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霖
山東科技大學財經學院
中國與東盟的全面經貿合作關系有著良好基礎,東盟2020 年第一次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2021 年,中國與東盟經濟體正式建立對話合作關系30 年。2022 年1 月1 日RCEP正式生效,標志著中國—東盟的貿易壁壘進一步降低,合作領域、合作深度更進一步。RCEP 對區域內跨境電商進行了標準化規制,其中對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投資規則等作了標準化規定。當下要轉變我國跨境電商粗放型發展方式,適應RCEP 的高標準規則,把握RCEP 的機遇,推動中國—東盟跨境電商新發展。
中國與東盟的地理位置相近,區域間存在較大的共同利益,產業結構有利于優勢互補。中國和東盟的貿易總量不斷增長,雙邊貿易地位不斷提高,2016 年,中國—東盟跨境電商平臺正式上線,全年共完成123 萬筆訂單,銷售額2607 萬元。進入2022 年,在RCEP 的加持下,中國對東盟經濟體跨境電商出口增長98.50%,明顯高于傳統貿易的增長速度。《中國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調查表明,40%左右的受訪企業表示已經全面進入到東盟市場。
中國對東盟的跨境電商目前仍然以出口跨境電商業務為主導,而進口跨境電商業務比重仍然相對較低,東盟市場是目前中國份額最大的一個出口市場。中國包括現設的天津自由貿易區、跨境電商創新綜合開放試驗區等,通過簡政放權改革,促進科技創新、降低外貿關稅,推動了進口跨境電商市場的有序發展。而交易模式則主要為B2B,訂單集中,節約運輸成本,其他模式如B2C、C2C 等選擇使用。
此次RCEP 的制定,不僅包含了傳統貿易中的貨物、服務貿易,還首次在亞太地區對跨境電商的貿易形式進行了全方位、高水平的規則制定。
RCEP 第十二章是有關電子商務的規定,包括保護個人信息、對非應邀商業電子信息加強合作監督、海關關稅征收、無紙化電子認證等諸多條款。其中不對電子商務征收關稅,并延長執行時間的規定,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推進無紙化電子信息認證,提高了審核便利度和審核效率;加強對消費者信息保護,保護線上消費者權益,也提高了消費者購買信心;增強跨境電商國際合作,RCEP下有多邊合作論壇,可以與“一帶一路”及其他國家開展技術交流合作,促進中小企業融入區域經濟發展;提高跨境電商法律保護,加強對電商平臺的監管,規范平臺運營;推動跨境電商結算便利化,健全跨境支付、跨境結算功能,提高支付效率。
跨境電商作為對外貿易的新業態、新形式,在RCEP 的助力下可以在區域內充分發揮其活力、創造力。RCEP 是區域內對電商運營規制的首創,為粗放型的跨境電商合作指引了發展路徑,提高了區域經貿合作水平。
RCEP 的實質就是建立自由貿易市場,降低貿易壁壘,改善貿易環境,而營商環境也與跨境電商的發展水平呈正相關。東盟國家營商環境存在較大的差異,有4 個國家排名在世界前50,也有的國家營商環境排名不容樂觀。
缺少區域內統一電商平臺。RCEP 經濟體涉及15 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電商平臺,每個電商平臺的發展程度也不同,這些平臺根據當地文化、歷史背景、商業傳統等進行設計,受到當地消費者喜愛,但無法適應區域統一市場。RCEP 簽訂后,區域統一市場深度發展,亟需打造適應東南亞區域的跨境電商平臺,增強平臺的融合性和綜合度,使區域內交易減少阻礙。
跨境電商高端復合型專業人才極其緊缺。跨境電商涉及多個領域,包括生產、物流、營銷、渠道語言、文化等,而現有電商人才主要是專注單個領域,即生產有專業化人才,物流有專業化人才。這種專業化分工提高了各個環節的精度和深度,但各個環節缺乏統籌協調。2020 年我國的跨境電商人才缺口超過450 萬,高端復合型人才更是不足,跨境電商復合型人才緊缺使得跨境業務難以展開。
營商環境方面,中國要與RCEP 其他國家一道,打造統一標準,共建營商環境。各國應在外貿政策、審核標準等方面達成共識,在自由貿易區的基礎上推動進一步發展。RCEP成員國經濟發展階段各不相同,一些較為落后的國家內部對跨境電商的發展缺少支持,這就需要其他國家給予一定的人才、資金幫助,推動營商環境的整體水平提高也有助于提升區域內貿易便利化程度,提高跨境電商運營效率。
跨境電商平臺方面,要發揮政府指導引領作用,激發各國跨境電商企業積極打造區域統一平臺。要引導企業明確其發展方向,強化品牌建設,支持其在海外上市;要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增強其利用 RCEP 規則盈利的能力,增強市場主體的活力。企業要打造區域內統一電商平臺,使跨境交易無阻礙化,這就需要龍頭企業引領,與其他國家跨境電商企業密切配合,共同發展。
培育跨境電商領域中高端復合型專業人才,滿足未來市場需求。必須從高校入手,在學業方面進一步加強培育跨境電商人才技能,從根本上解決人才短缺問題。另外,要加強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專家、學者、企業等的交流合作,共享人才培養經驗。同時,要對跨境電商從業人員普及RCEP 規則、RCEP 生效后跨境電商發展變化等。強化“雙創”支持體系,借助各地雙創示范基地,推動人才孵化、創新創業、業務指導等配套服務建設,為RCEP 市場持續輸送人才,進一步推動雙邊跨境電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