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聰
(哈爾濱理工大學 榮城校區,山東 榮成 264300)
隨著互聯網輻射面積的擴大,對人們生產、生活產生巨大影響。企業發展離不開互聯網資源,對擴大產業規模、提高經濟利益具有重大意義。尤其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給各領域發展帶來顛覆性變革,推動了企業快速發展,但經濟管理工作顯露出的弊端,倒逼企業不斷迎合社會發展,提高經濟管理水平。“互聯網+”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將“互聯網+”技術深度融入企業社會經濟活動中,優化企業生產要素,推動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實現互聯網產業化發展,促進社會財富的提升。經濟管理是企業經營模式的一種,企業管理者應根據當前生產需要和社會形勢制定完善的經濟管理方案,并在運營過程中提高對經濟管理體系的重視,全面分析各項經營指標并定期評審,確保企業經濟管理符合企業經營定位,促進戰略目標實現。企業經濟管理評審主要針對企業經營目標、組織系統等全面分析,使企業短期目標與長期發展目標相一致,確保企業良性運營。企業發展需要企業管理中運用互聯網技術,發揮企業管理作用。社會中不同企業表現形態不同,企業經營范圍、性質、發展規模各異,因此,不同的經營環境、經營模式,企業經濟管理模式也存在一定差異。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應提高對經濟管理的重視。借助互聯網技術,快速識別市場及用戶信息,并結合自身生產實際,及時調整生產經營戰略,拓展營銷渠道,促進企業行業競爭力,擴大企業利潤空間。企業經濟管理借助“互聯網+”技術,對經濟管理理念、經濟管理模式及經濟管理監督帶來一定影響,也是企業獲得穩定發展的持續動力。
隨著近年來互聯網的普及,國家層面也加強了對互聯網相關領域的重視,企業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支持,因此,“互聯網+”給企業經濟管理帶來一定挑戰。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應拓展互聯網思維,拓寬經濟管理領域,創新管理模式,確保經濟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發展。“互聯網+”對企業經濟機制提出了挑戰。企業應適應當前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創新模式,提高企業融合性經濟管理機制,推動企業經濟管理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全面性。“互聯網+”對企業經濟管理思路提出挑戰,企業應拓展經濟利用,從傳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適應當前經濟發展形勢。“互聯網+”技術衍生了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技術,提高了信息獲取、處理和分析能力,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決策支持。
企業為了提高行業話語權,在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保持與時俱進,促進企業整體管理能力,只有不斷完善經濟管理手段,才能確保企業有序經營。企業經濟管理從傳統固化管理模式發展為多元化發展形勢,不斷創新和豐富管理手段。“互聯網+”發揮以人為本管理理念,通過互聯網技術,挖掘消費者潛在消費需求,并為其提供針對性的優質服務,提高企業與消費者粘性,擴大市場受眾范圍,提升企業在行業內口碑。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應提高消費者的重視程度,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不斷調整生產經營方式,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服務。企業經營方式從傳統賣方市場已經轉變為買方市場,因此,企業經營管理手段應推陳出新,創新發展O2O經營模式,拓寬銷售渠道,促進企業管理效率提升。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及市場發展模式,不斷探尋更加適應市場發展的經濟管理模式,獲得立足市場機會。一方面,“互聯網+”給企業經濟管理帶來了更多發展選擇機會,讓更多企業從“互聯網+”技術中看到希望,并探尋適應自身發展道路;另一方面,“互聯網+”發展給企業帶來了競爭壓力,企業應順應市場改革,抓住創新經濟管理模式的機會,迎面挑戰,提高抵御風險能力。企業應不斷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并將其作為長期發展任務,順應互聯網時代朝著科學化、合理化發展。“互聯網+”理念的提出,發揮了員工主體地位,打破了傳統管理中以領導為中心局面,重視員工創造力,激發員工內在價值最大化,提高企業在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
企業傳統經濟管理以線下發展為主,但隨著社會科技發展,一些缺點和不足不斷顯現。線下管理無法精準獲取消費者購物和瀏覽信息,無法掌握市場需求動向,影響企業未來發展規劃制定。隨著“互聯網+”理念影響,企業應認清當前經濟形勢,善于發現經濟增長點,借助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拓寬經濟管理渠道。隨著新媒體渠道的增多,企業通過新媒體平臺,例如抖音、快手等,從淘寶、天貓、京東、微商發展為新的短視頻直播賣貨等,拓寬了企業營銷渠道,企業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精準獲取消費者瀏覽記錄、成交率,通過數據整理、分析,獲得更多潛在消費需求信息,為企業生產決策提供精準方向,推動“線上”+“線下”創新經濟管理模式的有效開展。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借助“互聯網+”優勢,與領域內企業建立信息資源共享,借鑒行業內先進的經濟管理經驗,推動企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
互聯網普及率逐年提高,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便利,給企業經濟管理帶來了較大利好。企業經濟管理從業務形態、組織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革。傳統企業組織架構實行垂直管理,管理組織架構臃腫,經濟管理決策從傳統高層管理單方面制定,員工被動接受各項決策轉變為以員工為主體群策群力。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組織形式從傳統垂直管理轉變為扁平化管理。互聯網提高了信息傳播效率,打破了傳統信息孤島,部門間聯系更加密切。企業與員工之間增強了交互性,員工創新能力在企業經濟管理中得以展現,推動企業管理創新。管理組織的創新順應了互聯網時代發展,提高了企業經濟管理水平。
數字化時代,信息量較大,企業應從多元化、量販式的信息中篩選出對企業生產決策有用的信息,為企業未來發展規劃提供技術支持。員工可以即時性獲取技術信息,員工獲取信息渠道更加廣域,不再依賴管理者,呈現去中心化發展。因此,企業應順應互聯網發展不斷創新經濟管理思維。目前企業缺乏對經濟管理的創新思維,未能實行網格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部分企業缺乏完善的經濟管理平臺,重管理、輕服務現象仍制約企業發展,缺乏對經濟管理領域的拓展,不能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實現,影響企業經濟管理工作有效性。
為了順應時代發展,企業應不斷創新經濟管理機制,促進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系統化發展。部分企業在日常開展經濟管理過程中,未能發揮“互聯網+”作用,導致經濟管理水平不能與時俱進。企業在營銷管理工作中,不能有效借助網絡技術,缺乏完善的電子商務體系,導致電子商務營銷未能得到有效開展,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提升。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缺乏對財務風險管理的認識,不能充分借助網絡信息技術識別和規避各類風險,例如,大數據技術可以幫助企業制定風險預警值,一旦企業各項指標達到風險臨界點,企業可以主動控制業務發展。但目前企業對風險識別和應對能力不強,影響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實現。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向企業縱深推進,傳統“線下”管理模式已經遠遠落后于時代發展,企業經濟管理模式應適應形勢發展需要不斷創新。但目前部分企業缺乏完善的經濟管理平臺,經營管理過程中很難實現“線上”與“線下”同步開展,管理機制不能有效融合,尤其終端建設方面制約企業經濟管理平臺開發。部分企業缺乏對云平臺建設的重視,管理范圍、目標及內容不明確,在開發、建設、管理方面缺乏統一規劃,領域過于局限,嚴重制約企業發展擴大。
“互聯網+”技術不斷向各領域縱深發展,應創新開展經濟管理工作,首先應具備創新經濟管理思維,提高經濟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水平。針對當前企業經濟管理缺乏完善的經營管理體系現狀,應構建系統性經濟管理模式,從傳統“管理型”思維模式向“服務型”細微模式轉變。構建ERP財務管理系統,促進企業經濟管理與企業各業務環節模塊的高效對接與整合,尤其在企業經濟管理工作中發揮巨大作用。隨著大數據、云計算、電子商務發展,企業應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提高企業經濟管理相關資源整合效率,為企業戰略發展提供參考依據。企業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應具備創新思維,發揮各部門、各崗位員工主觀能動性,借助網格化管理模式,發揮員工主體地位,推動企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
企業經濟管理工作要想有效開展,應建立完善的經濟管理機制。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為企業經濟管理機制完善和創新提供了技術基礎,企業應將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技術運用到企業經濟管理中,促進企業經濟管理多元化發展。企業在開展營銷管理工作時,應提高“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形式,迎合當前國家政策導向,扶持實體經濟,充分借助當前政策利好,大力開發O2O模式,抓住未來行業發展趨勢,完善電子商務平臺、網絡支付平臺。企業在營銷管理過程中,應突出經濟管理作用,促進營銷活動在市場發展中的影響力。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應借助ERP軟件,發揮云計算技術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的有效應用,控制企業管理成本,促進企業財務會計水平提升,擴大企業利潤空間。企業為了提高經濟管理水平,結合“互聯網+”技術,應提高線上管理系統的創新研發。
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創新,首先應完善創新經濟管理平臺,這也是企業實現戰略性發展的重要舉措。企業應加強對互聯網、云計算技術的重視,并要在技術創新及服務方面協調配合,從傳統單一管理維度向資產管理、資金流向、財務風險、戰略發展多個維度管理、借助信息及大數據技術,構建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全面識別企業當前存在的潛在風險,提高企業各工作流程的規范性,針對企業日常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各類風險,提前做好規避措施,確保將財務風險給企業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實現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目標。“互聯網+”背景下,企業經濟管理創新還應加強對平臺的融合創新,應對企業內部信息資源整合作用到新的管理平臺,為企業各部門提供數據共享,提高企業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傳輸效率,提高交叉作業環節的有效銜接和配合,打破傳統信息孤島現象。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借助互聯網技術在管理平臺上獲取即時性信息,提高生產決策的前瞻性和系統性,推動企業經濟管理模式創新發展。
企業經濟發展隨著“互聯網+”發生了重大轉變,對經濟管理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提出了一系列挑戰。企業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應順應時代發展,善于運用“互聯網+”思維,在生產決策過程中發揮“互聯網+”技術作用,推動企業經濟管理水平提升。當前企業開展經濟管理過程中,缺乏對“互聯網+”的認識,經濟管理模式相對落后,制約了經濟管理水平的針對性、效能性發展。因此,企業在開展經濟管理過程中,應積極發揮“互聯網+”作用,結合企業生產實際,創新經濟管理思維,采取更加契合企業經營實際的管理措施,創新經濟管理機制,為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目標而不斷創新經濟管理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