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
王妮 國網白銀供電公司
孫亞軍 國網白銀供電公司
蔡健 國網白銀供電公司
王超 甘肅銀光化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近年來,國家、行業安全發展要求持續強化,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文件,對安全生產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安全管理壓力持續上升,新時期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安全管理任務艱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創造性提出“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戰略目標,對安全生產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全生產始終是電力企業的永恒主題。然而,安全點多、面廣、管理鏈條長,正如人的毛細血管,遍布在電力企業內部各專業、各領域、各項工作中。聚焦公司內部,在制度層面安全相關規章制度、文件指南等非常詳盡、健全,而安全文化柔性管理作為安全制度剛性約束的補充和完善,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對保障公司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大型責任央企,公司需全面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相關工作,牢記安全生產主基調,以“六個堅持”為準則,全面落實國網公司、省公司安全生產工作要求,緊緊圍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個核心理念和“個體、團隊”兩個發力點,強化黨建引領,深入貫徹電力安全文化建設指導意見,把制度管理硬約束和思想文化軟引領相結合,把安全文化落地實踐和解決安全生產突出問題相結合,積極探索安全文化建設途徑。
以“六個堅持”安全工作準則為指引,以《電力安全文化建設指導意見》為基礎,結合公司安全文化建設實際,打造由“四個關鍵步驟、六大子體系”構成的全景式安全文化體系。
四個關鍵步驟:從安全文化體系建設邏輯入手,包括戰略規劃啟動、基礎體系構建、文化融入推進、評估改進提升四個步驟,實現安全文化理念內容由提出、落地到逐步完善。
六大子體系:從安全文化體系組成要素入手,按照安全文化理念內涵的導入、培訓、傳播、評估與保障邏輯脈絡,構建安全文化的理念體系、培訓體系、融入體系、傳播體系、評估體系、保障體系六大子體系,從而幫助和指導科學、規范、高效地開展安全文化落地工作。
依托企業文化洋蔥模型,文化層次主要包括精神、行為、物質三大層級。結合自身安全管理實際和未來發展需要,總結、提煉出符合公司和電網特征、具有企業特色、易理解易接受易傳播的安全文化理念。
安全生產愿景是引領安全生產工作方向的“指南針”,要明確安全生產的意義和期望達成的結果,為安全文化建設把準方向。安全管理方針是基于企業發展目標及安全管理實踐所提出的管理大綱與管理方略,屬于頂層設計范疇,具有綱領性和指導性。安全管理使命則是基于安全生產愿景、安全管理方針理念基礎,對現有安全生產工作目標和特點的高度總結與提煉,形成的文化口號,具備較強的可讀性、記憶性。安全文化內涵是對安全管理使命的補充解釋,一般涵蓋安全管理使命的產生、演變與發展,并用通俗易懂、直截了當的語句闡釋安全管理使命的含義與內容,使安全文化內涵既能夠表達安全管理使命背后的意義,又能夠體現公司安全生產工作的意義與愿景[1]。安全實踐守則是基于企業價值理念、源于員工共同實踐、得到員工普遍認同的行動指引,也是企業價值理念和員工行為規范之間的紐帶,一般體現為價值理念的具體表述、行為規范的價值出發點和員工行為的內在動因。
結合公司安全教育培訓體系要求,聚焦安全文化培訓實施核心要素,安全文化培訓體系主要包括師資建設、課程建設、實施開展三項要素。安全文化培訓體系建設可從培訓隊伍、培訓內容、培訓對象、培訓方式、培訓節點、培訓實施管理等方面進行系統性的規劃與建設,按照“分層分級分類”原則開展培訓工作,從而確保安全文化培訓工作精準化、科學化、常態化。
1.師資建設。一是內部安全文化宣講師隊伍,主要通過公司內部員工兼職產生,在不影響本職工作前提下,定期承擔本單位范圍內(或跨部門、跨專業)安全文化培訓工作。二是外部安全文化講師隊伍,主要與高校、研究機構等外部機構合作共建,通過邀請國內安全文化、管理方面知名專家,對公司員工、安全文化宣講師隊伍進行安全文化專項培訓。
2.課程建設。根據公司不同層級的培訓對象(單位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生產作業人員、非生產人員),制定不同的安全文化培訓課程。此類課程主要包含安全管理基礎知識培訓、安全警示教育、典型安全事故事件、安全心理學、安全文化理念內涵釋義、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等。
3.實施開展。一是定期專題培訓,面向領導人員、管理人員、一線人員、新入職員工、外來人員等特定培訓群體集中持續開展系列專題培訓(如企業文化手冊學習、安全文化制度學習)授課;二是不定期專題培訓,根據安全文化建設工作要求,集中臨時或短期開展的有明確主題(如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導則學習、安全文化傳播實施、安全文化成效評估實施)的培訓授課;三是嵌入式培訓,將安全文化嵌入各類工作會議或業務活動中的主題培訓。結合公司實際,安全文化教育培訓以集中授課(專項培訓班)形式為主,現場培訓(規程考試、技術講座、示范操作、角色扮演、參觀學習等)、遠程網絡培訓(國網大學云課堂、內部網絡大學等)、在崗自學等形式兼具。
安全文化融入體系主要包括融入管理制度、融入內部組織、融入專題活動三項要素,是安全文化落地的“路徑”,也是安全文化建設的落腳點,要強化各模塊融入內容落地,真正促使安全文化理念深度融入企業每一個管理環節、每一個組織細胞、每一名員工。
1.融入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建設管理規范,指導基層單位照單執行、規范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各項工作;二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更新機制,結合安全文化理念,定期更新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相關制度與操作規程,包括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督查機制安全員管理制度、安全內訓師管理制度等。
2.融入內部組織。一是強化融入組織。各專業部門根據公司安全文化建設工作方案,開展本專業部門安全子文化建設工作,設立由安全聯絡員兼任安全文化員,組織開展安全文化創新實踐,形成具有本專業安全生產管理的特點及特色的實踐成果,將安全文化滲透到各個業務環節。二是強化融入個人。各級領導干部和員工按照安全文化體系要求,逐步規范行為準則,踐行安全承諾,并倡導全員基于自身所在崗位提出個人安全改進計劃,促進安全文化的根植和落地。
3.融入專題活動。開展安全實踐守則提煉、安全思想動態調查、安全代言人評選、安全科普視頻拍攝等專題活動,促進安全文化融入落地。比如,通過構建安全思想動態調研指標體系,制作并面向公司全員發放調查問卷,掌握員工當前安全思想動態,輸出安全思想動態調研報告,可為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提供幫助,以進一步提升公司安全生產工作水平。比如可評選技術過硬、懂規范守規范的安全模范員工,作為公司的電力安全“代言人”,對內通過經驗分享、宣講學習等方式,帶動全員學安全、會安全,發揮“代言人”模范帶頭作用;對外宣傳報道安全“代言人”先進事跡,安全“代言人”作為公司代表參加一定的安全活動,擴大公司安全影響力。
安全文化傳播體系主要包括傳播內容和傳播途徑兩項核心要素,通過對內對外多種傳播途徑,將公司安全生產愿景、安全管理方針、安全管理使命等安全文化理念信息傳達給公司員工、用電客戶、供應商、承包商、合同方等相關方,不斷提升安全文化內部滲透率和外部影響力,推動內部員工和外部相關方認可、認同公司安全文化理念及管理規范,并保證在日常生產活動中時刻踐行[2]。
1.傳播內容。在公司安全文化傳播過程中,突出“可視化”要求,便于員工隨看隨聽,同時通過漫畫、視頻、VR 等形式,有利于員工理解和記憶安全文化相關內容。安全文化傳播過程中注重“重點突出”,在公司安全文化建設工作開展的不同階段突出切合當前實際的宣貫重點(如最新企業戰略、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新安全生產理論理念等)。
2.傳播途徑。安全文化對內傳播可通過安全文化知識競賽、現場“挑刺”反違章活動、班組安全文化“微課堂”、黨建引領“一支部一品牌”、公司安全文化“應知應會庫”、公司內網安全文化專欄等傳播途徑,有利于公司全員加深對公司企業文化、公司安全文化的認知,強化對安全文化核心理念的認同[3]。安全文化對外傳播主要有公司官網安全文化窗口、微信公眾號安全文化專題、合作新聞媒體(如中國能源網、每日甘肅網)開設安全文化專題、發布社會責任白皮書等傳播途徑,有利于公司對外樹立良好的企業安全形象,有利于持續提升公司品牌和社會評價。
安全文化評估體系包括評估內容、評估方式及評估結果應用三個核心要素。開展安全文化建設成效評價,有助于系統總結公司安全文化建設成果、全面摸清公司安全文化建設問題,為后續公司安全文化工作的頂層設計、統籌建設和改進提升提供有力依據,有效建立管理閉環、持續改善的安全文化建設常態管理機制,持續提升安全文化建設水平。
安全文化評估按年度開展,采取縣級單位自評+市公司統評兩種方式。自評方式以縣級單位為主體開展,各單位參照安全文化建設成效評估指標,對本單位本年度內的安全文化建設情況進行評估、打分和問題分析,針對具體問題提出具體改善措施,并形成總結評估報告。統評方式由市公司統一組織,以安全文化建設成效評估指標和基層單位提交的評估報告、過程材料為依據,對各縣級單位的年度安全文化建設成效進行統一評價,得分統一公布,評價結果在各單位組織績效考核、專項獎懲對應指標統一體現。
安全文化評估結果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科學量化公司各基層單位安全文化建設水平,精準性呈現公司安全文化的特色亮點及優秀經驗,固化形成可推廣、可復制、可操作的建設模式;二是完整暴露公司各單位安全文化建設問題癥結與短板不足,明確公司安全文化、安全生產工作未來改善方向及提升措施,促進安全文化建設持續改進、創新提升,實現安全水平螺旋式上升。
安全文化保障體系聚焦人、財、物三大要素,構成人力資源、安全投入、物資供應“三位一體”全要素資源保障體系,為公司戰略實施提供有力的組織、機制和人才保障,為安全生產、反事故措施和安全技術提供所需資金的投入保障,為公司工程建設、電網運行和生產管理提供優質高效物資供應保障。
1.加強組織保障。建立安全文化建設專項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建立安全文化建設例會、督導、報告機制,系統把握公司安全文化融入中心工作的最新要求、最新形勢、發力方向與著力點,常態化、多元化做好安全文化宣貫培訓工作,確保安全文化研究、策劃、宣貫、落地、評估等工作有效開展、持續提升。
2.健全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建設制度管理、師資隊伍管理、成效評價辦法、安全文化宣講師選拔及考評、安全文化作品傳播激勵等制度,通過制度層面的引導、約束、獎勵,促使公司各部門、各班組、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安全文化建設工作[4]。
3.強化物質保障。規劃用于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保障專項資金,設立專項資金管理制度,強化“財力”支撐;建設和完善安全警示教育培訓基地等安全文化傳播陣地,豐富各類安全傳播載體,強化“物力”支撐;定期對公司各項安全文化工作成果(如安全文化課程體系、安全文化常用知識等)進行梳理和匯編,重點建設安全文化案例庫,強化“智力”支撐。
文章對安全文化體系建設原則、思路、路徑進行了探索,形成了具有較完整、嚴謹、清晰的安全文化建設思路與路徑,為其他企業推進安全文化建設提供了理論基礎支撐與工作實踐指引。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復雜性、持續性工程,要始終堅持“安全就是文化”工作理念,充分發揮安全文化的引領作用,以春風化雨、以柔促剛、剛柔相濟之勢,把“文化軟實力”打造成“安全硬支撐”,確保安全文化落地工作的價值最大化,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公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