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西安航天城第一幼兒園 馬 寧 杜 蕊
近年來,我國對健康教育工作高度重視。體育運動是提升幼兒身體素質重要抓手,游戲是學前兒童學習的重要方式,因此體育游戲是開展學前兒童體育運動的重要實施途徑。什么樣的游戲是幼兒喜歡和樂此不疲的?什么樣的游戲能夠激發幼兒的運動熱情和創造力?在對幼兒的日常觀察與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自主自發的游戲是他們最感興趣、最投入的,也是能夠最大限度激發幼兒運動潛能的活動?;诖耍覀冮_展了戶外自主體育游戲的實踐研究,希望通過教師的有效支持,幫助幼兒提升體育運動發展水平,進而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等學前教育指導性文件中指出,環境是影響幼兒園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幼兒園應創設適宜的戶外運動環境,最大限度滿足幼兒自主游戲的需要,為幼兒開展各類體育游戲活動提供有力的保障。
借助班級室內區域活動的理念,將幼兒園的戶外運動場也劃分為專屬區域,打造多種不同運動能力鍛煉的游戲場地,讓孩子們自由、自主、自發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游戲場地開展游戲。我們根據自己園所不同場地的優勢和特點,結合學前兒童運動發展三大核心經驗及《指南》中的指導和要求,充分考慮幼兒動作全面發展的需要,設置了平衡區、騎行區、玩球區、投擲區、攀爬區、感統訓練區、綜合區等多種運動區域,滿足幼兒開展多種類體育游戲的需要。
幼兒運動材料可分為大型玩具、中小型體育游戲材料、自制游戲材料,在開展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價值。
1.園所購置的各類大、中型游戲材料
結合戶外設置的區域功能,教師需要充實特定的游戲材料。如在平衡區,可提供各種不同高度、材質的平衡木;在騎行區可提供單人、雙人、多人騎行小車,交通標志等材料;在玩球區準備籃球、足球、氣排球及籃球架、足球門等;在投擲區準備各種投擲架、投擲盤等;在攀爬區可以根據園所的地理位置特點,定做各種攀、鉆、爬大型游戲器械;在感覺統合訓練區提供滑板、平衡板、獨角椅、蹦床、羊角球、大籠球等多種感統訓練的材料;在綜合區提供各種木梯、追星障礙、呼啦圈、體操墊等。
2.教師自制的各類游戲材料
自制游戲材料是園所購置游戲材料的重要補充,是教師教育智慧的展示,在幼兒園中也非常受幼兒們喜愛。如在平衡區,教師自制的大小沙包、布藝飛盤、各種造型的空礦泉水瓶障礙等為幼兒拓展平衡游戲的玩法、挑戰平衡游戲的難度給予了很好的支持;在玩球區,教師用喝完的旺仔牛奶筒與廢舊竹竿自制了曲棍球桿,用舊報紙團成大紙球,讓幼兒在玩“趕小豬”的游戲時樂此不疲;在綜合區,老師為幼兒準備了輪胎、軟布條、大沙包、爬行網等,為幼兒創編闖關游戲提供了充分的材料。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意識,制定有效的游戲規則是幼兒戶外自主體育游戲的質量保障。
針對不同的游戲區,請幼兒進行游戲規則的討論和商量,教師通過在活動中的觀察給予幼兒建議,與幼兒共同制定圖文并茂的游戲規則。
如騎行區的規則是:注意避讓、愛護玩具,友好合作、互相謙讓,玩完的器材請放回原位;平衡區的規則是:一個跟著一個走,友好合作、互相謙讓,玩完的器材請放回原位;攀爬區的規則是:踩穩抓牢、注意安全,友好合作、互相謙讓,玩完的器材請放回原位等。因為游戲場地、材料和玩法的不同,所以需要有不同的游戲規則作為活動的保障。
戶外就像一個大型游樂場,孩子們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興趣愛好隨時選擇游戲場地,但是在交換場地時要確保每個區域的合適人數、確保幼兒在交換場地過程中的安全。
因此,我們為每個區域設置了專屬的手環顏色,教師和幼兒可以通過手環的顏色辨別所在的區域。每個區域里容納的人數是有限的,教師會根據每個區域所能容納的人數確定發放手環的數量。當這個區域沒有手環時,幼兒就不能選擇進入此區域了。當然如果有幼兒想要進入該區域時,可以找在此區域游戲的同伴商量,如果同伴愿意交換手環方可以進入該區域游戲,手環就像不同區域的游戲通行證。
教師要引導幼兒養成“哪里取哪里還器材”的習慣。因為幼兒年齡小,責任意識、擔當意識需要教師有意培養,收放器材也是對幼兒進行相關教育的重要方式。活動前,教師要向幼兒講清楚游戲規則,告訴幼兒,活動后要將器材放回原處;活動中,教師要幫助和指導這方面能力弱的幼兒完成收放工作;活動后,教師要及時表揚在收放器材中表現好的幼兒,樹立榜樣,強化典型,鼓勵大家向優秀學習。
戶外自主開放式體育游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成的,在組織與實施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問題,開展教研活動便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每所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場地都有其特有的價值,如何挖掘場地優勢,需要全體教師的智慧。我們邀請教師們來到戶外運動場,對場地的大小、材質、位置、布局等親身體驗深入分析,結合幼兒自主體育游戲內容,以最大限度滿足幼兒動作發展需要為目標,對不同游戲場地進行現場評估。如針對園所狹長的磚地,教師們通過體驗發現,此處適合創設馬路情景,各種騎行類游戲特別適合在此開展。足球、籃球等器械(具)操控類游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游戲內容,通過體驗教師們發現球類游戲對場地的面積要求較大,園所操場中間比較空曠的塑膠地面非常適合這些游戲——于是幼兒園的南操場成為足球游戲區,北操場成為籃球游戲區,場地兩端可放置足球門和籃球架,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不同球類的互相影響,另一方面也能為幼兒提供充足的場地進行游戲創意體驗。體驗式教研,很好地激發了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見證了教師集體的力量和智慧。
材料是幼兒進行體育游戲活動的重要抓手,如何充分挖掘生活中各類材料的重要價值,為不同的區域游戲投放適宜的材料,一場“頭腦風暴”下來便能讓教師們想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如針對平衡區游戲材料難投放的問題,教師從班級中拿來各類不同的材料,嘗試利用這些材料進行平衡木游戲體驗。活動中教師們發現,沙包、飛盤、軟棒、毽子、廢舊礦泉水瓶等體育游戲材料,小水桶、接水管等沙水區的材料,花環、紗巾等表演區的材料,都可以作為幼兒走平衡木的玩具。將不同材料賦予情景故事中,教師們開展了正著走、倒著走、持物走、障礙走等各種平衡區游戲的情景體驗。有的教師化身小紅帽走獨木橋,有的教師化身小動物運糧食等,“頭腦風暴+實踐”的教研活動幫助教師們打開了視野、拓展了思路。
教師要細致觀察、精準解讀幼兒的行為,了解幼兒動作發展的水平,才能為幼兒提供有效的支持?;诖耍覀儾扇×嗽\斷式教研,幫助教師通過實地演練體驗觀察中的要點,對幼兒運動水平的觀察、分析和支持給予指導。如針對梯子組合游戲中,幼兒身體平衡能力發展水平的觀察與指導,我們先組織教師集體研讀《指南》健康領域中動作發展目標1,接著對影響身體平衡能力發展的因素和指導策略進行學習,然后再來到現場實地觀察幼兒在運動中的動作。有了理論的支撐,教師們再觀察幼兒爬木梯、走木梯、鉆木梯、跳木梯等活動中的表現時觀察思路清晰了很多。如教師看到中班幼兒能夠以手腳并用、膝蓋懸空的方式鉆過木梯,或者對搭建的比較低的木梯通過匍匐前進的方式通過,就知道了此年齡幼兒平衡能力發展較好?,F場觀察后,教師對自己的觀察記錄進行現場分享討論,結合所學相關理論再次進行反思和梳理,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和水平。
凡是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他們才能投入熱情,凡是幼兒喜歡的事情才能引發他們的思考和創新。戶外自主體育游戲活動是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經驗、喜好、能力水平選擇的游戲,充分體現幼兒的自主意識。但在組織和實施的過程中,我們也看到有些幼兒總是重復選擇某項游戲活動,因此還需要教師在材料、引導方式及評價方面多給予指導和幫助。戶外自主體育游戲是幼兒戶外體能訓練的一種非常有效方式,如何最大化挖掘資源價值,如何在同齡、混齡等年齡段開展對應游戲,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究和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