治手段,通過針刺穴位,可通過刺激穴位周圍神經,從而調節神經系統,加速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14-15],可佐證本研究。
綜上所述,與單一應用恒古骨傷愈合劑相比,針灸聯合恒古骨傷愈合劑用于腎虛血瘀證LDH患者可顯著提高療效,改善患者腰腿痛癥狀及腰椎功能,減輕患者炎癥反應,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