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曉莉 王瑩瑩
(空軍工程大學 陜西西安 710051)
“計算機課程思政”以新時代教育改革與創新發展為脈搏,以傳播社會正能量為指引,以引導學生正確做人做事為方向,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實現價值塑造、能力提升、知識傳授和思政滲透的四位一體目標。在計算機類基礎課程探索與實踐中,在知識傳授和能力提升中融入理想信念和精神引導,實現育人與育德相統一、知識傳授與精神引領相統一。
課程思政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不僅僅包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還有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對現代大學生來說,還包括嚴明紀律、軍政素質、使命擔當、對黨忠誠等。近幾年來,隨著“00后”群體不斷壯大,學生獲取新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對新知識和新科技非常好奇敏感,計算機類課程有豐富的科技知識,如果教員在講授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將計算機課程中所蘊含的豐富的科技文化基因和名人價值范式充分挖掘,發揮課程德育功能,然后通過巧妙又靈活的設計融入生活熱點和社會現象,潛移默化地滲透育人育德知識,學生將更容易接受和認可。在知識傳授和能力提升中融入理想信念和精神引導,在培養知識能力的同時,實現育人與育德相統一、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相統一[1]。
計算機課程思政要充分結合計算機課程自身特點,深入挖掘課程本身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從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課堂組織實施等各個教學環節進行系統規劃、體系推進,在教學中合理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點式”滲入、輸入、延伸“課程思政”。
現代大學生作為社會最主要的精英群體和后備人才,只有具備了較完備的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技能以及信息道德,才能形成正確的網絡安全觀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才能更好地適應快速發展的信息社會,才能成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在如今快速發展的網絡時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要符合時代特色,轉向網絡媒體學習環境。因此,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熱愛、對信息素養的渴望,激發學生奮發圖強、報效國家的家國情懷,引導學生敢于挑戰、建立求真的科學觀,是“課程思政”的內核[2]。
老師對待教學、課程、課堂和學生的態度,是最直接的課程思政。比如,教員對講授的課程內容是否通透熟練?每堂課的備課是否用心充分?課堂內容是否充實飽滿?PPT是否經過精心設計和制作?老師會提前多長時間到教室進行教學準備?如何解答學生在課內外提出的疑難問題?老師的語言表達是否有力量?老師又會如何對學生做出形成性評價?老師的儀容儀表是否端莊大方?以上有些問題涉及課程運行,有些看起來好像與課堂教學關聯不大,但教員對這些問題的處理和態度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
教學效果是否理想,關鍵在于學生能否投入情感參與到教學體驗活動中。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分析設計、實物演示等體驗情景,將學生引入設定情景之中,引發他們對教學內容的興趣,通過開展學生自由討論、辯論等教學設計活動,讓學生提高組織、合作以及語言表達等能力。在C語言基礎語法的實操課上,安排了一個小測試,假設一個人每天進步千分之一,那么,一年后他的力量能提升多少呢?如果每天退步千分之一,一年后又是什么情況?學生通過編程發現,進步的力量竟然是之前的1.44倍,而退步的話就只剩下原來的0.69。數字的對比,深深觸動了學生,天天向上的力量竟然如此之大,“每天進步一點點,每日成長一步步”。
“課程思政”是一種課程育人理念,而不是具體的一門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課程教學與實踐中,把德育教學融入日常養成之中,讓課程教學突出育人價值,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立德樹人。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開展課程思政的三個層次[3]。
梳理課程知識點,深入挖掘恰到好處的切入點,正向引導,潤物無聲,立德樹人,如鹽入味。尤其是偏理論的課程,更需要這樣的思政元素。但要自然引入,需要教員精心設計,巧妙融入,還要掌握好“抖包袱”的節奏。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能加深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實現專業知識的傳授與立德樹人的思政教育融通同行,貫徹“價值塑造,能力提升、知識傳授和思政滲透”的四位一體教學理念。針對現代大學生的培養特點,可以將裝備技術發展、歷史著名戰爭戰法、國內外軍中傳奇人物等與打仗、作戰、裝備等等密切相關的元素引入課程,提煉課程思政的切入點,將其與所傳授的理論知識有機結合,在講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進行課程思政教育。
每門課程、每個專業、每個學科都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都有科學家深入探索和追求卓越的故事,都有研究應用的發展現狀和前沿,在介紹這些內容時,通過講述故事,聯系生活實際與熱點,在分析案例的過程中,引入課程思政,立德樹人。在課程開篇,我們會給學生播放一些短視頻,介紹計算機發展的日新月異,尤其在摩爾定律的推動下,計算機技術呈指數式爆發增長,發展速度令人炫目,但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和體系結構依然是馮諾依曼體系架構,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穿插歷史故事,介紹馮諾依曼這個偉大的科學家,他是一個傳奇人物,有著精雕細琢的科學精神、一絲不茍的創新精神。通過故事觸動學生,幫助學生養成嚴謹、重視技能、形成專注的習慣。老師從正面引導學生,通過社會擔當、社會責任心、愛崗奉獻,加擔子立責任;通過祛惡揚善、價值觀引導、立德誠信、厚德載物,揚正氣抵歪風。在傳授知識提升能力的同時滲透思政,鼓勵學生做一個專業知識扎實、綜合素質過硬、厚德載物的現代大學生。
理工科的課堂中普遍存在著重視理論知識的獲取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輕視人文素養、人文精神以及道德素質軟引導的現象,老師肩負著育人使命和發展使命,通過多手段和多途徑實現課程思政滲透是每一名老師都應該努力探究和踐行的課題。對于專業課程,不應該只講原理、功能、組成、應用,還應包括老師對學科的人文認知、哲學思辨、軍政素養等,也體現了教員本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作為專業課老師,在教學上突出基礎性,加強針對性,體現應用性,拓寬知識面,帶領學生奔赴知識的汪洋大海。
我們課程教學團隊將思政教育滲透到課程教學的各個環節,將創新能力、科學精神、家國情懷、素養于一體,努力培養學生的“三觀”養成和優秀的思想品德,增進學生社會責任感、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以上方面我們團隊進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較好效果。我們的主要做法和措施有以下幾點[4]。
教師在授課之前應深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學生關心的社會現象和熱點,通過有效的課程設計,為學生定制適合他們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在傳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提升思想政治素養。老師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通過自身的言傳和身教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在課堂上,老師應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衣著整潔,言談舉止大方,認真備好每一節課,上課前提前到教室做好教學準備等等。課程結束總結時,有來自很多學生的反饋,“教員對工作熱忱,對學生熱情,為我們做人做事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從教員的PPT展示,到實物演示以及穿插播放的小視頻,我們都能感受到老師的用心,為我們做出了良好的示范”等。
計算機基礎類課程的特點是知識面寬泛、思政資源較為豐富。老師應該關注與計算機知識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編寫課程案例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達到育人育德目的。由于大學生還處在成長階段,他們的三觀意識還未完全成形,自律能力一般,教師在講授網絡安全時,應突出網絡道德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做有品行、有修養的合格網民。在講授無線網絡時,結合華為海思麒麟5G芯片以及5G技術,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以強大的祖國為傲,以強大的祖國為榮。如表1所示。

表1 社會熱點與課程思政融入
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精益求精的科學品質、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是我們不懈的追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科學嚴謹、重視技能、形成專注的習慣。在整個計算機的發展歷程中,有十幾位影響力很大的英雄,他們改變了世界信息化進程。他們的名字留在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文明史冊上,留下了寶貴的精神和物質財富;他們對計算機科學的興起與繁榮,令人敬仰。在講解計算機理論知識時將這一個個英雄串聯起來,將他們輝煌的專業知識一一展示,多維度評價這些歷史人物,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對比人生、升華境界,幫助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社會責任感。華為麒麟960手機芯片,實現了高性能提升和長續航突破;華中科技大學研制的基于相變存儲器的3D XPOINT存儲技術,鼓勵學生打開創新之門。有同學反映說,“計算機課程帶給了我們很多有用且有趣的知識,加上歷史人物事件的穿插,使得我們的知識體系更加完善和豐富”。
在講解CPU、存儲器時,結合華為事件,簡述中美貿易戰的背景,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學習激情。結合疫情,介紹5G技術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應用,在華為提供的技術支持下,火神山醫院實現了5G信號的全覆蓋,使得醫院內部萬物在5G基礎上互聯互通,不僅解除了部分醫護資源的短缺問題,還降低了醫護人員的感染幾率,同時實現了防疫病情的大范圍實時數據傳輸與共享。有同學說,“我們不僅僅學到了專業知識,還感受了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從此,華為在大家心中,不僅是一家有名的研發公司,而是一種民族精神、民族希望”。
融入思政教育的計算機類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我們的教學團隊在持續推進,在推進過程中,有兩點思考:第一,思政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循序漸進的工作,教員要深刻理解教學大綱,從教材實際出發,充分挖掘教材內容背后蘊含的深刻道理,課內高效學習課外鞏固復習有機結合,在教學環節中自然滲透,讓學生在學習計算機識知識、思維訓練的過程中,開闊視野,拓展胸懷,構建具有時代特色的計算機課程教學體系。第二,對計算機專業知識有準確定位的同時,實現能力提升和價值塑造,“同向同行”全方位幫助學生培塑信息素養,著力培養職業情懷,在未來的崗位任職中能辨明方向、自信前行[5]。
“同向同行”全方位課程思政模式探索以育人育德為教學理念,將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有機融合,形成協同效應。經過計算機類課程思政探索和改革,學生普遍認為新時代的思政教育有針對性,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