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李曾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從不同維度對新時代鑄魂育人進行了深入闡釋,強調“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膘`魂就是信仰。企業職工的信仰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來,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方向。在當今高新技術發展背景下,人們的精神世界呈現多元化,會感到信仰世界的“迷失”甚至“危機”。民航行業具有鮮明的政治屬性,民航企業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航工作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必須以高質量黨建來引領民航企業高質量發展,進而助推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因此,關注并引導職工的信仰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哥達綱領批判》中,馬克思認為“資產階級的‘信仰自由’不過是容忍各種各樣的宗教信仰自由而已,工人黨則力求信仰從宗教的妖術中解放出來。”他提出把信仰從宗教中解放出來的觀點。信仰外化為人的行為和相應的物質外殼,內化為人的思維方式和原則,升華為信仰對象和理論。
本文所指的一般意義上的信仰是人們在其所處的生存背景、生存狀態中形成并隨著人的成長不斷進化發展的反映其整體人格的總體性的生活價值態度。從一開始的盲從到認知,認知到辨識,辨識到選擇,選擇到踐行,而后在實踐中經歷反復懷疑與拷問,最終達到篤信。信仰作為一種“內在的精神存在”,對人的作用首先表現為對人的內在人格的塑造。當人的信仰、意見保持不變的時候,人格的自我也保持不變;而當信仰改變了的時候,人格的自我也改變了。對人格的最終說明需訴諸于信仰,與此相應,對人格的最深層的塑造也需訴諸于信仰。信仰在人的一生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促進人的奮斗,決定著一個人發展的可能性。積極的信仰會推動人生乘風破浪前進,消極的信仰會成為人生進步的絆腳石。
企業職工的信仰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主導生活價值觀的信仰,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以馬克思主義信仰為核心的政治信仰、道德信仰和人生信仰。企業職工的信仰主要有以下三個問題:
(一)“盲信”問題。不懂而信便是盲信。不懂而信的狀態正是導致當代部分企業職工信仰不明,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產生動搖的一大因素。一方面,因為不懂,所以信的必然不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一知半解甚至誤解導致企業職工沒有領悟到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這種“被誤解”的馬克思主義如何能夠讓職工產生積極信仰呢?另一方面,不懂而信會導致企業職工政治信仰不具有恒久性,甚至產生多元性。信仰是人終生追求的價值方向和終極目的,必須是一元的、恒久的。企業職工只有在真正明白自己所選的信仰究竟是什么的前提下,依然堅定不移地選擇這個信仰,才能稱其為真正的信仰。
(二)“無信”問題。“無信”是指個體對曾經的信仰產生懷疑,進而最終放棄這一信仰,而新的信仰又尚未確立或未獲得有效力量?!盁o信”的實質是信仰的世俗化。信仰的世俗化一般表現為沉迷于物質利益的追求,拜金主義至上,往往會導致人們見利忘義、誠信缺失等不良道德品行。信仰世俗化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企業職工出現道德取向紛亂,道德選擇功利化等信仰迷失現象。
(三)“兼信”問題。信仰中的“兼信”是指不確定信仰哪一種宗教理論或主義,而是對各種信仰都相信一點,但同時對哪一種都不篤信的一種信仰狀態。信仰的“兼信”問題不是只在企業職工群體中才有的。我國文化源遠流長、民族眾多,因此各種宗教信仰也很多。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由于中華文化體系的巨大包容性,各種宗教理論都交織其中,這種文化的交融現象造成今天很多人不確定信仰哪一種宗教或理論,而是各種思想都滲入人們的信仰中,又出于對宗教神秘感的好奇,導致少數職工會去參與宗教文化活動甚至信仰宗教。
在我國,“信仰教育”這一概念尚不明確,習慣地將與信仰相近的一些內容稱之為“世界觀”“人生觀”“理想”等等。信仰教育因此也極易與世界觀教育、人生觀、理想信念教育混為一談,這必然會造成信仰教育的缺失。從結構上看,世界觀、人生觀、理想等等雖然可以理解為知情意的統一,但它們的構成是以“觀”為主的,認知成分是首要。而信仰則以“信”“仰”為主。從內容特質上看,世界觀、人生觀等是對世界和人生的根本看法,其內容有一定維度上的局限,而信仰則往往具有更為終極、更為統攝的特點。信仰教育應該是一種整體性、綜合性的精神姿態的培養。
(一)在教育理念上,要注重情感體驗。信仰的特殊之處在于一個“仰”字,這個特點正是信仰教育區別于其他教育的特別之處。信仰教育不同于信念教育,也不同于簡單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的整合。信仰教育應當是使被教育者從心底滋生出自己的信仰,對所產生的信仰有真正的情感體驗,在感情上有所依賴。因此,在信仰教育中情感的體驗頗為重要。這樣才能保證信仰的持久性、穩固性。要培養企業職工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從情感上產生認同,而不僅僅是采用宣傳、說服、灌輸的教育方法。在認知的基礎上,注重企業職工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情感體驗,讓企業職工超越情感之外的第四種維度,產生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情感。
(二)在教育載體上,注重美感與儀式性。企業職工信仰教育可以通過各種節日、活動、儀式來進行。一方面,節日、活動可以使信仰教育寓教于樂;另一方面,加強信仰教育的儀式性能夠還原信仰本身所具有的神圣面目,讓企業職工在儀式中感悟信仰的恒一性與統攝性。
(三)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信仰的發生發展是一個不斷經歷內心的懷疑與拷問的復雜過程。從一開始的盲從到認知,認知到辨識,辨識到選擇,選擇到踐行,而后在實踐中經歷反復懷疑與拷問,最終達到篤信。因此,信仰教育要把從“盲從到選擇”階段的接受教育,與在實踐中自身不斷地“懷疑與拷問”階段的自我教育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企業職工樹立信仰并持之以恒。
下面以某大型航空企業某分公司客艙部(以下簡稱客艙部)為例,結合實踐探索企業加強職工信仰教育的實現路徑??团摬康目粘巳藛T主要以“90后”和“00后”為主,普遍存在文化和業務素質高、思想活躍的特點,相對來說信仰意識比較淡漠。該部門黨組織根據空乘人員肩負的責任和職業需求,有針對性地分別從入職教育、日常教育等方面采取多種形式進行信仰教育。在這次疫情大考中,空乘人員表現突出,可以看出信仰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客艙部在新乘入職前,利用麥克軟件設計詳細電子問卷,采集個人相關信息。根據調查結果,針對新乘人員具有思維新、個性化的特點,精心設計入職培訓。在入職培訓中,引導他們堅定理想信念,把組織需求與個人需求結合起來,幫助新乘盡快適應工作崗位,融入企業文化。在培訓中注重情感體驗,部門經理等領導帶頭講授主要課程,黨總支書記帶領總支委員和支部成員與新乘面對面交心談心,幫助新乘更好融入客艙大家庭。結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客艙部全面開展理想信念教育。
經過培訓,新乘121人理想信念和業務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新乘培訓后均一次性通過“放單”檢查。有新乘表示,入職培訓對自己今后的飛行工作有很大啟發,開始飛行不久便收到表揚信,并在宣傳方面嶄露頭角,創作的詩文在企業公眾號一線欄目推送。
信仰教育必須注重在教育載體上的美感與儀式性,必須注重在教育方法上的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某客艙部乘務黨支部開展“你說我們聽”活動,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借助“你說我們聽”活動平臺,黨支部推出了豐富的思想交流活動,將員工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黨建工作和信仰教育的切入點,創新形式,成為信仰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抓手,在凝聚員工的同時,更為員工搭建了展示自我、傾聽他人、彼此攜手、共同進步的新氛圍。該黨支部在黨總支的指導下,廣泛融合一線,聽心聲、聽想法、聽建議,踐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通過談話、交流,逐步找出支部黨員群眾的特點:思維活躍、個性鮮明、年齡跨度大。針對這一特點,黨支部認識到:要做好“人”的工作必須結合實際有創新。黨支部著手起草了《思想政治工作計劃》,著手從員工思想入手,開展創新嘗試,推進事務性黨建向發展性黨建轉變?!澳阏f我們聽”系列活動應運而生。“只要你的思想能啟發,只要你愿分享成長故事,只要你能傳遞正能量,只要你能帶來一份精彩,那么,請你走上講臺……”。支部提出不搞噱頭講收獲,每次活動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內容,提出“認真地說、仔細地聽”的口號,活動主角不劃框框、不設范圍,只要能讓大家受益,能提升大家的思想境界,都能上臺講。支部借助日常工作中的“三會一課”、團青日、班組活動、業務講評會等多種平臺,開展演講會、辯論會、故事會、業務技能課等,話題涉及工作感受、業務技能、生活感悟、黨史知識等等,讓參與其中的員工有所收獲、有所思考、有所觸動。在黨員群眾中,以內容豐富贏得了口碑,形成“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相互學習、彼此促進的團隊氛圍。
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支部人員的思想狀態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員工們變得善于思考,他們很清楚,只有多關心集體,才能發現美麗,才會有優秀圖文涌現。員工的內宣帖子都是大家內心的有感而發,優秀圖文占比直線上升,幾乎每月均有優秀圖文,部分帖子被提煉為稿件在《南方航空報》或視窗上發表。支部一名飛行了近20年的乘務長,平時默默無聞工作,在氛圍的影響下,對分部工作、支部建設越來越關心,她精心采寫的《伊斯坦布爾,帶你上天下海入地》被刊載,變成了一鳴驚人的“文藝達人”。在該支部乘務組執行的武漢—銀川航班任務中,一位小旅客突發疾病一度休克,黨員乘務長沉著冷靜,帶領全組積極救治,挽回旅客生命,最終被央視報道。事后,未因為央視報道而標榜自我、突出個人,反而低調投入日常工作,用波瀾不驚的平穩心態面對榮譽,為團隊樹立起“平常心”的工作態度。這些活動在凝聚員工的同時,更為員工搭建了展示自我、傾聽他人、彼此攜手、共同進步的新氛圍。支部也成長為集團示范黨支部。
某客艙部女職工占比近85%,是女同志為主體的單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客艙部員工服從“大運行”調配,無私無畏,勇挑重擔。一批同志更是發出了“我是黨員,我不上誰上!”的鏗鏘話語。根據滯留外地空勤人員實際情況,客艙部總支及時研究成立了駐廣州臨時黨支部,承擔組織領導,同時為滯外員工群體提供服務保障等職責。在復工復產之前,客艙部密切關注形勢發展,堅持在線組織學習,提前謀劃復工復產。客艙部班子帶頭學習領會集團黨組文件精神,迅速傳達有關工作部署,深入細致做好干部員工隊伍思想政治工作,員工隊伍思想呈穩定態勢。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全體員工上下齊心,共同努力,形成了組織堅強有力,心態樂觀積極,保障嚴謹周密,關愛溫暖細膩的工作格局,交上了一份防疫抗疫的合格答卷。
職工信仰教育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職工的信仰表現為以馬克思主義信仰為核心的政治信仰、道德信仰、人生信仰三方面。目前企業職工的信仰主要存在“盲信”“無信”和“兼信”問題。為此,信仰教育應該是一種整體性、綜合性的精神姿態的培養,要注重情感體驗,注重美感與儀式性,注重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民航業作為國家重要戰略產業,是交通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支撐。在新形勢下,充分認識民航企業職工信仰教育的重要性,不斷加以改進完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質效,能夠提升職工隊伍整體素質,從而促進民航企業快速發展,實現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