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力
(江西應用科技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合唱指揮作為整個隊伍的領導者和表演水平與舞臺風格的把控者,是影響合唱質量的關鍵因素。指揮通過各種手勢、一定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對隊員進行提示和指導。合唱隊伍人數眾多,需要按照演唱需求分置不同的聲部,讓每個隊員都按照既定的方案進行演唱,才能保證人聲都處在對應的節拍上,這就是合唱指揮的工作內容。有些成熟的合唱隊伍甚至可以對歌曲進行二次創作,他們憑借高超的演唱技巧和熟練的指揮配合不斷變化演唱的音色、速度、音調、力度等,使歌曲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藝術風貌。
第一,要注意指揮時手部動作的幅度和力度,幅度決定了動作線條的形狀,而力度則決定了動作拍點的準確度。通常情況下,為了保證手部動作的幅度和力度,指揮者會選擇在揮出的時候發力,在收回的時候減速,這樣既可以保存體力,又增強了對手部動作的控制。
第二,要注意身體姿態與呼吸節奏,身體姿態不僅在合唱過程中對隊員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也能顯著提升指揮者的信心。因此,指揮者應當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姿態練習,使身體始終處在良好的狀態中。例如,在站立或坐下時,都要保持上身挺直,使胸腹部呼吸順暢。在指揮時,面部要帶笑容,身體要處于一種松中有緊的狀態,即收緊核心部位,放松其他身體部位,以保持指揮的流暢性與持續性。練習呼吸節奏是一種延長指揮效果的方法,正確的呼吸不僅有助于保持體力,還有助于與合唱隊員形成情感共鳴,更有助于指揮者掌握合唱隊員的狀態,為后續的指揮調整作好準備。
合唱指揮的動作對表演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指揮通過動作的變化來調整合唱隊員的演唱細節。指揮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反復練習的,它們深刻體現了指揮者對樂曲的理解和對合唱隊員水平的了解。通常情況下,指揮動作都是自然大氣、簡潔優美的,把這些動作要求總結成四個字,即“準、精、省、美”。“準”是指揮動作要準確,每個動作都應有鮮明的目的,這一點非常重要。除了速度、線條要準確以外,還要注意起拍和收拍的打法。使指揮動作準確的關鍵在于做到起拍準確、收拍干凈。最重要的是,每一個動作都要與樂曲的風格相搭配,同時,要考慮環境因素和觀眾審美,使指揮動作與樂曲完美契合。“精”是指指揮者的每一個動作都是精心設計的,與音樂無關的動作都是多余的,會影響拍點的清晰。“省”是指指揮者的動作要節省,但并不是動作越少越好。“美”的意思是指揮者在表演藝術上要美觀大方、自然得體,每個動作的力度、速度、線條都要給人以美的感覺。在某種程度上,合唱指揮就如同電影導演一般,要對現場所有人進行調度指揮,激發合唱隊伍的表演熱情,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進而統一觀眾和合唱隊伍的情感節奏,產生理想的藝術效果。但是,合唱指揮與電影導演也存在顯著的差異,合唱指揮只能通過動作進行表達,因此,其動作的準確性和優美性對表演具有重要的影響,只有經過千錘百煉的動作,才能具備較強的感染力。
合唱指揮的基本步驟包含上臺準備、起手預備、起拍演奏以及最后的收拍結束四個部分,其中,上臺準備額起手預備作為基本的流程并沒有難度。最關鍵的就是起拍演奏,它需要指揮者的動作與音樂及合唱隊員的聲音協調一致。這一瞬間甚至決定了整場演出的成敗,因此,這一瞬間是合唱中最重要的要素。指揮者要根據不同的作品設置不同的起拍動作,以便于讓合唱隊員作好區分,同時,指揮還要深入了解演奏樂曲的內涵,使起拍動作的風格與樂曲相統一。合唱音樂表演是一種時間藝術,對于指揮與表演者們來說,時間至關重要,起拍和收束拍必須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才算合格,誤差要控制在一秒以內,指揮者必須進行長期刻苦的練習,才能達到這種近乎完美的瞬間反應,同時,指揮還要與合唱隊員進行反復的磨合練習,使相互之間形成融合性的互補。很多成熟的合唱隊伍經過長年練習后甚至會產生一種默契,指揮者會感覺到合唱隊員在即將結束時的聲音變化,而合唱隊員也會從指揮者的細節表情中感覺到其下一步的動作。這種默契來自彼此之間的深入了解,是經過時間沉淀與汗水積累的重要經驗。
合唱指揮藝術發展至今,主流起拍技巧有兩種,一種是兩步起拍,另一種是三步起拍。兩者相差一步,即在預備之前增加了注意這一步驟。兩步起拍相對簡單,但在大型的藝術演出舞臺上容易出現失誤,導致合唱隊伍在表達內涵上面有所欠缺。而三步起拍更加穩妥,有助于在預備之前將合唱隊員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提高進入預備拍的成功率。兩種起拍實質都是利用動作來提高瞬間反應的效率,無論是兩步法還是三步法,其目的就是讓指揮者與合唱隊員達成一致的表演節奏。在實際表演中,具體使用哪種起拍方法,可以由指揮者根據經驗進行判斷和選擇。
1.起拍步驟中的“注意”
增加注意環節的目的是提前集中所有人的注意力,使合唱隊員迅速調整到表演狀態,通常情況下,注意的姿態為雙手掌心向下面對合唱隊伍。經過長期的練習磨合之后,注意的動作甚至可以對合唱隊員形成心理暗示,在看到指揮者的代表動作之后,合唱隊員就會下意識地進入準備狀態。如果在起拍時選擇的表演曲目不需要合唱隊員在開始時加入,指揮者就要用一只手的掌心面向合唱隊伍,另一只手掌心向下做預備姿勢,雙手形成顯著的高低差進行提示。
2.起拍步驟中的“預備”
注意動作完成之后,就進入第二步驟預備拍,這個拍是虛拍,并沒有音符產生。當指揮者做出預備動作時,所有合唱隊員包括演奏樂曲的隊員都要蓄力吸氣,準備發力進行表演。在這個步驟中,表演已經呼之欲出,所有的節奏與情緒都達到了一個飽滿的臨界點。很多指揮者愿意采用兩步法起拍的原因之一是,兩步起拍法能夠直接傳達出自身對于樂曲和表演的激情,使舞臺上所有表演者進入到一致的表演節奏當中。
3.起拍步驟中的“起”
起是第三個步驟,也是掀起音樂序幕的最后一個動作。在指揮者做出起的動作之后,所有的表演者都要在同一瞬間開始表演,演奏的樂曲與合唱的聲音準確地契合在一起,使表演獲得一個完美的開端。由此可見,起雖然是起拍步驟中的最后一個動作,卻承接著后面的演出,是直接決定演出質量的起始動作。因此,指揮者在做這個動作時一定要十分標準,用充滿力度的動作引導合唱隊員的表演熱情,使觀眾快速感受到合唱表演的水平。
起拍的力度變化決定了合唱隊員的音量,而速度變化則決定了節奏的強弱。在起拍時進行適當的力度與速度的調整,既能幫助合唱隊員及時更換氣息,也能為后續的指揮動作作出提示。在更換氣息的間隙,起拍動作要隨之變大變小。此外,起拍動作的幅度、方向乃至手型的細微變化,都會對指揮產生微妙的影響。很多技藝高超的指揮者甚至可以做出組合式的指揮動作,用于指揮規模巨大的合唱隊伍與演奏團隊。
1.強力度的起拍
強力度起拍可以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最強、很強、強以及中強。四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對應著不同的力度動作。指揮者需要熟讀樂譜,對每個標記不同等級強力度節拍的位置了然于心,這樣才能在起拍時做到準確無誤。
2.弱力度的起拍
弱力度起拍同樣有四個等級,分別為最弱、很弱、弱和中弱,等級差別與強力度類似,均是由高到低。弱力度起拍更適合溫柔舒緩的樂曲,松弛自然的動作也有助于合唱隊員調整音質和音量,充分表現樂曲的優美。
不同的速度決定了演奏時的節奏,包括音調、音高以及感情變化等,都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很多合唱隊伍在對經典作品進行二次創作時,都會在速度上進行改變,使樂曲產生與原曲截然不同的藝術風貌。而經過改編的樂曲也需要指揮者進行反復練習,充分把握其起拍的時間點,才能使表演達到既定效果。
1.慢速的起拍
所謂的快慢是有顯著的劃分界線的,速度往往以中速為分界點,慢速就是比中速慢的速度,快速則相反。慢速的起拍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指揮者的動作舒緩且落點準確,并與合唱隊員的初始發聲保持一致。例如,在《葬禮進行曲》中,為了突出作品沉重悲傷的藝術風格,指揮者要采用慢速起拍,并在預備階段提示合唱隊員完成充分的情感堆疊,然后共同激發出來,形成強烈的音樂效果,這才是此類作品的正確表演方式。
2.快速的起拍
每個速度記號都隱含著相對固定的音樂表情,比如,通常快板樂段的音樂表達是流動舒暢的,急板的表達就更加快速緊張,會使觀眾進入到一種興奮的情緒之中。這就要求指揮者在短時間內把握每個節拍的落點,幫助合唱隊員調整呼吸方式,加快表演的速度與音律。特別是指揮者的手部動作絕不能遲鈍,不然就會使節奏發生錯亂,使整個演出風格完全被改變。此外,指揮者還可以在有限的時間里借助眼神與面部表情對合唱隊員進行提示,提升演出效果。
1.起拍技巧中的強起拍與弱起拍
起拍技巧代表了一名指揮者的真實水平,能夠反映指揮對樂曲與合唱隊員的熟悉度。通常情況下,起拍技巧分為強、弱兩種,強起拍是在強音位置起拍,其他位置起拍則統稱為弱起拍。從本質上來講,強、弱起拍并沒有任何區別,只是起拍的位置有所變化,對表演效果則沒有任何影響。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指揮者通常更加傾向于選擇自己喜歡的起拍方式,這樣更加符合自己的練習習慣,從而有效保障指揮效果。
2.起拍技巧中的拍點起與拍中起
除了強弱起拍之外,很多指揮者還會使用拍點起和拍中起的技巧。這兩種技巧都是直觀意義上的稱呼,即在拍點上和拍點中起音。拍點上是指樂曲演奏的起始音節,而拍中則是在強弱音變化的中間階段。這兩種起拍技巧難度相對較高,對指揮者自身的節奏感有較高的要求。如果指揮者能夠熟練運用這兩種起拍技巧,就能夠有力提升表演效果;如果指揮者不能準確掌握這兩種技巧,還是使用強弱起拍更加穩妥。
在合唱指揮中,起拍的手勢要根據不同的音樂速度進行對應的調整,如柔美的樂曲采用弱起拍,而激昂的樂曲更適合強起拍。以著名的合唱歌曲《牧歌》為例,在開篇階段,樂曲采用了舒緩的節奏來營造草原一望無際的遼闊與寧靜,這時,指揮者就應當使用弱起拍來指揮。到了中篇階段,為了突出風暴的激烈程度,樂曲的節奏也變得快速沉重,這時,指揮者就應當使用強起拍來調動合唱隊員。再比如,著名的歌曲《黃河謠》中,除了開篇的強起拍之外,樂曲中很多段落都是歡快與激蕩的情緒相互重疊,此時,指揮者就需要根據演奏進度不斷切換強弱起拍,使合唱效果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指揮者對起拍非常重視,因為起拍技巧對于合唱指揮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預示著演出是否順利成功。合唱指揮藝術博大精深,起拍技巧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內容,正確的起拍對音樂的速度、力度、演唱法、音樂性格起著決定性作用,其藝術內涵值得人們探索、研究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