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靜松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主要內容的新發展理念。這些發展理念對于我們國家深化國有企業的改革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同時,促進國有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鐵路勘察設計企業作為國有企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全面貫徹落實這五大新發展理念,對于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各種的難題,切實促進自身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培根在《習慣論》中寫道:“思想決定行為。”這句話的意思是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和動力。習近平總書記也曾經說過: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在鐵路勘察設計工作中,任何實踐操作都必須根據相應的發展理念來指導。新發展理念作為對我國發展規律新認識的集中體現,對于鐵路勘察設計工作具有十分強的指導意義。因此,鐵路勘察設計企業在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過程中,首先必須深刻認識新發展理念對于自身工作開展的指導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并且,要求堅持創新,在現代化的建設中鞏固其核心的地位,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于習近平總書記二十大報告的講話精神,鐵路勘察設計企業必須予以深刻領會,明確創新發展理念是企業當前及未來發展中必須“一以貫之”的任務,能夠在開展鐵路勘察設計工作時,積極學習新理論,了解并應用新科技和新技術,以創新引領健康發展,從而更好地提升鐵路勘察設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國家和人們提交滿意的答卷[1]。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關注下,這一問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發展不均衡、不協調的現象和問題依然存在。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依然明確強調要實現協調發展。在鐵路勘察設計工作中,也存在著一定的發展不協調現象,部分部門和個人跑得快,而其他部門和個人則存在著“拖后腿”的現象。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加強協調管理,注重企業發展的整體效能,避免“木桶效應”中“短板”的存在而影響到企業整體的發展。
綠色發展理念是當前加強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推手,同時更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的重要途徑[2]。作為鐵路勘察設計企業的工作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并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理念”精神,在開展鐵路勘察設計工作時,必須嚴格依據綠色發展理念,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尤其是在設計方面,必須遵循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共行,避免在鐵路勘察和設計工作對大自然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從而切實促進現代化鐵路勘察設計和建設工作綠色發展新格局的形成,更好地踐行“兩山理念”,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3]。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作為鐵路勘察設計企業也是一樣,必須具有開放的眼光,能夠順應全球化發展的潮流,著力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并且還要在深度、廣度上做文章。在實際操作中,引進來就是積極引進先進的技術和理念,走出去則是主動參與全球各地鐵路勘察設計工作,尤其是憑借“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布局,勇敢走出國門,積極參與世界級鐵路勘察設計工作,不斷擴大企業的知名度,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并有效推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共享理念是社會公平發展的本質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因此,要求要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在實際生活中,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與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作為鐵路勘察設計人,還必須樹立共享發展的理念,必須制定出更科學、更完善、更有效的制度,將共享理念全面貫徹落實到鐵路勘察設計工作的始終,以共享的理念指導鐵路勘察設計工作,確保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能夠在共享理念下,更好地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真正增強民生福祉。
總之,對于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而言,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必須貫徹落實在日常工作當中,并且要做到相互貫通、相互促進,不能顧此失彼,或者相互替代,從而確保以新發展理念引領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反復強調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性,要求全黨干部都要學習并踐行新發展理念。作為從事鐵路勘察設計工作人,必須明確在企業內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意義,并能切實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一以貫之,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4]。
作為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者,要想全面提升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首先應健全自身的工作機制,并在其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在實際工作中,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鐵路勘察設計工作當中,需要企業內部的員工轉變自身的思想、行為及工作方式,同時,他們的工作關系也會發生一定的調整,導致他們的社會關系和利益關系也會隨之發生一定的調整和變化,這樣難免會產生一定的矛盾和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幫助企業重塑發展的新生態,形成新動力,以有效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平衡、不協調等方面的問題,從而確保企業得以健康發展,就必須制定健全的工作新機制,以此確保企業員工能夠基于新機制的要求,同時在工作中更好地落實這五項發展理念。
在實際生活中,新發展理念除了是一種思想的工具之外,也是一種發展的動力。作為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者,要想全面提升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能力水平,就要將鐵路勘察設計工作全面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當中。在實際操作中,我們應根據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能夠重視新發展理念,從而引領工作的有序開展。此外,還要注重鐵路勘察設計工作開展的整體性與協調性,運用鐵路勘察設計工作,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以及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此外,我們還要重視發展的可持續性,善于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在鐵路勘察設計工作中,遵循綠色發展理念的要求,重視建設現場及周邊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盡量采用經濟綠色低碳環保的方式進行設計和建設方式,從而更好地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構建基于新發展理念的現代化鐵路勘察設計新格局。最后,還要加強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同時引導員工進行技術交流,從而逐漸構建企業人才梯隊,滿足企業在鐵路勘察和設計方面的用人需求,提升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作為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者,應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切實提升鐵路勘察設計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實際操作中,首先要引導員工加強學習,積極利用自己閑暇時間運用各種方式進行學習,學習新的理論知識[5]。通過持續不斷的學習,切實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并確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自覺與自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其次,要活學活用辯證法。在實際工作中,理念是實踐的先導,而實踐則是理念的歸宿。作為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者,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過程中,堅持運用辯證法來看待問題,對待工作。同時,還要秉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一定要穩打穩扎,實事求是與時代共同進步,并且要敢于拼搏,敢于闖關[6]。最后,我們還要在實踐工作中堅守底線,做到積極主動、未雨綢繆,即在開展鐵路勘察設計工作時,必須制定健全、完善的計劃,做好應對任何風險問題的準備,在面臨問題時,能夠積極運用新發展理念予以化解。
習近平總書記在系列重要講話時,不斷強調了要準確、完善的貫徹我們的新發展理念,這也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是極為重要的政治需求。基于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鐵路勘察設計企業的各級黨委領導及黨員干部,都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充分引導企業內部員工學習新發展理念,并且能夠在實際工作中自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并以其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思想,增強自身的意識,堅定自信,同時做好兩個維護,行動和思想統一與新發展觀相融合。對于違背新發展理念的行為以及認知,需進行優化和調整工作[7]。確保相關人員可以摒棄不合時的發展觀以及發展行為,讓新發展理念成為企業的指明燈。同時努力構建有利于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環境[8]。企業內部形成一種倡導綠色發展,重視協調發展,遵守創新發展的自覺行動,堅持開放并推進共享。確保所有干部職工能夠不受定式影響,不被傳統束縛,不被經驗限制,能夠持續不斷地運用新發展理念來指引發展前進的方向,從而更好地、更全面系統地運用新發展理念來研究新時代新發展形勢下企業發展的現實需求以及實踐問題,自覺運用新發展觀去查看各項工作業務開展是否存在問題,不斷地在實踐中優化并提高能力,推進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在肯定國家事業和黨的事業,在取得成就時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以及困難。”鐵路勘察設計行業也是如此。雖然在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根據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安路生在“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已經達到了15 萬公里,其中高鐵約有4 萬公里。鐵路已經覆蓋了全國81%的縣,高鐵通達93%的50 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基本上形成了布局合理、覆蓋廣泛、層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鐵路網絡。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同建設交通強國的目標相比,我國在鐵路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還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因此,作為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者,在新時代新形勢下,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能夠做到對標找差,對照發展差距,努力提升鐵路勘察設計各項工作水平[9]。具體來說,就是作為鐵路勘察設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全面貫徹并落實新理念的發展需求,積極學習新發展觀。實現傳統觀念、理念的更新,并始終堅持為國家重大戰略服務,堅持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對落實新發展觀理念推進鐵路勘察設計企業的有效發展。
總之,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是鐵路勘察設計企業作為國企人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將以促進鐵路勘察設計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為戰略目標,實際工作中一定要認真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不斷地解決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增強動力,以發展的優勢加快新發展格局的構建,而有效促進鐵路勘察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及完滿完成,推動行業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切實當好中國現代化發展建設的開路先鋒。