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學影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不斷被許多企業運用,目前我國許多大型國有企業,積極進行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財務共享中心是近年來新型的管理手段,通過建立一體化的財務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對日常業務的集中處理,實現了財務信息資源在企業各部門的實時共享,降低了企業財務管理風險,促使經濟效益的提升。目前國有企業在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過程中出現了較多的問題,企業內部業務量的增加,財務管理的成本較高,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中存在流程再造問題,同時財務人員為適應企業發展還需要實現職能的轉型。因此國有企業應當積極采取有效策略加強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管理者要及時轉變管理理念,優化財務共享中心的流程建設,提升財務共享在國有企業中的運行效率。文章以國有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為主,分析了目前企業在財務共享建設中面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為加強國企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提出有效策略,推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困境對策
在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背景下,信息技術的發展推進了我國經濟結構變革,推進企業財務組織結構的優化。在這樣的環境下,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轉型是大趨勢。近年來財務共享中心逐漸被許多企業所運用,國有企業可以利用財務共享中心實現對財務數據的核算分析,有效防范企業的財務風險,不斷優化財務管理流程,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國有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概述
財務共享中心建設是一項新型的財務管理模式,它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為了提高企業的流程效率、優化組織結構,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實現企業標準化、智能化以及生產服務的集中化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財務共享中心一方面可以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有效的資源,另一方面可以實現對財務數據的分析以及預算管理控制,提高財務人員的管理能力。財務共享中心具有規模性、專業性、服務性以及技術性等特點。
國有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不僅具有財務核算管理的職能,而且還可以建立企業資源數據庫,實現企業的統籌發展。在國有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中應當以企業的戰略目標為導向,實現企業內部各個組織之間的信息共享,同時將企業內部分散的財務職能有機統一,實現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組合。財務共享中心在企業戰略管理中融入了目標管理,使得戰略規劃更加細化,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以及內控質量。
二、國有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意義
(一)有利于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轉型發展
國有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重點在于會計的核算以及監督管理方面,財務管理的工作比較基礎,企業通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模式,一方面促進了財務人員的職能轉型,將工作重點轉向對財務數據的分析方面以及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決策方面,推進了企業的財務人員向高端財務管理角色轉變,提高了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企業的財務工作的內容發生轉變,通過信息系統的集成化管理以及業務流程再造,國有企業財務工作不再是簡單的財務核算管理,而是利用財務信息化實現有效分析,各部門之間相互聯系,打破了信息孤島的局面,推進了企業財務的轉型升級。
(二)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
國有企業的運營管理會受到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如外部的政策風險、市場風險以及企業內部生產經營風險,通過建立財務信息共享平臺企業可以實現內部管理流程以及制度的統一,可以及時對經營中的潛在風險進行防控,保證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同時由于國有企業的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個系統之間需要建立銜接,促進財務數據的有效傳輸,財務共享中心實現了企業的數據集成,增強了企業財務風險的管控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企業建設財務共享體系主要目的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隨著國有企業業務的增加會出現較多的重復性工作,企業通過建立財務共享中心系統,可以將企業內部許多重復性工作進行集中處理,減少了對員工崗位的設置以及辦公場地的開支,使得企業的辦公成本降低,同時企業的財務人員可以有更多的精力進行高水平的財務管理,提高了企業經濟效益,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三、國有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面臨的問題
(一)財務人員面臨轉型問題
在國有企業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后對財務人員的轉型有一定要求,目前企業通過各種信息化技術實現戰略目標,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撐。但是現階段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水平較低,需要及時進行轉型。一方面國有企業財務人員在財務管理理念上較為落后,對新型的財務管理理念認識不足,對財務共享中心的理解以及操控方式掌握不足。另一方面在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以及工作內容方面,難以滿足企業的財務管理需求。同時管理者對員工的專業培訓也有所不足,在對員工的管理上,未根據財務共享新模式進行新制度規章的制定,對員工的業務考核不足,不利于員工的職業發展以及職能轉型。
(二)財務共享中心存在流程再造問題
國有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存在較多流程管理問題,由于企業業務規模的壯大,業務的復雜性使得財務共享實施難度增強,同時業務流程標準的變化、不統一使得財務共享的整合難度加大。
一是企業的流程標準化需要統一。流程的標準化是財務共享中心建立的基本,不同業務流程的不同管理標準影響管理的效率,企業在系統流程的建設以及業務風險的管控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如果企業強制進行流程標準的統一可能會使企業的資金成本加大,帶來管理上的沖突。同時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理念也不相同,在財務共享系統中難以實現信息的有效傳輸。
二是企業的財務組織面臨較大的改革挑戰。對國有企業來說,企業的財務組織的挑戰主要表現在財務與業務的對接難度較大,企業數據信息的真實性以及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中,財務人員對業務的管理職責不明確,從資金的審批、付款、制單以及報告的制定各個環節未實現有效地銜接,財務信息傳輸不及時,影響企業資產管理的真實性。
三是對于企業內部的人員再造問題。在國有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中,財務人員基本進行簡單的財務管理工作,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轉變之后,很多財務管理人員由于能力的不足以及思想觀念的落后不適應財務共享中心的工作,導致大量的人員閑置,因此企業需要對人員進行重新的優化組織。
(三)財務共享中心信息化建設不足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是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如果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較為落后,就難以支撐財務共享系統的建設。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隨著發展的壯大會在信息系統建設中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財力,但是企業的需求不同會導致信息系統的建設目標不同,導致出現信息脫節問題。一方面由于企業對業務的發展不了解,信息系統的建設標準不統一,使得財務共享中心系統與企業的各個業務管理系統難以實現有效對接,系統的銜接較為復雜,信息化建設有待提升。
另一方面,企業內部的財務系統中會出現不同的財務業務模塊,財務系統與軟件難以形成統一的平臺,同時財務軟件的更新也較為復雜,各個系統之間的財務數據信息難以實現共享。
(四)財務信息化風險管控不完善
信息技術的應用一方面給企業管理帶來了更大的便捷,同時也會產生風險,國有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由于受到傳統財務管理的影響,在風險防控的方面不夠完善。一是由于企業系統的建設不完善,對財務信息的安全性管理方面較為缺失,如企業的業務發展較復雜,在對各種財務報表以及財務對賬處理中,由于時間上的延后,各個系統之間的溝通不暢,出現財務數據的錯報等現象。二是企業財務共享中心中風險預警系統建設不完善。目前國有企業在財務信息的處理或加工方式上較為單一,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還不夠完善,存在銜接性不強、業務流程僵化等問題,同時由于信息系統自身的不穩定性較強,業務數據的龐大可能會對系統造成一定的沖擊,產生潛在的數據冗雜、丟失等風險。同時企業的信息系統軟件等不斷進行更新迭代,管理者應當及時了解技術的變化對系統進行升級,不斷適應企業的管理需求。但是在國有企業內部缺乏專業的系統維護更新管理人員,在財務共享中心的維護方面不到位,導致風險產生。
四、國有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的有效對策
(一)轉變傳統財務管理理念,加快人員轉型
隨著我國經濟向高質量方向發展,財務管理不斷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國有企業財務共享中心的建立要求財務人員以及企業的財務工作都應當加快轉型。
一方面,財務人員在思想理念上要及時更新,轉變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充分了解財務共享中心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流程,加強自身在財務預測以及財務風險管控方面的能力,同時不斷了解企業的戰略規劃,熟悉業務的發展推進自身職能轉型。
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管理者要加強對員工的技能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素養,加快人員的轉型。在員工的工作內容方面,應當推進員工向管理會計或業務型進行轉變;在崗位的設置上,要建立適合財務共享中心的崗位需求,有針對性地對員工進行崗前培訓;在具體的培訓內容方面,可以分為行業知識培訓、技能培訓以及素質類培訓,使得員工全面了解財務共享中心技術的應用、運營管理、發展趨勢以及流程的優化,打造高質量的信息技術管理團隊。
(二)優化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流程
財務共享中心建立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實現業務流程的再造,實現財務工作流程的不斷改進優化,才能將財務共享中心的質量以及效率實現最優化,企業應當對管理流程進行分類,總結歸納形成規范化的業務流程管理,提高財務工作效率。
一是優化企業的資金管理業務流程。當企業產生經營業務時,業務運營人員要按照系統規定的要求進行單據的填寫,將數據進行掃描后進行業務的審批,將審批后的單據應及時轉到中心的會計稽核人員進行全面審核。財務共享中心可以實現對電子憑證進行審核形成相應的票據憑證。
二是優化企業的中心組織架構流程。組織流程的梳理可在企業面臨較復雜的業務時實現人員的分工明確,及時對工作的完成時間、成效等進行整體把握,提高工作的質量。例如A企業在管理中建立PCF流程分類框架,將企業的內部管理劃分為運營性流程以及管理支撐性流程,企業的流程由高到低可以分為類別-流程組-流程-活動-任務。最高級別的流程代表企業的供應鏈、人力資源管理以及客戶服務等;流程組代表企業下一層級的任務,如應付賬款、售后服務、采購等業務;流程是對任務的進一步分解,以此類推,這種扁平化組織實現了企業組織目標的統一,有利于風險的控制。
三是優化企業的會計核算管理流程,實現企業數據的統一、標準化。國有企業在管理中由于規模的壯大會出現跨區域管理,因此需要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實現企業會計科目編碼體系等的規范化,保證數據信息能暢通無阻進行傳輸,降低了會計人員財務數據處理的難度,有利于實現對財務數據的分析。
(三)加強企業財務信息化系統建設
國有企業管理者應當根據環境變化完善信息化管理的統一標準,加強企業的財務信息化建設,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優化企業的財務共享中心建設。
財務信息系統平臺的建設是企業業務流程運行的重要載體,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業務管理特點進行系統優化,在核心管理系統中主要加強企業的資金預算管理系統、財務核算系統、財務共享系統以及會計檔案管理系統等,同時也要根據企業業務流程的再造進行系統的差異化,對一些不適用企業的流程的業務進行區分,及時進行系統的改進。
此外,財務共享中心的業務處理需要依托先進的數據信息技術進行完善,因此,企業要與時俱進不斷吸收新型的技術應用,完善企業信息技術平臺功能。在管理平臺方面,可以開發財務數據的分析功能、影像管控功能實現對票據以及財務合同的調取,同時加強企業財務共享運營管理,推進企業財務管理的透明化,提高對工作的質量把控。
(四)加強企業財務風險的監管
財務共享中心的建設需要管理者不斷進行系統的維護,避免財務風險的出現。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管理者由于在財務共享相關領域的專業性不足,對其應用停留在簡單層面,對系統建設中存在的信息風險較為忽略,企業的信息系統容易受到威脅,出現系統崩潰或者數據丟失風險問題,因此企業要加強信息安全系統的完善,保障數據安全。
企業可以建立財務系統的風險防范機制,在系統中建立監控模塊,及時發現運行中的潛在風險,并定期進行風險檢查,發現問題的源頭并采取解決方案,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同時管理人員可以對風險進行評估,制定風險的等級表格,對不同的風險提前做好預案進行管控。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大數據信息化時代,為了促進國有企業財務管理質量的提升、保證資源的利用效率、加強財務風險的管控,實現企業的財務管理轉型升級,國有企業通過建設財務共享中心實現企業經營效率的提升。對于企業在建設過程中出現的信息系統集成問題以及財務人員的轉型問題,企業管理者應當加以重視建立標準化的信息系統,建立完善的財務共享中心組織體系,同時要加強財務人員的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國有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王世鵬.國企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企業,2022(02):180-181.
[2]張大鵬.論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問題、成因及對策建議[J].現代營銷(經營版),2022(01):4-6.
[3]鄭新楠.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國有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J].新理財(政府理財),2021(09):21-23.
[4]楊巧英.國有大型企業財務共享中心構建的案例研究[J].會計師,2021(14):55-57.
[5]王陽崇.國有企業財務共享中心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學習,2021(17):29-30.
[6]江雪嬌.國有企業的共享財務模式探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11):29-30.
【作者單位:北京首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